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实验旨在通过雌二醇和孕酮处理Hela细胞,模拟卵泡期和黄体期体内生理变化,探究细胞防御素α1(DEFA1)与防御素β1(DEFB1)表达与发情周期变化的关系。使用不同浓度的雌二醇(0、0.1、5、10ng/mL)和孕酮(0、20、40、60ng/mL)处理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DEFA1与DEFB1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DEFA1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雌二醇能促进Hela细胞DEFA1和DEFB1的表达,浓度为10 ng/mL时促进效果较强(P0.05);孕酮能抑制Hela细胞DEFA1和DEFB1的表达,60 ng/mL孕酮抑制效果较强(P0.05)。综上,Hela细胞的防御素DEFA1和DEFB1随卵泡期雌二醇的升高而增加,随黄体期孕酮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为证明荷斯坦奶牛乳腺β-防御素的表达,扩增出6种β-防御素序列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发现,扩增的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其核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LAP、BNBD4同源性100%,BNBD5为99.6%,EBD为99.5%, BNBD7、TAP为98.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种防御素的mRNA水平的表达,它们之间的表达量都有显著性差异(BNBD4与BNBD5除外),其中LAP表达量最多,BNBD7,EBD,BNBD5,BNBD4次之,TAP的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母牛卵泡期及黄体期子宫、卵巢、输卵管3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FQ-PCR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成年母牛卵泡期及黄体期的子宫、卵巢、输卵管中的NGF mRNA和蛋白质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NGF mRNA和蛋白质在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子宫、卵巢、输卵管中均有表达,且卵泡期子宫中NGF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卵巢和黄体期输卵管中NGF mRNA表达量(P0.05),其它组织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5,(12):25-30
β-防御素作为抗菌肽的一种,对机体防病抗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牛β-防御素在牛各组织脏器的分布,本试验通过制备兔抗牛β-防御素(BNBD)4和5的多克隆抗体,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健康牛肺、脾、肝、肾组织以及渗出性炎症、结核性肉芽肿、增生性炎症情况下牛肺组织中两种防御素的表达。结果发现牛β-防御素4、5主要分布于各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胞浆及其周围分泌物中,以及肺泡上皮细胞胞浆及其分泌物中;同健康组织相比,病变组织中BNBD-4表达量升高,而BNBD-5表达量降低。本研究为探讨β-防御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β-防御素、TNF-α和TLR4mRNA表达与炎症发生的关系。取奶牛子宫内膜组织,根据病理切片结果分成子宫内膜炎组和对照组,用RT-PCR分别测定各组的β-防御素、TNF-α和TLR4的mRNA。结果发现,子宫内膜炎组的LAP、BNBD5的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NBD4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不表达TAP;且子宫内膜炎组的TNF-α和TLR4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与β-防御素、TNF-α和TLR4都具有密切相关性,其中LAP、BNBD4和BNBD5这3种β-防御素参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TNF-α和TLR4可以作为炎症发生的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母牛子宫中周期蛋白因子、凋亡因子的变化与发情周期的关系,试验以母牛子宫角、子宫体为材料,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53、CDC25A、Fas的表达量。结果表明:P53、CDC25A、Fas在母牛子宫中均有表达。在子宫角中,卵泡期P53、CDC25A表达量高于黄体期,Fas表达量低于黄体期;在子宫体中,卵泡期P53、CDC25A、Fas表达量均高于黄体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绵羊脆性X智力障碍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基因组织表达及其与母羊发情调控之间的关系,选择卵泡期和黄体期小尾寒羊各3只,采用半定量RT-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基因在各组织表达及在繁殖相关组织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MR1基因在卵泡期小尾寒羊1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大脑、小脑、卵巢(左、右)、输卵管、子宫体、子宫角中高表达,在其他各组织呈中等或低丰度表达;FMR1基因在输卵管和子宫体两个组织中卵泡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黄体期(P0.05),在垂体的表达量最高。综上可知,FMR1基因在小尾寒羊卵泡期和黄体期表达差异大,可能调控卵泡期到黄体期的发情状态转换,与小尾寒羊的发情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8.
