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N端主要抗原表位区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N端的主要抗原表位区。通过对GenBank公布的猪戊型肝炎病毒DQ1株ORF2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确定了其N端抗原性较高的区域,针对此区域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该区段,并将此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命名为pET30a-ORF2N,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1.0 mmol/LIPTG37℃诱导表达。RT-PCR扩增得到424 bp的片段,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1.8 ku,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能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该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N端主要抗原表位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用其建立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子孢子与裂殖体2(spm2)是环形泰勒虫重要的表面抗原。为了深入研究环形泰勒虫spm2主要抗原区域spm-N蛋白的功能,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重组spm-N蛋白并进行纯化及鉴定。通过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扩增环形泰勒虫spm-N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结果显示:重组spm-N蛋白以可溶性的形式表达,获得了较高纯度的spm-N蛋白,且该蛋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本研究成功表达了重组spm-N蛋白,为深入揭示spm-N蛋白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技术直接从破伤风梭菌64008菌株基因组中扩增出1356bp的破伤风毒素C片段基因,该片段是与靶细胞起结合作用的重链C端基因,经DNA序列测定分析,扩增出的基因与GenBank上登陆的序列AFl54828的同源性达到99.2%。将此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融合表达载体pET-30a(+),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ET—TetC,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表达,经SDS—PAGE蛋白电泳鉴定,表达产物约为50000的重组蛋白,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3.5%,经免疫印迹试验证实该重组蛋白是破伤风毒素C片段抗原。动物试验证明,此重组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保护动物免受破伤风毒素的攻击。  相似文献   

4.
禽呼肠孤病毒σC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技术设计扩增禽呼肠孤病毒(ARV)S1133毒株的σC基因,将扩增基因克隆至pMD-19T载体上,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克隆的基因片段为ARV σC基因.将该基因重组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成功构建了表达裁体pET32a-σC.该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经1.0 mmol/L IPTG诱导5 h得到最佳表达.表达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4 000,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于A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表达基因4型戊型肝炎病毒(HEV)上海株ORF2编码蛋白并分析其抗原性,采用套式RT-PCR方法扩增上海猪基因4型HEV代表株结构蛋白基因ORF2部分片段,构建含有该基因片段的pET30a(+)重组表达质粒,命名为pET-E;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1mmol/L IPTG诱导得到表达,进行SDS-PAGE分析,然后用Western blot鉴定其抗原性,最后纯化蛋白。结果:SDS-PAGE证明该片段得到融合表达,分子量为33 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可以与HEV阳性血清反应,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融合蛋白含有组氨酸标签,可以用MagExtractor-His-tag-kit进行纯化。用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89份猪血清样品,阳性率达80.4%,与已有的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阳性符合率达95%。  相似文献   

6.
