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常规细菌分离法对西宁市某几个农贸市场采集的70份仔虾样品进行了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经细菌形态观察、嗜盐性试验、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和生化特性测定,结果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阳性菌株4株,阳性率为5.7%(4/70),同时通过致病性试验证明4株分离菌对小白鼠有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2.
周军 《中国猪业》2011,6(11):22-24
笔者在塔城市、额敏县、沙湾县30家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先后从仔猪黄白痢致死的尸体中分离到30株细菌,每个县(市)分离10株,每个猪场分离1株。经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动物试验、血清学方法、细菌鉴定仪等多种方法鉴定的结果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K8810株、K994株、F416株、987p4株、未定型6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对庆大霉素敏感,但对其它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各异。  相似文献   

3.
从死鸵鸟的内脏分离到多株细菌,经生化试验确定3株分自输卵管和腹水的细菌为大肠杆菌,动物实验揭示这3株大肠杆菌对鸡有一定的致病性,对小鼠有不同的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素有不同的耐药性,但对丁胺卡那霉素和痢特灵均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致林麝肺炎的病原菌,从发病死亡的林麝肺脏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所得细菌进行微生物学和生化特性鉴定及动物试验。细菌分离结果显示,病死林麝肺脏主要为2种不同菌落形态的细菌,经挑纯后,测定其16 S rRNA序列,发现2株细菌均为大肠埃希菌,菌株1与Escherichia coli O104:H4序列同源性均为100%,菌株2与Escherichia coli O_(78)序列同源性为100%。用2株菌进行动物试验,发现2株大肠埃希菌对小鼠的致死率均为7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类(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对2株林麝肺部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均敏感;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对其均中度敏感;对其他类别抗生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某规模化猪场胀气死亡母猪的病原及筛选有效治疗药物,试验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对其消化道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动物攻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肠道内分离出2株细菌纯培养物,均为革兰阴性短杆菌,一株菌为H2S阳性大肠杆菌,另一株菌为产气肠杆菌;2株分离菌均可致死小白鼠。H2S阳性大肠杆菌对新霉素、新生霉素和痢特灵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和阿米卡星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低敏或不敏感;产气肠杆菌对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链霉素、阿莫西林、新生霉素、痢特灵和强力霉素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低敏或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天津地区2型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天津地区2型猪链球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本研究收集该地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疑似猪链球菌病病料317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从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1株2型猪链球菌。对小鼠的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应用0.5×10~8 CFU/mL的细菌攻击小鼠,11株2型猪链球菌分离株中有6株具有致死性,其中1株致死率较强,5株致死率较弱。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1株分离菌对9种临床常见药物均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其中对阿米卡星、四环素和强力霉素耐药性最强,耐药率达到100.00%;且所有分离株均呈多重耐药,其中4个分离株为9重耐药,占36.36%(4/11)。本试验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存在2型猪链球菌感染情况,且对多种抗菌药均产生了耐药性,应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在防制猪链球菌病时,应有针对性地合理、科学、规范用药和交替用药。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1例肉鸭发病死亡原因进行诊断,对病死鸭进行剖检观察,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试验、染色镜检及药敏试验。结果,病死鸭是由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与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细菌性疾病致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革兰氏阳性球菌与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多西环素与泰妙灵可作为2株细菌的共同敏感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8.
鸵鸟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死鸵鸟的内脏分离到多株细菌,经生化试验确定3株分自输卵管和腹水的细菌为大肠杆菌,动物实验揭示这3株大肠杆菌对鸡有一定的致病性,对小鼠有不同的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素有不同的耐药性,但对丁胺卡那霉素和痢特灵均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青岛地区3个猪场病死猪的致病菌,试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 PCR鉴定、血清型鉴定、毒力因子基因表型检测及药敏试验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3株细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3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生化特性与猪链球菌的生化特征大致相符;16S rRNA PCR产物测序结果证实3株细菌均为猪链球菌;用猪链球菌1,2,7,9型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3株细菌均为猪2型链球菌,其中有2株细菌的毒力因子基因表型为Mrp+Epf+Sly+,1株细菌毒力因子基因表型为Mrp-Epf+Sly+;3株细菌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对多肽类、林可胺类抗生素耐药。说明猪场分离得到的3株细菌均为2型猪链球菌,可选用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天津地区2型猪链球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本研究收集该地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疑似猪链球菌病病料317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从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1株2型猪链球菌。对小鼠的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应用0.5×108 CFU/mL的细菌攻击小鼠,11株2型猪链球菌分离株中有6株具有致死性,其中1株致死率较强,5株致死率较弱。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1株分离菌对9种临床常见药物均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其中对阿米卡星、四环素和强力霉素耐药性最强,耐药率达到100.00%;且所有分离株均呈多重耐药,其中4个分离株为9重耐药,占36.36%(4/11)。本试验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存在2型猪链球菌感染情况,且对多种抗菌药均产生了耐药性,应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在防制猪链球菌病时,应有针对性地合理、科学、规范用药和交替用药。  相似文献   

