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鱼皮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分析了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鱼皮的营养成分,评价了其营养品质。结果显示,大马哈鱼皮中粗蛋白含量最丰富(31.10%),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含量分别为7.40%、1.20%和0.23%;氨基酸总量为682.1 mg/g,其中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3.7%,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2.4%,甘氨酸含量最高(185.0 mg/g),其次是谷氨酸(75.8 mg/g);胶原蛋白含量为214.2 mg/g,占粗蛋白含量的68.9%,特征氨基酸——羟脯氨酸含量为19.3 mg/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0.8%,VB3含量丰富(75 mg/kg),还富含钙、钠、铁、锌等多种无机元素。大马哈鱼皮营养较全面、胶原蛋白含量较高,是提取胶原蛋白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与常规池塘养殖(TPA)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肌肉品质差异, 测定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鮰 3 个不同部位肌肉(背部、腹部和尾部)的营养成分, 同时分析斑点叉尾鮰背部肌肉的质构和肌纤维特性。结果显示: IPA 组尾部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 TPA 组(P<0.05), IPA 组背部和尾部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 TPA 组(P<0.05)。背部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 IPA 组显著高于 TPA 组(P<0.05); 腹部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 IPA 组显著高于 TPA 组(P<0.05)。17 种检出脂肪酸中, IPA 组背部、腹部和尾部肌肉中豆蔻酸的含量显著低于 TPA 组(P<0.05), 而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显著高于 TPA 组(P<0.05); 在背部和腹部肌肉中 PUFA 的总量存在显著差异, 均为 IPA 组高于 TPA 组(P<0.05)。肌肉质构特性方面, IPA 组斑点叉尾鮰肌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显著高于 TPA 组(P<0.05); IPA 组斑点叉尾鮰肌纤维直径小、密度高。结果表明,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斑点叉尾鮰肌肉品质与营养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3种主养鲆鲽类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常规测试方法对大菱鲆、牙鲆及半滑舌鳎的营养成分和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大菱鲆、半滑舌鳎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牙鲆(P0.05),而大菱鲆与半滑舌鳎无显著差异(P0.05);3种鱼的脂肪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中的氨基酸总量依次为37.73、33.32、32.91mg/100mg;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依次为43.50%、43.25%、43.00%;对于高不饱和脂肪酸C20∶4、C22∶5、C22∶6,大菱鲆显著高于牙鲆和半滑舌鳎(P0.05),而C20∶5,牙鲆显著高于大菱鲆和半滑舌鳎(P0.05);在质构分析方面,大菱鲆的硬度显著高于牙鲆和半滑舌鳎(P0.05);大菱鲆和牙鲆肌肉的弹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半滑舌鳎(P0.05);对可溶性胶原蛋白,大菱鲆显著高于牙鲆、半滑舌鳎(P0.05),牙鲆与半滑舌鳎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不可溶性胶原蛋白,大菱鲆显著高于牙鲆、半滑舌鳎(P0.05),半滑舌鳎显著高于牙鲆(P0.05)。研究证明,大菱鲆、牙鲆和半滑舌鳎都属于优质鲆鲽类,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必需脂肪酸、胶原蛋白等营养成分,尤其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胶原蛋白的含量丰富,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特殊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评价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不同部位肌肉营养与风味特征,对比分析了其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除灰分外,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背部、腹部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4.70 g/100 g和18.61 g/100 g;背部、腹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34 g/100 g和30.29 g/100 g。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氨基酸总量分别达到(22.07±0.74) g/100 g和(16.57±0.47) g/100 g,差异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在40%左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大于60%,接近于FAO/WHO推荐的蛋白质营养评价的理想模式,属于优质蛋白。谷氨酸的含量均最高,其次为天冬氨酸,胱氨酸含量最低。背部和腹部肌肉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4.93%和35.91%。背部和腹部肌肉中分别检测出24种和29种脂肪酸,各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饱和脂肪酸中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的含量高;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C18:1)和二十碳一烯酸(C20:1)含量高;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量占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88.55%和75.13%。气相离子迁移谱可以有效区分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共检测到3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酸类和烯烃及含氮、含硫化合物等;背部肌肉中2-庚酮、2-甲基噻吩、E-2-己烯-1-醇、戊酸、α-蒎烯、丙酸、丁酸丁酯、2-戊基呋喃、丁酸戊酯、二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庚酸乙酯、α-松油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丁醛-D、2-甲基丁醛-M的相对含量较腹部高;腹部肌肉中E-2-戊烯醛、N-亚硝基甲基乙基胺、甲基吡嗪、3-甲基丁醇、二甲苯、三乙胺、E-3-己烯-1-醇、4-甲基-2-戊醇、2-甲基丙酸乙酯、2-丁酮、乙酸乙酯、3-丁烯腈、2, 4, 5-三甲基噻唑的相对含量较高。综上所述,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风味各异。  相似文献   

5.
