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变位艾美耳球虫交叉免疫试验黄兵,赵其平,何林华,吴薛忠,陈兆国,史天卫(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鸡感染球虫后会产生一种抵抗再次感染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具有种的特异性,即感染某种球虫不能保护抵抗另...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鸡艾美耳球虫(Eimeria)不同种以及来自不同地区同种不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研究其分类地位,对实验室保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eatrix)、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堆形艾美耳球虫(Eaaervulina)等4种15株鸡球虫孢子化卵囊的18SrDNA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从GenBank下载的鸡球虫18SrDNA序列一起,使用软件DNAstar 5.0 MegAlign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4种艾美耳球虫种间同源性在94.6%~99.4%之间,7株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株间同源性在99.0%-99.9%之间,5株巨型艾美耳球虫的株间同源性在96.9%~99.8%之间。用该4种鸡球虫的18SrDNA序列与GenBank下载的另外4种鸡球虫18S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这8种鸡艾美耳球虫形成2个分支,即堆形艾美耳球虫(EASH)、巨型艾美耳球虫(EMSH)、变位艾美耳球虫(Emivati)、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构成1个分支,柔嫩艾美耳球虫(ENSH)、毒害艾美耳球虫(ETAS)构成另1分支。巨型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各株的系统发育树均根据地域关系产生2个分支。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的亲缘关系较近,不同地理区域的同种不同株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种间和种内的鉴定结果与普通生物学结果一致。本研究提示18SrDNA基因可用于鸡球虫不同种/株的分类鉴定,为艾美耳球虫分子遗传学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我国斯氏艾美耳球虫长春株ADF基因并分析其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长春株相应序列的同源性,试验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柔嫩艾美耳球虫AD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我国斯氏艾美耳球虫长春株ADF基因部分序列,然后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应用DNAStar软件对测得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长春株ADF基因大小为357 bp;经DNAStar分析,我国斯氏艾美耳球虫长春株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长春株ADF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2%。说明ADF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泰州市猪球虫种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江苏省泰州市司巷乡猪球虫的感染种类以及不同年龄、不同临床症状的猪球虫感染率,共检查40头猪,猪球虫阳性22头,阳性率为55%。共查到1科2属9种球虫卵囊,其中艾美耳属(Eimeria)有8种,即猪艾美耳球虫(E.suis)、蒂氏艾美耳球虫(E.debliecki)、光滑艾美耳球虫(E.cerdonis)、粗糙艾美耳球虫(E.scabra)、新蒂氏艾症状耳球虫(E.neodebliecki)、豚艾美耳球虫(E.porci)、最小艾美耳球虫(E.perminuta)和有刺艾美耳球虫(E.spinosa);等孢属(Isospora)1种,即猪等孢球虫(I.suis)。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兔穿孔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的三重PCR方法,试验首先根据GenBank中的兔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基因、黄艾美耳球虫Efla基因、大型艾美耳球虫Eman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的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建立一种用于检测兔肠道球虫病的三重PCR方法,然后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价,最后分别采用该方法及单一PCR方法对82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计算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三重PCR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9.7℃,最佳引物(F/R)浓度为0.15/0.15,0.20/0.20,0.20/0.20μmol/L(Eper、Efla、Eman基因);该方法能特异性扩增出兔穿孔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三种兔球虫卵囊靶基因,而斯氏艾美耳球虫、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能够检测出穿孔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三种兔球虫卵囊基因组DNA的最低限值分别为6.0,6.4,8.0 pg,两种模板浓度组合(60,64,80 ng/μL和6.0,6.4,8.0 ng/μL)批内重复性试验和批间重...  相似文献   

6.
球虫病是世界家禽业所面临的经济损失最大、由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鸡有7种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lLx),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Ua).和缓芟羡耳球虫(Emiffs)。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两方面:药物的花费和疾病本身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水禽世界》2007,(9):45-4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柔嫩艾美耳球虫PTMZ株+毒害艾美耳球虫PNHZ株+巨型艾美耳球虫PMHY株+堆型艾美耳球虫PAHY株)”近日获得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这是国内首个全部采用早熟选育致弱的药物敏感虫株组成的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  相似文献   

8.
蚌埠地区山羊球虫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在安徽怀远、蚌埠、五河和凤阳县对168只山羊球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检出82只羊感染球虫,感染率48.81%,其中以母羊(60.19%)和羔羊(61.45%)感染率较高。从阳性粪样中共查获9种艾美耳属球虫。卵囊检出率比较高,且占优势的为阿氏艾美耳球虫和小型艾美耳球虫等。  相似文献   

9.
鸡艾美耳球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艾美耳球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杨林,陈利,王芳(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家禽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家禽生长发育的疾病。家鸡艾美耳球虫现知共有9种,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和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  相似文献   

