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合作猪内脏器官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日龄和体重相近的合作猪42头(公、母各半),分别在40、60、90、120、150日龄和180日龄时各屠宰6头,分离心、肝、脾、肺、肾、胃、小肠和大肠并称重,分析内脏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40~210日龄合作猪心、肺、胃和大肠的脏器指数分别为0.50%、1.24%、1.02%和3.23%,均高于其他品种。合作猪体重与内脏器官的生长非常接近Huxley的相对生长公式Y=aXb,早熟顺序为小肠>肝>肾>肺>脾>胃>心>大肠,小肠、肝、肺、脾、肾表现为负异速生长,属早熟器官。胃、心和大肠表现为正异速生长,属于晚熟器官。相比而言,合作猪心脏成熟较晚,小肠成熟较早,心肺指数和胃肠指数高,这是合作猪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和放牧的生理基础。210日龄合作猪主要内脏器官还不适合猪人异种器官移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HSL及FAS基因在苏太猪不同组织器官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试验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SL及FAS基因在苏太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8个不同组织器官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HSL与FAS基因在苏太猪各组织器官中均有一定的表达。HSL基因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水平最低,表达水平顺序依次为皮下脂肪肺脏心脏脾脏肾脏肝脏胃背最长肌。FAS基因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背最长肌的表达水平最低,表达水平顺序依次为皮下脂肪脾脏肺脏胃肝脏肾脏心脏背最长肌。  相似文献   