11.
新疆奇台和昌吉市规模化猪场发生育肥猪急性死亡,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采集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PCR检测、药敏试验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获得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奇台株2株,昌吉株1株。PCR分型鉴定均为血清5型。致病性试验显示,分离株均可致死小鼠。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抗生素敏感。结论,确诊病原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5型。血清5型已成为新疆地区致死率较高的流行血清型。  相似文献   

12.
为确诊4例送检的表现为咳嗽吐血、猝死犬的病因,采集严重病变的肺脏通过PCR检测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犬副流感病毒以及犬腺病毒4种常见病毒;并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离到2株犬链球菌及2株巴氏链球菌,2种细菌通过小鼠分别进行人工发病试验,复制出与病死犬相似的病理变化,且从小鼠体内再次分离到这2种细菌,由此确定犬链球菌和巴氏链球菌分离物均为致病菌。养殖场结合药敏试验成功对该病进行了控制。  相似文献   

13.
猪链球菌2型广西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2型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主要引起猪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败血症和突然死亡等。在我国许多地方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各年龄段的猪都可感染此病,但多发于3~12周龄的猪,尤其是断奶仔猪易感染此病。猪链球菌2型不但对猪有致病性,而且可引起人的感染并致死。我国江苏省、四川省部分地区暴发2型猪链球菌病导致人员感染致死。本试验对从发病猪中分离到的链球菌株进行了形态、培养特性和使用猪链球2型、1型抗血清进行凝集试验,结果证明4株细菌为荚膜2型猪链球菌。PCR方法检测其5种毒力因子和对仔猪、家兔、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现将鉴定和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湖南3个不同地区的临床疹块型猪病病例中,分离获得3株能在2 d内致死小白鼠,1~4 d内致死鸽的革兰氏阳性菌,生化鉴定和16S rDNA PCR测序鉴定结果显示3株分离菌均为猪红斑丹毒丝菌,药敏试验显示,3株猪红斑丹毒丝菌均对青霉素等耐药,对恩诺沙星等敏感。  相似文献   

