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养猪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关于影响猪蛋白质沉积能力因素的研究,同时就如何应用这些研究结果,结合目前的饲养技术提高企业的效益进行解释。在商品猪肉生产中,生长肥育阶段对整个企业的效益具有关键作用,因为这一阶段消耗的饲料全部饲料的70-75%,同时这一阶段的营养水平及动物的生长性能决定了出栏猪体重及有胴体瘦肉量,从而直接影响产品 数量及价格,目前已经普遍了解猪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机理,而怎样在实际生产中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将决定企业是否能获得较大的效益。能量摄入量与蛋白质沉积的关系能够帮助理解这一阶段动物的生长能力及其限制因素,因而认识到最符合猪肌肉生长需要的日粮方案是最经济有效的。一般个体的肌肉生长能力随体重的增加而改变,同时受性别,品种及基因型的影响,所以在制定生长肥育猪的日粮方案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及其对以上关系的影响,本文着重讨论一些已知的明显影响饲料及生产成本的技术或因素。  相似文献   

2.
营养需要蛋白质/氨基酸使用了 PST 和β-兴奋剂之后不久便发现,普通日粮不足以保证“再分配剂”产生最大的效应.根据逻辑推理,肌肉生长率加快,要求日粮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以满足高速合成蛋白质的需要。此外,猪经 PST 或β-兴奋剂处理后饲料消耗量较少,因此日粮中氨基酸的浓度(或其它养分)必须提高,以满足快速生长猪沉积大量瘦肉组织的日常需要.  相似文献   

3.
Gill  BP 丰文 《饲料广角》1999,(2):38-41
导言 饲养生长肥育猪的主要目标,应该使日粮能以最低的费用让猪的瘦肉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为此,饲养日粮的配制必须满足指标规定的以能量和蛋白质为主的营养物质要求,各项指标由瘦肉生长潜力所决定,而后者又随基因型和性别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30头三元杂交猪,经饲养试验和屠宰测定(9头猪)后,比较三种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在苯乙醇胺的作用下对猪生长和产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3.84%,赖氨酸基本满足需要时,15,25mg/kg苯乙醇胺有助于增重和肌肉增长。40-60kg体重阶段,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以内,且赖氨酸的供给量较高,猪的生长速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当日粮蛋白质水平下降2%以上,苏氨酸的限制性即表现出来,若希望保持高速增长,应考虑补充苏氨酸。60-90kg体重阶段,在低蛋白质日粮条件下(第二,三组),苯乙醇胺能有效保持高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设计了2种蛋白质含量的日粮,通过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对高邮鸭育成期生长性能及日粮氮沉积率进行测定、分析,探讨高邮鸭育成期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其生长性能和蛋白质利用的影响。选择28 d健康、精神状况良好的高邮鸭192只,公母各半,随机分到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分别饲喂能量相同的2种蛋白质含量(14%和16%)日粮,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111、140 d时,从每个处理中按照平均体重选择8只,入代谢笼进行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9~140 d高邮鸭饲喂蛋白质含量〖JP2〗为14%的日粮比饲喂蛋白质含量为16%的日粮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和日粮氮沉积率。  相似文献   

6.
在日粮必需氨基酸模式相同条件下 ,研究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草鱼肌肉、肝胰脏蛋白质周转代谢的影响。其中周转代谢参数包括 :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FSR)、降解速率 (FDR)、生长速率 (FGR)、合成能力 (CS)、合成的翻译效率 (KRNA)和蛋白质沉积效率 (PRE)。试验结果表明 :1.日粮蛋白水平的增加促进了草鱼的生长 ,促进了肌肉、肝胰脏蛋白质的增长。饲料转化效率和肌肉蛋白质沉积效率在适宜蛋白水平时最高。2.肌肉FSR、FDR与日粮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肝胰脏蛋白FSR不受日粮蛋白水平的影响 ,蛋白质FDR与日粮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关系。3.肌肉蛋白FGR的增加归因于蛋白质合成的增长较降解的增长更占优势 ,以及蛋白质合成的KRNA 的提高 ;肝胰脏蛋白FGR的增加归因于蛋白质降解的减少。4.肌肉、肝胰脏蛋白CS不受日粮蛋白水平的影响。5.肌肉PRE(生长占合成的比例 )在适宜蛋白质水平 (30 % )时最高 ,而且在该水平下饲料系数最低 ,即饲料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该文旨在研究利用净能体系配制低蛋白质日粮对商业条件下生长和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的影响.生长阶段(试验1)与育肥阶段(试验2)分别选择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生长猪(30~55 kg)和育肥猪(50~100 kg)各216头,随机分为正常蛋白质组和低蛋白质组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试验2结束后每组选30头育肥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低蛋白质组生长猪和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正常蛋白质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生长猪增重成本降低6.80%/kg(P<0.05),育肥猪增重成本降低9.49%/kg(P<0.05);除失水率显著高于正常蛋白质组外(P<0.05),低蛋白质组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与正常蛋白质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商业化条件下,利用净能体系配制生长和育肥猪低蛋白质日粮可获得与传统日粮相近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增重成本能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当前猪的日粮维生素需要量估计值根据的都是2 0~ 40年前所作研究的结果。然而 ,与 2 0年前相比 ,瘦肉型快速生长基因型的培育以及新颖管理措施的采用 ,使猪的蛋白质沉积率提高了 80 %。低免疫状态的猪可以每天沉积蛋白质 2 0 0克 ,这一沉积率是常规饲养猪的二倍。根据每单位体蛋白沉积对维生素需要量的估计来看 ,具有高瘦肉阻止生长能力的猪 ,对B族维生素的需要量可能是当前NRC推荐量的 4& 8倍。美国学者Stahly和Cook(1 996)研究了免疫状态的影响 ,试验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体系 ,分别创造一种中等水平和高水平的抗原接触环境…  相似文献   

