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据《北方果树》2020年第2期《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岳华苹果着色与内在品质的影响》(作者吕天星等)报道,以晚熟苹果品种岳华为试材,研究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果实着色与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处理的果皮花青苷含量是对照的2.48倍,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低  相似文献   

2.
<正>据《果树学报》2017年第6期《采前喷施赤霉素(GA_3)对杧果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作者高兆银等)报道,为探明"贵妃"杧果生长期喷施GA_3对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运特性的影响,以期为GA_3在杧果生产中的  相似文献   

3.
正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6期《采前茉莉酸甲酯(Me JA)处理对梨果实抗病性的影响》(作者王英珍等)报道,为研究采前Me JA处理对梨果实抗病性的影响,将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Me JA的PDA(potato dextrose agar)培养基上并在1周后测量其病斑直径,筛选出能有效抑制黑斑病  相似文献   

4.
我国芒果产区因缺乏采后处理条件,致使芒果在货架期品质劣变严重。本文研究了在果实生长期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对‘红贵妃’芒果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 mg/L的MeJA处理显著降低了芒果货架期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延缓了果皮转黄、提高了果肉的TSS和Vc含量、降低了TA含量,使芒果在货架期保持较好的外观和营养品质。同时,MeJA处理抑制了采后炭疽病的发生,在货架前期降低了CAT和POD活性,提高了总酚、总黄酮、H2O2含量,在货架后期提高了CAT和POD活性,降低了H2O2含量。本研究表明,生长期MeJA处理使芒果保持较好货架期品质与其增强果实在货架期的抗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据《果树学报》2018年第4期《喷施噻苯隆(TDZ)对杧果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作者高兆银等)报道,为了弄清采前使用噻苯隆(Thidiazuron,TDZ)对"贵妃"杧果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等指标的影响,指导TDZ在贵妃杧果生产上合理使用,避免其滥用造成果实果皮滞绿、品质严重下降等不利影响,用不  相似文献   

6.
<正>据《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第22期《Me JA(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蓝莓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作者冯叙桥等)报道,为研究外源Me JA(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蓝莓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Me JA(0、10、50、100μmol/L)在室温下熏蒸处理"达柔"蓝莓果实  相似文献   

7.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10756),来自伊朗布阿里新浪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的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浓度(8、16、24μL/L)的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Karaj柿在120 d冷藏(0~1℃)期间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MeJA采后处理显著降低了柿在贮藏期间的冷害。MeJA处理不影响柿的理化特性,有助于保持其适销性,同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泄漏水平。此外,MeJA处理使柿总酚类化合物含量保持在一定水平并增加抗氧化能力,这可能与细胞膜完整性和改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其中,16和24μL/L的MeJA处理可以在长期贮藏期间保持柿果品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果业信息》2008,25(5):52-53
据《园艺学报》2008年第3期报道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杧果生长期SA(水杨酸)处理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病害的影响,为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喷施不同浓度木醋液对杧果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后熟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木醋液在杧果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选用“台农一号杧”为材料,于盛花期后喷施7次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采后测定“台农一号”杧的株产、单果质量、果实硬度、果实色泽变化、果胶、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等指标。结果表明,采前喷施适当浓度的木醋液能提高杧果产量和平均单果重,其中稀释200倍的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提高22.43%和13.37%;喷施木醋液可以促进果实硬度下降、果实转黄、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以及原果胶含量的下降,其中稀释400倍的硬度最低,比对照低30.51%,稀释200倍的果实转黄最快、可溶性果胶含量和原果胶含量变化最明显;喷施木醋液还可以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喷施200倍木醋液的杧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12.06%;喷施400倍木醋液的杧果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41.48%和16.92%,可滴定酸降低最多,比对照低24.72%。因此,在杧果盛花期后喷施一定浓度的木醋液可以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促进杧果转色,其中以稀释200和400倍表现较佳,稀释400倍喷施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茉莉酸甲酯对蓝莓贮藏品质的的影响。通过采后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蓝莓,在(0.5±0.5)℃冷藏条件下研究蓝莓生理品质变化,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采后用茉莉酸甲酯处理均能不同程度低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呼吸强度及相对电导率,延缓蓝莓鲜果的硬度、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色苷含量及总酚含量的降低,降低蓝莓蓝莓果实PG活性和LOX活性。另外,主成分分析表明经过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蓝莓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并且300 μmol/L 茉莉酸甲酯处理的样品综合得分最高。因此,采后用300 μmol/L 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能有效保持蓝莓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据《分子植物育种》2019年第7期《茉莉酸酯类对秋甜桃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作者何平等)报道,为合理利用茉莉酸酯类物质增加秋甜桃果实色泽、提升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晚熟桃新品种秋甜为试材,于转色期对果实喷施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和茉莉酸甲酯(MJ),处理浓度为10 mg/L、50 mg/L和100 mg/L,分析果实花色苷、叶绿素、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对着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据《园艺学报》2008年第3期报道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杧果生长期SA处理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病害的影响,为杧果贮藏保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据《中国果树》2016年第5期《热空气协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冷藏石榴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张姣姣等)报道,为研究热处理及茉莉酸甲酯处理对石榴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云南蒙自的"大粒石榴"为试材,将其经38℃热空气和茉莉酸甲酯单独及协同处理后,在3℃条件下分别贮藏20、40、60、80 d后取出,在20℃放置3 d后,分别测定石榴相关冷害参数  相似文献   

