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6,(1):30-34
分析获得pm0979、ompH基因的主要抗原表位,并将2种基因以3种不同长度的疏水性linker进行拼接融合(标记为pm0979-L6-ompH、pm0979-L10-ompH、pm0979-L15-ompH),分别克隆于pet-30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表达获得融合蛋白。以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进行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CQ2株、Pm B型攻毒试验,分别测定小鼠体内抗体产生情况以及对小鼠的交叉保护效果。结果显示:3种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都能诱导较高的抗体水平,但不同长度的linker对小鼠保护性不同,其中融合蛋白rPM0979-L10-OMPH、rPM0979-L15-OMPH对Pm CQ2株攻毒的小鼠保护率达70%,对Pm B型攻毒小鼠保护率为30%。结果表明:重组的pm0979-ompH融合基因疫苗具有良好的交叉免疫保护力;同时,不同长度linker的基因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牛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 pm0979和pm0442基因编码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以牛源PmCQ2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pm0979、pm0442全长基因,将其分别克隆到pET-30a、pET-32a载体并转化BL21 (DE3)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分别获得大小约41.8 ku (rPM0979)和21.6 ku (rPM0442)的重组蛋白;将其亲合层析纯化后分别免疫小鼠,以PmCQ2株进行攻毒试验,测定其抗体产生情况和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重组蛋白均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其中rPM0979对小鼠的免疫保护高于rPM0442,保护率可达60%.结果表明,重组蛋白PM0979可作为Pm的一种疫苗候选蛋白,为进一步的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6,(8):1293-1300
为了筛选多杀性巴氏杆菌潜在的交叉保护性抗原,首先对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CQ2株(A型)、PmCQ6株(A型)、PmB株(B型)、PmF株(F型)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泌蛋白及膜蛋白预测,并使用Signal、TMMHM在线分析筛选到48个候选共有抗原基因;然后分别克隆于pET-28α中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获得31个重组表达蛋白。间接ELISA检测重组蛋白对3种不同血清型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抗的反应原性,发现13个重组蛋白具有较强的反应原性。最后选择5个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分别采用10LD50PmCQ2、PmB和PmF进行攻毒保护性试验,结果显示:r-PmCQ2_1g0376免疫后的小鼠对PmCQ2和PmB的攻毒保护率为50%和30%,对PmF则没有保护性;r-PmCQ2_4g0132免疫后对PmCQ2、PmB和PmF株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0%,20%和10%;r-PmCQ2_1g0311免疫后的小鼠对PmCQ2的攻毒保护率为30%,对PmB和PmF株均无保护性。本试验筛选出2个交叉保护性抗原,可以不同程度保护同源或异源菌株的攻击,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新型疫苗候选蛋白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国内市场上几个主要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灭活疫苗免疫鸡只进行血清HI抗体水平测定和攻毒,比较不同公司所产疫苗效力的效力差异,并评估A、C型二价灭活疫苗两次免疫鸡群对国内B型分离株:DL-1株和最近从免疫失败鸡场分离到的SD-1株的交叉保护作用,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结果表明:A、D、E公司的疫苗免疫两次后,A型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5%、100%和95%,滴度分别为33.9、55.1和59.9,攻毒保护率都是100%.C型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5%、38.5%和77.5%,滴度分别为11.4、2.7和27,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0%、70%和80%.而B和C公司的疫苗免疫两次后A型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4%、77.1%,抗体滴度分别为5.4和21.8,攻毒保护率分别为50%和66.7%;C型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4.1%和51.4%,抗体滴度分别为6.1和6.8,攻毒保护率分别为38.3%和50%.在五个疫苗产品中,以A、D、E的保护效力较好,B、C产品效力较差.另外,A、C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后不能对B型菌的攻击提供保护,其A、C型HI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与对B型菌攻毒保护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将1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用猪链球菌2型pET32a-Sly、pET32a-38ku和pET32a-Sly-38ku表达的重组蛋白制备的疫苗,以及猪链球菌2型全菌灭活疫苗分别免疫A、B、C、D组小鼠,E组为生理盐水对照。首免后第2周加强免疫1次,二免后第2周,用致死量强毒猪链球菌2型四川分离株和江苏分离株以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安徽分离株攻毒,观察攻毒后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结果,A组与C、D组对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保护率差异显著(P〈0.05),而C组与D组之间保护率无显著差异;A、B、C、D组之间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安徽分离株感染的保护率差异不显著;各免疫组的保护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3种重组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对强毒株猪链球菌2型的攻击感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控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引起的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以及B型Pm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本研究制备了牛Pm病二价灭活疫苗(A型Pm-TJ株+B型C45-2株),并将疫苗分别以0.3 m L和4 m L接种小鼠和兔后,所有接种动物均健活;分别以单剂量(2 m L)、单剂量重复、超剂量(4 m L)接种肉牛和奶牛后,接种牛均无不良反应,而且接种疫苗对肉牛增重和奶牛产奶量均无影响,表明疫苗安全性良好。