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灵武长枣的果实、茎和叶及其相关组织中多糖的积累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长枣多糖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特征不同。在果实发育早期,多糖分布较少,主要分布于靠近外果皮的数层中果皮薄壁细胞,从果实发育的膨果期开始多糖的分布范围和数量逐渐增加,在果实发育的成熟期达到最大,中果皮及其维管束内部和周围等部位的薄壁细胞中分布了大量的多糖物质,中果皮是果实多糖类物质的主要贮藏部位;茎中分布的多糖较少,主要分布在皮层、韧皮薄壁细胞和髓中,且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减少;叶柄中多糖主要分布在基本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中,且随着果实的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叶片中多糖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叶肉和叶脉的薄壁细胞中,且随着果实的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果实中多糖的积累分布逐渐增加,并且与叶中多糖的积累分布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甜瓜果实发育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甜瓜外果皮包括表皮、气孔器和表皮毛,在幼果生长过程中,外表皮细胞主要进行垂周分裂,以适应果实体积的增大,随着果实的逐步发育,表皮细胞间隙逐渐填充一些含有木质素成分的物质,并在表皮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角质层。中果皮分为上中果皮和下中果皮,上中果皮包括薄壁细胞和横向伸长细胞,下中果皮则主要包括海绵组织和其中的维管束。幼果期,中果皮细胞排列紧密,各部分细胞大小及形态无明显差异。随着果实的发育,细胞分裂速度减慢,细胞体积不断增大,中果皮细胞径向直径呈现出梯度变化,由外向内逐渐增大。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下中果皮大部分细胞高度分散,细胞壁破裂,细胞互相融合。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成分快速溶解,果实软化成熟。  相似文献   

3.
鸭梨、黄金梨果实结构与耐贮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耐贮性强的鸭梨和不耐贮的黄金梨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果实组织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鸭梨果实表面角质层厚,且深入表皮细胞间隙,表皮细胞较厚,排列紧密,表皮下有4~5层含有大量被染成紫红色的单宁类物质;黄金梨角质层薄,表皮细胞少,不连续,甚至没有表皮细胞,表皮下细胞含单宁物质较少,有的几乎没有。此外,鸭梨近果皮果肉中石细胞多、石细胞团大;黄金梨近果皮果肉中石细胞少、石细胞团小。  相似文献   

4.
苹果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变化与贮藏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的合成和转化部位,试验表明,α-法尼烯在果实表皮角质层中大量合成,分别向外蜡质层和向内皮下细胞和果肉薄壁细胞双向转移,在果实表皮蜡质层或角质层中与氧接触,氧化生成共轭三烯和其它氧化产物;虎皮病发生、α-法尼烯与共轭三烯的含量都与贮藏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灵武长枣正常果与裂果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石蜡切片对灵武长枣正常果实与裂果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探讨裂果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长枣正常果角质层厚度、亚表皮细胞层数与裂果相近;但正常果实表皮细胞层数较裂果多,表皮厚度也较裂果厚;中果皮细胞排列较裂果的紧密;中果皮细胞大小、维管束粗细及多少、空腔大小及多少与裂果的相近。  相似文献   

6.
以16 a生“红富士”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和不套袋果实果皮解剖结构的差异及套袋果实发育过程中裂纹的发生情况及果皮解剖结构与裂纹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套袋果实角质层厚度大于同时期套袋果实,表皮细胞小于同时期套袋果实且差异显著;套袋和不套袋果实裂纹率均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套袋果实裂纹出现时间早于不套袋果实,且前者裂纹率一直高于后者;随着果实发育套袋果实梗洼部、胴部和萼洼部角质层厚度均逐渐增加,表皮细胞均逐渐增大;与未裂纹果实相比,裂纹果实角质层有较多“V”型凹陷,凹凸不平,不均一,且深入表皮细胞下方,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排列疏松,细胞之间有较大空隙,空隙被角质层填满.  相似文献   

7.
刘林 《果树学报》2012,(5):872-876
【目的】果实韧皮部胞间连丝分布特点决定韧皮部同化物卸载途径类型,为了解‘富有’柿果实膨大期韧皮部胞间连丝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膨大期果实韧皮部做超微结构研究,统计不同类型细胞界面上胞间连丝发生频率。【结果】结果表明,柿果实维管束没有维管束鞘,直接与果肉细胞连接,韧皮部由筛管分子、伴胞和维管薄壁细胞构成,筛管-伴胞界面、伴胞-维管薄壁细胞界面、维管薄壁细胞-维管薄壁细胞界面以及维管薄壁细胞-果肉细胞界面上都存在胞间连丝,伴胞-维管薄壁细胞界面上的胞间连丝发生频率约为维管薄壁细胞-果肉细胞界面上的一半。【结论】据此认为,‘富有’柿果实韧皮部伴胞与维管薄壁细胞界面上分布有中等数量的胞间连丝,显示韧皮部卸载途径为共质体类型。  相似文献   

