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蛋鸡育雏育成舍水暖锅炉管道供暖效果及其对雏鸡体重生长发育的影响。使用水暖锅炉管道供暖系统对五层层叠式笼养蛋鸡育雏育成舍进行供暖,测定鸡舍和育雏育成笼内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雏鸡体重,分析水暖锅炉管道供暖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鸡舍内平均温度为29.17~32.25℃,育雏育成笼内平均温度为29.69~33.42℃;鸡舍内相对湿度为44.50%~55.95%,育雏育成笼内相对湿度为34.83%~58.98%。鸡舍内水平方向上育雏育成笼不同测定点和环境控制器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存在差异;垂直方向上育雏育成笼不同笼层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也存在差异,最上层笼具内的相对湿度最低;水暖锅炉管道供暖系统热水管末端的平均温度显著低于起始端。试验期间雏鸡体重符合本品种饲养管理手册要求。提示水暖锅炉管道供暖系统能够满足蛋鸡育雏供暖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四层层叠密闭式本交笼养鸡舍春季不同位置舍内环境参数差异及其相关性。以四层层叠密闭式本交笼养鸡舍为研究对象,每天6∶00~8∶00、12∶00~14∶00和18∶00~20∶00测定蛋鸡舍内各观测点风速、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CO_2浓度和O_2含量环境参数。从湿帘端到风机端风速和CO_2浓度显著增加(P0.05),温度和相对湿度呈逐渐降低趋势。H_(1.47m)和H_(2.33m)测定点的光照强度、风速和温度显著高于H_(0.64m)和H_(3.16m)(P0.05),而相对湿度呈相反趋势(P0.05)。H_(0.64m)和H_(1.47m)的CO_2浓度显著高于H_(2.33m)和H_(3.16m)(P0.05),而O_2含量则呈相反趋势(P0.05)。12∶00~14∶00的光照强度、风速、温度和O_2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时间段(P0.05),而相对湿度和CO_2浓度则较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风速与温度、风速与O_2含量以及温度与O_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相对湿度与风速、温度和O_2含量以及CO_2浓度与温度和O_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结果建议应根据鸡舍内环境实际情况以及各个参数间的相关性合理调整饲养管理以提高种鸡生产性能和养殖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对网上平养育雏鸡舍前端和后端环境指标持续监测,分析不同周龄不同位置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分布规律。环境参数结果显示:网上平养育雏鸡舍后端的温度、氨气和粉尘浓度极显著高于前端(P0.01),前端湿度极显著高于后端(P0.01);后端二氧化碳浓度略高于前端(P0.05);随周龄增加和通风量加大,温度、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逐步降低,最后趋于稳定,湿度逐步升高,2~5周龄鸡舍粉尘浓度逐步升高,5周龄后急剧降低;除了鸡舍室内湿度低于标准要求外,温度、氨气、二氧化碳、粉尘等环境参数均符合养殖场空气质量标准。生产性能结果显示:蛋鸡体重随周龄增加呈线性增加,且鸡舍前后端鸡只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胫长在7周龄前呈线性增加,7周龄之后增加幅度放缓,且前后端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讨封闭式蛋鸡舍育雏期间环境参数监测及对其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期间每周测定舍内前、中、后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和氨气浓度,并随机选取每个监测点伊莎褐蛋鸡50只,测量其体重、胫长、龙骨长、胸宽等生长指标,试验期为1~63日龄。结果表明:试验期间舍内环境参数均在标准范围内,氨气浓度在育雏前期和后期鸡舍中间和后部显著高于前部(P<0.05),中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温度在雏鸡28、35和63日龄均为鸡舍后部的显著高于前部的(P<0.05),其他日龄无显著差异(P>0.05)。鸡舍内环境因素对各位点体重和胫长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胸宽在雏鸡42和49日龄差异显著(P<0.05),龙骨长在14、28和42日龄差异显著(P<0.05),其他日龄差异均不显著(P>0.05)。鸡群生长指标均匀度较好。由此可见,舍内环境控制较好且均匀度较高的状态下,育雏期间鸡群整体生长发育和均匀度较好。  相似文献   

5.