以不同的免疫剂量接种牛后,分别采用A型和B型Pm强毒菌液对免疫牛进行攻击,结果显示,疫苗能够对攻毒牛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并且疫苗的免疫效力呈现剂量依赖性,最小免疫剂量为1 m L (对A、B型Pm攻毒牛的保护率分别达到75%与100%)。此外,犊牛接种疫苗10个月后攻毒,对A、B型菌攻毒牛的保护率仍分别能够达到75%与100%,表明该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至少可达10个月。综上所述,该牛Pm二价灭活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和牛出血性败血症,该疫苗的推广应用将对我国牛Pm病的防控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外膜蛋白基因H(OmpH)的免疫学活性进行鉴定,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Pm70株序列(AE004439)设计了两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了鸭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02株的Omp H,扩增片段为1180bp(ORF为1056bp)。Omp H与GenBank中登录的C44-1、P-1059、P52、X-73、PM-70、serogroup D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Omp H在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为82.8%~99.2%;在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为82.1%~99.1%。扩增去信号肽的Omp H基因,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HT-Omp H,转化BL21并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表达蛋白约为41ku,与预期的分子量大小相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这为以重组OmpH蛋白建立针对鸭Pm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病毒HN基因亚单位疫苗诱导免疫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分别将应用Bac to Bac系统表达的新城疫病毒四平株和长春株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HN基因)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后28℃培养72h后,洗涤、收集昆虫细胞,离心浓缩,-20℃冻融3次,用HA-HI实验和HN单抗中和试验测定表达产物的活性,将表达的重组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免疫鸡,用间接ELISA和HI试验测定鸡体内抗体效价,免疫后第15d用国家标准强毒NDVF48E8攻毒,统计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表达的NDVHN重组蛋白能够诱导鸡体产生抗NDV特异性IgG抗体和HI抗体,实验Ⅰ组(四平株)雏鸡保护率为65%,实验Ⅱ组(长春株)雏鸡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鞭毛蛋白FliC与外膜蛋白TolC均具有免疫保护效果,其中FliC蛋白具有疫苗佐剂的特性,但目前尚未有关迟缓爱德华菌(E.tarda)FliC-TolC融合产物免疫动物的免疫效果的相关报道。为研究E.tarda FliC-TolC融合蛋白的免疫特性,本研究利用融合PCR方法扩增获得fliC-tolC片段,构建重组载体pET-28a-fliC-tolC,并利用E.coli BL21表达系统表达了融合蛋白FliC-TolC。将纯化的FliC-TolC、TolC、FliC蛋白免疫小鼠后,以E.tarda强毒株攻毒评估免疫效果;并利用斑马鱼模型进行了平行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克隆了E.tarda fliC-tolC基因并表达和纯化了相应重组蛋白FliC-TolC;FliC-TolC蛋白激发小鼠产生的抗体水平优于FliC、TolC蛋白单独免疫组,表明FliC-TolC蛋白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攻毒试验表明FliC-TolC蛋白组小鼠对强毒株可产生较好的抵抗力,相对保护率为95%;斑马鱼攻毒试验相对保护率为60%。本研究证实了E.tarda重组蛋白FliC-TolC的免疫效力,为进一步研制E.tarda亚单位疫苗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效果,本研究在应用融合PCR构建副猪嗜血杆菌(HPS)保护性抗原AfuA-OppA2和CdtB-OppA基因的串联序列基础上,将其分别插入pMD-28a-INP-His表面展示质粒,并将猪链球菌(SS)保护性抗原MRP、SLY基因也分别克隆至该表面展示质粒,构建pMD-INP-CdtB-OppA、pMD-INP-AfuA-OppA2、pMD-INP-MRP、pMD-INP-SLY 4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入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使重组蛋白AfuA-OppA2、CdtB-OppA、MRP、SLY分别展示于E.coli BL21(DE3)的菌体表面。将灭活后的4种重组大肠杆菌按等质量比混合并添加ISA 201佐剂乳化制成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间隔14 d两次免疫KM小鼠,另设含rAfuA、rOppA2、rCdtB、rOppA、rMRP、rSLY的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组、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HPS-SS)灭活疫苗免疫组和PBS对照组,二次免疫后的小鼠血清通过ELISA检测相应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随后用HPS血清5型HN10株、血清13型ZD12株和SS血清2型M126株和血清9型GZ2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组相当。用副猪嗜血杆菌5型和13型菌株分别攻毒后,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均为80%,其对HPS 5型菌株攻毒的小鼠保护率低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90%),但对HPS 13型菌株攻毒小鼠的保护率高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60%),且均优于HPS-SS灭活苗(80%和60%)。用SS 2型和9型菌株分别攻毒后,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为50%和80%,低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果(100%和80%),优于HPS-SS灭活苗(50%和60%)。以上结果表明,基于表面展示技术的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其对HPS血清5型、13型和SS血清2型、9型菌株的攻击均能提供良好的交叉保护,保护效果优于HPS-SS灭活苗。