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贴地逆温层据观测 ,在辐射霜冻和阴雨天 ,海拔 90m处 ,在距地 2 0cm层存在低温区 ;但在冰冻和阴雨天 ,低温层出现在距地 15 0cm处 ,越近地面温度越高。在海拔 2 0 0m(相对高差 110m )情况有所不同 ,辐射霜冻、阴雨及冰冻天 ,低温层均出现在距地 2cm处 ,随着地面垂直高度的升高 ,温度也升高 ,15 0cm处最高。这种随着海拔高度升高、地面垂直温度分布始终由低向高的明显逆转被称为逆温现象。海拔35 0m处 (相对高差 2 6 0m)逆温现象更加明显。说明海拔 2 0 0m以上贴地层存在明显的逆温现象。2 地形逆温层不同坡位冬季温度状况不同。以距地 1…  相似文献   

2.
冬季全环控鸡舍细菌气溶胶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冬季全环控鸡舍细菌气溶胶分布规律,使用六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对采用纵向通风模式的全环控鸡舍细菌气溶胶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通风条件下,舍内细菌气溶胶浓度随气流方向逐步升高,在前端两侧细菌气溶胶浓度高于中部,而到后端鸡舍中间受风机影响,细菌气溶胶在中间出风口聚集,高于两侧,可达到8.989×10~4cfu/m~3,超过国家行业推荐标准,同时鸡舍中上层的细菌气溶胶浓度高于下层;在粒径分布上,84.84%的细菌气溶胶分布于第一、二、三和四级,随气流方向,分布于第一、二级的细菌气溶胶比例增加,第五、六级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3.
旨在通过监测和分析对比封闭式肉种鸡舍冬季和夏季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季节性调节鸡舍内环境参数提供数据基础。试验在江苏省常州市某封闭式肉种鸡舍进行,试验鸡舍内设7个监测位置,包含5个不同的水平位置和3个不同高度(前、中、后、上、下、南、北),分别在冬季(2016年12月)和夏季(2017年7月)连续监测7 d,每天5:00~21:00每2 h监测1次舍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光照强度、颗粒物(PM)浓度、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浓度,每天监测9次。结果表明:夏季鸡舍内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光照均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而PM浓度、NH3和CO2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冬季(P0.01);喂料等人为行为和鸡的活动可引起PM浓度升高,关灯后不同粒径PM浓度均下降;夏季和冬季鸡舍内风速均与NH3和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夏季母鸡产蛋率显著高于冬季(P0.01),但孵化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夏季封闭式鸡舍内空气质量较冬季更好,鸡的活动会引起PM浓度上升,鸡舍内风速显著影响NH3和CO2浓度,封闭式肉种鸡舍内夏季母鸡产蛋率高于冬季。  相似文献   

4.
以白三叶种子和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MC-RR对白三叶种子萌发、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以及MC-RR在白三叶体内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高浓度处理下,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株高随着MC-RR处理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根长和鲜重在低浓度处理下显著增加,在高浓度处理下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不尽相同,SOD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相比呈先增加后降低而后又增加的趋势,POD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于SOD和POD;单位鲜重白三叶MC-RR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与0.05 mg/L处理下的MC-RR含量相比显著增加,而生物富集系数的变化趋势则与单位鲜重白三叶MC-RR含量相反,随着MC-RR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随着MC-RR处理浓度的增加,白三叶受到的伤害增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鸡舍内主要环境因子变化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全封闭笼养蛋鸡舍为对象,于2018年04月-2018年5月,每天监测鸡舍内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CO2、NH3、H2S、SO2浓度变化,测定点设在鸡舍的前中后位置,每隔3 d测定鸡舍内细菌的总数,并分析各种环境因子与蛋鸡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4月份和5月份蛋鸡舍内的温度与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与CO2和NH3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温度在29.1℃~30.2℃时,温度与产蛋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日均相对湿度与日均CO2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5月份日均相对湿度与舍内日均NH3浓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4月份和5月份舍内日均CO2浓度与NH3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舍内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和NH3浓度与鸡舍内环境空气细菌总量有一定相关性;鸡舍内环境空气细菌总量与日均蛋鸡淘汰率、日均破蛋率相关关系不明显。试验表明,全封闭鸡舍内温度的升高对本地蛋鸡的产蛋率有显著影响,应及时调整通风和降温措施,以免影响蛋鸡的产蛋率。  相似文献   

