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猪库布病毒(Kobuvirus)属于微小RNA病毒科、库布病毒属,是无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为30nm。基因组大小为8.2—8.3kb,含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单一的多聚蛋白。这个多聚蛋白可裂解为3种结构蛋白(VP0、VP3和VP1)和7种非结构蛋白(2A~2C和3A-3D)。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速离心—PEG沉淀—蔗糖和氯化铯密度离心—氯化铯平衡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从水貂肠炎病毒猫肾细胞培养物中提纯病毒粒子。提纯的病毒粒子分为氯化铯浮密度为1.32~1.36g/ml的空壳病毒粒子和氯化铯浮密度为1.40~1.42g/ml的实心病毒粒子。应用SDS—PAGE分析,实心病毒粒子有结构蛋白3种,(VP_1,VP_2、VP_3),空壳病毒粒子有2种(VP_1、VP_2);从第5d培养物中提纯的实心粒子的VP_3含量少于第7d培养物的量。从第7d培养物中提纯的实心病毒粒子经尿素、NP_(40)、TritonX—100裂解后,在薄层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中出现4条蛋白带。从感染48h的细胞培养物中提取到水貂肠炎病毒线状双股复制型DNA(RF—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该RF—DNA大约有5000个硷基对。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RF—DNA有2个HindⅢ酶切点,1个PstⅠ酶切点和1个ECoRⅠ酶切点。  相似文献   

3.
水貂阿留申病毒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DV)是一种主要侵染水貂的自主复制型细小病毒,是一种在水貂中广泛存在的重要病原体。病毒粒子的蛋白分为结构蛋白(VP1、VP2)和非结构蛋白(NS1、NS2)两类。VP1蛋白对病毒粒子产生感染性有重要作用;VP2蛋白是主要免疫功能区,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NS1和NS2主要参与病毒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调节。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貂阿留申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感染宿主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炎症反应,而TLR3通路是介导细胞炎性反应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研究口蹄疫病毒蛋白对TLR3通路的影响,本研究首先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筛选影响TLR3通路的FMDV蛋白;接着用Q-PCR试验验证筛出来的候选蛋白对TLR3通路下游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并用免疫共沉淀试验验证与候选蛋白有相互作用的TLR3通路蛋白;最后用Western blot试验检测候选蛋白对TLR3通路下游分子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结果显示,口蹄疫病毒3D蛋白促进TLR3通路介导的Ⅰ型干扰素的产生并呈剂量依赖性,Q-PCR试验表明,3D能够促进TLR3通路下游基因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试验表明,FMDV 3D与TLR3有相互作用;Western blot试验进一步显示,过表达3D能够促进TLR3下游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综上,口蹄疫病毒3D蛋白能促进TLR3介导的Ⅰ型干扰素的产生,从而调控天然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鸭瘟病毒属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的线状双股DNA,与蛋白缠绕形成病毒核心,大小约为150 kb,两端为末端重复序列,中间有内部重复序列.衣壳为对称的二十面体,外观呈六角形,它由162个相互连接呈放射状排列且有中空轴孔的壳粒组成.核衣壳外为外膜,其绕以囊膜形成成熟的病毒粒子.囊膜蛋白为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介导病毒进入细胞,促进病毒的成熟与释放.文中对病毒形态结构、蛋白特性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更清楚地认识该病毒的特性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口蹄疫病毒(FMDV)重组蛋白3D对病毒表位抗原的免疫调节功能,笔者克隆了Asia1型FMDV的3D蛋白基因,并实现了重组蛋白在E.coli的表达及纯化。将纯化的重组蛋白3D与重组抗原按  相似文献   

