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旨在探究饲喂高精料日粮对山羊瘤胃和盲肠发酵、生物胺生成与吸收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6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雄性波杂山羊,随机分成低精料组与高精料组,实验期24 d。结果显示,与低精料组相比,饲喂高精料日粮的山羊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支链脂肪酸、酪胺、腐胺、组胺、甲胺和色胺浓度显著性增加(P<0.05),而瘤胃pH和乙丙比显著降低(P<0.05);饲喂高精料日粮的山羊盲肠内容物中的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上述5种生物胺浓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瘤胃和盲肠静脉血中的上述5种生物胺的浓度显著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胃液中酪胺、腐胺、甲胺和色胺浓度与瘤胃静脉血所对应的生物胺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盲肠内容物中酪胺、腐胺、甲胺和色胺与盲肠静脉血中对应的生物胺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说明,饲喂高精料日粮促进了山羊瘤胃和盲肠发酵,提高了瘤胃与盲肠内容物中生物胺浓度,暗示高精料日粮可能提高消化道上皮的通透性,促进消化道上皮对生物胺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试验将6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以及门静脉、肝静脉以及股动脉慢性血管瘘的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与肝脏VFA代谢以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低精料(LC)日粮组相比,高精料(HC)日粮组瘤胃液pH显著下降(P0.05),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乙酸/丙酸的比值有降低的趋势(P=0.06),但日粮对瘤胃液乙酸、丁酸和TVFA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HC日粮能显著提高门静脉血浆中乙酸、丙酸、丁酸和TVFA(P0.05)浓度。在两种日粮条件下,VFA肝静脉-门静脉血浆浓度差(H-P)均为负值。HC日粮显著增加丙酸和丁酸的H-P值(P0.05)。与LC日粮相比,HC日粮显著增加乙酸和TVFA(P0.05)的肝静脉-动脉血浆浓度差(HA),显著降低丙酸(P0.05)H-A值。HC日粮显著提高门静脉、肝静脉和股动脉血浆中葡萄糖、β-羟丁酸和非酯化脂肪酸(P0.05)浓度以及显著提高乳蛋白、乳中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P0.05)含量。试验结果表明,HC日粮可以改善奶牛瘤胃发酵、肝脏的VFA代谢以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11):32-37
本试验采用12头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其中一组饲喂低精料日粮,即日粮中含有40%的精料和60%的粗料,精粗比为4∶6,作为对照(LC)组;另外一组饲喂高精料日粮,精粗比为6∶4,作为试验(HC)组。试验周期为18周,试验开始前为所有奶牛安装瘤胃瘘管,试验后期采集瘤胃液,乳动脉、静脉血和乳腺组织样品,测定瘤胃液p H值和LPS含量、血浆中LPS含量、乳腺组织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如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ax和bcl-2等的表达、凋亡相关蛋白酶的活性和NF-κB通路中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长期高精料饲喂使奶牛瘤胃p H值均值降低,一天中p H值低于5.6的时间超过3 h;高精料组血浆和瘤胃液中LPS含量均极显著高于低精料组(P0.01);高精料组caspase-3的基因表达显著高于低精料组(P0.05),而bcl-2的基因表达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高精料组caspase-3和caspase-8的酶活性相比于低精料组都显著升高(P0.01);高精料组NF-κB p65和磷酸化的NF-κB p65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精料组(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究海带粉作为饲料原料对饲喂高精料饲粮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605±36)kg的健康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采用随机试验设计,3组奶牛分别饲喂45%低精料饲粮、55%高精料饲粮和55%高精料+5%海带粉饲粮。试验期为35d,于试验末对晨饲前奶牛经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H,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菌群结构。结果显示:1)相比55%高精料饲粮,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瘤胃中pH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中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2)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降低了样本独有的操作分类单元(OUT)数量,但对瘤胃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与44%低精料饲粮相比,55%高精料饲粮显著增加了瘤胃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中SR1_Abscondita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而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瘤胃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进一步显著增加了瘤胃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相对于45%低精料饲粮,55%高精料饲粮显著增加了瘤胃中瘤胃球菌属2(Ruminococcus_2)和毛螺菌科NK3A20类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中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_1)和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的相对丰度(P<0.05);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进一步显著降低了瘤胃中Prevotella_1的相对丰度(P<0.05),并显著增加了瘤胃中Ruminococcus_2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可见,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的海带粉可以改善饲喂高精料饲粮奶牛的瘤胃发酵环境,调整瘤胃菌群结构,对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液pH值、VFA以及血液中VFA含量的影响。