施氏鲟鱼皮营养成分的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人工养殖的施氏鲟鱼皮进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施氏鲟鲜鱼皮的粗蛋白含量为38.70%;纯蛋白含量为17.90%;鲜鲟鱼皮中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33.67%;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20.04%,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色氨酸,氨基酸评分为72.00;水分含量为57.50%;灰分含量为2.54%;粗脂肪含量为5.78%;总糖含量为0.80%;矿物质含量丰富,特别是微量元素锌含量达21.30 mg/kg。  相似文献   

6.
甜菜碱对中华鳖肌肉和裙边食用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780只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成鳖分两组,分别饲喂添加0.6000mg/kg甜菜碱的饲料,进行200-500g生长期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束后,解剖中华鳖,取腿肌和裙边样品,分析肌肉中肌苷酸,肌酸酐,肌酸、氮基酸含量和裙边中胶原蛋白含量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甜菜碱使肌肉中鲜味肌苷酸,肌酸酐,肌酸和游离甘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4.06%,25.34%,12.80%,8.95%;裙边粘度及其相关的总胶原蛋白和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44.37%,25.34%,12.80%,8.95%;裙边粘度及其相关的总胶原蛋白和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44.37%,16.91%,19.13%。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扇贝裙边进行综合利用,本文选择由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3种酶组合成3对混合酶对扇贝裙边进行酶水解实验,以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态氮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酶的种类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从而优化了扇贝裙边的酶法水解工艺条件。以最佳水解工艺条件获得的酶解液经喷雾干燥制成的氨基酸营养粉,经检测,其粗蛋白含量为82.89%,粗脂肪含量为1.55%,总糖含量为6.82%。该氨基酸营养粉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每100g粗蛋白中氨基酸总量达79.06%,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达51.53%。  相似文献   

8.
李华 《淡水渔业》2013,(2):71-74
为了开发和利用大鲵皮胶原蛋白,在低温4℃条件下使用酶解工艺提取养殖大鲵皮中的胶原蛋白,并研究了其组成和部分生化性质。结果表明:大鲵皮羟脯氨酸含量为22.3 mg/g,胶原蛋白提取率为26.7%(湿重),其中水分、粗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为6.75%、0.62%、0.38%和92.10%,含有成人六种必需氨基酸和儿童必需氨基酸两种,亚氨基酸含量为171残基/1 000残基数,脯氨酸羟基化比例为51.5%。紫外吸收显示大鲵皮胶原蛋白的强吸收峰在230 nm附近,根据SDS-PAGE分析,含有两种不同的α链(α1和α2),初步确认提取得到的大鲵皮胶原蛋白是Ⅰ型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9.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摄食、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鱼粉和玉米蛋白粉作蛋白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5种饲料(C0、C12、C25、C38和C50.5)分别含有0%、12%、25%、38%和50.5%的玉米蛋白粉以替代相应的鱼粉蛋白。其余1种饲料(C50.5CAA)是在饲料C50.5基础上补充1.8%晶体氨基酸混合物(L-lysine:1.2%,L-arg:0.6%)。经7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大菱鲆(12.51±0.02)g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下降。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含量为50.5%时,大菱鲆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当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含量超过25%时,大菱鲆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C0)(P<0.05)。当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含量超过38%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C0)相比显著下降(P<0.05)。C50.5CAA组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与C50.5组相比都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显著提高了大菱鲆的饲料效率(P<0.05)。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血清甘油三酯和尿素氮含量也不产生显著影响,然而,随着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含量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0.
