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酸浆绿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酸浆绿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浆绿茶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O2-.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脂质过氧化物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0.45g·L-1、0.99g·L-1、15.43g·L-1、0.83g·L-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
微波辅助酶法制备的玉米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微波辅助酶法制备的玉米抗氧化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对其还原能力及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抗氧化肽具有较强的还原力,且对ABTS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22.93,14.18,11.28,8.2 mg/mL,说明该玉米抗氧化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芹菜叶提取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辰  张金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74-3175,3177
研究了芹菜叶提取液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芹菜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但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较弱,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与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无正相关,用80%乙醇溶剂提取的芹菜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虎儿金植物有机硒、无机硒及Vc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差异。方法: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测定虎儿金植物有机硒、无机硒及Vc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其EC50值,并以此作为各物质抗氧化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结果:虎儿金植物有机硒、无机硒及Vc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不同量各物质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不同;不同反应时间下各物质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也不同。结论:虎儿金植物有机硒、无机硒(硒单元素溶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是Vc溶液的2.8×10~4倍,有利于人体吸收的虎儿金植物有机硒可望在抗氧化、清除有害自由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清除DPPH自由基3个方面研究黑穗醋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VC作对比,并通过NBT还原试验、二羰基化合物测定试验、非酶糖基化终产物荧光性测定试验,分别测定黑穗醋栗多糖对糖基化的干预作用,以明确黑穗醋栗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及抑制非酶糖基化能力.当黑穗醋栗多糖浓度为1.0 mg·mL-1时,对DPPH清除率为46.20%,对OH·,O2-·的清除能力较强,其IC50分别为0.976和0.3931 mg·mL-1,对非酶糖基化反应3个阶段的抑制率分别为34.78%、30.80%和43.14%.结果表明黑穗醋栗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呈量效关系,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非酶糖基化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研究白术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将白术的87%甲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以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总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白术不同极性的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 021±0. 003)、(0. 031±0. 005) mg/m L,乙酸乙酯相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37. 54±0. 51)%、(30. 53±0. 92)%。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多酚含量呈现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01、-0. 870、1. 000),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黄酮含量呈现显著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12、-0. 976、0. 913),白术各萃取物中黄酮类和多酚类可能是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7.
云南松低聚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云南松低聚原花青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3个方面对云南松低聚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云南松低聚原花青素的还原能力稍好于合成抗氧化剂BHT;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89和1.31mg/ml,而BHT对二者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3.00和1.81mg/ml,云南松低聚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BHT,且该清除作用与样品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云南松低聚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柞蚕雌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其抗氧化药物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将柞蚕雌蛾粉经80%乙醇超声提取后,测定柞蚕雌蛾提取液中总黄酮、总酚酸的含量,及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柞蚕雌蛾中总黄酮含量为2.36mg/g,总酚酸含量为2.44mg/g;其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23.525 8、27.998 4、0.648 9、6.755 7mg/mL。表明柞蚕雌蛾体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测定了8株乳酸菌对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对R36和R39组合的协同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8株乳酸菌不同组分都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高于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其中R36和R39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较高,分别为51.09%、67.86%、72.02%和50.26%、67.67%、72.16%。二者组合时,发酵上清液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显著提高,分别为59.36%、77.36%、81.02%。通过对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得出,R36和R39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2者具有协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迷迭香叶非精油组分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自由基生物学角度探讨迷迭香叶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为迷迭香在食品、保健和医药等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水、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沪产迷迭香叶的非精油组分,然后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自由基(ONOO-)和.OH氧化损伤DNA的化学发光体系,及脂质过氧化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比色体系,检测质量浓度不同的3种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并通过计算IC50比较三者的作用效果。【结果】迷迭香叶非精油组分3种提取物均能有效清除O2.