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在鸭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以莆田黑鸭、连城白鸭、绍兴鸭、攸县麻鸭、建昌鸭、高邮鸭及北京鸭为材料,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的方法对MSTN基因5’-调控区第1 02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基因分析,并统计该位点在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Hardy-Weinberg平衡情况。结果表明:在7个品种鸭中,检测MSTN基因第1 024位点均含CC、CG和GG 3种基因型。在连城白鸭、攸县麻鸭和高邮鸭中,CC基因型占优势,且以连城白鸭最高(0.72);在高邮鸭和建昌鸭中,CG基因型占优势;在北京鸭中,GG基因型占优势;在绍兴鸭中,CC基因型、CG基因型出现的频率相同。建昌鸭和北京鸭等位基因G的频率高于等位基因C的频率,其他品种鸭均为等位基因C的频率大于等位基因G的频率。莆田黑鸭、连城白鸭、绍兴鸭、攸县麻鸭、北京鸭和高邮鸭MSTN基因在第1 024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仅有建昌鸭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2.
研究通过PCR-SSCP和测序的方法检测我国8个地方鸭种共476个个体的PRL基因内含子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不同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对其遗传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8个地方鸭种均呈现多态,比较测序结果发现,多态性是由位于PRL基因内含子1一个核苷酸碱基由A到C的突变造成的。除连城白鸭以外,其他各群体中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除连城白鸭和绍兴鸭外,其他各群体在该位点的基因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  相似文献   

3.
采用PCR-RFLP法检测96只荆江麻鸭THRSPα基因内含子的多态性,并对基因多态性与屠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本试验群体中未检测到AA基因型,仅有CC和CA2种基因型。其中C等位基因频率为0.9792,为优势等位基因。χ2检验表明,该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状态。结果表明:荆江麻鸭THRSPα基因内含子多态位点CA基因型个体活重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C基因C型个体全净膛率、胸肌率和瘦肉率极显著高于CA基因型(P0.01),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与肉质风味相关基因A -FA BP和ADSL基因在文昌鸡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运用连接酶检测反应的方法(PCR-LDR)对文昌鸡A-FA BP基因C51T变异位点和ADSL基因C3484T变异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了这两个位点在文昌鸡群体中的基因型、基因频率和哈-温平衡情况.结果显示,A -FABP基因C51T和ADSL基因C3484T位点均检测到CC、TT和CT 3种基因型,A-FABP基因C51T基因型频率(CC、TT和CT)和等位基因频率(C、T)分别为0.11、0.37、0.52和0.37、0.63;ADSL基因C3484T基因型频率(CC、TT和CT)和等位基因频率(C、T)分别为0.40、0.45、0.15和0.63、0.37;文昌鸡在这两个变异位点均处于哈-温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5.
为系统地评价、保护凤头白鸭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对其开发利用,本研究利用12个微卫星位点(STR分型技术)对凤头白鸭与连城白鸭(各60只)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检测和计算。结果表明:除位点AJ272578以外,凤头白鸭群体在APL2、AJ272577、AJ272579、AJ515884、APH01、AY493256、AY4932898、CMO11等8个STR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多于连城白鸭,在AJ515887、AJ515893、AY493313等3个位点上与连城白鸭相等;凤头白鸭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大于连城白鸭;2个群体的群体内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02、0.09,凤头白鸭群体表现为杂合子过剩。综上,凤头白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连城白鸭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2 receptor,GLP2R)基因多态性与绵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选用68只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东北细毛羊和102只杜泊羊×小尾寒羊的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方法寻找GLP2R基因外显子11序列的突变位点,根据测序结果分析该突变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及卡方适合性检验、纯合度(Ho)、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显示,绵羊GLR2R基因外显子11处存在C/T突变,存在3种基因型:CC、TC和TT,2种等位基因:C和T,其中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东北细毛羊群体中,T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在杜泊羊×小尾寒羊群体中,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2个群体中C均为优势等位基因。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2个群体的C/T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C/T突变位点在群体内变异较小且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有一定遗传学意义。不同基因型肉质性状差异结果显示,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东北细毛羊TC基因型剪切力显著高于CC和TT基因型,TT基因型失水率显著高于CC和TC基因型(P0.05);杜泊羊×小尾寒羊CC基因型剪切力显著高于TC和TT基因型,TT基因型失水率显著高于CC和TC基因型(P0.05)。本研究在GLP2R基因外显子处发现C/T突变,可能是影响肉质性状的潜在位点,是否能够作为遗传标记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肉质性状功能基因突变位点在野猪群体里面的遗传变异规律。以MC4R基因(D298N G>A)、RYR1基因(c.1843 C>T)、PRKAG3基因(1849 G>A)和IGF2基因(3072 G>A)突变位点为基础,通过PCR-RFLP、PCR-SSCP技术,对72头圈养野猪群体进行突变位点的多态性检测和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RYR1基因在c.1843 C>T突变位点的CC基因型为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C是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没有TT基因型,该突变位点处于不平衡状态(P<0.01和P<0.05)。