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高效、优质的终端父本,为规模化猪场引种、繁育和饲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选用不同品系(品种)公猪包括PIC399配套系、加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与二元法系长大母猪进行杂交,测定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以及胴体等级等指标。结果显示:115 kg上市猪日增重以加系杜洛克组(GC)最高,体重达100、115 kg所需日龄均比美系杜洛克组(GA)和PIC399组(GP)提前,且与GC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效率方面以GA组表现最好,体重达100、115 kg时的肉料比均比GC组和GP组低,且与GP组差异显著(P0.05),但与GC组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胴体测试背膘结果表明,体重达100、115 kg时GA组背膘指数均比GC组和GP组低,且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在体重达100 kg时GP组眼肌面积较GA组和GC组大,且与GC组差异显著(P0.05);而在体重达115 kg时GA组的眼肌面积最大,且与GC组差异显著(P0.05)。从眼肌面积考虑GA组更适合饲养大猪;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盈利能力最好的是GA组,当体重达100、115 kg时销售利润均比GC组和GP组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河北省种畜禽质量监测站2014—2015年的种猪性能测定数据包括30~100 kg平均日增重、3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100 kg体重眼肌面积、饲料转化率和抗体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生长性能存在差异,如大白和长白品种30 kg体重日龄冬春季明显大于夏秋季(P<0.05),杜洛克品种100 kg体重眼肌面积和测定期饲料转化率冬春季明显大于夏秋季(P<0.05),不同品种种猪生长性能存在差异,如达30 kg体重日龄杜洛克明显高于大白和长白,校正达100 kg体重眼肌面积杜洛克猪>大白种猪>长白猪,且杜洛克猪与大白种猪、长白猪差异显著(P<0.05),测定期饲料转化率,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且杜洛克猪与大白猪差异显著(P<0.05)。猪群免疫合格率与死淘率呈负相关等关系,即总体免疫合格率较高的猪群,死淘率也相应较低。  相似文献   

3.
彭兴  赵云翔  李私丞  江威  朱琳  郑伟 《猪业科学》2019,36(9):108-109
扬翔华系杜洛克是以美系杜洛克和丹系杜洛克为育种素材,通过多个世代持续选育而成的一个瘦肉型猪专门化品系。该研究以扬翔华系杜洛克7个不同世代后备猪为对象,针对其生长性状的选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母猪从第5世代开始,后面3个世代生长速度均显著优于前面各世代(P 0.05),且第7世代后备公、母猪校正115 kg体重日龄分别达到了166.28 d和171.36 d,均显著快于0世代(P 0.05)。后备公、母猪在校正115 kg体重日龄方面的平均世代改良比例分别达到了1.76%和1.72%。在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方面,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母猪平均世代改良比例分别达到了1.77%和2.44%。扬翔华系杜洛克在校正115 kg体重日龄及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方面取得较大遗传改良。扬翔华系杜洛克公、母猪达115 kg体重日龄平均每个世代减少2.69 d和2.49 d,115 kg体重背膘厚平均每个世代降低0.15 mm和0.20 mm。文章主要总结了扬翔华系杜洛克猪专门化品系生长性状选育的阶段性成果,为后续研究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初生重(BW)和出生季节对后备公猪生长性能和采食性能的影响,试验采集广西某核心育种场584头后备公猪(其中杜洛克189头、长白274头、大白121头)的采食、生长性能及出生信息等数据,按照初生重分为高初生重组(BW1. 798 kg)、中初生重组(1. 197 kgBW1. 798 kg)和低初生重组(BW1. 197 kg),比较了不同初生重组后备公猪间的生长性能和采食性能的差异;同时按照出生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组,比较不同季节出生的后备公猪的初生重及生长、采食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初生重组公猪在体重为30~100 kg期间日增重(ADG)、剩余采食量(RFI)、平均日采食量(ADFI)、校正115 kg体重日龄和校正115 kg体重日增重均差异显著(P0. 05),而校正115 kg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P0. 05)。夏季出生的仔猪初生重最高,与秋季出生的仔猪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春季出生的仔猪初生重最低,与夏、秋季出生的仔猪间均差异显著(P0. 05);秋季和春季出生的仔猪日增重、校正115 kg日增重、校正115 kg日龄、校正115 kg背膘厚、校正115 kg眼肌面积、饲料转化率和平均采食量均差异显著(P0. 05),而剩余采食量和校正115 kg瘦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 05)。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呈负相关,与剩余采食量的相关性较弱,而与校正115 kg日增重呈较强的正相关;剩余采食量与饲料转化率、平均采食量均呈强正相关。因此,选留秋季出生且初生重大的后备公猪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其后代也有更好的生长性能;结合剩余采食量与日增重、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等生产性状综合制订选择方案能使选育进程向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养猪》2021,(4)
扬翔Ⅰ号猪配套系终端父本以引进的美系杜洛克、丹系杜洛克为育种素材,进行自主培育。展示扬翔Ⅰ号猪配套系终端父本YX101公猪(丹系杜洛克)、YX102公猪(美系杜洛克)、YX106公猪(美系与丹系合成的杜洛克,称合成系杜洛克)生长性能数据,其中校正100 kg体重日龄:YX101(152.2 d)YX106(158.5 d)YX102(165.5 d);校正100 kg体重日增重:YX101(651.23 g)YX106(626.5 g)YX102(598.1 g),各品系校正100 kg体重日龄、日增重均差异极显著。扬翔Ⅰ号猪配套系终端父本生长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6.