选择8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6∶4和4∶6的日粮,预饲期15 d,采样期3 d。结果表明,高精料组(HC组)瘤胃液pH值显著低于低精料组(HR组)(P<0.05);在采食后3 h,HC组与HR组瘤胃液pH值均下降至最低值,分别为5.71和6.08。除了乙酸含量外,HC组瘤胃液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分别比HR组提高4.99%、5.58%、21.81%、17.95%、18.27%、1.66%。HC组血浆中各种VFA的含量均高于HR组,其中丙酸、丁酸含量两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HC组瘤胃液以及血浆中乙酸与丙酸比值均低于HR组,但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HC组瘤胃液乙酸、丙酸、TVFA浓度在采食后2 h达到最大值,HR组在采食后3 h达到最大值,两组日粮血浆中VFA浓度均在采食后2 h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恢复到采食前水平。结论:高精料日粮导致瘤胃液pH值显著降低,瘤胃液和血浆中VFA含量增加;瘤胃液VFA生成速率HC组高于HR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高精料日粮对泌乳奶牛乳产量的影响,选择12只健康经产奶牛,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0∶60(对照组)和60∶40(高精料组)的日粮,试验期12周,每周监测乳产量。试验期间每周采集血液样品用于测定外周血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试验结束,采集瘤胃液置-70℃保存待测,肝脏和乳腺组织于液氮速冻后置-70℃保存待测。结果表明,高精料日粮的饲喂显著降低了瘤胃pH(P0.05);奶牛外周血GH含量和IGF-1含量从第7周开始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蛋白质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5A(STAT5A)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5B(STAT5B)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乳腺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果提示,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会降低血液中GH和IGF-1含量,抑制GH-IGF-1轴的基因表达及关联的JAK2-STAT5信号途径的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减少了乳产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3期瘘管奶牛体外发酵试验,分别饲喂(基础日粮)Ⅰ组、(基础日粮+200 mg大豆黄酮/d)Ⅱ组、(基础日粮+200 mg染料木素/d)Ⅲ组,于采食后0、2、4、6、8 h采集瘤胃液进行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分析,旨在探讨大豆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及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二者对瘤胃各时间点pH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瘤胃液NH3-N浓度的时间动态变化趋势相似,饲喂后0、2、6、8 h NH3-N浓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饲喂后4 h,染料木素组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液中丙酸浓度各处理组间在相同的时间点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乙酸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在发酵后4~6 h染料木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大豆黄酮对奶牛瘤胃发酵未产生影响,染料木素对瘤胃NH3-N、乙酸和TVFA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 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长期或短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期奶山羊瘤胃上皮组织氧化应激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实验选用17只健康的经产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饲喂低精料组(对照组,LC,n=5);长期饲喂高精料组(HL, n=7),19周饲喂期;短期饲喂高精料组(HS,n=5),4周饲喂期。实验结束后采集瘤胃组织,用PBS反复清洗,于液氮中速冻后置于-80 ℃冰箱保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L和HS组山羊瘤胃上皮组织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2和CDK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HS组p-ERK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但GPR41和GPR43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HL和HS组山羊瘤胃上皮组织促细胞凋亡基因Casepase9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HS组抗凋亡Bcl-2/Bax mRNA表达比例呈下降趋势(0.050.05);HS组瘤胃上皮组织中胆固醇含量下降达显著水平(P<0.05),且HL组呈下降趋势(0.05+ ATPase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NHE2蛋白表达升高但未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与HL组相比,HS组山羊瘤胃上皮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且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说明,短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可加快泌乳期奶山羊瘤胃上皮组织的更新,提高组织总抗氧化能力;而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未引起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显著变化;饲喂高精料日粮可以加快瘤胃上皮组织对VFA的转运。