8.
以适合鲜食嫩果的‘樟树港’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形状、硬度、组织结构、主要营养成分及细胞壁物质、风味物质的变化,并对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明确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从坐果到转色期,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肉厚度、硬度和角质层厚度呈上升趋势;果肉细胞层数基本稳定,薄壁细胞体积增大导致果肉增厚;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果实发育呈“U”形变化,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总果胶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开花后15d含量最低;辣椒素含量在发育前期增加迅速。果实发育过程中共检测出158种挥发性成分,以萜类、酯类、杂环化合物、烃类、酮类、醇类、醛类为主,开花后10~25 d萜类、酯类、烃类、酮类、醛类化合物增加。嫩果期果实口感优良的原因主要为果实硬度小、角质层薄、辣度适中、纤维素和总果胶含量低,挥发性成分相对较多。此外,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是影响‘樟树港’辣椒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果梅品种‘细叶青’和‘莺宿’为材料,对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组织结构解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梅果实生长呈双“S”型曲线,果核生长呈单“S”型曲线,两个品种的果实发育存在差异。‘细叶青’果实的硬核期短于‘莺宿’;果梅子房内有2个半倒生胚珠,而只有1个胚珠发育为成熟胚;外果皮是一种复合结构。由表皮毛、表皮细胞等组成:中果皮主要是由薄壁细胞和分布其中的维管束组成;内果皮组成成分是石细胞;合子细胞分裂经过球形胚和子叶形胚时期。  相似文献   

10.
苹果果实内含物与轮纹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光和金冠果实接种并测定果实内含物,发现果实内的钾、钙、单宁和糖类对果实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影响,抗轮纹病果实中钾和单宁的含量较高,糖类含量低。钾、钙和单宁在果实中的含量随果实生长而逐渐降低,糖类则渐增。探讨了以增加果实内钾、钙含量等方法来提高果实对轮纹病抗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甜柿果肉中单宁积累的显微特征,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和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甜柿不同组织中单宁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甜柿果实单宁积累有如下特征:贮藏组织和维管组织中只有少量细胞积累单宁,大部分细胞不含单宁;单宁积累场所有两部分,一是细胞内空间,为液泡,一是细胞外空间,即细胞间隙;贮藏组织中才有细胞间隙,只有贮藏组织细胞间隙才积累单宁;积累单宁细胞的内部空间几乎被单宁充满,细胞质极少;通常2个或多个单宁细胞聚集成簇。  相似文献   

12.
套袋对苹果果皮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10年生寒富苹果为试材,进行了不同的套袋(反光膜袋、双层纸袋、塑膜袋)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微域环境下寒富苹果果皮的外观特征和解剖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套反光膜袋能明显提高果实的光洁度,改善果实的着色,果点不明显;套双层纸袋的次之;套塑膜袋和不套袋果实光洁度差,着色过浓,果点多且大,果面粗糙,不利于生产优质果;套不同类型的果袋,果皮解剖结构差异明显,套反光膜袋,角质层变薄,角质层光滑均匀度好,个别处有“V”型凹陷,表皮细胞变大,形状近圆形;套双层纸袋和塑膜袋,角质层均变厚,有较深的“V”型凹陷,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不套袋果,角质层较均匀光滑,表皮细胞狭长且小。另外,套袋后,果实的表皮细胞变大且细胞壁变厚,改变了表皮细胞的排列方式,减少了表皮细胞层数,降低了机械组织的厚度及层数。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樱桃叶单宁积累的特征,用组织化学和超微技术对幼叶与成熟叶中的单宁积累及分布特点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樱桃幼叶和成熟叶均积累单宁,积累单宁的细胞类型有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维管薄壁细胞。叶发育阶段不同,单宁分布模式略有差异:在各种组织尚未完成分化的幼叶中,维管组织、表皮以及两者之间的支持组织积累较多单宁,将来分化为叶肉组织的细胞积累单宁较少。在成熟叶中,叶肉细胞积累单宁较多,而维管组织和表皮只积累少量单宁。单宁在液泡中积累,被限制在液泡内,不向细胞质中扩散,从而不会影响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功能。归纳起来,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均积累单宁,但单宁分布模式随叶片发育状态而发生微小变化,樱桃叶具有以单宁为基础的防御紫外线伤害和病原菌侵染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华云  王善广 《果树科学》1997,14(3):174-175
套袋能够明显增加果实外观品质,尤以黄袋作用明显,套黄袋的果实皮孔覆盖值、角质层厚度、表皮层厚 度,单宁层厚度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5.67%、26.96%、36.47%、12.62%。  相似文献   