庄鲁  刘小丰  龚辉 《养猪》2019,(4):69-69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的美系仔猪断奶重与其40~100 kg肥育阶段日增重、料重比、校正达100 kg体重日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关系,收集分析了59头杜洛克、130头长白、190头大白母猪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仔猪断奶重与其40~100 kg肥育阶段的日增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料重比和校正达100 kg体重日龄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无关。  相似文献   

7.
新老美系杜洛克猪生长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初始重为20kg左右的新、老美系杜洛克猪各12头进行肥育试验,体重达90kg左右结束,之后进行胴体品质测定。结果表明,新美系杜洛克猪日增重770g,老美系杜洛克猪日增重728g,差异极显著;不同性别日增重为公猪813.4g、母猪698.1g、阉公猪813.7g,母猪与公猪、阉公猪日增重差异极显著,而公猪与阉公猪日增重仅差0.3g,差异不显著;瘦肉率新美系杜洛克猪64.21%,老美系杜洛克猪61.17%,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三元杂交商品猪的哺乳期生长性能、育肥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等的差异,试验选择丹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同美系二元杂交母猪配种生产两种(丹系和美系)三元杂交商品猪,在相同批次分娩且在相同饲喂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了后代的生长性能、育肥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哺乳期丹系和美系三元杂交仔猪日增重分别为266,233 g,二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丹系三元杂交商品猪的校正100 kg日龄和校正100 kg背膘厚极显著低于美系三元杂交商品猪(P0.001),校正100 kg眼肌面积和全程日增重极显著高于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商品猪(P0.001);两品系间肉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丹系杜洛克公猪配种后代哺乳期间生长性能、育肥性能、屠宰率明显优于美系杜洛克公猪配种后代。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品系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对其后代商品猪胴体性状的影响,选取214和108头分别由美系和加系杜洛克公猪配种、出生时间相近(±2 d)和体重相近(35±5 kg)的后代三元商品猪进行育肥饲养,结束饲养后开展屠宰试验,测定背膘厚度、眼肌厚度、瘦肉率和肋骨数。结果显示:加系杜洛克商品后代的背膘厚度、眼肌厚度显著(P<0.05)高于美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加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的瘦肉率、肋骨数显著(P<0.05)低于美系杜洛克。同一品系不同性别间背膘厚度、眼肌厚度、瘦肉率均不显著(P>0.05),加系商品公猪肋骨数极显著低于母猪肋骨数(P<0.01)。结论:美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的胴体性状优于加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采食量、胎次和性别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89头鲁育大约克和82头鲁育杜洛克饲养于种猪生产性能自动测定系统,实时测定试验猪的采食信息和生长性能。结果表明,采食量正向调控猪的生长性能,极显著影响鲁育杜洛克和大约克猪的日增重、试验天数,显著影响鲁育杜洛克100kg体重校正日龄和鲁育大约克的料重比。鲁育杜洛克和大约克公猪的日增重显著高于相应品种的母猪,料重比、总采食量显著低于相应的母猪。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比较扬翔华系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与培育所用素材美系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在生长性能方面的差异。试验选取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健康状况良好的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共479头,其中美系杜洛克后代三元杂商品猪366头,扬翔华系杜洛克后代三元杂商品猪113头,按相同饲养标准进行饲养管理,试验期间自由饮水,自由饮食,并进行仔猪初生重、断奶重等相关生长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扬翔华系与美系杜洛克后代三元杂商品猪的哺乳期生长性能(初生重、校正28日龄断奶重和日增重)与部分育肥期生长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 0.05)。与美系杜洛克后代三元杂商品猪相比,扬翔华系杜洛克后代三元杂商品猪的校正100 kg眼肌面积极显著提高了7.00%(P 0.01),而校正100 kg背膘厚显著降低了5.10%。总体而言,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配种后代三元杂商品猪生长性能略优于美系杜洛克。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21,(3)