-、.OH、ONOO-和DPPH.,减轻自由基对DNA的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且提取物质量浓度越大,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效果越好。其中水提取物抑制自由基对DNA的氧化损伤和脂质过氧化能力较强,其抑制化学发光50%时的样品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32.3和36.11μg/mL;乙醇提取物清除O2.-和ONOO-的效果较佳,IC50分别为189.19和1.67μg/mL;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OH和DPPH.的效果较佳,IC50分别为4.12和49.55μg/mL。【结论】迷迭香叶非精油组分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是一种多功能自由基清除剂和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西归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别采用水杨酸比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测定和评价西归黄酮体外抗氧化的效果,以抗坏血酸作为对照。[结果]西归黄酮能较好地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结论]西归黄酮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苹果醋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酵母菌和醋酸菌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发酵工艺,对4种苹果醋样品进行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研究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苹果醋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和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固态发酵苹果醋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达到2.14、2.19 mg/mL;当加...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体外试验探讨豆渣膳食纤维(Soybean Dregs Dietary Fiber,SDDF)的抗氧化性。以酶法制备的SDDF为试验材料,采用·OH体系、O2-体系、DPPH.体系和总抗氧化能力体系对SDDF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DDF对·OH和O2-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EC50分别为4.18、8.86g/L;而对DPPH.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较差。与维生素C比较,SDDF对·OH、O2-和DPPH.的清除能力较弱,而总还原能力较强。可见:SDDF有较强的抗氧化性,适合用作天然抗氧化剂及开发其他抗氧化功能产品。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3种复配液(竹醋液与低聚壳聚糖溶液的体积比分别为10∶1、5∶1和2∶1)对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某些比例的复配液抗氧化能力优于单独竹醋或单独低聚壳聚糖溶液,显示出协同抗氧化作用;说明复配液抗氧化能力不仅与复配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并且与...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花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茶花多糖,对提取的茶花多糖进行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络合亚铁离子能力检测,比较了超声波提取和常规提取所得多糖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茶花多糖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而其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稍弱于常规提取方法,亚铁离子络合能力则与多糖处理浓度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6.
用DPPH检测法对马鞭草科植物鲜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种植物鲜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有较大差异:其中假连翘、三对节、云南石梓的鲜叶提取物以总固物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6.343、4.757、4.233,有较大的开发植物抗氧化剂的潜力;柚木、黄素梅、苦郎树、黄毛豆腐柴的鲜叶提取物以总固物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大于或接近2,也有一定的开发植物抗氧化剂的潜力;马缨丹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大于1,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蔓荆、冬红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均较小,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桑葚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锐  何嵋  袁晓春  周云  薛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75-776,779
[目的]研究桑葚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测定桑葚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结果]桑葚多糖对DPPH.、.OH和O2-.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最高清除率分别达到90.01%、76.40%和49.85%。[结论]桑葚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许牡丹  杨艳艳  王俊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42-1043,1046
[目的]测定枣醋中的多酚含量,并对枣醋多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的溶剂提取枣醋中的多酚,测定枣醋多酚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甲醇的提取率最高,多酚物质得率为0.312 5 mg/ml。枣醋多酚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表明枣醋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结论]该研究可为枣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O-2·)清除率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对抗氧化剂二氢杨梅素(DMY)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MY表现出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浓度为20 mg/m L时清除率(91.79%)达最大值,比同浓度下维生素C(Vc)清除率(76.91%)大,而当试验浓度为30 mg/m L时,Vc达最大清除率(95.25%),比DMY清除率(94.25%)大;相同浓度下对羟基自由基抑制能力Vc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DMY,试验浓度为6 mg/m L时,Vc、TBHQ、DMY的清除能力分别达到617.49 U/m L、513.84 U/m L、495.09 U/m L;相同浓度下,DMY、TBHQ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相当,试验浓度为0.30 mg/m L时,DMY、TBHQ的清除能力达到182.61 U/L、186.26 U/L;DMY、Vc、TBHQ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总抗氧化能力,DMY、Vc的总抗氧化效果要好于TBHQ,在浓度为0.30 mg/m L时,DMY、Vc、TBHQ的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0.309 U/m L、0.313 U/m L、0.301 U/m L。结果表明,DMY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测定金佛手果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金佛手果、叶为试材,测定果叶黄酮对O2-,·OH和DPPH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果、叶黄酮对DPPH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8.25,9.03mg·L-1,稍弱于Vc和芦丁;对O2-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17.74,20.77mg·L1,但强于芦丁,弱于Vc;对·OH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17.06,15.86mg·L-1,清除能力强于Vc,与芦丁相差无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浓度果叶黄酮对O2-,·OH清除率差异极显著,且随着在反应液中浓度的增加,果叶黄酮对O2-清除率呈上升趋势,但达一定浓度时,清除率趋于平缓.果叶黄酮对·OH体系最佳作用剂量为18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