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我国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对象主要是猪肉,使用的检测方法是(以下简称方法).该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甲恶唑(SMZ)、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喹恶啉(SQ)单个或混合物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2.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磺胺类药物特别是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异口恶唑等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动物疫病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然而不合理的用药导致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进而危害人类健康。作者对目前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SAs)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进行介绍,主要包括微生物检测法、分光光度计法、免疫分析法、色谱法及色/质联用技术等,重点介绍了免疫分析法和色谱法,并对各种检测方法做出评价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磺胺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治疗疾病和作为饲料添加剂促进动物的生长。磺胺类药物残留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威胁,目前常用的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有很多,包括各种微生物法、免疫法以及理化分析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氟喹诺酮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兽医临床上一些疾病,并且在养殖业上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促进动物的生长.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动物 性食品中的氟喹诺酮药物残留超标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威胁,这类兽药残留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氟喹诺酮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也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法、各种色谱法及各种免疫分析法等.本文对这些方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贾涛 《饲料广角》2010,(13):32-34
磺胺嘧啶具有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简便等特点,所以在畜牧养殖业被用作治疗动物的肠道感染等疾病,但是如果以预防为目的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使用,则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当细菌产生耐药性后,为达到疗效又不得不加大剂量使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长期使用也会使动物体内致病细菌产生变异,给动物疾病检疫与防治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也会使磺胺嘧啶残留在被饲喂动物的肌肉等组织中,人食用后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建立对磺胺嘧啶的检测方法有利于对违禁药物使用进行有效的监控,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饲料中磺胺嘧啶进行检测,经试验:磺胺嘧啶离散系数(CV值)≤1.929%,回收率≥96.90%,回收率标准偏差≤0.94%;标准曲线r值≥0.99967;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回收率较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同时检测所用时间短,适合对饲料样品进行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在对动物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正确合理的使用兽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磺胺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经常会用到,常用的有磺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氯哒嗪、磺胺脒、磺胺嘧啶银等。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患畜中毒或者药物残留超标,人食用磺胺类药物残留超标的食品,会损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鸡肉中的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氧嗪(SMP)、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甲恶唑(SMZ)、磺胺地索锌(SDM)和磺胺喹恶啉(SQ)等七种磺胺类药物残留。所用分离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和0.017mol/L磷酸溶液。七种磺胺类药物残留在30min内得到有效分离,峰形对称且尖锐。  相似文献   

8.
磺胺类药物作为广谱抗菌药物在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饲料添加剂以及食品保鲜中广泛使用。而磺胺类药物的残留不仅能破坏人类的造血系统,引起溶血性贫血症、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而且可引起过敏反应,轻者可引起皮肤瘙痒和荨麻疹,重者引起血管水肿,甚至导致死亡。为了摸索此类药物的测定,笔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禽肉中的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样品经二氯甲烷提取、浓缩、溶解,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法测定。  相似文献   

9.
药物饲料添加剂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药物残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动物疾病和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饲喂动物而引起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畜禽健康状况、提高繁殖力和生产性能,并通过调节采食量及提高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化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因此,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动物生长、繁育和预防疾病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使用不当和认识上的偏差,滥用和超标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现象十分严重。药物饲料添加剂已是猪肉中药物残留的主要来源。兽药残留也是影响禽肉出口的三个关键风险因子之一。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关注兽药残留问题。大多数国家在评价…  相似文献   

10.
磺胺甲口恶唑(Sulfamethoxazole,简称SMZ)是一种中效磺胺类药物,其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在兽药临床中用于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现多与甲氧苄啶合用,称为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又名复方新诺明),抗菌作用可增强数倍至数十倍.磺胺甲口恶唑在畜禽疾病的控制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不合理使用使其残留对食品安全特别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人类身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性.因此,各国对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都有规定,美国和欧盟国家制定的动物源性食品SMZ最高残留限量为0.1 μg/g[2,3],我国农业部从2005年起,把畜产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情况作为继盐酸克伦特罗之后的又一个重点予以监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在饲料中使用药物添加剂已很广泛。然而消费者对食含有药物残留的肉、蛋或奶类感到忧虑。在某些国家,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对畜禽屠体的药物残留进行测定,凡超过规定残留量的即加以控制。一般切实执行下列10项要点,可防止药物残留于畜禽体内。1.服用药物不得超剂量。饲料中药物添加量不得超量,如果饲料中已添加药物,则不能再在饮水中添加,或对个别畜禽再行使用相同药物治疗。2.只能使用已批准的磺胺类组合添加于饲料内。禁止将磺胺二甲基嘧啶(粉剂或粒状)单独添加于饲料中,以免引起药物残留。3.所有药物的使用必须记录,不能靠纪忆。  相似文献   