本研究首次为基于表面展示技术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为细菌疫苗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运用ANTHEPROT 5.0综合分析二级结构、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与抗原性指数,预测MRP的B细胞优势袁位簇;PCR扩增出表达预测的抗原肽段的基因(mrp-1),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rp-1,IPTG诱导表达,以渗透性休克法纯化重组蛋白;使用重组蛋白免疫血清和灭活猪链球菌2型SS2免疫血清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其与SS2免疫血清的反应性;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雌性SPF昆明小鼠,SS2攻毒受试动物评估重组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力.Western blotting显示预测的950~1 210 aa肽段与PET32a重组表达的蛋白(MR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性;攻毒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为菌体免疫所提供保护率的66.7%.研究为利用该细胞表位簇作为高效免疫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Csa1A、Hlɑ和EsxA-B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构建了重组质粒p GEX-4T-2-Csa1A、pET-22b-Hlα、pGEX-4T-2-EsxA-B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并利用相应层析柱纯化后,采用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Csa1A(rCsa1A)、Hlɑ(r Hlɑ)和EsxA-B(r EsxA-B),纯度分别为89%、95%、85%,大小分别为54 ku、33 ku和39 ku。以纯化的r Csa1A、rHlɑ和rEsxA-B 60μg/只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14 d,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免疫后14 d的抗体效价。结果显示,3种重组蛋白免疫后均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效价的抗体,三免后抗体效价分别为1:14 700(rCsa1A)、1:16 890(rHlɑ)、1:15 760(rEsxA-B)。利用5型NM2株(2×107cfu/只)、8型LZ145株(2×10~7cfu/只)、336型XJ44株(2×10~7cfu/只)3种血清型S. aureus分别经尾静脉注射攻菌,观察并统计各组小鼠的发病和死亡率,评价各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分别经原核表达了rCsa1A、rHlɑ和rEsxAB。攻菌后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3组重组蛋白免疫组96 h内死亡的小鼠在攻菌48 h后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症状,而存活小鼠未出现临床症状。r Csa1A、rHlɑ和rEsxA-B免疫组小鼠提供的抵抗NM2、LZ145、XJ44菌株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60%、60%、50%;80%、70%、70%;50%、60%、60%,其中rHlα的免疫保护效果最佳,其对3种攻毒菌株提供的平均保护率为73.3%,是较为理想的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以上结果表明,S. aureus rHlα能够刺激免疫小鼠产生抗体,对小鼠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力。本研究为奶牛乳腺炎S. aureus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重组表达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6种主要毒力因子基因:apxⅠ、apxⅡ、apxⅢ、apxⅣ、apfa和omp,以重组蛋白rApxⅠ、rApxⅡ、rApxⅢ和rOMP组合免疫小鼠作为试验I组,重组蛋白rApxⅠ、rApxⅡ、rApxⅢr、OMPr、ApxⅣ和rApfa组合免疫小鼠作为试验Ⅱ组,PBS为对照组,分3次免疫小鼠,采用背部皮下多点注射,每次间隔2周,免疫剂量为0.2 mL/只,3免后1周分别以APP1型菌Shope 4074株(5×109cfu)和APP2型菌S1536株(5×1010cfu)进行攻毒试验。通过小鼠保护率与抗体效价的相关性研究、肺部病理变化及肺脏细菌的分布情况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试验Ⅰ组4种重组蛋白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对APP1型菌攻毒的保护率(9/10)明显高于试验Ⅱ组(5/10)和对照组(0/8),小鼠的免疫保护率与抗体效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且该组对APP2型菌攻毒的保护作用(无肺脏损伤)也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典型肺部损伤)。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试验Ⅰ组对肺脏细菌的清除效果也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本试验揭示试验Ⅰ组对不同血清型APP攻击能够提供很好的交叉保护作用,从而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在SPF鸡和商品蛋鸡上评价一株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基因的重组HVT(r HVT-H9)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试验将1日龄SPF鸡分为r HVT-H9疫苗组、灭活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共3组(n=60,每组20只);1日龄商品蛋鸡除上述三组外另增加r HVT-H9疫苗与禽流感灭活疫苗(H9亚型,F株)联合免疫组,共4组(n=80,每组20只)。免疫后,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中针对H9亚型AIV的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28 d,将全部试验组及空白对照组以H9亚型AIV F株进行静脉注射攻毒。攻毒后第3、5天分别采集喉头、泄殖腔棉拭子检测排毒情况;并于攻毒后第10天将全部试验鸡进行剖检。结果显示:SPF鸡r HVT-H9疫苗组能达到100%免疫保护,而灭活疫苗组仅能达到80%保护;商品蛋鸡r HVT-H9疫苗组保护率为40%,灭活疫苗组保护率为70%,但联合免疫组能达到100%的免疫保护。因此,该重组病毒r HVT-H9疫苗可作为H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疫苗候选株,与现有商品化禽流感H9亚型灭活疫苗联合使用,效果更佳,为其防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外膜蛋白Omp38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Ah J-1株基因组为模板,扩增omp38基因片段,定向克隆至表达质粒pET32 a中,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 a-omp38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35 ku的重组蛋白。