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有效防治包头地区奶牛乳房炎,对包头地区4个规模较大的奶牛场乳房炎患牛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应用敏感药物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是引起包头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并且分离的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敏感。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药敏试验筛选的敏感药物对奶牛乳房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发生的疾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病原菌感染是奶牛乳房炎最主要的病因。目的:为了了解新疆部分地区9个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致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流行现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新疆部分地区9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对新疆部分地区9个规模化奶牛场中临床型乳房炎与隐性乳房炎牛只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应用敏感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共采集奶样1236份,通过在甘露醇高盐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脱纤维无菌绵羊血琼脂平板上对样品连续划线培养后并结合涂片、染色、镜检中共分离出疑似葡萄球菌74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531株、链球菌371株。初步判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等是引起新疆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结果:最后通过特异性引物的PCR鉴定结果,最终获得3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97株大肠杆菌、112株无乳链球菌。结论:药敏结果显示这三种病原菌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药物高度敏感。可为新疆部分地区奶牛场防治乳房炎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的一种多发疾病,其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尤其是在奶牛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乳房炎所造成的产奶量下降,奶源污染,甚至患病奶牛的淘汰等危害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掌握奶牛乳房炎病原的流行情况,以便更好地防治该病,近3年来,我们对部分地区临床型乳房炎患牛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并测定了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特性,筛选出敏感的抗菌药物,从而为奶牛乳房炎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对奶牛产业的影响严重,传统抗菌疗法面临细菌耐药和药物残留的问题,因此急需研发一种能解决现有抗菌药物弊端与危害的新型疗法.论文以奶牛乳房炎源链球菌为宿主菌,分离获得裂解性噬菌体,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为奶牛乳房炎无抗防治提供生物学材料.试验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纯化噬菌体,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法观察噬菌斑的形态并测定...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掌握昌吉地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链球菌的流行情况和致病特性,通过致病性试验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出多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从而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1材料1.1样品来源新鲜乳样均采自于昌吉市周边6个规模化奶牛场的隐性乳房炎阳性奶牛。1.2培养基及试剂LB肉汤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5%兔血液琼脂培养基,链球菌增菌培养基(液体),链球菌选择培养  相似文献   

6.
为查清铁门关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种类及筛选出敏感药物,提高乳房炎的防治效果,从铁门关地区规模牛场和散养户采集乳房炎奶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生化鉴定。选择部分中药、抗生素和乳头药浴液分别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K-B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对主要病原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从166份乳样中共分离出12种267株细菌,其中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2.2%)、大肠杆菌(占25.5%)、停乳链球菌(占12.4%)、无乳链球菌(占9.4%)。临床型乳房炎病例中72.9%为混合感染,隐性乳房炎病例中88.5%为单独感染。体外抑菌试验中,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氟苯尼考对4种主要病原菌敏感,洗必泰的最低抑菌浓度最小。试验结果可为铁门关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辽宁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细菌性病原种类及致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特征,本研究选取辽宁地区某大型奶牛场75头临床表现为乳房炎的奶样进行细菌培养与分离,通过生化方法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到的奶牛源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该场奶牛乳房炎细菌性病原主要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检出率分别为58.7%、64.0%和54.7%,存在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等混合感染的情况。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场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率>85%)及氯霉素类药物(耐药率>30%)耐药性较高,对氨苄西林(9.5%)、环丙沙星(9.5%)、头孢噻呋(7.1%)和氧氟沙星(4.8%)比较敏感。上述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安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调查安徽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情况和筛选病原菌敏感药物.采集了安徽省奶牛主要养殖区的隐性乳房炎奶样,分离、鉴定了主要病原菌,并筛选了敏感药物.结果表明,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无乳链球菌,且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占大部分,这些主要病原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曲松钠和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高度敏感,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集辽西地区5个城市的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奶样89份,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基因分析法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优势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应用生物梅里埃药敏试剂盒测定所分离的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米诺环素、呋喃妥因、喹奴普汀、克林霉素,而耐药率较高的药物有青霉素、苯唑西林、万古霉素、红霉素;大肠杆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头孢西丁、替卡西林,而耐药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阿莫西林、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无乳链球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福平、替考拉宁敏感率高达100%,四环素、链霉素次之,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依据上述结果,青霉素和环丙沙星应为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淘汰药物。该结果为针对辽西地区防治奶牛乳房炎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新疆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荧光PCR鉴定,并用纸片法对分离菌株开展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200 份奶牛乳房炎样品中分离出63 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31.5%。