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接2003,342:96信息激素的电生理反应Schneider(1956、1957、1959)曾详细地研究了桑蚕雄虫触角对于性外激素(蚕醇)的电生理效应。他们用刚切下的一段触角,插入一个微小的、涂氯化银的电极,通过一个放大器连接到一个示波器上,记录下触角在受雌虫性外激素(及其他化合物)的作用下的作用电位。这个典型的反应就是触角电位图(Electroan-tennogram简称EAG),而其它的嗅觉刺激物或药品则引起不同形状的EAG。EAG的振幅和该引诱剂的浓度直接相关。当嗅觉刺激物是雌性蚕蛾性引诱剂的提取物时,在雄蛾触角中的电活性提高,但在雌蛾中则没有。当刺激…  相似文献   

2.
桑蚕遗传学是研究蚕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是蚕育种学和良种繁育学的理论基础.桑蚕作为遗传研究材料有十分突出的优点.它个体小,占用空间少,饲育容易;在卵、幼虫、茧蛹和蛾期都有许多不同的性状,这些性状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刺激下容易  相似文献   

3.
桑蚕三级原种母蛾检验检疫是对桑蚕微粒子病的专项检疫。该项工作非常重要,工作开展的到位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蚕桑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桑蚕三级原种母蛾检验检疫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与同行共同学习和探讨,旨在进一步促进桑蚕母蛾检验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微粒子病对桑蚕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桑蚕的蜕皮激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的蜕皮激素孔岳樵(浙江省嘉兴农业学校)桑蚕的生长发育受体内多种激素的调节,各种激素均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近几十年来,昆虫内分泌学方面研究进展较快,对桑蚕脑激素(BH)、蜕皮激R(MH)、保幼激素(JH)和滞育激素(DH)的研究比较深入,已应用蜕皮...  相似文献   

5.
李掌林 《中国蚕业》2003,24(2):43-46
1997年颁发的《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规定:桑蚕一代杂交种(散卵种)的病蛾率参数——“病蛾率小于0.5%、判别信赖度大于98.5%(风险率小于1.5%)”。笔者以为,深刻理解桑蚕一代杂交种病蛾率质量标准的正确含义,事关执行质量标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6.
如皋市桑蚕病虫害预警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如皋市为了及时、有效地预测、预防、控制和扑灭急重桑蚕病虫害,建立了“桑蚕病虫害预警与控制技术”体系;将桑蚕病虫害实行分级监控,制定分级预警级别指标和控制技术,建立信息发布体系,将应急物资贮备机制等纳入体系建设的内容。该体系实施以来提高了对桑蚕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水平,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了桑蚕病虫害的发生,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桑蚕病虫害预警与控制技术体系建设,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区的桑蚕种生产实行产卵母蛾抽样集中统一检疫已经三年多了,在实行集团磨蛾统一检毒的过程中,大多数蚕种场母蛾抽样送检工作合乎要求,做得较好,对提高蚕种质量.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有些蚕种场不够重视,有章不循,不按规定抽样产卵母蛾,已影响到检疫工  相似文献   

8.
高伟 《中国蚕业》2011,32(3):60-63
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广西地方标准DB 45/T 80—2003《桑蚕种检疫技术规程》与行业标准NY/T 327—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中平附种母蛾微粒子检疫一些相关的数理关系,说明了广西的地方标准平附种母蛾微粒子检疫指标要比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平附种母蛾微粒子检疫指标要严。同时,结合家蚕母蛾胚种传染率平均30%来分析,2个标准只要执行的好,都能保障桑蚕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母蛾第一、二样本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规定桑蚕一代杂交种病蛾率合格的蚕种--按批病蛾率小于0.5%、置信度大于98.5%,根据批量(母蛾数)对应的检验第一样本量(母蛾集团数)和允许的病蛾集团数,若第一样本检出的病蛾集团数不大于允许的病蛾集团数C1则判定该批蚕种合格;若第一样本检出的病蛾集团数大于第一、第二样本累计允许的病蛾集团数C2则可判为不合格;若介于C1与C2两者之间则需检第二样本--且第一、第二样本检出病蛾集团数之和不大于其允许的病蛾集团数C2则判为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柞树主要害虫名录(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刺蛾科(Limacodidae)和卷蛾科(Tortricidae)等16个科的柞树害虫8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刺蛾类、卷蛾类等柞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1.
蚕业资源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综述了蚕业资源(桑、蚕、蛹、蛾、茧丝、排泄物)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及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AFLP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AFLP技术和统计学分析原理 ,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 10个不同地区野桑蚕和 33个家蚕品种以及 5个作为外群对照的柞蚕品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 (0 0 0 0~0 419)与家蚕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 (0 0 0 0~ 0 40 6 )相似 ,而家蚕与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35 5~ 0 5 32 ) ,明显地小于家蚕与柞蚕 (0 76 1~ 0 86 5 )和野桑蚕与柞蚕 (0 776~ 0 839)之间的遗传距离 ,进一步证明了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聚类分析发现 ,中国一化种与二化种聚类在一起 ,中国二化种与热带种聚类在一起 ,热带种不与一化种聚在一个类群 ,这一结果证明中国二化种在进化上介于一化种和热带多化种之间  相似文献   