在MC4R基因D298N G>A突变位点上,GG基因型为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G是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而PRKAG3基因(1849 G>A)的突变位点检测结果是GG基因型为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G是野猪群体内的优势基因,没有发现AA基因型。IGF2基因3072 G>A在野猪群体内没有发现多态性,经测序验证全部为GG基因型。这3个基因突变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本研究得出该野猪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变异较小,符合其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PCR-SSCP法与DNA直接测序技术相结合对兴义鸭和樱桃谷鸭多巴胺受体D1 (dopamine receptor D1,DRD1)基因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区130-587 bp区域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多态性对樱桃谷鸭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樱桃谷鸭和兴义鸭DRD1基因编码区130-587 bp区域内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AA、BB和AB,2个等位基因:A和B;AA基因型均为优势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416和0.5643,等位基因A均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8539和0.720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2184和0.3217,分别处于低度多态和中度多态位点,樱桃谷鸭群体中该座位基因型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兴义鸭群体则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序列比对发现2个SNPs位点,其中c.189 T>C为同义突变,c.507 T>A为错义突变,导致丝氨酸(S)变成精氨酸(R)。关联分析结果显示,BB基因型樱桃谷鸭个体的8周龄重和12周龄体斜长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10周龄重、12周龄重和12周龄胸深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P<0.05)。研究结果揭示该多态座位可能是影响鸭生长性状的一个标记辅助选择位点。  相似文献   

9.
以连城白鸭为试验材料,GnRH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GnRH基因5'端调控区在连城白鸭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探讨该基因与产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连城白鸭中检测到AA、BB和AB 3种基因型,基因型和产蛋性能的关联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对连城白鸭3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开产日龄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推测,该基因型可作为一个筛选连城白鸭产蛋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两种限制性内切酶(Cfr13 I和Sat I)对我国中原黄牛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5’端部分序列进行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在Cfr13 I酶切位点上,GHR基因有CC、CT、TT三个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为0.829,T等位基因为0.171,χ2检验表明在此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多态信息含量为0.236;在Sat I酶切位点上,GHR基因有CC、CT、TT三个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为0.849,T等位基因为0.151,χ2检验表明在此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多态信息含量小、为0.229。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合作猪γ-IFN基因的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数、核苷酸多态位点,各等位基因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138头合作猪γ-IFN基因外显子4的等位基因,并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的各等位基因序列,就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单倍型序列数据开展分析。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5 284 bp(A→G)、5 341 bp(G→A)、5 371 bp(A→G)为新发现突变位点。试验群体发现4种基因型AA、AB、AC和AD,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3 8,为优势等位基因。经χ2适合性检验,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γ-IFN基因遗传多态指数中,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均较低,表明合作猪γ-IFN基因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晋汾白猪和新山西黑猪TLR2基因第1 255位点编码区的变异信息,试验利用双向特定等位基因PCR扩增法(Bi-PASA)建立TLR2基因变异的遗传标记。结果表明:晋汾白猪和新山西黑猪分别检测到A、B一对等位基因和AA、AB、BB三种基因型,晋汾白猪的等位基因频率(A、B)分别为0.609 2和0.390 8,在TLR2基因第1 255位点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新山西黑猪等位基因频率(A、B)分别为0.682 7和0.317 3, TLR2基因第1 255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晋汾白猪和新山西黑猪的纯合度分别为0.747 1,0.480 8,香农指数分别为0.669 1,0.624 8;晋汾白猪和新山西黑猪在TLR2基因的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成功建立晋汾白猪和新山西黑猪TLR2基因Bi-PASA遗传标记,可为进一步研究疾病抵抗力、建立抗病群体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催乳素(PRL)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GnRH-1)基因是影响鸡繁殖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PRL基因I59724210D和GnRH-1基因G840327C突变位点在拉萨白鸡群体中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结果显示:拉萨白鸡群体中PRL基因有II、ID和DD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5.82%、44.78%、19.40%,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GnRH-1基因无多态性,均为与开产日龄相关的有利基因型(GG)。结果表明:可在拉萨白鸡群体中早期选择II和ID高产蛋基因型,提高有利基因频率,加快拉萨白鸡品种的产蛋性能选育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钙蛋白酶1(CAPN1)基因第14内含子4685bp位点在东北地区特色养殖品种草原红牛、延边黄牛及不同二元杂交品种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利木赞×西门塔尔、德国黄牛×西门塔尔和夏洛莱×西门塔尔等群体间的多态性。