15.
水果涩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涩味是影响果实风味的重要指标之一,引起果实涩味的主要物质是单宁以及其他少数几种酚类物质,适量的涩味物质具有增加果实清爽口感、强化酸味、提高果实风味的作用,而涩味物质含量过高,则会引起强烈的涩味。目前,单宁类物质生物合成与调控以及脱涩机制与技术受到广大研究者关注并取得丰硕成果。笔者综合国内外研究报道,论述了果实单宁概念与结构、单宁的收敛性、单宁细胞以及涩味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从物理、化学、分子3个方面对果实涩味进行调控。阐述了果实脱涩机制与技术,包括单宁缩合学说、竞争学说、单宁转变为不溶性复合体及单宁细胞稀释效应4种脱涩机制以及乙醇脱涩、CO2脱涩等多种果实脱涩技术,并为以后果实涩味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改善果实风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东方百合‘索邦’诱导小鳞茎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东方百合‘索邦’鳞片为试材,研究鳞片扦插诱导小鳞茎形成的过程及其鳞片内部糖和蛋白质的分布特点。经石蜡切片PAS和汞溴酚兰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1)小鳞茎起源于近轴基部8~14层薄壁细胞,为内起源;形态发生过程依次经过了启动、生长锥形成、叶原基形成和小鳞茎形成;小鳞茎的形成与分生细胞团所在位置有关。(2)小鳞茎发生过程中多糖主要以颗粒状存在于分裂旺盛的分生组织和维管组织周围,多糖含量高时有利于诱导形成维管组织;蛋白质主要集中于细胞核周围;多糖和蛋白质在分生组织及其周围细胞之间存在着浓度梯度,由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到周围的薄壁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多糖含量则由低到高。  相似文献   

17.
套袋对莱阳茌梨果皮结构和PPO,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对莱阳茌梨幼果进行套袋处理,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单宁层厚度、角质层厚度、皮孔覆盖值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分别下降15%~30.69%、21%~52.16%、40%、84%和37%。套袋使果实表皮层细胞排列更加整齐,黄袋作用比白袋更明显。套袋对结构的影响可能由于减少了外界不良环境作用和抑制了果实体内PPO、POD活性。套袋将有利于提高果实耐藏性和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黄明霞 《果农之友》2005,(12):32-32
1脱涩的原理柿果实内含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它的原生质里含有很多单宁物质,被称为单宁细胞。涩柿果实中的单宁,绝大多数以可溶性状态存在于单宁细胞内。当人们咬破果实后,部分单宁流出来,被唾液溶解,使人感到有强烈的涩味。甜柿果实中的单宁,绝大多数以不溶性状态存在,当人们咬破果实后,单宁不为唾液所溶解,所以不会感到有涩味。脱涩,就是将可溶性单宁变为不溶性单宁,并不是将单宁除去或减少,这种变化在单宁细胞内较容易进行。2脱涩的作用柿脱涩的作用大致分两种: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2.1直接作用用酒精、石灰水、食盐等化学物质,渗入单宁细胞…  相似文献   

19.
梨果及石细胞团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言 对梨果及石细胞团发育过程的研究,在国外虽有报道,但仅涉及西洋梨;国内研究多限于梨果实增大动态及石细胞大小与品质关系等方面。本研究对不同种和品种梨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幼果果肉薄壁细胞的分裂、增生;原基厚壁细胞的出现,聚簇、木质化与石细胞团的形成;团围薄壁细胞与团间薄壁细胞的发育动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于1985—1986年进行。选择沙梨系统苹果梨,白梨系统真红肖,秋子梨系统酸梨锅子、小香水、大香水及白梨与秋子梨的杂交种白糖梨等6个品种。从盛花期开始至果实成熟期为止,每10天进行一次果实增大调查,调…  相似文献   

20.
龙眼果皮发育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储良龙眼品种为试材,观察了果皮的解剖结构发育特点。果皮发育早期(花后10d前),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活跃,外果皮有凸起的皱褶结构,有大量的表皮毛分化。果皮发育中期(花后10~52d),细胞体积变大,表皮毛开始脱落,外果皮逐渐平滑,中果皮处有石细胞群和海绵状组织的分化。果实发育后期(花后52d后,假种皮快速膨大阶段),有木栓形成层出现,形成周皮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随着果实生长,木栓层出现局部破裂。龙眼果皮可划分为外、中、内3层。中外果皮在发生次生木栓化前,由外表皮细胞及其附属物和角质层组成;在形成木栓形成层产生次生结构后,外果皮则由周皮组成。内果皮来源于子房内壁的几层细胞,由一层内表皮细胞和与之紧密相连的几层薄壁细胞组成。中果皮根据其组织特点可进一步分为上中果皮和下中果皮,上中果皮包括石细胞群、外层维管束和外果皮之内的薄壁细胞;下中果皮则主要包括海绵组织和其中的维管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