将RT-PCR扩增得到的禽呼肠病毒(ARV)S1133毒株的σC基因克隆至pMD-18T-Simple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该基因片段为ARVσC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至pET32a(+)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2a-σC。该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经1.0mmol/L IPTG诱导5h得到最佳表达。pET32a-σC蛋白的分子质量为55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A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将纯化好的ARVσC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确定了该方法的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2μg/mL,血清的最适稀释度为1∶400。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接种过ARV疫苗的65份临床血清样品,测得44份为阳性,阳性率为67.7%;未接种ARV疫苗的30份血清样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6):120-124
为制备检测新城疫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病毒样颗粒内标,扩增MS2噬菌体的成熟酶蛋白和衣壳蛋白序列,将其定向插入pET32a载体的相应位置,双酶切和PCR鉴定,构建pET32a-MS2重组质粒;根据新城疫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的目标片段,采用化学合成和klenow酶连接技术制备内标片段,将内标片段插入pET32a-MS2重组质粒,构建pET32a-MS2-IC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经RNase和DNase消化后,采用荧光RT-PCR检测耐核糖核酸酶病毒样颗粒内标的含量。结果表明,制备了高表达量耐核糖核酸酶病毒样颗粒内标,可用于新城疫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的截短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BA株接种MDBK细胞,提取病毒RNA。参照已发表的BVDV基因组序列,利用Oligo6生物学软件设计扩增E2基因的1对引物,引入酶切位点并去掉E2蛋白的跨膜区及疏水区。通过RT-PCR扩增了长约1000bp的E2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酶切并测序鉴定。然后将目的片段进一步定向克隆到pET30a表达载体,转化BL21表达菌。取转化菌培养,并用IPTG诱导,获得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变性、纯化和复性后,用免疫印迹与间接ELISA检测表明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方法扩增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的溶血素基因hlyA,获得一条大小约为1600bp的目的片段,将其与pMD18-T载体连接,经酶切、PCR鉴定,命名为pMD18-T—hlyA。测序结果显示所扩增的hlyA基因与GenBank中发表的hlyA的序列同源性为99%。利用含有BamHⅠ/XhoⅠ酶切位点引物B从pMD18-T—hlyA扩增不含信号肽序列的目的片段B,获得了大小约为1500bp的基因片段,该片段与pET32a表达载体经BamHⅠ/XhoⅠ处理后进行连接,转化BL21受菌体。通过酶切、PCR鉴定及序列测定后获得阳性pET32a-hlyA表达重组质粒,将重组菌用终浓度为0.1mmol/L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菌在诱导2h~3h表达量最高,融合蛋白约占菌体的40%,分子量大小约为80ku;利用LM的阳性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证实该融合蛋白可以被LM阳性血清所识别,为今后研制针对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和建立间接ELISA诊断方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快速的猪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根据已克隆的戊型肝炎病毒株DQ1结构蛋白基因(ORF2)的抗原性及水溶性分析,在其序列上设计一对引物,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分别带有BamHⅠ、HindⅢ酶切位点,用PCR方法扩增,获得369bp大小的相应片段,位于ORF2128—497bp处。将扩增片段克隆到pET-32a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D001,经测序证明该片段正确插入。将pET32a—D001转化BL21并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大小为33ku,Western-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将表达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了ELISA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C端和N端的主要抗原表位区,重组蛋白命名为ORF2-C和ORF2-N,初步建立间接ELISA诊断方法。用重组蛋白ORF2-C和ORF2-N作为诊断抗原,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ELISA诊断方法。抗原最适包被浓度ORF2-C为8 μg/mL、ORF2-N为12 μg/mL;血清最适稀释度均为1∶50,ORF2-C作用时间为50 min、ORF2-N作用时间为90 min;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5000;ORF2-C判定标准:D450 nm值≥0.348为阳性,D450 nm值<0.348为阴性;ORF2-N判定标准:D450 nm值≥0.397为阳性,D450 nm值<0.397为阴性。与戊型肝炎病毒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3.3%、86.7%。利用重组蛋白建立的ELISA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较好,且ORF2-C的检测效率明显高于ORF2-N,该方法的初步建立为进一步完善猪戊型肝炎病毒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将我国FPV282E4 株基因组3 .6kb BamHID片段利用DNA测序仪进行了序列测定。经DNASISV3.0 分析,该片段A T含量为60.77 % ,内含有8 个主要的ORFS。用Goldkey V3.0 软件比较了VVP7.5 早期启动子,FPV4b 晚期启动子、L2R早/晚期启动子和一个早/ 晚期双向启动子与各个ORF上游100bp 区域的同源性,没有发现有意义的同源序列;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和每个ORF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EMBL核酸序列库和蛋白质序列库(Swiss_PROT) 中没有找到有意义的同源序列。初步认为该片段可能是基因组中一段非必需区或非编码区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分析ORF3蛋白的抗原性。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针对ORF3基因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该基因,并将此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命名为pET32a-ORF3,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blue(DE3) pLacⅠ感受态细胞,1.0 mmol/L IPTG 37 ℃诱导表达。