对雌雄(餐)鲦(Hemicculter Leuciclus)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雌雄(餐)鲦肌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20%,18.80%;雌雄(餐)鲦氨基酸总含量为18.91 mg/g、20.14 mg/g,雌雄(餐)鲦必需氨基酸(EAA)、呈味氨基酸(FAA)与氨基酸总量...  相似文献   

11.
大口黑鲈“优鲈1号”选育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Lacépède)]"优鲈1号"(以下简称"优鲈1号")与非选育群体(简称对照组)的肌肉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3.63%和74.35%、19.34%和19.42%、4.45%和4.67%、1.09%和1.12%,统计分析表明,"优鲈1号"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6种矿物质元素进行检测,"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钙(Ca)、镁(Mg)、铁(Fe)、锌(Zn)和硒(Se)含量分别为428.34 mg/kg和424.57 mg/kg、252.63 mg/kg和259.77 mg/kg、6.92 mg/kg和5.76 mg/kg、7.73 mg/kg和5.77 mg/kg、0.40 mg/kg和0.41 mg/kg,统计分析显示"优鲈1号"肌肉中铁(Fe)和锌(Z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元素差异均不显著(P>0.05)。"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测定出17种氨基酸,其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分别为18.10 mg/100 g和17.17 mg/100 g、9.46 mg/100 g和8.72 mg/100 g、8.00 mg/100 g和7.80 mg/100 g,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计算结果,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13.96 g/kg和14.68 g/kg、13.66 g/kg和14.72 g/kg、16.37 g/kg和16.58 g/kg,其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FA/UFA)均为0.47。综上所述,"优鲈1号"仅在水分、粗脂肪、铁(Fe)和锌(Zn)含量上略优于对照组,其他肌肉营养成分和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对含有外源基因的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龟(简称:转基因唐鱼)和同胞家系中不含有外源基因唐鱼(简称:非转基因唐鱼)肌肉中的一般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转基因唐鱼肌肉水分、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高于非转基因唐鱼,粗脂肪含量低于非转基因唐鱼,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转基因唐鱼和非...  相似文献   

13.
紫海胆黄基本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紫海胆黄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及合理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的生化测定方法以及美国化学分析方法(AOAC)检测海胆黄中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海胆黄粉中水分含量(5.29±0.02)%,粗灰分(8.69±0.03)%,粗蛋白质(60.36±0.04)%,粗脂肪(25.32±0.09)%,总糖含量(0.044±0.002)mg/100 g;共检出18种氨基酸,总含量(46.50±0.89)%;谷氨酸含量最高,为(5.57±0.11)%;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7.75±0.01)%;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和亮氨酸;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86%;蛋白质氨基酸评分(AAS)0.8,化学评分(CS)0.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7.86;共检出30种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2.43±005)%;海胆黄富含钾、磷、钠、镁、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常量元素中,磷元素含量最高,为(1 432.27±8.91)mg/100 g;微量元素中,锌元素含量最高,为(13.13±0.09)mg/100 g。研究表明,海胆黄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多、比例合理,脂质含量高且富含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4.
短须裂腹鱼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化方法对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为其养殖生产及饲料配制提供理论依据。2015年5月采集当年人工繁殖的短须裂腹鱼幼鱼200尾作为实验材料,体长为5~8 cm,体重为3.12~4.51 g,分成4个混合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短须裂腹鱼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分别为(70.66±1.50)%、(14.24±0.40)%、(12.83±1.44)%和(2.05±0.11)%。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量为(10.88±0.21)%,必需氨基酸总量(5.05±0.11)%,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为(5.83±0.10)%;依据氨基酸评分(AAS),短须裂腹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Val),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Ile);依据化学评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共检测出17种脂肪酸,总量为(84.39±7.20)mg/100 g,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24.95±2.22)mg/100 g、(38.69±3.29)mg/100 g、(20.22±1.60)mg/100 g。综合分析认为短须裂腹鱼是具有食用价值和资源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的营养价值,系统分析了3种不同规格玉筋鱼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无机元素组成。结果显示,样品规格越小,其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越高,粗脂肪含量越低。17种被检出的水解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4种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并且规格越小,水解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越高;根据氨基酸评分分析结果可知,玉筋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根据化学评分可知,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0.75、85.74和86.04。不同规格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差异,饱和脂肪酸含量由小到大分别为41.71、60.68和69.31 mg/g,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31.81、65.03和103.91 mg/g,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83.17、110.71和109.39 mg/g,并且规格越大,C20:5 n3占PUFA的比例越高,C22:6 n3占PUFA的比例越低。玉筋鱼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无机元素,常量元素中Na和K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Fe和Zn的含量最高。研究表明,玉筋鱼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6.