分离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达到了93.65%,对美罗培南敏感率最高,达到了98.14%,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新疆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中大肠杆菌广泛流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采集南宁地区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乳样共50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确定南宁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针对不同的细菌,挑选出高度敏感的药物;并对南宁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现状进行分析,从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病原学等角度进行探讨,探求根治奶牛乳房炎的办法。同时,通过本试验,为奶牛场防治该病提供指导,为建立与奶牛养殖业发展相适应的乳房炎防制体系奠定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荷斯坦奶牛乳房炎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房炎是当今困扰奶牛生产者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链球菌则是引起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可致人或动物的各种化脓性疾病、肺炎、乳腺炎、败血症等。由于奶牛乳房炎常常引起泌乳量下降 ,乳品质降低 ,给奶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我们对牡丹江某荷斯坦奶牛场的乳房炎患牛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以期为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病料采集 :用灭菌的青霉素小瓶采集乳房炎症状明显的荷斯坦奶牛 (弃去头 1~ 2把乳后 )的乳汁 10份 ,冷藏保存并送检。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病料接种到鲜血琼脂板中 ,经3 7℃培养 2 4h…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分为临床型与隐性型.而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的高低和致病菌的种类可反映出牛群质量好坏及生产管理水平(包括营养、环境卫生、日常管理、挤奶操作等)高低.为了解金华某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及病原感染状况,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并对其主要致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该场养殖户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流行情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征。[方法 ]采集宁夏地区5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乳样共计461份,分离培养后,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并选择主要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隐性乳房炎阳性检出率平均为65.3%(301/461);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无乳链球菌5株、大肠杆菌10株。这些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等药物敏感,对青霉素与环丙沙星耐药。[结论 ]宁夏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较高,主要病原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从而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有效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兰州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试剂(ILMT)方法对神木县某奶牛场51头奶牛200份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选取强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经革兰染色,生化试验鉴定,对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31.37%(16/51),乳区阳性率为17.5%(35/200);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3大类,且有两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其中耶尔森菌属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3大类病原菌都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有环丙沙星、四环素、头孢哌酮、庆大霉素、万古霉素5种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可选用此类药物治疗奶牛的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临颍县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感染情况调查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初步分析临颍县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种类与感染情况,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本试验对全县部分地区采集患有奶牛乳房炎的乳汁样品73份,分离并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共分离96株菌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比例分别为38.54%、30.21%、17.71%和13.5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种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敏感,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不同菌株对其他药物耐药程度有较大差异,提示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可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张菊 《中国乳业》2019,(12):44-46
为了初步分析河南省遂平县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种类与感染情况,采集全县部分乡镇患有奶牛乳房炎的乳汁样品73 份进行调查,分离并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分离的96 株菌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比例分别为38.54%、30.21%、17.71%和13.5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 种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敏感,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提示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可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奶牛乳腺组织所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症.研究通过调查上海地区部分奶牛场乳房炎情况,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从而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付海超 《兽医导刊》2020,(4):198-198,217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防治最困难、花费最多的疾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实验大肠杆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本试验旨在对新疆昌吉州及周边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乳房炎奶牛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调查其中的大肠杆菌在奶牛场的分布情况;同时,进行该菌的药敏试验和耐药检测,获得大肠杆菌对哪种抗生素敏耐药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无菌采集奶样,冰盒保存,12h内送到实验室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对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和耐药监测。结论:通过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预期测定对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对牛场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通辽地区奶牛乳房炎优势性病原菌,试验对30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分离,经血液琼脂平板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到14个菌株,最终鉴定为无乳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临床上常用的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麦迪霉素表现出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