6.
冬季鸡舍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因素导致鸡舍内空气相对缺氧,在缺氧情况下,蛋鸡易发生腹水综合征,应引起高度重视. 1 发病原因 1.1 舍内缺氧 在寒冷的冬季,饲养者往往只注意给鸡舍保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同时加上饲养密度又较大,这样一方面造成鸡舍通风换气不足,有害气体(NH3、CO2等)及尘埃浓度严重超标,空气污浊、潮湿,氧气含量下降,形成一种缺氧的环境; 1.2 舍内相对缺氧 因气候寒冷,鸡体的基础代谢率升高,耗氧量增加,加重了相对缺氧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抑氨菌液改善笼养蛋鸡舍环境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频率喷洒抑氨菌液对笼养蛋鸡舍环境的影响。3间鸡舍分别饲有900只54周龄新杨褐、白羽(新杨绿、海兰灰)和海兰褐蛋鸡。试验1、2、3期分别按照3 d1次、2 d1次、1 d1次的频率以0.5%比例喷洒抑氨菌液;每天4次记录温度、湿度、NH3浓度和CO2浓度,并记录每日风机开关时间,测定硼酸吸收液中氨氮浓度和生理盐水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结果表明:NH3浓度、CO2浓度、吸收氨氮浓度、细菌和真菌数量不同程度地受到鸡舍内温度、湿度、风机运行时长和测定位置的影响;各环境参数受测定时风机开关状态的影响;鸡舍内NH3浓度在1~3 d内明显随鸡粪堆积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每天喷洒一次抑氨菌液能明显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结果表明,笼养蛋鸡舍环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天喷洒1次抑氨菌液能明显改善舍内空气质量。结果表明,每天喷洒一次抑氨菌液能明显改善舍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8.
了解温度、相对湿度变化以及饲养管理对颗粒物和NH3浓度的影响,有助于大型养殖场制定合理的饲养模式,改善禽舍内空气质量。选取昆明市华曦牧业小哨蛋鸡养殖场某蛋鸡舍为研究对象,在6~7月间采用连续监测方法测试鸡舍内温度、相对湿度、TSP、PM10、PM2.5以及NH3浓度,并详细记录了舍内饲养流程。结果表明:鸡舍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PM2.5浓度分别为(0.36±0.09)mg/m3和(0.54±0.13)mg/m3,均高于鸡舍中部PM2.5浓度;NH3浓度容易积累在鸡舍中部,喂料和鸡群的活动会显著提高TSP浓度,但对PM10、PM2.5的影响较小,清粪过程会显著提高NH3浓度(P0.05)。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金属铯对燕麦(Avena sativa)生长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燕麦为材料,施加不同浓度铯(25、100、500和1 000 mg·kg~(–1))土培处理30 d,研究不同浓度铯处理对燕麦体内铯的富集和分布特征,生长指标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浓度铯处理下,燕麦幼苗的根长、株高、生物量随着土壤中金属铯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燕麦的根、茎、叶均能富集金属铯,但富集金属铯的能力在不同器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并表现为叶根茎,且不同铯浓度处理下各器官的积累量也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处理中金属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3)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随着铯浓度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SOD活性在铯浓度25~500 mg·kg–1时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 0.05),1 000 mg·kg–1时显著下降。POD和CAT活性均随着铯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燕麦的根、茎、叶均能积累铯,叶片的富集能力最强。低浓度铯可以诱导燕麦中POD和CAT活性增强,提高其抗胁迫的能力;高浓度铯抑制燕麦的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撞击法(FA-1型6级Andersen空气采样器),自然沉降法对冬季雏鸡舍气溶胶真菌进行采样,所用培养基为PDA和RBC,采样时间5 min,采样高度分别为0 m(鸡舍地面),1 m(鸡群密度较大高度),1.5m(人体呼吸高度).结果共鉴定出18个属,其中优势菌群有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研究显示,采用撞击法时两种培养基的真菌浓度均随采样高度的升高而增加,PDA中CMD值在1 m处最小,RBC中CMD值随采样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沉降法时两种培养基的真菌浓度均在1 m处最高.  相似文献   