15.
罗非鱼肠道中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罗非鱼肠道中弗氏柠檬酸杆菌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等研究,试验从罗非鱼肠道中分离、纯化获得2株典型细菌,分别编号为LF-1和LF-2。结果表明:2株细菌均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可以利用枸橼酸盐、葡萄糖产气,其中LF-1鸟氨酸脱羧酶为阴性,而LF-2鸟氨酸脱羧酶为阳性,查询数值编码表确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株细菌均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孟多、奥复星、诺氟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山东省临沂市某水貂养殖场水貂肺炎的病原体,试验从发病死亡水貂体内分离到2株细菌LY8301和LY8302,根据培养特征、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测定及药敏试验对2株细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Y8301菌株为绿脓杆菌,LY8302菌株为鲍曼不动杆菌;2株细菌均对头孢噻吩、氨苄西林、青霉素G及四环素耐药,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氧氟沙星较为敏感;2株细菌均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可以确定此次水貂肺炎由鲍曼不动杆菌与绿脓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猪链球菌4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4,SS4)分离株的病原生物学特性,试验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10株猪链球菌4型进行了多位点序列分型,通过PCR方法对猪链球菌7个保守管家基因aroA、gki、dpr、mutS、recA、thrA、cpn60进行扩增,测序后将结果上传至MLST数据库查找序列型,然后制作聚类分析图来阐明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采用PCR方法对7种主要的毒力基因gdh、mrp、epf、sly、fbps、gapdh与orf2进行鉴定,通过毒力因子谱来分析猪链球菌4型毒力因子的分布;以纯化的10株细菌对BALB/c小鼠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根据小鼠致死数量筛选出最强毒株,并进行新西兰兔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0株猪链球菌4型经多位点序列分型,6株为ST850型,3株为ST1006型,1株为ST94型;结合菌株分离地区分析发现,广东和江苏地区菌株有较高的同源性,江沪地区菌株出现分化现象,表现为遗传多样性;10株菌株均检测到了gdh、gapdh和orf2毒力基因,7株检测到sly基因,4株检测到fbps基因,根据毒力因子谱发现共有3个毒力基因型,gdh+sly+gapdh+orf2+型有6株,gdh+fbps+gapdh+orf2+型有3株,gdh+sly+fbps+gapdh+orf2+型仅有1株。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10株细菌均能使BALB/c小鼠死亡,其中SH1510的半数致死量低至1×108 CFU,对小鼠的致病性最强,将纯化的SH1510菌液接种新西兰兔,可使新西兰兔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并死亡。以上结果为猪链球菌的遗传进化、毒力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丰富了猪链球菌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北京某鱼场饲养的罗非鱼陆续发病死亡,其体表鳞片局部出血,肝、胰、脾脏肿大坏死,肠腔积水等,从病死及濒死罗非鱼的肝、胰脏中分离到 4 株细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血清凝集试验,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4 株细菌均能致死小鼠和鲢鱼。药敏试验表明,4 株细菌对环丙沙星、蒽诺沙星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猪链球菌4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4,SS4)分离株的病原生物学特性,试验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10株猪链球菌4型进行了多位点序列分型,通过PCR方法对猪链球菌7个保守管家基因aroA、gki、dpr、mutS、recA、thrA、cpn60进行扩增,测序后将结果上传至MLST数据库查找序列型,然后制作聚类分析图来阐明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采用PCR方法对7种主要的毒力基因gdh、mrp、epf、sly、fbps、gapdh与orf2进行鉴定,通过毒力因子谱来分析猪链球菌4型毒力因子的分布;以纯化的10株细菌对BALB/c小鼠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根据小鼠致死数量筛选出最强毒株,并进行新西兰兔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0株猪链球菌4型经多位点序列分型,6株为ST850型,3株为ST1006型,1株为ST94型;结合菌株分离地区分析发现,广东和江苏地区菌株有较高的同源性,江沪地区菌株出现分化现象,表现为遗传多样性;10株菌株均检测到了gdh、gapdh和orf2毒力基因,7株检测到sly基因,4株检测到fbps基因,根据毒力因子谱发现共有3个毒力基因型,gdh+sly+gapdh+orf2+型有6株,gdh+fbps+gapdh+orf2+型有3株,gdh+sly+fbps+gapdh+orf2+型仅有1株。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10株细菌均能使BALB/c小鼠死亡,其中SH1510的半数致死量低至1×108 CFU,对小鼠的致病性最强,将纯化的SH1510菌液接种新西兰兔,可使新西兰兔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并死亡。以上结果为猪链球菌的遗传进化、毒力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丰富了猪链球菌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云南省3个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病猪病例分离到7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提取细菌的质粒,分析质粒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株分离株经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分离株对15种抗生素表现为多重耐药,其中14耐1株、13耐2株、11耐2株、8和8耐以下2株,头孢类抗生素是治疗仔猪黄白痢的首选药物,表明云南猪大肠杆菌已经呈现出十分严重的耐药性。质粒图谱分析表明,4株分离株均携带分子量约为5000bp的一个质粒,而另外3株不携带任何质粒。质粒转化实验表明,分离株所携带的质粒为非耐药性质粒,与细菌耐药性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