10.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鸡的3种艾美耳球虫的鉴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寄生于鸡的3种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引物对不同种球虫的DNA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存在明显差异,证明RAPD技术可用于同宿主艾美耳球虫虫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1.
球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盲肠球虫病(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急性小肠球虫病(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和慢性小肠球虫病(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引起)。感染球虫的途径是啄食感染性球虫卵囊,凡被卵囊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和用具等都可传播该病。经消化道感染,3月龄以下、3~6周龄的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50%~100%。鸡舍潮湿、饲养密度过大、  相似文献   

12.
鸡球虫病防治手段研究进展及在养禽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球虫病(Coccidiosis)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生产的重要寄生虫疾病。引起该病病原体是属于孢子虫纲、真球虫目、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寄生原虫。目前公认的球虫共有7个属,其中流行性和致病力最高的是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和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2种。其生活史复杂,即有细胞内阶段、又有细胞外阶段,即有有性繁殖,又有无性繁殖阶段。在集约化养殖场球虫病发病率可达50%~70%,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病是养禽业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艾美耳科的8种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为严重。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故称盲肠球虫病;其余7种球虫寄生于小肠,因而称为小肠球虫病。病鸡表现贫血、消瘦和血痢,急性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中轻度感染主要影响生长发育,并降低对其它疾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Eimeria)的一种单细胞寄生性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感染鸡的艾美耳属球虫中,国外已报道在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和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中发现了病毒粒子或病毒RNA。但是作为危害最严重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是否有病毒感染,国内外迄今尚无报道。本研究首次在柔嫩艾美耳球虫中发现病毒并对其进行了鉴定。通过核酸分析、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活性和电镜形态观察对病毒进行鉴定。核酸酶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柔嫩艾美耳球虫总核酸电泳图谱上观察到的大小分别为1.4、2.4和3.6kb的3条病毒带均不能被DNA酶(100mg/L)降解,但可被RNA酶(1.0mg/L)降解,表明这些核酸为RNA。另外,这些核酸不能被高盐浓度(0.3mol/L NaCl)RNase A(10mg/L)降解,但可被低盐浓度(0.015mol/L NaCl)RNase A(10mg/L)降解,并且采用α-32P标记的UTP掺入法测得该病毒样核酸具有RNA依赖RNA聚合酶(RDRP)活性,表明这些核酸为双链RNA(dsRNA)。利用蔗糖梯度离心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毒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电镜负染观察到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毒粒子外观呈球形,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38nm。  相似文献   

15.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所引起的常见的原虫病,现代集约化养鸡业中最为常见、多发和危害极大。其在肠壁上繁殖,引起组织损伤,从而导致采食和消化过程中营养吸收紊乱。临床上以消瘦、血痢和贫血为主要特征[1]。根据其在肠道寄生的部位不同,主要分为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两种,盲肠球虫主要易感鸡龄为3~5周龄,而小肠球虫易感日龄常在60日龄左右。1病原学病原为原虫中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球虫。世界各国记载的鸡球虫种类共有13种之多,我国已发现9种。如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等。  相似文献   

16.
刘素玉  贾英 《动物保健》2005,(11):39-39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对养鸡业危害严重。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雏鸡.3~7周龄最易感。主要特征是患鸡消瘦、贫血和血痢。鸡的球虫主要是艾美耳属的9种球虫。它们寄生于鸡的肠道中,其中对鸡危害最大的有两种.即盲肠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小肠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研究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通过给幼兔人工感染不同数量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对其发病后的急性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将幼兔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除空白对照组外,3个试验组家兔分别经口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2×105个/只、1×105个/只、0.5×105个/只。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第8天,3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家兔的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分别为2.19×107、2×107、1×107和0,相对增重率分别为38.9%、58.0%、73.3%和100%。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对幼兔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邯郸地区家兔球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对邯郸地区的7 个县市的家兔球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952 份兔粪,结果,邯郸地区兔球虫的感染率为70% ,并全部为混合感染。共鉴定出兔艾美耳球虫9 种,它们分别是穿孔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85% )、中型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65% )、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60% )、无残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56% )、盲肠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50% )、肠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40% )、大型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30% )、长型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22% )、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17% ),其中优势种是穿孔艾美耳球虫,而梨型艾美耳球虫最少感染  相似文献   

19.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适合多种病原的孳生和传播,其中鸡球虫病是集约化养鸡场易发生的二种寄生虫病,能引起发病鸡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鸡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而引起的寄生性原虫病,在华南地区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的混合感染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20.
从河北省兔场分别单卵囊分离孢子化大型艾美耳球虫卵囊、黄艾美耳球虫卵囊及肠艾美耳球虫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后获得纯种卵囊,CTAB法提取孢子化卵囊基因组DNA。利用艾美耳属球虫18SrDNA和5.8SrDNA保守引物,PCR扩增3种兔球虫ITS-1片段,产物纯化后测序。将3种球虫ITS-1测序结果与GenBank发布的兔球虫ITS-1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距离比较,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美耳球虫河北株分别扩增出424、455、434bp的ITS-1片段。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关耳球虫河北株与GenBank中发布的同种兔球虫ITS-1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4%、97.9%和96.9%。系统发育树显示兔球虫ITS-1序列形成1个单系群,该单系群根据寄生部位分为2个姊妹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