7.
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核酸结合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伯雄 《蚕业科学》2001,27(3):193-196
采用Northwestern分子杂交方法 ,研究了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结构蛋白质的功能 ,结果证明VP1、VP3和VP4具有与核酸结合的能力 ,暗示了VP1可能是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在病毒核酸复制中起作用 ;VP4可能是核酸结合蛋白 ,在病毒粒子的复制包装过程中有结合核酸、促成完整病毒粒子形成的作用 ,可能是BmCPV病毒复制包装中的关键蛋白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之一,也是家禽的主要病原之一.NDV病毒粒子自然状态下呈多形性,大小150 nm~400 nm;病毒粒子内有长1 000 nm螺旋状的核衣壳结构,直径为17 nm~18 nm;囊膜上覆盖有直径8 nm~12nm 的糖蛋白纤突.NDV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分子量5.2×106~5.7×106道尔顿.NDV基因组包括6个基因(31-NP-P-M-F-HN-L-51)编码至少8种蛋白(6种结构蛋白,和由P蛋白基因经RNA编辑,从移码了的阅读框翻译出2种非结构蛋白V和W蛋白).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血凝素(H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选取A/swine/NanChang/H1N1/2009毒株,病毒经增殖、超速离心后,收集病毒粒子作为免疫原,将SIV粒子包被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将免疫4次的BALB/c小鼠,经间接ELISA测定小鼠血清效价,将效价高的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采用间接ELISA的方法筛选效价高的阳性细胞孔,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3轮亚克隆,得到了5株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C6、5G5、1D5、3G3、4F11。随后对5株杂交瘤细胞的亚型进行鉴定,显示2C6、1D5、4F11为IgM亚型,5G5、3G3为IgG1亚型,5株杂交瘤的L链均为k链。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5G5能够与HA蛋白发生特异性的结合。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H1亚型SIV的相关检测方法及对HA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虫媒病毒。表面囊膜蛋白(E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株结构蛋白E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6周龄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融合,经有限稀释法获得1株特异性针对JEV E蛋白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5D4,经测定5D4单抗亚类属于IgG2a,轻链为κ链。经Western blot证实所得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可特异地与JEV E蛋白结合。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JEV E蛋白的单抗对病原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为JEV准确快速的病原诊断和JEV感染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结构与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为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的代表种,这个属的成员中还包括羊边界病毒(BDV)和猪瘟病毒(CSFV)。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论文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已定位的4种结构蛋白、8种非结构蛋白以及3′和5′非翻译区的基因结构特征及其编码蛋白的合成与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为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引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病原,该病毒自发现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对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也正在逐步深入和完善.论文综述了近年来PRRSV结构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对新发现的5a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决定病毒入侵的细胞受体及与其结合的病毒囊膜蛋白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引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原体,本文对PRRS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PRRSV的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及其功能、抗原变异等,旨在为诊断技术、免疫机理研究、疫苗设计与疫病防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病毒前导蛋白为一种木瓜蛋白半胱氨酸酶,用一个半胱氨酸区作为亲和试剂.由于结构上的特殊性,使其能够进行自身切割,从正合成的多聚蛋白中游离自己,并通过切割宿主蛋白eIF的两种相似因子4GⅠ和4GⅡ减弱宿主细胞转录自身mRNA的能力,尤其使α/β干扰素的翻译受到抑制,从而为病毒的复制及感染创造有利条件.文章从结构特点、功能特性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病毒(FMDV)3C蛋白酶是FMDV基因组编码中具有酶学活性的病毒产物之一,在FMDV编码蛋白的成熟和子代病毒在宿主细胞体内大量扩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C蛋白酶能剪切多聚蛋白,降解特定的蛋白质,是宿主细胞中重要的毒力因子。3C蛋白酶能调控蛋白的转录和翻译,使宿主细胞内的干扰素等多种抗病毒基因低水平表达,使FMDV逃避宿主的天然免疫。论文主要综述了FMDV 3C蛋白酶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并介绍了其在研制新型疫苗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FMDV 3C蛋白酶的研究、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流感病毒的核蛋白是一种多功能RNA结合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感病毒核蛋白 (NP)的主要功能是使病毒基因组衣壳化 ,以便 RNA转录、复制和病毒子装配。本综述的目的是说明 NP不仅是一种RNA结合的结构蛋白 ,而且作为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一种关键的配体分子而起作用 ,通过病毒和细胞的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来发挥其功能 ,包括 RNA、NP、病毒 RNA依赖的 RNA聚合酶和病毒基质蛋白。 NP也与细胞多肽相互作用 ,细胞多肽包括肌动蛋白、细胞核输入和输出装置所需的成分和细胞核 RNA解旋酶  相似文献   

17.
HA蛋白位点变异影响H7N9亚型流感病毒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3年春,我国首次出现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疫情,对家禽养殖和公众健康均产生了严重危害,并且在第5波流行期又演变出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裂解位点处存在插入突变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A作为A型流感病毒表面表达丰度最高的糖蛋白,在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促进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H7N9病毒,简要综述了HA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关键功能氨基酸位点变异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解析HA蛋白在H7N9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 PCR扩增乙型脑炎病毒 E蛋白基因 5′端片段 ,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p ET-2 8a,转化大肠杆菌 BL2 1 ( ED3 )。经 IPTG诱导表达后 ,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表明 ,所表达的E蛋白片段的分子量约为 3 .4万 ,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3 5%。 JEV E蛋白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成功表达 ,为制备 JE实验室诊断抗原和分析 E蛋白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之一,文章主要从IBDV的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及其作用、抗原变异、毒力变化、新型疫苗的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编码的前导蛋白,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蛋白酶,而且对于病毒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毒力因子,其能够作用于宿主细胞的特异性蛋白,抵抗宿主细胞所产生的抗病毒效应。本文章简述了口蹄疫病毒前导蛋白酶的基本特性,例如前导蛋白的基因结构与病毒复制的关系,前导蛋白酶活性的具体特点,以及前导蛋白影响病毒毒力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