11.
张玉霞  范方  崔禄  杜晓艳 《草原与草坪》2012,32(6):48-51,61
以分布于科尔沁沙地的粉煤灰草地,盐碱地和荒地3种不同生境的野生寸草苔为材料,通过蛭石营养液培养,进行混合盐碱胁迫处理,检测其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3种生境寸草苔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着盐碱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盐碱地寸草苔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300mmol/L高浓度盐碱胁迫增加明显,荒地寸草苔和粉煤灰草地寸草苔则变化不明显,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随着盐碱胁迫浓度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以盐碱地寸草苔最强;可溶性糖和脯氨酸两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尤以高浓度处理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畜禽舍内,氨主要是由含氮有机物(如粪、尿、饲料、垫料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家畜的密度、畜舍地面的结构、舍内通风换气情况和舍内管理水平等。舍内温度、垫料的湿度和pH值与畜禽舍内氨气浓度密切相关。集约化养殖场中特别是地面平养鸡舍常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氨,尤其在冬季,在偏重于对温度和湿度的追求而忽视通风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鸡舍内氨气大量聚积。  相似文献   

13.
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对生菜和萝卜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萝卜和生菜为受体材料,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探讨空心莲子草植株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同时测定相关保护酶活性变化,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植株水浸提液对萝卜和生菜种子发芽率表现出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步增强。水浸提液对萝卜和生菜幼苗生长总体上表现为抑制,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大于胚轴。低浓度(0.01 g/mL)浸提液对胚轴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随浓度升高这种促进作用逐步减弱,当浓度达到0.04 g/mL时,胚轴生长均被明显抑制。浸提液对胚根长度和植株鲜重的抑制程度随着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强,高浓度下胚根生长几乎停滞。浸提液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较为复杂,在低浓度条件下SOD、POD和CAT活性均不同程度的上升,随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增加SOD活性逐步下降,P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下降后再上升。萝卜和生菜幼苗的MDA含量随植株水浸提液处理浓度增加而持续增加,萝卜的增幅略大于生菜。  相似文献   

14.
鸡舍内粉尘浓度过高,不仅危害雏鸡和饲养员的健康,还污染鸡舍周围环境。应用多点测试技术对鸡舍内粉尘浓度空间分布进行测量,有助于了解粉尘散发和传播规律、开发除尘方法。本试验采用断面布点和空间均匀布点两种方式,应用多点粉尘测量仪对冬季某育雏舍进行连续监测,同时记录舍内光照时间,并对4个高度上采集的粉尘的直径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断面内粉尘浓度分布受高度和昼夜变化影响;水平面内粉尘浓度值与风速值显著相关(P<0.05)且暖风机附近粉尘浓度较高;0.95m高度上粉尘直径均值最小(29.6μm)。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盆栽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平的磷和锌交互处理对沃柑/资阳香橙(Citrus junos Sieb.Ex Tanaka)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可显著提高植株高度,施锌对株高无显著影响。根系活力在低磷水平下最强,与施锌浓度无关;在高磷水平下明显降低,但会随配施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浓度磷锌配施下叶绿素含量最高。单独施用低浓度磷、锌对根系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提高,而高浓度则明显减少。低磷浓度下,根系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施锌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磷浓度时,叶片可溶性蛋白会随施锌浓度增加而增加。磷浓度相同时,施锌比不施锌提高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根系POD活性,降低了根系SOD、CAT活性。根系和叶片丙二醛含量在低磷浓度以及单独施用低浓度锌时降低显著。综上,适宜浓度的磷锌配合施用可以改善柑橘的生理特性,提高柑橘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复合营养调控剂在不同精粗比条件下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试验设计,因素一设4个水平发酵底物,分别是粗料组(Ⅰ组);粗料+基础精料组(Ⅱ组);粗料+基础精料+复合配方1组(0.30%苹果酸、0.06%半胱胺、0.08%糖萜素)(Ⅲ组);粗料+基础精料+复合配方2组(0.60%苹果酸、0.12%半胱胺、0.16%糖萜素)(Ⅳ组),同时另设5个水平精粗比饲料(3∶7、4∶6、5∶5、6∶4、7∶3)。培养72h采样并测定培养液pH、NH3-N和VFA浓度。结果表明:随着精粗比增加,pH和NH3-N浓度下降,且精粗比为4∶6时,试验Ⅲ组较Ⅱ组、Ⅳ组分别降低3.23%、2.22%(P0.05);乙酸浓度、乙/丙、甲烷排出等随着精料比增加呈下降趋势,丙酸呈升高趋势。在不同精粗比条件下,补饲精料组之间pH、NH3-N浓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精粗比增大,pH、NH3-N浓度呈下降趋势,发酵产气量呈上升趋势。与补饲基础精料组相比,基础精料中添加以苹果酸、半胱胺、糖萜素配制而成的复合营养调控剂可降低发酵液中NH3-N浓度、乙酸浓度、乙/丙值、甲烷排出量,同时升高丙酸浓度,改善瘤胃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作用以及自身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理效应,以基质盆栽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幼苗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铅胁迫下,高羊茅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铅浓度下的高羊茅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整体变化为先升后降,POD变化趋势较为缓慢,表明低浓度或短时间内铅可快速诱导高羊茅保护酶活性.叶绿素总量变化为低浓度(500,1000 mg·L-1)下先增加后下降,高浓度下则为持续下降,表明高羊茅可能通过增加叶绿素来适应低铅胁迫,而高浓度下则失去了这种调节能力.3个铅浓度下的丙二醛(MDA)含量与胁迫时间及胁迫浓度均为正相关,表明随着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脯氨酸含量在500,1000 mg·L-1铅浓度下随时间增加为先降后升,1500 mg·L-1浓度下则相反,但均高于对照,表明经铅胁迫后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增强.3个浓度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均随时间表现出降-升-降,最终显著降低,整个变化过程低于对照.因此在铅胁迫过程中,这些生理特性的变化表明在低铅胁迫时高羊茅表现为积极适应和抵抗,而在高铅胁迫下则表现为忍耐和受损.  相似文献   