13.
家蚕与中国野桑蚕的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家蚕品种C10 8及江苏地区野桑蚕进行了RAPD分析 ,并利用已有的不同家蚕品种及其它地区野桑蚕的RAPD数据 ,比较了家蚕品种内和野桑蚕地理种群内个体间、家蚕品种间和野桑蚕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家蚕品种内的多态位点比率、Shannnon信息指数、Nei基因多样性指数等都远较野桑蚕地理种群内个体间的小 ,2 5个家蚕品种在分组和未分组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仅有一组例外 ,其余均较野桑蚕地理种群间的大。由此说明家蚕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比野桑蚕地理种群内个体间的低 ;而家蚕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却比野桑蚕地理种群间的高。未分组家蚕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略大于分组后的 ,表明分析比较的样本数不同对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e mulberry leav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sole food source for silkworm, Bombyx mori (L.). In present work an attempt was mad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eptide(s) isolated from mulberry leaves on silkworm rearing. Also we have tried to find out the role of free-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isolated peptide(s) on silkworm growth. Larval growth rate was found effectiv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eptide(s). Consumption rate of larvae after peptide(s) treatment on mulberry leaves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over control. High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found in Low molecular weight peptide(s) which have an effect on silkworm.  相似文献   

15.
野桑蚕减数分裂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和日本野桑蚕染色体进行了观察、研究 ,比较了中国野桑蚕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的形态行为 ,发现这些差异与雌雄蚕染色体是否发生交叉是一致的 ;同时在两个地区的雌蚕粗线期均发现了末端分开呈不对称的“Y”字二价体或提前分离的二价染色体 ,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The mulberry leav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sole food source for silkworm, Bombyx mori (L.). In present work an attempt was mad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eptide(s) isolated from mulberry leaves on silkworm rearing. Also we have tried to find out the role of free-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isolated peptide(s) on silkworm growth. Larval growth rate was found effectiv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eptide(s). Consumption rate of larvae after peptide(s) treatment on mulberry leaves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over control. High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found in Low molecular weight peptide(s) which have an effect on silkworm.  相似文献   

17.
桑蛀虫性信息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浦冠勤  谈忠兴 《蚕业科学》1992,18(3):159-163
采用大田性诱测定及触角电位测定技术,从八种合成样品中筛选出反3,顺13-十八碳双烯醇-1乙酸酯,对桑蛀虫雄蛾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和触角电位响应,这一结构通过雌成虫性腺体漂洗液的气相层析而得到确证。触角毛测定结果表明,雄成虫对性信息素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其触角上的毛形感器接受并作出的反应,通常在0.01μg就能引起敏感反应,且这种反应是专一的。性诱测报试验结果表明,性诱蛾量高峰日与全代发蛾50%高峰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因此,性诱蛾量高峰日可作为蛾高峰期的指标发布虫情预报。  相似文献   

18.
家蚕、桑叶粗提物降血糖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进一步开发高效、多剂型的蚕、桑降血糖制剂,研究了不同品种的家蚕和桑叶粗提物降血糖的体外和体内实验效果。结果表明:家蚕提取物的降血糖效果明显优于桑叶粗提物;蚕品种间存在差异,桑品种间差异显著。灌胃家蚕和桑叶粗提物4周后的动物,其餐后血糖值分别降低了33.48%和24.24%。对不同蚕、桑品种降血糖差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野桑蚕DNA多态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用RAPD技术对浙江省、陕西省和重庆地区的野桑蚕及家蚕品种C1 0 8和大造进行了DNA多态分析。结果发现 :中国野桑蚕具有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就DNA多态性而言 ,不仅地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同一地区不同个体之间的DNA多态性差异也类似家蚕品种之间的差异 ;同时 ,野桑蚕也与家蚕有较大的相似性 ,其共有的DNA带数高达 1 3 6%,相似系数也在 0 6以上 ,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家蚕是从野桑蚕进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在蚕桑生物体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概况,并简述了近年来对家蚕、桑树生物体以及桑椹中的活性成分分析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