3.
试验分别采集40日龄小体型猪(巴马猪)和大体型猪(大白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头骨、骨骼肌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斯钙素-1(stanniocalcin 1,STC-1)基因mRNA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STC-1蛋白在各个组织中的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STC-1基因mRNA在巴马猪和大白猪肺脏、肾脏中相对表达水平较高,在骨骼肌中的表达水平最低;除心脏和骨骼肌外,巴马猪其余各组织中ST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大白猪(P < 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巴马猪肝脏中STC-1蛋白的表达量最高,而大白猪脾脏中STC-1蛋白表达量最高,两者差异显著(P < 0.05);巴马猪肺脏、肝脏、骨骼肌及心脏组织中STC-1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 < 0.01);而巴马猪肾脏、脾脏中STC-1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 < 0.01)。本研究首次对大、小体型猪不同组织的ST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其STC-1蛋白分布进行检测,导致该基因表达与分布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两种猪受外界环境应激及生长发育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研究猪细小病毒分离株感染初孕母猪后母猪和胎猪的病毒组织分布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试验选用妊娠35d的初孕母猪接种PPV—BQ株第15代细胞毒,以接种RPMI1640的母猪作为对照。攻毒40d后剖杀,采集母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扁桃体、子宫内膜和腹部淋巴结,胎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和小肠,进行组织病毒载量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攻毒组母猪的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子宫内膜存在病毒复制,子宫内病毒含量最高;胎猪的心脏、脾脏、肺脏中存在病毒复制。对照组脏器中无病毒复制。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攻毒组母猪肺脏出现细支气管性肺炎,脾脏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心脏、肝脏、肾脏、扁桃体、子宫内膜和腹部淋巴结未见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胎猪的脏器未见明显的病理损伤。对照组未发现组织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江口萝卜猪,试验以0(出生时),2,4,10月龄江口萝卜猪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江口萝卜猪不同生长阶段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腰大肌等9个器官组织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相对表达量,以此探究STAT3基因在不同年龄江口萝卜猪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STAT3基因在脾脏、十二指肠和肺脏中表达量较高,为脾脏十二指肠肺脏,并且各月龄时STAT3基因在这3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其余组织间除腰大肌在0月龄和2月龄时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织之外均差异不大(P0.05);同种组织不同月龄之间相比,肾脏、肝脏、胃、心脏中STAT3基因的表达量几乎不随月龄的增长而改变,在背最长肌、肺脏、十二指肠、脾脏以及腰大肌中,STAT3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月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在背最长肌、十二指肠和腰大肌中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各月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TAT3基因在江口萝卜猪不同月龄、不同组织器官中呈现规律性表达,说明STAT3基因在江口萝卜猪的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家族(GPxs)在山羊不同组织表达的特异性及在睾丸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性.采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太行青山羊公羊各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睾丸GPxs mRNA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Pxl、GPx3、GPx4和GPx7在各组织广泛表达,其表达量由高到低的顺序:GPx1是肝脏>肺脏>心脏>睾丸、脾脏>肾脏>背最长肌,肝脏GPxl mRNA表达量是肌肉组织的6.7倍;GPx3是肾脏>心脏>肝脏、睾丸>脾脏、肺脏、背最长肌,肾脏GPx3 mRNA表达量分别是肝脏和肺脏表达量的12和24倍;GPx4是睾丸>心脏>肾脏、肝脏、肺脏>脾脏、背最长肌,睾丸GPx4 mRNA表达量分别是肝脏和肌肉的21和137倍;GPx7是肝脏>脾脏、肺脏、背最长肌>心脏>肾脏、睾丸.GPx5和GPx6仅在睾丸和附睾中表达,且GPx5在附睾头中的表达是睾丸的114倍;睾丸中GPx3表达量随日龄增加而降低,GPxl和GPx4表达量随日龄增加而增加,GPx5在90 d开始表达且直接到达高峰平台,GPx6和GPx7在60 d开始表达,90 d到高峰平台,而后其表达量降低.山羊GPxs mRNA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山羊睾丸中GPxs mRNA表达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铅在猪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富集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铅含量与猪组织和器官中铅含量的关系,及铅在猪各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制定猪可食用器官中铅含量限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将24头大约克夏仔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铅量为0.398mg/kg(对照组),6.095 mg/kg(低剂量组),17.49 mg/kg(中剂量组),51.674 mg/kg(高剂量组)的饲料,持续喂养90 d,屠宰、取其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肠、猪毛、猪皮、脂肪、猪血、骨髓、猪耳、猪舌、猪尾、里脊、臀尖、小排、后腿内,测定其中的铅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铅含量的增加,猪体内各组织和器官中的铅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照组组织和器官中铅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肾脏>脾脏>肝脏>毛发>其他组织和器官,其中肾脏、脾脏铅含量超标;3个给铅组组织和器官中铅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骨髓>肾脏>脾脏>肝脏>毛发>猪尾>其他组织和器官;其中肾脏、脾脏、肝脏、猪尾均超标,但各组猪的肌肉、脂肪、猪皮、小肠等组织或器官中的铅含量较低,均符合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表明随着饲料中铅含量的增加,猪组织和器官中铅的富集有所不同,其中骨髓、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铅含量较高,猪皮、肌肉、脂肪、小肠、猪舌、猪心、猪肺等可食用组织和器官中铅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myoneurin(MYNN)基因在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肌肉(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腰大肌)、小脑、肝脏、胰脏、肾脏、胃、脾脏、肺脏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猪MYNN mRNA在90日龄大白猪和马身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脑、小肠、胰脏、胃、股二头肌及脂肪共11个组织中的表达谱,以及在大白猪和马身猪1、90、180日龄3个发育阶段的肌肉、小脑、肝脏、胰脏、肾脏、胃、脾脏、肺脏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结果表明,MYNN在猪的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各组织间表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 0.05;P < 0.01);MYNN在大白猪和马身猪的肌肉、小脑、肝脏、胰脏、肾脏、胃、脾脏、肺脏组织中的不同发育阶段表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 0.05;P < 0.01),并具有特定规律,由此推测其可能在猪的这几种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MYNN基因的表达与组织、日龄及品种的遗传背景有关。本试验为研究猪MYN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依据,但还需要深入的研究来探索其作用的具体机制,尤其是在骨骼肌发育中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对绵羊生长发育的作用,以6月龄萨福克公羊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法,对绵羊肠系膜淋巴结、心脏、肝脏、垂体、大脑、肾脏、骨骼肌、皮肤、肺脏、睾丸和脾脏11个组织中GH和IGF-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H基因在睾丸、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心脏、肝脏、大脑、肾脏和骨骼肌(P0.05);IGF-1基因在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心脏、垂体、大脑、肾脏、骨骼肌、皮肤、肺脏、睾丸和脾脏(P0.05)。说明绵羊GH和IGF-1基因有特定的组织表达模式;GH基因与免疫、繁殖及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IGF-1基因与生长发育及免疫密切相关,肝脏不仅是IGF-1的主要合成器官,也是该基因特异性表达的主要器官组织之一。GH和IGF-1基因均具有一因多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AMPK等酶对机体代谢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分别测定正常饲养和饥饿48 h后藏羊各组织的AMPK、ACC和GS的活性.结果表明:AMPK、ACC和GS分布于藏系绵羊各组织中,且各组织器官中3种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饥饿应激导致骨骼肌、肝脏、肾脏和小肠组织中AMPK活性升高,骨骼肌、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小肠组织中ACC活性下降,骨骼肌、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小肠组织中GS活性下降.因此,AMPK、ACC和GS在藏系绵羊的各组织器官中分布广泛;饥饿应激可能通过激活AMPK表达,下调ACC和GS表达而调节藏羊的应激代谢.  相似文献   

