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贺菌属细菌是引起细菌性痢疾(菌痢)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大量用于治疗菌痢,临床上出现大量多重耐药志贺菌株,这些多耐药株产生速度快,耐药率高,从而使菌痢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为了控制菌痢的蔓延及流行,研究志贺菌属的多重耐药机制迫在眉睫。为了详细了解志贺菌属细菌的多重耐药机制及探索解决其问题的途径,本文旨在对志贺菌属细菌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周边某规模化猪场猪粪源沙门氏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将耐药数据用于指导该养殖场临床合理用药,采用琼脂稀释法对550 份粪样中分离出的58 株沙门氏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对四环素(100.0%)、环丙沙星(96.6%)、恩诺沙星(94.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91.4%)、卡那霉素(89.6%)、氟苯尼考(84.5%)和氨苄西林(75.9%)7 种药物呈现高水平耐药;对阿米卡星(58.6%)、安普霉素(55.2%)、诺氟沙星(51.7%)和庆大霉素(50.0%)呈现中等水平耐药;仅对头孢噻呋(8.6%)敏感。该养殖场猪粪源沙门氏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考虑联合用药、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3.
调查吉林省长春市周边地区(榆树、农安、九台、双阳和德惠)腹泻梅花鹿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对梅花鹿源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并对所得菌株进行玻片凝集法确定血清型;用平板扩散法或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PCR方法检测9种耐药基因。共得到127株大肠杆菌,84株大肠杆菌属于36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47株属于11种血清型,即O2,O7,O9,O21,O26,O87,O126,O128,O138,O142和O154;所得菌株对15种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基因strB、strA、aadA、tetA和sul2在被检菌株中最为流行。菌株对磺胺类和四环素耐药性最严重, 而且大多数菌株呈多重耐药性;对阿莫西林、卡那霉素较为敏感。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鸡、 猪大肠杆菌ESBLs基因型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检测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探究ESBLs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指导兽医临床有效防治大肠杆菌病.采用NCCLS标准方法和双纸片协同法,对102株大肠杆菌菌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和和ESBLs检测,设计合成4对引物,用PCR方法进行了ESBLs耐药质粒的DNA扩增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以产ESBLs细菌的耐药质粒为模板扩增出了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TEM、CTX-M型ESBLs产物,但均未扩增出SHV、OVA型ESBLs产物.鸡源、猪源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81%、6%.CTX-M、TEM型为山东莱西地区动物源产ESBLs大肠杆菌菌株的流行基因型,且鸡源产ESBLs大肠杆菌菌株分布广泛,应加强当地产酶耐药菌的监测和研究,以有效防治此类细菌引发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克服产生ESBLs细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笔者对产生ESBLs的大肠杆菌,用PCR方法进行了扩增测序和基因型分析【结果】产生ESBLs细菌均扩增出了TEM型引物但都没有扩出SHV引物。【结论】国内猪鸡产ESBLs大肠杆菌目前还未通过质粒进行细菌间耐药基因的交换。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福建宁德地区猪源细菌对氟苯尼考耐药性及耐药基因floR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从宁德地区6个猪场分别采集了50份仔猪粪便样品。从中分离得到氟苯尼考耐药大肠杆菌17株、沙门氏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和鲍曼不动杆菌8株。并对其耐药基因flo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宁德地区猪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检出率分别为34%、4%、10%和16%。且所有的分离细菌都呈现了多重耐药性。同源性分析发现不同细菌间的耐药基因floR存在高度同源性。这些结果表明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广泛存在于不同细菌间,且可在不同细菌间进行水平传播。该研究为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广泛传播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采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建立鸡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用液体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了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菌、浮游菌和脱膜菌对克拉霉素、环丙沙星、磷霉素等13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并检测了细菌生物被膜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浮游菌和脱膜菌对同种药物的敏感性几乎相同,而生物被膜菌对同种药物的耐药性比后两者显著增强,并且2株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浮游菌在形成生物被膜后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由此说明,生物被膜菌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生物被膜这种特殊结构造成的,同时,由于生物被膜的存在,促使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鸡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耐药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病的噬菌体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致使耐药菌株越来越多,新的抗生素的研制又存在周期长、花费高、使用后细菌很快产生耐药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抗生素在细菌病治疗中的应用。噬菌体作为天然抗菌剂,可抵制细菌感染,无论是裂解来自人类、动物体中的细菌,抑或消除食品及公共环境领域的污染,噬菌体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大肠杆菌感染的噬菌体治疗为例,介绍噬菌体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水貂群体中携带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利用细菌鉴定的手段对分离自病死水貂肝脏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进行了抗生素及中药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在水貂病原细菌中鉴定出绿色气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蜂房哈夫尼菌、成团泛菌、副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8种细菌,共计21株。除了100%的细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敏感外,50%以上的菌株对链霉素、红霉素、青霉素G及四环素耐药,30%左右的细菌对黄连和黄柏耐药,14%的细菌对复方中药耐药,该结果为水貂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7):356-359
摘 要:为了了解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采集不同地区动物源临床样品,采用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对样品中的金葡菌进行分离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出的部分金葡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青岛、济南和扬州等地犬源及山东平度鸡源总样品中金葡菌的分离率分别为8.2%、9.5%、5.8%、3.3%;犬源金葡菌对苯唑西林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曲松钠、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而对磺胺甲噁唑钠、林可霉素、青霉素钾、硫氰酸红霉素、磷酸替米考星的耐药率均高于68.0%;鸡源金葡菌对多数药物产生高度耐药性,仅对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均为25%。表明,动物源金葡菌的分离率较低,鸡源金葡菌的分离率低于犬源临床样品;不同地区动物源金葡菌对临床常用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与犬源金葡菌的耐药情况相比,鸡源金葡菌的耐药性范围大、耐药程度严重。本研究为这些地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蛙类抗菌肽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已成为未来抗菌药物的理想材料。根据目前国内外蛙类抗菌肽的研究,对蛙类抗菌肽的分类、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为蛙类抗菌肽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以来,抗生素等兽用抗菌药在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健康生长及提高养殖效益方面发挥着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出现的抗生素残留及细菌耐药性等问题,暴露出由于抗生素使用不规范,带来的动物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风险隐患。据悉,为切实规范兽用抗菌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维护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遏制细菌耐药与兽药残留等问题,农业农村部发  相似文献   

13.