此外,饲喂高精料日粮引起瘤胃上皮组织内胆固醇含量降低,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的显著上调,提示其对瘤胃上皮组织更新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异麦芽糖对泌乳早期奶牛瘤胃发酵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4头泌乳天数为20 d、日产奶量30 kg左右、体重550 kg左右的经产(二胎)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 g异麦芽糖,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每期21d。结果表明:添加异麦芽糖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氨态氮(NH_3-N)的含量(P0.05),其中瘤胃液中丁酸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乙酸和丙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对奶样进行分析,添加异麦芽糖可以显著提高牛奶的乳脂率(P0.05),显著降低乳体细胞数(P0.05),产奶量、乳蛋白和尿素氮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异麦芽糖有助于改善奶牛的瘤胃发酵功能,提高牛奶的乳脂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发酵玉米秸秆对泌乳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本试验选取3头体况相近、健康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对照组饲喂未处理秸秆,试验Ⅰ组饲喂低菌量发酵秸秆,试验Ⅱ组饲喂高菌量发酵秸秆,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3期,每期20 d。结果表明,饲喂发酵玉米秸秆奶牛瘤胃液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对瘤胃内丙酸、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发酵玉米秸秆能够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白酒糟对西杂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年龄(12月龄)、体重[(382.24±29.39) kg]相近的健康西杂(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架子牛公牛12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干酒糟组和发酵酒糟组分别饲喂用4.8%的干酒糟或发酵酒糟替换基础饲粮中部分原料配制的等能等氮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1)添加干酒糟和发酵酒糟显著提高西杂牛的干物质采食量(P0.05),且添加发酵酒糟显著提高西杂牛的平均日增重并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发酵酒糟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酒糟组(P0.05)。3)添加干酒糟和发酵酒糟显著降低西杂牛血清尿素氮含量,且发酵酒糟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干酒糟组和对照组(P0.05)。4)发酵酒糟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酒糟组(P0.05),p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酒糟组(P0.05);干酒糟组瘤胃液乙丙比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发酵酒糟组(P0.05);干酒糟组和发酵酒糟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4.8%干酒糟或发酵酒糟可提高西杂牛采食量;添加4.8%发酵酒糟还可促进西杂牛瘤胃发酵,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及饲料报酬;综合比较,发酵酒糟对西杂牛的促生长效果优于干酒糟。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添加槲皮素对山羊瘤胃发酵、瘤胃菌群数量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12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波杂山羊(波尔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添加槲皮素)和试验组(槲皮素添加量为100 mg/kg BW),每组6头。试验期42 d,分别在第35、38和41天晨饲后0(08:00)、2、4和8 h采集瘤胃液;在第36、39和42天晨饲后0、6 h采集颈静脉血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精料饲粮添加槲皮素,显著提高了瘤胃液p H(P=0.047)及异丁酸(P=0.001)和戊酸(P=0.034)浓度;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31)、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P=0.002)和尿素氮浓度(P=0.006),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钾离子浓度(P=0.042);对瘤胃液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10)。结果提示,高精料饲粮条件下,添加槲皮素可提高山羊瘤胃液p H,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对山羊健康具有潜在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3头年龄相同、平均体重为(650±20)kg、处于同一泌乳期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油(日粮脂肪含量均为6.5%)对奶牛瘤胃内纤毛虫数量、pH值、NH3-N浓度、菌体蛋白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3种植物油分别为葵花油、胡麻油、菜籽油。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油,瘤胃液纤毛虫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其平均值依次为(7.70,9.26,9.22)×105个/mL;对瘤胃液pH值动态变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其平均值依次为6.16,6.21,6.15,均在瘤胃发酵的正常范围之内;瘤胃液NH3-N浓度动态变化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平均值依次为14.98,16.45,16.48 mg/100 mL;对菌体蛋白浓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依次为85.17,89.83,78.87 mg/100mL。