结果表明,4685bp位点无论是基因型频率还是等位基因频率,在以上牛群体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延边黄牛中CT基因型作为优势基因型其频率达到0.53,CC及TT基因型频率差异不大,分别为0.27和0.20;德国黄牛×西门塔尔二元杂交牛中TT、CT基因型具有非常高的基因型频率,分别达到0.50和0.40,而CC基因型则只有0.10,T等位基因频率高达0.70,C等位基因频率仅为0.30。其他二元杂交品种无论是基因型频率还是等位基因频率上均与延边黄牛相类似。本研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草原红牛中4685bp位点仅存在1种基因型,即为TT型,未发现C等位基因的存在。3种牛群体间4685bp位点基因型频率的比较,为进一步分析该位点与肉质嫩度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安徽大别山牛为试验群体,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技术检测PLAG1基因的多态性,并探讨其多态性对大别山牛生长性状的影响,为大别山牛体尺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在线软件分析牛PLAG1基因的结构特性,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利用SPSS软件探索PLAG1基因多态性与大别山牛群体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牛PLAG1基因编码蛋白质前体结构包含有6个ZnF_C2H2区域和4个low complexity区域,PLAG1基因第1内含子区检测到1个19-bp Indel位点,3’UTR区检测到1个变异位点g.48316CT,二者均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0),其中19-bp Indel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且DD基因型个体和WD基因型个体的腰角宽和坐骨端宽均显著优于WW基因型个体(P0.05);g.48316CT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且CT基因型个体的胸围显著优于TT基因型个体和CC基因型个体(P0.05)。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牛PLAG1基因的多态性与其体尺性状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大别山牛体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鱼腥味敏感基因(FMO3)T329S突变位点在五华三黄鸡群体中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采用PCR-RFLP方法对五华三黄鸡群体进行T329S位点检测。结果显示:五华三黄鸡群体中,AA(野生型)、AT(杂合型)和TT(突变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8.79%、11.21%和0,A和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5.24%、5.60%。χ^2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表明五华三黄鸡中鱼腥味综合征易感基因型频率不高,但也应通过分子辅助选育技术予以剔除。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的鸡群中FMO3基因T329S突变位点的分布差异较大,可能与选育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3个不同绵羊品种(杜泊绵羊、小尾寒羊、晋中绵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根据3个绵羊品种MSTN基因Exon1(P1)、Exon2(P2和P3)和Exon3(P4和P5)序列设计5对PCR-SSCP引物并扩增,经SSCP分析,P1位点检测到A和B两个等位基因,AA、AB、BB三种基因型;且在晋中绵羊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在小尾寒羊和杜泊绵羊上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2和P5位点没有检测到多态位点.P3位点检测到A和B两个等位基因,AA、BB两种基因型;且在3个绵羊品种上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4位点检测到A、B和C三个等位基因,AA、AB、AC三种基因型;且在小尾寒羊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在晋中绵羊上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在杜泊绵羊上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126只欧拉型藏羊GH基因第1、2内含子、第1~4外显子序列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仅第4外显子出现多态性,存在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AA、AB和BB),BB基因型频率最高,B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其余位点未检测到多态.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在这一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31 3,为低度多态(PIC<0.25).测序结果显示:与藏绵羊GH基因序列(EFU77162)相比,B等位基因在1 286bp处发生T→C的突变,该突变为同义突变.  相似文献   

19.
牛趋化因子受体基因1第2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NA测序、巢氏PCR和CRS-PCR方法对中国荷斯坦牛、鲁西黄牛、渤海黑牛的趋化因子受体基因1(CXCR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研究,在第2外显子上发现了4个SNPs,分别为291 bp(C/T)、333 bp(C/T)、337 bp(A/G)和365 bp(C/T),这4个位点在中国荷斯坦牛、鲁西黄牛、渤海黑牛群体中均达到中度多态(0.25PIC0.5),优势等位基因分别为C、C、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2/0.67/0.65、0.80/0.74/0.71、0.70/0.65/0.82、0.56/0.58/0.56。经χ2适合性检验,渤海黑牛所有位点全部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荷斯坦牛在突变位点291 bp(C/T)、333 bp(C/T)和337 bp(A/G)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鲁西黄牛仅在365 bp(C/T)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技术,研究京海黄鸡、AA鸡、尤溪麻鸡、如皋草鸡、鹿苑鸡、边鸡6个品种IGFBP-3基因第2外显子Msp Ⅰ位点的多态性.结果显示,IGFBP-3基因第2外显子1087 bp处有C→T的突变,鸡群体中表现出AA、AB和BB 3种基因型.3种基因型在6个鸡品种间分布趋势一致:AA为优势基因型,BB为劣势基因型.经x2适合性检验,除京海黄鸡外其余5个品种的Msp Ⅰ位点均处在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群体遗传分析表明,AA鸡纯合度最高,京海黄鸡纯合度最低.6个鸡品种MspⅠ位点为中度多态.京海黄鸡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多,为1.900,AA鸡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少,为1.471.表明鸡IGFBP-3基因在不同品种中具有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进一步作为候选基因来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