18.
鸡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及甲烷等。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对鸡体起毒害作用,影响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害气体对雏鸡的毒害作用更大,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危害1氨气(NH3):它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多由鸡体所排出的粪便分解而产生,亦可由含氮有机物、饲料等腐烂变质而分解产生。NH3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鸡在低浓度NH3的长期毒害下,来食量下降,对疾病抵抗力减弱,ND和败血霉浆体病(MG)发病率升高,生长停滞,各项生产性能出现滑坡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屋面设置吊顶与否对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选择豫北地区有代表性的两种屋顶的蛋鸡舍,一种屋顶下不设吊顶(类型1),另一种屋顶下设置吊顶(复合聚苯板)(类型2)。自2013年3月23日~3月28日与4月17日~4月20日分别对各舍内的微粒与氨气进行测定,采样时间均为每天8∶00~9∶00和14∶00~15∶00,采样位置的选择均根据鸡舍内的布局,水平方向沿进气方向(纵向)分别选取前、中和后部,每个水平部位采样点的垂直方向又分别选取上、中和下部3个点(距离地面分别为1.8m、1.1m和0.3m)。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类型2前部在上午的微粒浓度显著高于类型1(P0.05),垂直方向上,不论是上午还是下午,类型2在上、中和下部以及垂直方向总的微粒浓度均呈现出比类型1升高的趋势;而在整个舍内的微粒浓度类型2显著高于类型1(P0.05)。在水平方向上,类型1的氨气浓度显著低于类型2(P0.05);在垂直方向上,上午和下午上部的氨气浓度以及下午的下部氨气浓度和垂直方向总平均浓度均呈现出类型2显著高于类型1(P0.05);在整个鸡舍内,类型2的氨气浓度也显著高于类型1(P0.05)。因此,设置吊顶的蛋鸡舍与不设的相比,易使微粒和氨气在舍内蓄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2,4-D丁酯对裸燕麦安全性的影响,以白燕2号为材料,研究了低、中和高浓度(450,750和1 050 mL·hm-2)2,4-D丁酯在裸燕麦中的残留差异及其对燕麦带壳率、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用浓度的升高,2,4-D丁酯的残留量也在增加。施药7 d后,高浓度下2,4-D丁酯在裸燕麦中的残留量为0.802 mg·kg-1,比低浓度显著(P<0.05)高出147.53%,且2,4-D的残留量与2,4-D丁酯的用量呈正相关关系;28 d后高浓度下裸燕麦中2,4-D残留量最高,达0.032 mg·kg-1,中浓度下为0.026 mg·kg-1,比低浓度处理显著(P<0.05)高出3~4倍。2,4-D丁酯喷施后对裸燕麦的安全性影响也非常显著。2,4-D丁酯增加裸燕麦的带壳率,降低了株高,高浓度下带壳率达5.61%,显著(P<0.05)高于对照,株高较对照显著(P<0.05)降低了12.90%。中、高浓度下,白燕2号均表现出药害现象,2,4-D丁酯残留量较高,低浓度处理对裸燕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