对VFA浓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中)1、0.5%(高)三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两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 d,饲喂后2、4、8、12、24 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 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氨氮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高精料日粮下添加阿卡波糖对奶牛瘤胃和后肠发酵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干奶期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阿卡波糖添加剂量为0,0.5和1.0 g/d,试验分3期进行,每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添加阿卡波糖显著降低了奶牛瘤胃液中丙酸浓度(P<0.05),提高了乙丙比(P<0.05),但对瘤胃pH值、乳酸、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添加阿卡波糖显著降低了粪便pH值和氨氮浓度(P<0.05),提高了乳酸、丁酸和异戊酸浓度(P<0.05),但对乙酸、丙酸、异丁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丙比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说明,高精料日粮下长期添加阿卡波糖虽可影响瘤胃液中个别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但对瘤胃整体发酵和瘤胃pH值无显著影响,此外,添加阿卡波糖可增加后肠发酵,并可能对后肠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谷物日粮对山羊瘤胃上皮形态结构及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MCT)和钠钾ATP酶mRNA表达的影响。将10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阉割公山羊随机分为饲喂全粗料日粮的对照组(Hay,0%谷物,n=5)和饲喂高谷物日粮的处理组(HG,65%谷物,n=5),试验期为7周。试验开始后,于每周晨饲后的0、2、3、4、6、8和12 h连续采集瘤胃液监测瘤胃pH值的变化,收集其中第0、3、6和12 h的瘤胃液待测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 VFA)浓度。试验的第50天,屠宰采集瘤胃上皮用于形态学及基因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全粗料组山羊相比,高谷物组山羊瘤胃pH值、乙酸浓度及乙丙比都显著下降(P<0.001),而瘤胃丙酸浓度、丁酸浓度及其他VFA浓度都显著升高(P<0.001);高谷物日粮组的瘤胃乳头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瘤胃乳头宽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但是两组间的瘤胃乳头表面积并无显著差异;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长期饲喂高谷物日粮导致瘤胃上皮细胞线粒体发生降解;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谷物日粮显著升高了MCT1(P<0.001)和钠钾ATP酶(P=0.001)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了MCT4的mRNA表达量(P=0.041),但对MCT2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P=0.305);进一步分析这些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pH值和VFA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CT1和钠钾ATP酶的mRNA表达量与瘤胃pH值和乙酸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总VFA、丙酸、丁酸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MCT4的mRNA表达量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总VFA、丙酸、丁酸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提示:高精料引起的瘤胃pH值下降和VFA的变化可能与瘤胃上皮MCT和钠钾ATP酶表达量的变化相关。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高谷物饲喂引发的瘤胃功能紊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蛋氨酸(RP-Met)对奶牛瘤胃发酵和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反转试验设计。选择4头产奶量相近、体质量(610±70)kg、泌乳日龄(150±30)d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经产荷斯坦泌乳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一组为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添加RP-Met 60 g/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RP-Met后日粮中各种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在数值上有所提高。在日粮中添加RP-Met对饲喂后2~6 d瘤胃液pH、氨态氮(NH3-N)质量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质量浓度及各挥发酸的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但瘤胃液pH有降低的趋势(在早饲后4 h,其pH差异已接近显著水平,P=0.057);NH3-N和VFA质量浓度有升高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尿氮占消化氮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消化氮的沉积率显著升高(P0.05);尿氮排出量明显降低,乳氮、沉积氮和消化氮转化成乳氮的效率明显升高,血浆尿素氮和牛奶尿素氮有降低的趋势,但均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P0.05)。上述结果说明,RP-Met具有较好的瘤胃稳定性和小肠消化率,能够起到RP-Met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