为研究杜洛克公猪肌内脂肪含量与重要生长指标的相关性,试验通过B超测定了738头杜洛克公猪活体肌内脂肪以及重要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肌内脂肪与180日龄体重、背膘厚、眼肌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34、0.510和0.267;眼肌面积与初生重、180日龄体重、背膘厚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157、0.624和0.323;背膘厚与180日龄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498;180日龄体重和初生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200。研究为高肌内脂肪含量的杜洛克公猪选育提供了相关理论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2009年测定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仔猪0~28日龄时体重、体长的相对生长速度随着周龄增加逐步变慢;同期相比,体重的相对生长速度要大于体长。育肥猪50~80kg体重阶段日增重较25~50kg及80~100kg两个阶段要大。后备种猪校正达100kg体重日龄、活体背膘厚的大小顺序均为:大约克猪杜洛克猪长白猪。母猪分娩前背膘厚、哺乳期背膘损失与其胎次、繁殖性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旨在对杜洛克猪生长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鉴定。本研究选用361头杜洛克种公猪作为试验群体,对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平均日增重、达100 kg活体背膘厚和达100 kg眼肌面积性状进行测定,基因型信息使用50K单核苷酸多态性阵列进行分型,质控后得到31 618个SNPs。使用GCTA软件利用基因组信息对各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使用R软件rMVP包FarmCPU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和候选基因。结果表明,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平均日增重、达100 kg活体背膘厚和达100 kg眼肌面积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27、0.29、0.16和0.11,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达10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平均日增重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值均为-0.99,为强负相关关系。全基因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达10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平均日增重性状上共检测到3个显著SNPs,均位于10号染色体上。使用最小显著差数检验法对显著SNPs的等位基因型进行多重比较,显著SNPs rs81237156、rs81424502和rs...  相似文献   

15.
中心测定的种猪生长性能数据可通过统计分析挖掘信息,为实际生产提供方向性参考。对57头杜洛克猪中心测定数据分析发现,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进场日龄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进场体重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开测日龄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和生长性能指数均与开测日龄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开测日龄与进场日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进场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种猪企业送测的杜洛克种猪,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和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校正至100 kg体重眼肌面积和测定期料重比也呈现组间显著差异(P0.05)。猪场间杜洛克种猪生长性能指数均值最高相差13.48,相差幅度达到15%;校正至100 kg眼肌面积平均值最高相差3.44 cm2,相差幅度达到10.8%;校正至100 kg日龄最高相差21.17 d。建立种猪品牌应根据客观的测定数据作为主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初生重、性别和屠宰体重对扬翔华系杜洛克所产后代杜长大三元杂商品猪胴体性和肉品质性状的影响,为降低商品猪饲养成本和改善猪肉品质提供指导意见。试验选取体况相近且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商品猪共317头,按照其初生重(BW)分为低初生重组(BW1.22 kg)、中初生重组(1.23 kgBW1.43 kg)和高初生重组(BW1.44 kg)。公猪均在7日龄时去势,饲养条件相同并分析其胴体性能的差异,且在3个体重阶段(90~110 kg、110~130 kg和130~150 kg)屠宰进行肉质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胴体性能方面,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在不同初生重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阉公猪的背膘厚(BF)显著高于母猪,提高了17.97%(P0.01);此外,眼肌面积和背膘厚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肉质性状方面,与母猪相比,公猪的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均分别极显著提高了4.34%、15.82%(P0.01);而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均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下降,其中低屠宰体重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高屠宰体重(P0.05),提高了18.5%,但与中屠宰体重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初生重对猪胴体性状及肉质品质影响较小,阉公猪胴体性能良好,肉品质更优;猪肉品质在不同屠宰体重间稍有差异,为提高其风味、肉质感观等,建议扬翔1号猪配套系商品猪屠宰体重在110~130 kg范围最佳。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19,(3)