14.
正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1期《茉莉酸酯类对"圣诞玫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作者孙晓文等)报道,研究不同浓度二氢茉莉酸丙酯(PDJ)、茉莉酸甲酯(Me JA)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PDJ、Me JA改善葡萄果实色泽、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葡  相似文献   

15.
据《园艺学报》2012年第11期《草酸处理减轻杧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作者薛锡佳等)报道,以杧果"Zill"果实为试材,采后经5mmol·L-1草酸溶液浸泡10分钟后,在低温(10±0.5)℃下贮藏27天,再移至常温25℃贮藏4天,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  相似文献   

16.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1期《NAA和爱多收对海南"贵妃"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朱敏等)报道,以海南主栽杧果品种"贵妃"为试材,在果实生育期进行萘乙酸(NAA)、爱多收(复硝酚钠)不同浓度处理的喷施试验,旨在明确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杧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爱多收增加产量效果较好,以高浓度的100 mg/L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102.6%,NAA低浓度可显著增加产量,高浓度则起到疏果的作用,增产效果不显著。NAA能显著促进果实膨大,爱多收则不能。在影响果皮色素方面,NAA和  相似文献   

17.
正据《中国农学通学报》2016年第16期《茉莉酸甲酯对高寒地区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生理的影响》(作者解振宇等)报道:为研究茉莉酸甲酯(Me JA)处理对转色期葡萄抗性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设置了4种茉莉酸甲酯处理浓度,分别为0(对照)、0.001、0.01、0.1 mmol/L,在葡萄转色期(11月上旬)对叶片喷施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研究结果显示,茉莉酸甲酯0.001 mmol/L处理,葡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了23.5%(叶绿素a降低29%,叶绿素b变化不  相似文献   

18.
以台农1号为试材,研究了荜茇酰胺处理对台农1号杧果(25?℃、RH85%-95%)采后病害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荜茇酰胺处理能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抑制果皮可溶性果胶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果实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均推迟,抑制了果实转色,延缓了台农1号杧果果实后熟,对炭疽病和蒂腐病2种主要采后病害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海南‘妃子笑’荔枝为材料,探究了采前喷施次磷酸钾对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次磷酸钾提高了单果重和坐果率,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了果皮颜色参数a值和花色苷含量,促进果皮转红;提高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改善了果实品质。同时,次磷酸钾处理提高了荔枝中黄铜和总酚含量,降低了采后褐变指数,说明次磷酸钾处理在荔枝的采后贮藏过程中,可以增加果实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20.
正据《果树学报》2021年第5期《不同海拔对帕拉英达杧果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张翠仙等)报道,为了探究海拔对帕拉英达杧果物候期、光合特性、果实外观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为帕拉英达杧果最适宜栽培海拔范围及生产提供依据,以杧果主产区潞江镇4个海拔(685、850、1034、1 194 m)的帕拉英达杧果为研究对象,观察帕拉英达杧果物候期,测定帕拉英达杧果光合相关参数、果实外观性状及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