养殖博氏鱼芒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月  陶宁萍  魏志宇  刘源 《水产学报》2011,35(12):1857-1864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湖北英山博氏(鱼芒)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博氏(鱼芒)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5.36%±1.07%、17.90%±0.43%、5.13%±0.18%和0.98%±0.09%;18种氨基酸总量为(69.01±0.07) g/100 g(干重),其中5种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70%,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8.6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95.06%;粗脂肪中含24种脂肪酸,油酸含量38.41%±0.29%最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42.68%±0.10%,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为1.48;矿物质元素中钾含量最高,为(1 118.51±30.67) mg/100 g(干重),微量元素中,铁、锌含量最高,分别为(1.19±0.10)和(1.18±0.05)mg/100 g(干重).与其它鱼类相比,博氏(鱼芒)肉蛋白质质量较高,氨基酸组成比例均衡,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蓝圆鲹肌肉中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测定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合理的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方法检测蓝圆鲹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蓝圆鲹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5.00%,粗蛋白质、粗脂肪及粗灰分的干重含量分别为79.52%、9.88%和4.16%;共检出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5.24%(干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0.08%,谷氨酸含量最高(11.40%),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3.32;共检出17种脂肪酸,棕榈酸含量最高(2.60%),EPA+DHA含量为2.20%;富含磷(P)、钾(K)、钙(Ca)、钠(Na)、镁(Mg)等矿物质元素,常量元素中磷的含量最高(2 193.99 mg/kg),微量元素中铁的含量最高(22.25 mg/kg)。研究表明,蓝圆鲹是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均较高的优质海洋经济鱼类,具有较好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化手段对皮氏蛾螺肌肉中营养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皮氏蛾螺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5.78%,蛋白质含量为15.70%,脂肪含量为0.50%,灰分含量为1.50%。皮氏嫂螺肌肉氨基酸总含量为58.21 g/100 g,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ys)含量最高,含量为11.35 g/100 g,其次是精氨酸(Arg)、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组氨酸(His)含量最低,含量为0.39 g/100 g。共检测到6种呈味氨基酸,分别为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谷氮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及脯氨酸(Pro)。呈味氨基酸(DAA)总量为23.07 g/100 g。共检测出25种脂肪酸,其中包括9种饱和脂肪酸(SFA),16种不饱和脂肪酸(UFA)。在所有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i3)含量最高,达19.75%;而十五碳一烯酸(C15:1)含量最低,仅0.26%。  相似文献   

19.
研究秀丽高原鳅肌肉营养成分和评价肌肉营养价值,为其开发利用与人工养殖提供参考依据,为开展相关配合饲料研究积累资料。2013年12月从云南省鹤庆县龙潭采集秀丽高原鳅野生个体,随机抽取30尾成鱼作为实验用鱼,体长(8.00±1.16)cm、体重(6.27±3.19)g。用常规方法测定分析了30尾秀丽高原鳅肌肉的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秀丽高原鳅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0.92%、24.10%、3.73%和1.25%;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3.64%;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分别为5.98%与7.66%;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48.11;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0.94%。主要含有16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2.11%,EPA与DHA总含量为11.68%;常量元素中磷的含量最高(786.60×10~(-2)mg/g),微量元素中Mg的含量最高(14.75×10~(-2)mg/g)。秀丽高原鳅营养成分丰富均衡、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