业界动态     
<正>农业农村部决定停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根据《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按照《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 0 2 0年)》和《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部署,为维护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农村部决定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并对相关管理政策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4.
鸡源沙门氏菌多重耐药和Ⅰ型整合子的流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性与Ⅰ型整合子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从山东省鸡场分离沙门氏菌,根据Kauffmann-White方法测定其血清型,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沙门氏菌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MIC值,并且采用PCR技术测定了Ⅰ型整合子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结果显示:本次分离得到311株沙门氏菌,包括印地安纳沙门氏菌(133株)和肠炎沙门氏菌(178株)2种血清型;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甲氧苄啶普遍耐药,菌株多重耐药率为91.0 %(283/311),99%的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敏感;PCR测定Ⅰ型整合子结果:Ⅰ型整合子的检出率为65.0%(202/311),其中多重耐药表型菌株Ⅰ型整合子阳性率为92.6%,202株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6株的携带基因盒dfr17-aadA5。上述结果表明,Ⅰ型整合子普遍存在于沙门氏菌中,并且与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生长促进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同时传统抗生素的研发已进入瓶颈期,给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许多不安因素。这种情况下抗生素替代品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文章就抗菌疫苗、免疫调节剂、噬菌体及其裂解酶、抗菌多肽、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细菌致病力抑制剂以及饲用酶这8类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兽用抗生素替代品由于其局限性尚不能完全替代抗生素,只有建立科学的监控体系和继续开发完善抗生素替代品才能减少抗生素不规范使用带来的负面效应,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从而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奥斯陆莫拉菌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对疑似患有奥斯陆莫拉菌的病猪肺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得到了1株优势菌命名为ZF2。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鉴定,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对健康仔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为奥斯陆莫拉菌。该分离菌株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呈现较强的耐药性。经大环内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rm B基因为阳性。本研究对奥斯陆莫拉菌病选择合理、正确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复配头孢噻呋对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用3株大肠杆菌标准株和2株地方分离株,选择氯霉素、乳酸环丙沙星、利福平、磺胺-6-甲氧嘧啶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和抗菌增效剂舒巴坦钠、TMP进行药敏试验,比较几种药物单一或与增效剂合用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均无耐药性,其它的药物不同程度耐药;(2)头孢噻呋与舒巴坦或TMP复配体外抑菌效果明显,3﹕1配比抑菌效果最好,表明头孢噻呋与舒巴坦或TMP复配具有增效作用,舒巴坦的增效作用优于TMP。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查新疆伊犁某牛场不同生长期牛粪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从该牛场分别采集育肥牛、繁育牛、加育牛和未繁育牛的粪样。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表明,育肥牛、繁育牛、加育牛和未繁育牛粪源大肠杆菌分离率均为100%,不同生长期的牛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均耐药,耐药率分别为4.0%、8.6%、6.7%、20.0%;对安普霉素都较为敏感。繁育牛和加育牛粪源大肠杆菌耐药种类较多,未繁育牛粪源大肠杆菌对比其他生长期牛粪源菌耐药较严重,不同生长期的牛粪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情况不太严重,主要为0耐、1耐;新疆伊犁该牛场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不同,耐药程度虽然不高,但在养殖生产中需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浙江省规模化猪场患病猪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采用K-B琼脂法对73株HPS浙江株进行了18种临床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同时应用PCR技术对11个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磺胺类耐药的分离株比例高达86.30%,对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和氯霉素类耐药的比例分别为65.75%,60.27%,50.68%,50.68%,46.58%,对大环内酯类耐药仅为28.77%。 PCR分析显示:97.26%的菌株中检测到耐药基因,多重耐药的占84.93%。其中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6′)-1b的检出率为76.71%,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1的检出率为65.75%,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和Sul2的检出率为45.2%和10.96%,氯霉素类耐药基因Flor、CmLA、Cat1的检出率为15.07%,8.22%,58.9%,四环素类耐药基因 TetA和 TetB 的检出率为4.11%和49.32%,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11的检出率为35.62%,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的检出率为1.37%。耐药基因型和表型符合率为:磺胺类62.07%,β-内酰胺类74.29%,氯霉素类81.48%,四环素类75.00%,大环内酯类0,喹诺酮类75.68%,氨基糖苷类72.09%。因此,HPS在浙江规模化猪场对临床药物已产生了耐药性,通过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确定耐药菌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浅谈当前畜禽养殖场抗生素使用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雪平 《科学种养》2009,(10):44-44
毋庸置疑,抗生素对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健康、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因滥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甚至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造成严重的药物残留等不可忽视的一系列问题。为此,就当前小型畜禽饲养场使用抗生素存在的误区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