生长分化因子8(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GDF-8)在肌肉的分化和生长中有负调控作用,但其是否参与调节动物生殖活动证据仍然不足。为研究GDF-8蛋白在牦牛发情周期输卵管不同部位中的表达差异,从屠宰场采集卵泡期和黄体期牦牛输卵管峡部、伞部和壶腹部组织样品,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在牦牛卵泡期和黄体期输卵管的肌层细胞和黏膜上皮细胞中均有GDF-8阳性细胞分布,特别是壶腹部和伞部黏膜上皮细胞表达GDF-8蛋白较丰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GDF-8蛋白在牦牛卵泡期和黄体期输卵管的峡部、壶腹部和伞部也均有表达,但存在表达差异,卵泡期壶腹部和黄体期输卵管伞部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综上所述,GDF-8蛋白在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表达较为丰富,提示GDF-8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正常生理下条件下溶血磷脂酸受体(LPAR)1-3在牦牛不同时期卵巢(卵泡期、黄体期、妊娠期)表达及生物学作用,利用RT-qPCR检测LPAR1-3基因在不同时期卵巢上的表达,同时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IHC)等方法对LPAR1-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和定位。结果显示,LPAR1-3在牦牛不同时期卵巢上均有表达,其中LPAR1-3的表达量在妊娠期显著高于卵泡期和黄体期(P0.05),卵泡期表达量最低;在卵泡期、黄体期、妊娠期LPAR3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LPAR1和LPAR2(P0.05),LPAR2的表达量最低;IHC结果显示,LPAR1-3在卵巢生殖上皮、颗粒细胞、卵泡液、卵泡膜和黄体细胞均有表达。研究结果提示LPAR1-3可能在卵泡生长、发育、排卵以及维持妊娠等一系列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LPAR3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该结果有助于对牦牛繁殖机能的进一步研究,可为高原哺乳动物生殖生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p38MAPK在母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表达差异性,为牦牛的繁殖性能研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本研究采集卵泡期、黄体期、妊娠期成年健康母牦牛(各2头)主要生殖器官样品,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38MAPK蛋白的表达部位;q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对其基因和蛋白进行相对表达量测定。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38MAPK蛋白在牦牛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均呈阳性表达;2)qRT-PCR结果表明,p38MAPK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卵泡期显著高于妊娠期(P0.05);在输卵管中的表达量黄体期显著高于卵泡期和妊娠期(P0.05);在子宫中的表达量妊娠期极显著高于卵泡期和黄体期(P0.01);3)Western-blot结果显示,p38MAPK蛋白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卵泡期极显著高于黄体期和妊娠期(P0.01);在输卵管中的表达量黄体期极显著高于卵泡期和妊娠期(P0.01);在子宫中的表达量妊娠期极显著高于卵泡期和黄体期(P0.01)。结果表明,p38MAPK在母牦牛同一生殖器官的不同繁殖阶段其表达存在差异性,其可能参与了牦牛卵泡发育、黄体功能发挥以及胚胎着床和发育等一系列生殖过程,为牦牛的繁殖性能研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从雌性骆驼输卵管、子宫、子宫颈、阴道组织中提取总RNA,根据已发表的骆驼β-防御素-1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引物,采用RT—PCR扩增出了骆驼β-防御素-1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于pBlueselect T载体后进行了序列分析。以伊肌动蛋白(pactin)基因作为内参,对扩增的β-防御素-1基因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应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推断出了不同组织中β-防御素-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从雌性骆驼生殖各组织上皮均获得了203bp的β-防御素-1基因的扩增片段,且β-防御素-1基因在雌性骆驼生殖道各组织内的表达量不同。结果表明,β-防御素-1在雌性骆驼生殖组织的先天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草食动物的发展,全面推广牛的人工授精技术。我们进行了母牛同期发情冷配试验,旨在解决母牛不发情以及提高同期发情受胎率,从而提高母牛繁殖率,提高牛人工授精效率,节约人力、物力。1试验材料与方法母牛发情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两阶段,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卵泡期母牛有发情外部表现,排卵之后,便形成黄体,进入黄体期,黄体分泌孕激素,卵泡发育受抑制,在卵泡又未受精情况下,黄体维持数十日后退化。出现另一个卵泡期,周而复始,当母牛未受孕而黄体持久未退化时,母牛临床表现长期不发情。同期发情即通过注射外外源激素溶解黄体,使牛同时进…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牛源防御素类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Prot Param工具分析了抗菌肽的理化性质,利用SOPMA分析了抗菌肽的二级结构,利用NetOGlyc 4.0 Server分析了抗菌肽的糖基化,利用NetPhos 3.1 Server分析了抗菌肽的磷酸化,利用Target P 1.1 Server分析了抗菌肽的亚细胞内定位。结果表明,牛源防御素类抗菌肽为阳离子型抗菌肽,等电点在9.31~11.20之间;TAP、bBD-1、BNBD2、BNBD3、BNBD7、BNBD8和BNBD9为稳定性多肽,其他牛源防御素类抗菌肽为不稳定多肽;BNBD12和BNBD13为疏水性多肽,其他牛源防御素类抗菌肽为亲水性多肽;TAP、LAP、b BD-1、BNBD2、BNBD3、BNBD4、BNBD6、BNBD7、BNBD8和BNBD10由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构成,EBD、BNBD1、BNBD5、BNBD11、BNBD12和BNBD13由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构成;没有糖基化位点,除了BNBD7不存在磷酸化位点外,其他16种防御素类抗菌肽存在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磷酸化位点,但不存在酪氨酸的磷酸化位点。