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ELISA检测抗体效价为1∶25 600,表明该蛋白有良好的免疫原性。PCR检测表明,omp38基因可在73%(22/30)的嗜水气单胞菌中发现。重组蛋白抗血清与30株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进行凝集试验,所有分离株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是一种潜在的共同保护性抗原,可作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成分。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大肠杆菌(E.coli)外膜蛋白酶T(OmpT)的免疫原性及对小鼠的免疫效率,本研究将原核重组表达纯化的OmpT蛋白(rOmpT)免疫小鼠,并以灭活的E.coli 308-2全菌疫苗株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其抗体效价、体外调理吞噬作用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及攻毒试验进行保护效率评价。结果表明rOmpT免疫组在二免后14 d其抗体水平可以达到峰值(1∶64 000),并且其抗血清具有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对E.coli的吞噬作用;同时,重组蛋白与全菌免疫组均能够显著提高小鼠体内IL-4和IFN-γ的表达。而且重组蛋白免疫组对4个进化种系(Phylogenetic group)的E.coli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均为60%左右,比全菌免疫组高约10%。研究结果显示rOmpT比全菌灭活E.coli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更有效免疫保护作用,表明rOmpT可以作为E.coli亚单位疫苗候选蛋白。  相似文献   

17.
hyaD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多糖合成相关基因,为探讨该基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及其免疫保护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CQ2株(PmCQ2)的hyaD基因缺失株(ΔhyaD)。结果发现,与野生株相比,ΔhyaD的荚膜产生量及其感染后在脏器中的细菌定殖量均显著下降,其毒力显著降低。细胞试验发现,ΔhyaD更易黏附于巨噬细胞,被吞噬数量显著多于野生株,致使巨噬细胞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显著上调。hyaD基因的缺失,可调控与荚膜合成、LPS合成转运、铁转运等相关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促使相关保护性抗原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以制备的PmCQ2株和ΔhyaD株灭活苗免疫小鼠(加强免疫1次),免疫后第21天分别采用同源和异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ΔhyaD株免疫小鼠肺组织感染后24 h无明显或轻微病理损伤,对牛源A型、B型和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100%和80%,对兔源、猪源和禽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100%、100%;而野生株PmCQ2除对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在80%以上外,对牛源B型和F型及兔、猪、禽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无明显交叉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hyaD基因可通过调控荚膜产生及毒力相关因子表达影响菌株毒力;hyaD基因缺失可调控相关交叉保护性抗原表达,赋予菌株交叉免疫保护特性。该研究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通用型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强菌株rpoE蛋白的免疫保护性,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牛荚膜A型PM的rpoE基因,构建pET-28a-rpoE重组表达质粒,经诱导表达后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rpoE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20 ku,与理论值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蛋白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纯化的rpoE蛋白经皮下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rpoE蛋白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PM攻毒后,免疫组保护率为70%。本研究获得的牛荚膜A型PM重组rpoE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护,可以作为研发PM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外膜LolA蛋白的免疫特性,对牛Pm LolA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再通过动物模型对重组LolA蛋白(rLolA)的免疫特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表达并纯化出rLolA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0 ku;不同动物源性Pm的lolA基因同源性较高,说明该基因高度保守;rLolA蛋白能够引发机体体液免疫,分泌高表达量IgG抗体;rLolA蛋白的免疫原性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达55%。本试验明确了牛Pm LolA蛋白的免疫特性,为Pm免疫保护蛋白筛选以及交叉保护性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不同厂家疫苗对猪O型口蹄疫流行毒株的保护情况,选用当前政府采购的A、B灭活疫苗厂家和C合成肽疫苗厂家生产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按照农业部推荐免疫程序对试验猪分别进行二次免疫后90天,用OZK/93和O/(XJ/10-11/MYA/98)进行攻毒,观察其各自保护率。结果显示,A、B两个厂家的灭活疫苗对OZK/93株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60%、80%,对O/(XJ/10-11/MYA/98)株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0%、100%;合成肽疫苗对OZK/93株的保护率为100%,对O/(XJ/10-11/MYA/98)株保护率为60%。说明试验用的3个厂家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对毒株的保护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