冬季六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鸡舍环境质量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对六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鸡舍冬季环境质量进行测定与分析,以期为蛋鸡层叠式笼养环境控制提供参考依据。以六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鸡舍为研究对象,使用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粉尘采样器和测氧仪每天6∶00~8∶00、12∶00~14∶00和18∶00~20∶00对鸡舍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不同位置的环境质量参数(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风速、粉尘浓度和氧气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采取侧窗进风、纵向通风的模式下,六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鸡舍冬季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分别为19.18℃、58.75%和0.12 m/s,空气中平均二氧化碳浓度、粉尘浓度和氧气含量分别是2 477.22 mg/m3、3.27 mg/m3和20.23%,不同测定点之间环境质量存在差异。下层H0.6 m、H1.3 m和H1.9 m测定点的温度显著低于上层H3.1 m、H3.8 m和H4.4 m的温度(P0.05),上层的相对湿度显著低于下层(P0.05)。上层的光照强度低于下层的光照强度(P0.05),上层H3.1 m、H3.8 m和H4.4 m测定点的二氧化碳浓度和粉尘浓度显著高于下层(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鸡舍内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二氧化碳浓度、氧气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风速与温度、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有窗封闭式笼养育雏鸡舍为对象,于2018年3月~2019年1月开展研究鸡舍内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CO2)、氨气(NH3)、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浓度和细菌总数,并分析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季节育雏舍内环境温度满足鸡群正常需要,鸡群成活率超过97%。夏季舍内相对湿度达82.48%,并且料肉比高于春季、秋季和冬季。春季、秋季和冬季CO2浓度易超标,不同季节舍内白天温度均高于夜晚,而白天CO2浓度低于夜晚。不同季节舍内环境温度分别与相对湿度、CO2浓度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试验表明:有窗封闭式育雏鸡舍内不同季节雏鸡生长发育良好,但夏季湿度过高,春季、秋季和冬季舍内CO2浓度高于标准。建议夏季应合理控制舍内相对湿度,春秋冬季注意平衡舍内的保暖和通风工作。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对夏季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环境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以期为蛋鸭层叠式笼养舍环境控制提供参考。分别以开启10台、12台和14台风机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为研究对象,使用风速测定仪和红外式气体检测仪于每天6∶00~8∶00、12∶00~14∶00和18∶00~20∶00对鸭舍水平方向不同位置的环境质量参数(包括温度、相对湿度、CO_2浓度和风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夏季在采取纵向通风的模式下,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平均温度为27.62℃、相对湿度为77.91%、CO_2浓度为483.81 mg/m~3、风速为1.47 m/s,不同测定点之间环境质量存在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鸭舍内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CO_2浓度和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湿度与CO_2浓度和风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O_2浓度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见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内不同位置环境质量参数存在差异,综合考虑能耗及舍内环境参数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开启12台风机可以取得最佳的舍内环境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阶梯笼养蛋鸡育雏舍内温度、湿度、氨气和光照分布规律,1~49日龄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结果:上、中、下三层均表现为中间温度高于两端,由上至下依次呈下降趋势,其中上层鸡笼前端温度极显著低于中间和后端(P0.01),下层鸡笼中间温度极显著高于两端(P0.01);上层和中层鸡笼前端湿度极显著低于中间和后端(P0.01),且由前至后逐步升高,下层鸡笼中间湿度极显著高于前端和后端(P0.01);上、中、下三层均为中间氨气浓度极显著高于两端(P0.01),整个鸡舍中间中层氨气浓度最大,氨气与湿度表现相似规律;上层光照强度高于下层,其中前端和后端差异显著(P0.05),中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鸡1~49日龄体重略超过品种标准的标准体重,各周龄均匀度介于81.2%~84.5%之间。  相似文献   

9.
非密闭式鸡舍,其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普遍较差,尤其是由一些旧房改造成鸡舍,育雏期温度更难达到要求,且燃料供暖成本高。因此,一些养鸡户摸索采用鸡舍内再搭建临时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育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法主要适用于由雏鸡直到淘汰出笼不转舍的一贯制鸡舍的育雏保温期,尤其适宜于农村养鸡户育雏的供暖。可用于任何需供暖育雏的季节,一般冬季使用期较长,而夏秋季节使用期短一些。其原因是实行全程饲养方式,势必出现雏鸡阶段时舍内生长面积、空间过剩,而此时育雏升温,就只有将整个舍内温度都升高,才能达到雏鸡所需温…  相似文献   

10.