11.
将80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Ⅰ组)、三聚氰胺高剂量组(300mg/kg)(Ⅱ组)、三聚氰胺中剂量组(150mg/kg)(Ⅲ组)和三聚氰胺低刺量组(37.5mg/kg)(Ⅳ组),试验周期为30d。试验期内观察小白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及食物利用率。结果显示:三聚氰胺染毒组小鼠体增重缓慢,食物利用率极显著降低(P〈0.01);Ⅱ、11组小鼠血清ALT、AST、BUN、Cr和UA值显著高于Ⅰ组(P〈O.05),Ca和P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小鼠肝、肾指数显著高于I组(P〈0.05),Ⅱ、Ⅲ组脾指数显著低于Ⅰ组(P〈o.05);Ⅱ、Ⅲ组小鼠肺、肝、脾、肾及膀胱有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亚慢性毒性会影响动物生长,造成肺、肝、肾及脾损害。  相似文献   

12.
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在机体的体质量平衡、造血、生殖、血管生成和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LEPR基因在苏钟猪脂肪沉积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分析该基因在12头苏钟猪中5个脂肪易沉积组织(心脏、肝脏、肾脏、背膘和眼肌)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谱信息。结果表明:LEPR的mRNA在这5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在各组织中的mRNA表达丰度表现为:背膘〉眼肌〉心脏〉肝脏〉肾脏,其中在背膘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几种组织(P〈0.01);LEPR蛋白在这5种组织中也均有表达,其中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且在公猪组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母猪组织(P〈0.05);另外,LEPR第18外显子在苏钟猪群中检测到3个高突变率的SNPs。LEPR对苏钟猪的背膘、肌肉、心脏、肾脏、肝脏等组织的脂肪沉积有重要影响,是苏钟猪肉质改良育种中潜在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求新生克隆猪可能的死亡原因以及是否存在不完全的DNA甲基化重编程,本试验运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别检测了H19基因和IGF2R基因差异甲基化区(DMR)在新生死亡克隆猪和同期正常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H19基因DMR在克隆猪肺脏中表现为超甲基化,极显著高于正常猪(95.20%VS46.80%P〈0.01),且10个测序克隆中存在2处连续的全甲基化CpG位点(4-9位、12-S17位),而在其他组织中甲基化差异不显著(P〉0.05);IGF2R基因DMR在肝脏中处于超甲基化状态,显著高于正常猪(80.00%V839.41%P〈0.05),而在肺脏中为去甲基化状态,板显著低于正常猪(14.71%VS66.47%P〈0.01),在其他组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死亡克隆猪中,H19基因DMR在肺脏和IGF2R基因在肝脏与肺脏中存在不完全的DNA甲基化重编程,这可能是导致克隆动物死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揭示CAPN1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草原红牛初生牛与成年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瘤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8种组织中的CAPN1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PN1基因在组织中普遍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且成年牛的CAPN1基因在肺脏和瘤胃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初生牛(P〈0.05),成年牛在肝脏、脾脏、肾脏和背最长肌组织中CAPN1基因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初生牛(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开发利用夏南牛脏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夏南牛肝脏和心脏为试验材料,普通黄牛为对照,对其心脏和肝脏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夏南牛肝脏亮度(L*)为29.62,比普通黄牛高7.29%,但差异不显著,心脏的L*值略高于普通黄牛;夏南牛肝脏红色度(a*)极显著低于普通黄牛(P<0.01),心脏红色度(a*)显著低于普通黄牛(P<0.05);夏南牛肝脏黄色度(b*)为5.38,显著低于普通黄牛(P<0.05),心脏黄色度(b*)比普通黄牛低16%.夏南牛肝脏pH为5.96,略高于普通黄牛,心脏pH略低于普通黄牛,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夏南牛肝脏和心脏的熟肉率均极显著高于普通黄牛(P<0.01).夏南牛肝脏和心脏中的水分含量均略高于普通黄牛,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黄牛(P<0.05);脂肪含量方面,夏南牛肝脏中的含量比普通黄牛高25.5%,心脏中含量显著高于普通黄牛(P<0.05);蛋白质方面,夏南牛肝脏和心脏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黄牛(P<0.05).[结论]夏南牛心脏、肝脏具有蛋白、脂肪含量高,矿物质丰富的特点,是一种优质的肉品资源.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目的是探讨中药甜菜碱复方对处于高温环境中三黄鸡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部分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15日龄三黄鸡288只,随机分成8组。高温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中药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0.8%、1.2%的中药,中药甜菜碱Ⅳ、Ⅴ、Ⅵ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中药+0.2%甜菜碱、0.8%中药+0.2%甜菜碱、1.2%中药+0.2%甜菜碱,甜菜碱组在基础日粮中仅添加0.2%甜菜碱。在42日龄、70日龄和98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4只(2公、2母),剖解,称量其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部分组织器官重量,并固定,制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细胞变化。结果表明,与高温对照组相比,添加中药甜菜碱复方Ⅰ、Ⅱ、Ⅲ组三黄鸡的肌胃、胰腺和肾脏的重量在3个日龄段均显著(P〈0.05)增加,胸腺、脾脏和法氏囊重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添加中药Ⅱ组和甜菜碱组仅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重量显著增加(P〈0.05)。71-98日龄段,中药甜菜碱复方Ⅰ、Ⅱ、Ⅲ组,甜菜碱组,中药Ⅱ、Ⅲ组肝脏重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中药、甜菜碱及复合添加剂对15-42日龄腺胃重量和15-70日龄肝脏重量的影响则不明显。组织学观察,高温对照组三黄鸡肝脏、胸腺、脾脏、法氏囊等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而0.8%中药-0.2%甜菜碱复方组三黄鸡相应的组织器官则未见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这表明高温环境对三黄鸡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某些组织器官产生了一定的损伤,添加中药甜菜碱复方可缓解其损伤,促进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其中,以添加0.8%中药-0.2%甜菜碱复方抗高温应激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选用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均为冷应激组、冷应激+Vc组和对照组,冷应激和冷应激+Vc组每天在0℃、下给2h的冷刺激,冷应激+Vc纽补充300μg/g的Vc,试验期1周。结果,在冷应激环境中,小鼠早晚体质量均表现明显下降趋势,胸腺、脾脏和肺脏的重量均显著降低(P〈0.05),器官指数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胸腺小体数量增加,胸腺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动脉周围淋巴鞘变薄,肺泡腔变大,肺泡壁变薄,肺泡间毛细血管减少。补充Vc后,小鼠早晚体质量下降趋势减缓,肺脏重量和器官指数显著增加(P〈0.05),胸腺和脾脏重量及器官指数也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胸腺小体体积减小,淋巴细胞数量有所增加,脾小结数量以及体积都有所增加,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肺泡壁明显增厚,肺泡间结缔组织增加,毛细血管增多。结果表明补充Vc可以改善冷应激对免疫器官和呼吸器官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活性干酵母对肉鹑生长性能及内脏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活性干酵母对肉用鹌鹑生长性能和内脏器官的影响,探讨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在鹌鹑生产中的效果,选用1日龄鹌鹑18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鹌鹑。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6%、0.1%、0.2%的活性干酵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活性干酵母均可降低14日龄鹌鹑料重比(P<0.05);0.06%活性干酵母可降低25日龄鹌鹑采食量(P<0.05),0.06%和0.2%活性干酵母可降低25日龄鹌鹑料重比(P<0.05),0.2%活性干酵母可增加25日龄鹌鹑体增重(P<0.05);0.06%活性干酵母可增加35日龄鹌鹑体增重(P<0.05),降低35日龄鹌鹑料重比(P<0.05)。活性干酵母各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脾脏、法氏囊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0.2%活性干酵母可提高鹌鹑心脏指数(P<0.05);0.1%活性干酵母可提高鹌鹑胰腺指数(P<0.05)。说明饲喂0.06%活性干酵母提高肉鹑生长性能效果最佳,提高活性干酵母浓度后,鹌鹑生长性能影响没有明显变化,但可改善内脏器官指数。  相似文献   