12.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菌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加之其性质稳定,制造不需粮食做原料、产量大、品种多、价格低、使用简便、供应充足等优点,在兽医临床和畜牧养殖业中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动物疾病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但是磺胺药物会引起人过敏性反应,且可能有致癌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磺胺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引起生态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危害的潜在威胁已备受关注,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各类检测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GB/T29694-2013中规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磺胺类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预防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疾病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然而随着饲料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人们逐渐发现使用抗生素存在的诸多负面效应:如动物产品中药物残留、病原菌的耐药性提高等[1,2]。为了禁用或少用抗生素作为饲料  相似文献   

14.
应用磺胺二甲基嘧啶(SM2)单克隆抗体(mAb)成功研制出SM2残留快速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SM2-Kit).研究结果表明,SM2-Kit的标准曲线呈典型的S型,相关系数R2=0.9911,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线性检测范围为0.625μg/L~80μg/L,灵敏度为0.9 μg/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2μg/L,检测限为1μg/L;饲料样、猪尿样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3.4%、89.5%,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5%;SM2-Kit与磺胺甲基嘧啶的交叉反应率(CR%)为2.08%,与其它磺胺类药几乎没有反应性;基质对SM2-Kit的检测结果影响不大;试剂盒在4℃可保存6个月.  相似文献   

15.
磺胺类药物具有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简便等特点,所以在畜牧养殖业被用作治疗动物的肠道感染等疾病;但是如果以预防为目的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使用,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会使磺胺类药物残留在动物的肌肉等组织中,人食用后会影响身体健康。建立对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方法有利于对违禁药物使用进行有效的监控,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饲料中6种磺胺类药物同时进行检测,经试验:磺胺嘧啶离散系数(CV值)≤1.04%,回收率≥90.32%,回收率标准偏差≤0.94%;磺胺二甲基嘧啶离散系数≤1.35%,回收率≥87.93%,回收率标准偏差≤0.49%;磺胺间甲氧嘧啶离散系数≤0.94%,回收率≥88.17%,回收率标准偏差≤0.78%;磺胺甲噁唑离散系数≤0.79%,回收率≥88.73%,回收率标准偏差≤0.72%;磺胺二甲氧嘧啶离散系数≤1.07%,回收率≥89.67%,回收率标准偏差≤0.48%;磺胺喹噁啉离散系数≤1.37%,回收率≥88.08%,回收率标准偏差≤0.59%。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回收率较高,重复性好等特点;且6种药物可以同时检测,所用时间短,适合对饲料样品的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菌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还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长期应用.然而,磺胺药会引起人过敏性反应,且可能有致癌性.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绿色畜产品生产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养殖业已日趋规模化、集约化。抗生素、维生素、激素、微量元素等的使用 ,大大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水平。然而 ,在养殖业中滥用药物 ,导致兽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 ;未经处理直接排污的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严重环境污染。本文总结了当前畜产品生产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发展绿色生产的对策。1 畜产品生产的不安全因素1 .1 兽药残留与危害 兽药残留主要由于不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动物疾病和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而引起的。1 .1 .1 抗生素残留 抗生素残留是因动物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或食入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后 ,抗生素及其…  相似文献   

18.
<正>在饲料生产中,如果不科学添加兽药,或兽药添加剂量超标,或兽药添加处理不当,均可能使动物长期食入药物状态,使畜产品遭受药物污染,产生药物残留,其危害十分严重,影响畜禽疾病的治疗,甚至危及消费者的健康。为此,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饲料中药物残留,为健康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1饲料中药物残留的危害饲料生产中的药物添加不科学,药物处理不当,则可能使饲用畜禽发生中毒,可能对动物生长和疾病治疗产生影响,还可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引起的各种动物疾病的频发,使得广大养殖户开始大量应用药物防治疾病或作为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动物生长。然而,动物在使用药物治疗后,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可能蓄积、储存在动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中,形成兽药残留。兽药残留危及人体健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细菌耐药性、过敏性反应、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猪肌肉、肾脏、肝脏和血浆中的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um,SM2)残留量.通过对饲料中SM2添加量和组织、血浆中残留量回归关系不同数学模型的分析,确立残留分布规律的最佳数学模型.饲料中SM2的添加量在100~300μg/g的范围内,饲料添加量与猪组织(肌肉、肾脏、肝脏)、血浆中的残留数学模型分别为:y=0.241 6 e0.0061x,y=1.969 1 e0.0025x,y=3.049 5 e0.0019x,y=4.386 2 e0.0037x.通过对猪活体血浆样品的检测,根据建立的最佳残留数学模型,可算出饲料中SM2的添加量和肌肉、肾脏、肝脏中SM2的残留量,实现活体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