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315 bp的片段,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9 ku,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与抗His-tag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不与PCV-2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但与阳性血清之间没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PCV-2 ORF3蛋白的功能及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重叠区扩增法(PCR-based accurate synthesis,PAS)人工合成猪附红细胞体ORF2基因,并使其在大肠杆菌(DE3)中高效表达。根据GenBank注册的AJ504999的ORF2基因序列,选择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设计并合成11对寡核苷酸片段,用PAS方法,人工合成ORF2基因。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经测序证实正确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28a/ORF2,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在37℃,IPTG终浓度1mmol/L的条件下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Western-blot鉴定,在35 000附近出现目的片段。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蛋白二级结构及抗原表位等方面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ovel antigenic protein expressed in the piroplasm stage of Theileria orientalis was characterized. A 4,707 bp genomic fragment amplified by PCR contained two open reading frames (ORFs).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first ORF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 similarlity to the ubiquitin carboxy terminal hydrolases/proteases while the second ORF (To ORF2) showed homology to several surface antigens of plasmodia. To ORF2 was expres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rotein product is expressed by the parasite. In western blot analysis, bovine antiserum from a T. orientalis-infected calf recognized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containing a C-terminal part of the ORF expressed by baculovirus system. Western blot analysis with the anti-To ORF2 mouse serum recognized a 48 kDa protein in T. orientalis piroplasm lysates.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ntibody test by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ic analysis showed that antisera against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recognized T. orientalis piroplasm in the infected erythrocyte.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o ORF2 protein is expressed at the piroplasm stage and is immunogenic. This novel antigenic To ORF2 protein could be exploited for vaccine development against bovine piroplasmosis.  相似文献   

16.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一不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本研究以灭活的检测用抗原为材料,抽提基因组R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下栽的序列及载体的需要设计其主要的抗原基因H基因的编码序列的RT—PCIL扩增引物;然后将扩增基因片段与T载体连接克隆测序,再与原核表达载体pET100/D—TOPO连接、诱导表达。结果显示所设计引物对模极有预期扩增,序列测定表明为正确片段;片段经纯化与表达载体连接,已挑到阳性克隆。H基因的表达菌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H基因有预期分子量大小的蛋白表达;用Anti—His抗体已检测到相应融合蛋白的表达,其原核表达的相应蛋白抗原性状况正在试验研究中,表达产物具有潜在的诊断抗原和免疫原价值。  相似文献   

17.
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具有独特交叉反应性中和表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鸭坦布苏病毒(DTMUV)中和单抗1G2,结合E蛋白多肽扫描技术,鉴定了最小抗原表位227GSSAGTWQN235。Western blot显示,残基231G或233W的突变后,表位完全失去了与1G2抗体识别的功能,表明231G或233W是抗体1G2识别的关键氨基酸位点。通过免疫荧光分析(IFA)显示,MAb 1G2与JEV、WNV和ZIKV的E蛋白发生交叉反应,表明该表位是黄病毒的交叉反应性表位。蛋白质和病毒模型显示,表位定位于成熟病毒粒子可接近的表面,在E蛋白结构域Ⅱ的hi环中。本研究首次证明,中和抗体1G2靶向交叉反应表位定位在E蛋白结构域Ⅱ的hi环,该表位的鉴定有助于提高对黄病毒血清诊断中存在交叉反应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2型ORF3编码蛋白的体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特异引物,以猪圆环病毒2型(PCV-2)杭州株HZ020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ORF3基因,构建了pGEX-4T-1-ORF3原核表达载体和pEGFP-C2-ORF3真核表达载体。ORF3基因全长315 bp,编码105个氨基酸。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及真核PK15细胞转染结果显示:ORF3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大小约为37.7 ku;ORF3重组蛋白在真核PK15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浆都有表达,尤其在细胞核中表达量较高,且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