19.
Body, liver, heart and spleen weights were measured in 3 different breeds and 2 breed crosses over an age range of 0–8 week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standard deviations of observations around regression lines, and the standard errors of the slopes were calcula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ge, breed, and body weight on organ weight. The principal findings were:
  1. Regardless of breed, organ weight does not change at the same rate as body weight during the first 8 weeks of life.

  2. The ratio of liver or heart weight to body weight reaches a peak at about one to two weeks of age and then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age until 8 weeks. Spleen‐body weight ratio, however, increases to about the 3rd week of age after which it remains relatively constant.

  3.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tained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both liver‐ and heart‐body weight ratios; whil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tained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spleen‐body weight ratio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ver weight and heart weight was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at between liver weight and spleen weight or between heart weight and spleen weight.

  4. The ratio of organ weight to body weight differed with different breeds. The faster growing breeds had lower ratios of organ weight to body weight and high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organ weight ratios.

  5. Regression equations are presented that enable the estimation of organ weights from body weights or from other organ weights in the three different breeds and two breed crosses studied.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饲喂含有不同浓度喹乙醇饲料(75mg/kg、100mg/kg、125mg/kg)的猪体组织(肝脏、肾脏、肌肉)和血浆中喹乙醇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喹乙醇在猪体内的残留分布,探讨喹乙醇在血浆中的含量与猪体内组织的残留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饲料中喹乙醇添加量与组织和血浆中残留量均呈线性相关关系;同一浓度的喹乙醇添加量在猪组织和血浆中的残留量分布:肝脏>肾脏>肌肉>血浆;建立的血浆与组织间残留量的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