旨在通过监测和分析对比封闭式肉种鸡舍冬季和夏季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季节性调节鸡舍内环境参数提供数据基础。试验在江苏省常州市某封闭式肉种鸡舍进行,试验鸡舍内设7个监测位置,包含5个不同的水平位置和3个不同高度(前、中、后、上、下、南、北),分别在冬季(2016年12月)和夏季(2017年7月)连续监测7 d,每天5:00~21:00每2 h监测1次舍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光照强度、颗粒物(PM)浓度、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浓度,每天监测9次。结果表明:夏季鸡舍内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光照均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而PM浓度、NH3和CO2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冬季(P0.01);喂料等人为行为和鸡的活动可引起PM浓度升高,关灯后不同粒径PM浓度均下降;夏季和冬季鸡舍内风速均与NH3和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夏季母鸡产蛋率显著高于冬季(P0.01),但孵化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夏季封闭式鸡舍内空气质量较冬季更好,鸡的活动会引起PM浓度上升,鸡舍内风速显著影响NH3和CO2浓度,封闭式肉种鸡舍内夏季母鸡产蛋率高于冬季。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屋面设置吊顶与否对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选择豫北地区有代表性的两种屋顶的蛋鸡舍,一种屋顶下不设吊顶(类型1),另一种屋顶下设置吊顶(复合聚苯板)(类型2)。自2013年3月23日~3月28日与4月17日~4月20日分别对各舍内的微粒与氨气进行测定,采样时间均为每天8∶00~9∶00和14∶00~15∶00,采样位置的选择均根据鸡舍内的布局,水平方向沿进气方向(纵向)分别选取前、中和后部,每个水平部位采样点的垂直方向又分别选取上、中和下部3个点(距离地面分别为1.8m、1.1m和0.3m)。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类型2前部在上午的微粒浓度显著高于类型1(P0.05),垂直方向上,不论是上午还是下午,类型2在上、中和下部以及垂直方向总的微粒浓度均呈现出比类型1升高的趋势;而在整个舍内的微粒浓度类型2显著高于类型1(P0.05)。在水平方向上,类型1的氨气浓度显著低于类型2(P0.05);在垂直方向上,上午和下午上部的氨气浓度以及下午的下部氨气浓度和垂直方向总平均浓度均呈现出类型2显著高于类型1(P0.05);在整个鸡舍内,类型2的氨气浓度也显著高于类型1(P0.05)。因此,设置吊顶的蛋鸡舍与不设的相比,易使微粒和氨气在舍内蓄积。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冬季有窗式鸡舍内不同位置对光照、温度、相对湿度、氨气浓度和细菌密度等环境指标的影响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东西方向上,细菌密度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显著高于西部(P0.05),其他环境因子差异不显著;南北方向上,湿度和氨气浓度差异显著,南部显著高于北部(P0.05),而光照、温度和细菌总数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鸡舍内不同位置的光照强度与氨气浓度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ig.(2-tailed)0.05),温度与湿度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Sig.(2-tailed)0.05),其他各环境因素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有窗式鸡舍冬季室内光照强度与氨气浓度间、温度与湿度间有显著性的关系,而且这些环境指标受不同位置的影响,提示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位置、环境指标及其相关性进行养殖环境控制,以提高动物生产水平和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不同日龄雏鸡舍的小气候环境模型,根据育雏鸡舍的结构特性、鸡舍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以及雏鸡生长环境等参数,通过机理建模的方法,应用能量平衡物理规律,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了育雏鸡舍小气候坏境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育雏舍热量微分方程,利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求解含湿量与相对湿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对密闭式育雏鸡舍小气候环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模型输出值与实测值的温度平均误差为1.3℃,温度最大误差为3℃,最小相对误差为0.57%,最大相对误差为10.39%;湿度平均误差为1.91%,湿度最大误差为13.16%,最小相对误差为0.61%,最大相对误差为22.24%。育雏鸡舍小气候环境模型输出的温湿度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63 4、0.974 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55℃、2.61%。研究表明:构建的育雏鸡舍小气候环境模型的理论输出值与试验测得的数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为进一步环境调控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鸡对湿度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鸡舍的相对湿度对成年鸡群的影响并不太大,以保持干燥为宜,可以降低细菌繁殖和感染程度,但相对湿度不能低于40%。尤其是在秋季,空气较干燥,养殖朋友们应加以注意。在育雏的前2周,鸡舍湿度应保持在60%~70%,以后在50%~60%。因为育雏舍通常比外界温度高得多,此外,雏鸡的排泄量较小,所以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低湿度对雏鸡影响较成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层叠式立体笼养肉鸡舍舍内环境参数变化规律,采用分次多点测量法,对山西省某公司养殖基地的一栋上述鸡舍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和空气菌落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舍内近风机端位置的温度在不同日龄均高于其他位置,舍内不同位置湿度无显著差异(P0.05),靠近湿帘端附近的空气中氨气浓度与其他位置相比较低(P0.05),从近湿帘端位置到近风机端位置,舍内二氧化碳浓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日龄的增加,舍内菌落总数含量逐渐升高,在近风机端位置的空气菌落总数显著高于舍内其他位置(P0.05)。在垂直方向上,笼养肉鸡上中下三层之间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氨气和空气菌落总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相关数据还表明舍内环境温度保持在20℃左右,湿度保持在40%~50%,能够满足不同日龄肉鸡生长所需温湿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氨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有害气体,能强烈刺激鸡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当鸡舍内氨气含量在15PPm以上,也就是人进入鸡舍感觉氨气刺眼刺鼻时,就说明舍内氨气含量偏高。氨气危害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尤其是育雏阶段,养鸡户往往偏重于对育雏舍的温度、湿度的要求,而忽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对雏鸡的危害。特别是舍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标准,造成雏鸡部分死亡的情况下,养鸡户为了尽快提高舍温,采取密闭窗门,减少空气流通的措施,这样就会使舍内的氨气浓度增高而造成氨气中毒死亡,或因氨气刺激引起气管炎。1.症状鸡只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减…  相似文献   

17.