9.
用无腺体棉籽饼作为要生长肥育猪日粮中唯一蛋白质饲料进行了两次饲养试验。结果指出无腺体棉籽饼饲养效果明显优于有腺体棉籽饼并与豆饼相近。豆饼、无腺体棉籽饼和有腺体棉籽饼分别作日粮唯一蛋白质饲料,生长肥育猪日增重比为1.0:0.9~1.0:0.7~0.8。喂无腺体棉籽饼猪的肉中未检出游离棉酚,肝中也仅含5PPm。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18头B系猪分为3组,进行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制定了B系猪生长肥育各阶段蛋白质饲养标准,给出了B系猪各阶段蛋白质需要量推算公式,并确定前期17%、中期15%、后期14%为饲喂生长肥育期B系猪最佳日粮蛋白质水平。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B系马育期氮沉积量在体重60kg以前呈上升趋势,60kg左右达高峰,60kg以后稳定下来。氮沉积率随试猪体重增大而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11.
饲养管理要求达到使畜禽合理采食,日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饲养成本低,经营有利的目的。根据笔者实践,将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合理调节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高低,对胴体质量影响很大。据中国农大试验,体重20~50kg的猪,蛋白质的沉积量呈?..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降低生长育肥猪饲粮蛋白质水平2个百分点,其它营养水平不变,并在低蛋白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及复合促生长剂1号,共5周的饲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低蛋白饲粮中添加复合促生长剂1号,能够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经济效益,并能超过高蛋白饲粮组;在低蛋白粮中添加赖氨酸,可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但达不到高蛋白饲粮饲喂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猪正常生长,必须从饲料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猪日粮中,若蛋白质不足,则会造成猪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若蛋白质过剩,会造成蛋白质资源浪费,且增加猪体代谢负担,降低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增加饲养成本。在养猪生产中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法来合理利用蛋白质饲料,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Lewis等(1979)认为,色氨酸与赖氨酸在以玉米为基础的生长猪日粮中具有共同等的限制性,但关于生长肥育猪色氨酸需要量的资料却很少。我们用间接氨基酸氧化试验对喂以玉米三明胶日粮的生长猪,测定了色氨酸需要量。试验中用公猪代替了小母猪或阉公猪,因为前者对日粮色氨酸水平的变化较敏感,且每单位增重中沉积的胴体蛋白质较多。  相似文献   

15.
张桂杰  鲁宁  谯仕彦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2):2326-2334
本文旨在研究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肌肉品质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择初始体重为(17.02±1.40)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16头,随机分为正常蛋白质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93%)和低蛋白质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1.03%)2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共39 d。在试验结束当天对生长猪进行称重、结料和采血,并屠宰所有生长猪用于测定胴体品质、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正常蛋白质饲粮相比,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背最长肌的亮度值(P<0.01)和黄度值(P<0.05);对小肠各肠段的绒毛形态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的趋势(P=0.09);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与正常蛋白质饲粮相比,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1.03%的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能够维持生长猪正常生长性能,并有改善肠道健康状况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赖氨酸是猪日粮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因此,满足生长猪所需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对其肥育效果和胴体品质有直接影响。试验研究了在日粮含有不同水平赖氨酸的情况下限制饲养(减饲10—17%)与充足饲养(满足饲料需要)对猪肥育效果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见方案)。每试验组10头猪。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增加维生素B(V_B)的添加量能获得更高的瘦肉生长率。试验数据表明,为了获得最佳的蛋白质沉积,该基因型的猪必须添加3倍于正常标准使用量的V_B,高剂量的V_B添加量主要为了弥补猪在刺激下所造成的生长损失。假定每单位的蛋白沉积都需要维生素的参与,那么高瘦肉率的猪所需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是猪生长和维持器官及肌肉组织所必需的,如以日粮中百分率表示,幼畜和生长畜对蛋白质有着非常高的需求。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他们由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当化验肌肉纤维时更显明显。蛋白质被水解后,可以产生约20种不同的氨基酸。食物被采入后,蛋白质被蛋白水解酶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这些氨基酸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运送到肝脏和肾脏,随后被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一些氨基酸可以在肝脏和肾脏合成,但是有10种氨基酸在猪体内不能合成,这10种氨基酸在日粮中必须供给足够的数量,以满足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根据早期断奶他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传统的两阶段养模式和日粮不能满足仔猪的生理需求,必须衽阶段饲喂计划,三阶段饲养模式与四阶段养模式无论日粮营养浓度、消化率及抑制腹泻方面都有很好的饲养效果和较好的生长表现。但忽视了哺乳阶段的补料问题。因此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仔猪的生长潜力。“1+3”模式是多阶段饲养模式的改进,哺乳阶段的充分补料为最大限度发掘猪只的生长潜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庞淑萍  李永平 《养猪》2023,(6):21-23
低蛋白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限制猪蛋白质摄入量,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氨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然而,低蛋白日粮对猪的生长性能和肉质品质的影响很复杂,并与猪饲养阶段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适度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