为比较三元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和眼肌面积,试验通过B超测定4种三元猪80~115 kg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三元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随体重增加而增加。杜洛克猪(新美系)×[托佩克猪(N系)×托佩克猪(A系)(]QN)组、杜洛克猪(台系)×[长白猪(美系)×大白猪(法系)](MZ)组背膘厚在80~90 kg缓慢增加(P0.05),90~100 kg显著增加(P0.05),100 kg后趋于稳定(P0.05)。杜洛克猪(美系)×[长白猪(美系)×大白猪(法系)(]MX)组背膘厚在100 kg前显著增加(P0.05),100 kg后趋于稳定(P0.05)。杜洛克猪(新美系)×[长白猪(法系)×大白猪(法系)(]GA)组背膘厚在110 kg前缓慢增加(P0.05),110 kg后显著增加(P0.05)。4种三元猪眼肌面积在110 kg前显著增加(P0.05),110 kg后趋于稳定(P0.05)。三元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因杂交组合方式不同而异。背膘厚方面,除80 kg时MX组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外,其余体重阶段各组间背膘厚差异均不显著(P0.05)。眼肌面积方面,除100 kg时,MX、GA高于MZ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外,MX、GA组在其余体重阶段均显著高于QN、MZ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元猪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与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试验结果表明,4种三元猪适宜上市体重均为110 kg,MX、GA组眼肌面积高于QN、MZ组,建议推广MX、GA三元猪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三元杂交猪选育效率,试验采用B超活体测定4种三元猪80~115 kg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1)背膘厚方面:杜洛克猪(新美系)×[长白猪(新美系)×大白猪(新美系)](XN)组、杜洛克猪(老美系)×[长白猪(新美系)×大白猪(新美系)](XO)组在90 kg前缓慢增加( P >0.05),90~110 kg显著增加( P <0.05),110 kg后趋于稳定( P >0.05);杜洛克猪(加系)×[长白猪(法系)×大白猪(法系)](GC)组在90~100 kg缓慢增加( P >0.05),其余体重阶段显著增加( P <0.05);PIC399猪×[长白猪(法系)×大白猪(法系)](GP)组在110 kg前缓慢增加( P >0.05),110 kg后显著增加( P <0.05)。(2)眼肌面积方面:XN组在各阶段显著增加( P <0.05);XO、GC、GP组在110 kg前显著增加( P <0.05),110 kg 后趋于稳定( P >0.05);GP组在各阶段均显著高于XN、XO、GC组( P <0.05)。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因杂交组合方式不同而异。(3)背膘厚方面:除90 kg时XN组显著低于GP组( P < 0.05 )外,其余体重阶段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背膘厚、眼肌面积与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P <0.01);背膘厚与眼肌面积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 P >0.05)。结果表明:XN组适宜屠宰体重为115 kg,XO、GC、GP组适宜屠宰体重均为110 kg;GP组各阶段眼肌面积最高,建议在生产中推广GP三元杂交育肥猪。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河北省种畜禽质量监测站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0—2018年的公猪生长测定数据,通过协方差分析,比较了杜洛克、大白和长白猪3个品种以及不同品系的生长性能。最终有来自52个场的2 522头公猪用于分析,包括525头杜洛克、1 416头大白猪和581头长白猪,3个品种分别有4、6、6个品系。结果表明,长白猪除饲料转化率显著优于大白猪外,其他5个性状性能与大白、杜洛克猪接近,杜洛克的3个瘦肉率性状表现最优。英系杜洛克生长速度、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在4个品系中表现最好,加系和美系相差不大。在大白猪中,加系大白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平均日增重和100 kg活体背膘厚表现最好,瑞系大白猪的100 kg眼肌面积和估计瘦肉率最高。2012年之后,3个品种日增重开始缓慢提高;饲料转化率保持在2.10~2.20;达100 kg体重日龄在155 d上下浮动;背膘厚逐渐降低且渐趋稳定,估计瘦肉率稳定在55%~56%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选择来源、日龄相近,体重约18 kg的健康去势荣昌猪及DLY公猪各48头,分别随机分为6个重复。分别于20、35、50、80 kg及结束(荣昌猪100 kg、DLY 120 kg)体重时,每个重复选择1头猪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及肉质性状。结果表明:随着体重增加,屠宰率、背膘厚及眼肌面积呈直线或二次曲线上升,胴体瘦肉率呈直线或二次曲线下降,荣昌猪肌肉组织及脂肪组织的发育均早熟于DLY;肉质随体重的增加呈改进趋势,荣昌猪在80~100 kg阶段趋于成熟,DLY在100~120 kg阶段趋于成熟;荣昌猪与DLY胴体性状差异较大,背膘厚、眼肌面积及胴体瘦肉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肉质性状荣昌猪优于DLY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