旨在了解北京市典型奶牛舍春季温热环境及空气质量状况,为奶牛正常健康生产提供环境依据。试验分别测定了奶牛场泌乳牛舍不同时间段(8:00~9:30、10:00~11:30、14:00~15:30、16:00~17:30、18:00~19:30)不同位置(向阳面、向阴面、饲喂通道)的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结果表明:在测定的5个时间段内,泌乳牛舍内的温度呈规律性变动,先升高后降低(P0.01);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P0.01),而且温热指数(THI)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均小于达到热应激的指标(THI≥72);早上的风速低于其他时间段(P0.05);白天的辐射热高于早上晚上,但差异不显著(P0.05);PM浓度在早晚相对较低(P0.05);氨气浓度在16:00~17:30和18:00~19:30高于其他时间段(P0.01);二氧化碳浓度在18:00~19:30这个时间段明显高于其它时间段(P0.01)。舍外风速极显著(P0.01)大于舍内,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极显著(P0.01)高于舍外。牛舍内向阳面、向阴面、饲喂通道三个不同位置的氨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向阴面氨气浓度大于其它两个位置;饲喂通道二氧化碳浓度大于其它两个位置。由此得出,北京市典型泌乳牛舍的春季温度、湿度较适合牛群生产;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符合生产标准,对奶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鸡舍测量环境参数的各种仪器操作复杂,检测效率低,同时鸡舍内报警系统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鸡舍环境监控报警系统。该系统主控芯片为STM32,主要完成对鸡舍环境温湿度、二氧化碳、氨气、PM2.5、PM10数据实时监测以及温湿度超过阈值、鸡舍断电、风机故障电话短信报警。系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鸡舍传输距离在11m左右,丢包率为0.2%,温度测量相对误差为0.71%,湿度测量相对误差为1.91%,温湿度超过阈值、鸡舍断电以及风机故障系统能及时短信电话报警,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对舍内环境参数进行实时查询。在半封闭式育雏鸡舍对0日龄的鸡进行一周(2016/10/212016/10/27)的环境参数监测结果表明:测试位置与二氧化碳极显著正相关(P0.01),同时与氨气极显著负相关(P0.01),湿度与PM10呈显著正相关(P0.05),PM10与PM2.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温度与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不同位置测量鸡舍的环境参数反应鸡舍整体的环境质量。该系统能够连续精确监测鸡舍环境参数、及时预警,提高鸡舍饲养管理水平,应用前景广阔,适用于精准畜牧。  相似文献   

19.
石绍庆 《水禽世界》2003,(12):42-42
农户鸡舍大多是非密闭式的,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效果普遍较差,尤其是一些由旧房改为养鸡舍的,育雏期温度更难达到要求,且燃料供暖成本高。因此,一些养鸡户摸索采用了鸡舍内再搭建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育雏,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适应性本法主要适宜于农村养鸡户,从雏鸡直到淘汰或出栏不转舍的一阶段制鸡舍的育雏保温期。由于实行一阶段制饲养方式,势必出现雏鸡阶段时舍内空间过剩,而此时育雏升温,就只有将整个舍内温度都升高,才能达到雏鸡所需温度,这就造成热能大大浪费,生产成本加大。加上有时由于房舍密闭结构上的问题,而使舍内很难达到所需…  相似文献   

20.
氨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气体,能强烈地刺激鸡呼吸道黏膜和眼角膜。它主要来源于鸡排泄的粪便及鸡舍地面上潮湿垫料之中,当鸡粪在舍内长时间不清理,垫料严重潮湿,长时问不开窗通风换气,无排风设施等均可造成舍内氨气蓄积,使氨气浓度增大。氨气危害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尤其是育雏阶段,养鸡户往往偏重于对育雏舍的温度、湿度的要求,而忽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对雏鸡的危害,特别是舍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