根据分析结果推测牛源防御素类抗菌肽可作用于细胞壁或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索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和瘦素(Leptin,LEP)基因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选择2~3岁健康母羊21只,对FecB野生纯合型(++)(9只)及突变纯合型(BB)(12只)小尾寒羊同期发情,通过腹腔镜记录排卵数。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EPR和LEP基因在卵泡期小尾寒羊11种组织(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输卵管、子宫体、垂体、下丘脑、卵巢)中的表达以及在卵泡期和黄体期、BB型和++型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表达。结果表明,BB型的排卵数(P=0.003 5)和产羔数(P=0.004 0)极显著高于++型。LEPR和LEP在卵泡期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LEPR基因在卵巢、子宫体、肾上腺组织高表达,LEP基因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和肾组织高表达。在卵巢中,卵泡期++型LEPR基因表达量高于黄体期++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卵泡期BB型LEPR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卵泡期++型(P=0.007)、黄体期BB型(P=0.003)和黄体期++型(P=0.003)。综上表明,卵泡期LEPR基因高表达与小尾寒羊产羔数增加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这为小尾寒羊产羔性状选育提高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从蒙古绵羊输卵管、子宫、子宫颈、阴道组织中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中羊的β-防御素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引物,通过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了301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于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分析,确认该PCR产物为β-防御素。通过相同的RT-PCR反应体系和条件后,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以β-actin为参照,根据PCR产物的亮度推断不同组织中β-防御素的表达量。结果,蒙古绵羊雌性生殖道上皮各组织均有β-防御素表达,说明β-防御素在蒙古绵羊雌性生殖道的先天免疫中起重要作用。β-防御素的表达量在雌性生殖道各组织内不同,提示雌性生殖道各组织的防御功能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母牛发情周期是指2个连续的发情周期开始所间隔的时间.发情表现和发情周期都是由于卵巢中卵泡的变化.卵巢中有2种暂时的内分泌结构(卵巢卵泡和黄体)及其主要分泌物(雌激素和孕酮).  相似文献   

17.
奶牛发情周期中生殖激素浓度与卵泡发育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从澳大利亚购进的2岁左右发情周期为21d育成母牛10头,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发情周期血清中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孕酮、雌二醇17β的浓度,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检测发情周期卵巢卵泡发育变化。结果显示:优势卵泡发育体积和FSH、LH、与E2浓度在奶牛发情周期中主要表现出两个波峰.对比分析显示奶牛在发情周期第12天(优势卵泡峰时)不发情与不排卵主要原因可能是体内前列腺素等激素量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SIX1和TEF基因在苏尼特羊(Sunite sheep,SNT)和小尾寒羊(Small Tail Han sheep,STH)相关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有助于揭示上述2个基因在绵羊季节性发情和繁殖调控中的重要作用。选取季节性发情的SNT母羊在短光照(模拟繁殖季节)和长光照(模拟休情期)条件下及常年发情的STH母羊在不同繁殖时期(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下丘脑等10种组织,利用qPCR技术分析上述不同繁殖状态下各组织中SIX1和TE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SIX1基因在SNT和STH的垂体组织中均高表达,其它组织中微弱表达;TEF基因在2个绵羊品种的多个组织中广泛表达;SNT垂体中TEF基因在短光照条件下其表达量显著高于长光照条件(P0.05),STH垂体中TEF基因在卵泡期其表达量显著高于黄体期(P0.05);SNT子宫体中TEF在长光照条件下其表达量显著高于短光照条件(P0.05),STH子宫体中TEF在黄体期其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卵泡期(P0.01)。研究结果显示,SIX1和TEF基因表达在绵羊垂体中发挥重要作用,2个基因在SNT垂体中的表达变化趋势与已知的长光照诱导基因EYA3的表达变化不同,暗示绵羊垂体中SIX1和TEF基因不是通过转录水平变化来参与季节性发情上游基因的调控;TEF基因可能参与绵羊不同繁殖状态下子宫生理变化的调控。本研究为深入探究这2个基因在绵羊繁殖性能调控方面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提高机体对环境病因抵抗力的机理。实验组6只小鼠以玉屏风散水煎液灌胃10 d,对照组6只小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处死动物后提取肺组织总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在灌服玉屏风散水煎液后β防御素-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β防御素-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9.327倍。表明玉屏风散增强机体抵抗力与其可上调β防御素-2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RT-PCR方法从奶牛乳腺组织中扩增气管抗菌肽(TAP)基因,重组到pMD19-T Simple载体中,并进行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TAP基因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195 bp,与牛TAP基因同源性达93.8%;该ORF编码的64个氨基酸,含有β-防御素特征性结构即6个在特定位置上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TAP基因cDNA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克隆,为进一步开发应用重组牛β-防御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