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阿苯达唑为原料,采用一锅合成法,通过氧化、酸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盐酸阿苯达唑亚砜。以丙酮为反应溶剂,当阿苯达唑和盐酸的投料比为30 g∶13 mL,阿苯达唑和双氧水的投料比为1∶1.01(n∶n),反应时间为30 min时,制备的盐酸阿苯达唑亚砜的收率为95.78%,通过IR、1H-NMR1、3C-NMR和ESI-MS分析对其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2.
用浓硫酸法对五味子叶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以反应试剂配比(浓硫酸∶正丁醇)、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因素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以多糖硫酸根取代度为响应值作响应曲线面,分析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得出硫酸化修饰较佳工艺为反应试剂配比3∶1、反应温度0℃和反应时间1.4 h,多糖硫酸根取代度达0.459 7。  相似文献   

3.
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况伟  范恩鑫  李鹏 《饲料工业》2005,26(14):52-53
壳聚糖在碱性条件下,以异丙醇为介质与氯乙酸进行反应,合成了有良好水溶性的羧甲基壳聚糖。通过电位滴定测定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优化反应条件为:壳聚糖、氢氧化钠、氯乙酸3者质量之比为1:4:4.5,温度控制在60℃,反应时间为5h时,所得羧甲基壳聚糖的的取代度达到1.18,得率为145%。  相似文献   

4.
以苯甲腈为起始原料,经硝化、环化、还原、缩合等四步反应(总收率约50%),在国内首次合成了抗梨形虫新药咪唑苯脲二盐酸盐和咪唑苯脲二丙酸盐,并以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13)C谱、~1H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5.
以甘氨酸和碳酸镍为原料合成饲料添加剂甘氨酸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的反应工艺条件是n(甘氨酸)∶n(碳酸镍)=2.0∶1.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 h,结晶时间1 d,产率可达79%以上。用元素分析、IR、XRD和UV对产物进行表征,所得配合物组成为[Ni(NH2CH2COO)2(H2O)2],甘氨酸与镍(II)的配位比为2∶1,Ni(II)与甘氨酸中的羧基O原子和氨基N原子及水分子中的O原子配位,形成了配位数为6的螯合物。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制备洛克沙胂新型人工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EDC)将4-羟基苯胂酸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利用紫外扫描法、质谱法对偶联产物进行鉴定并计算偶联比,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免疫活性。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洛克沙胂的人工抗原,4-羟基苯胂酸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的偶联比分别为4.2∶1和12.6∶1,包被抗原和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6×10~4、8.0×10~3,以此建立了洛克沙胂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41.81±0.68)ng/mL,在鸡蛋中的空白添加回收率范围为72.5%~91.4%%,变异系数(RSD)10.07%。交叉反应试验表明,除3-氨基-4羟基苯胂酸(16.15%)外,与2-氨基苯胂酸(9.59%)、4-羟基苯胂酸(0.43%)、阿散酸(1.63%)和苯胂酸(0.95%)只存在微弱的交叉反应。本研究为洛克沙胂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苯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去除黄连薄层色谱(TLC)鉴别展开系统中的苯试剂,选择3种无苯展开系统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无苯展开系统3[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三乙胺(3∶3.5∶1∶1.5∶0.5∶1)]薄层色谱图中四个主斑点(a黄连碱、b表小檗碱、c盐酸小檗碱、d巴马汀)清晰可辨,分离度高,为进一步完善黄连解毒散、香薷散、乌梅散质量标准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水杨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香豆素-3-羧酸乙酯,再经水解、酸化得到香豆素-3-羧酸,然后与新蒸的亚硫酰氯反应生成香豆素-3-甲酰氯,超声辅助KI催化,再与单取代哌嗪反应,合成了含有香豆素基和哌嗪两种生物活性基团的新化合物,并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设计的技术路线合理,反应条件温和,目标产物收率高,成本低,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可生物降解材料壳聚糖为囊材,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盐酸多西环素壳聚糖微囊,考查其形态学特征、载药量、及体外释药情况等;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按药物剂量20 mg·kg-1灌胃,采用HPLC法,以C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01 mol· L-1草酸溶液(2∶1∶7),在346 nm处对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研究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成功制得外观较均一、光滑,平均粒径约10 μm,药物含量为20.60%,平均包封率为85.54%且具有明显缓释作用的盐酸多西环素微囊;家兔口服给药盐酸多西环素原药和微囊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74士0.00)和(1.10士0.00)mg·L-1,Tmax分别为3和12 h,AUC(0-t)分别为(11.71±0.17)和(32.51士0.20) mg· L-1 ·h,T1/2.分别为(1.16士0.53)和(7.51士2.87)h,T1/2β分别为(2.19士0.38)和(9.00±1.60)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89.4%,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说明微囊化后的盐酸多西环素吸收、分布缓慢,生物利用度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检测Ⅰ群禽腺病毒(FAVI)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以表达和纯化的FAVI五邻体重组蛋白作为抗原,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FAVI间接penton-ELISA抗体检测的方法。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5μg/孔,最适包被条件为37℃,2h后4℃过夜;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000;ELISA阴、阳性临界值为0.335。用penton-ELISA方法检测100份鸡血清样品,阳性率为41%。  相似文献   

11.
合成磺胺母核人工半抗原,并对其产物进行鉴定。采用4-氨基苯甲酸甲酯(PBPA)和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ASC)为原料,经过亲和取代,酯的水解反应合成磺胺药物共有的母核结构苯甲酸对氨基苯磺酰胺(SH),应用质谱法(ESI—MS)与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鉴定SH。质谱结果显示[M-]=291.03766,与理论值[M]-292相符,表明SH合成成功;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数据与SH化合物的结构相符。磺胺母核人工半抗原合成成功,为研制磺胺药多残留检测试剂盒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该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莫能霉素,对奶牛瘤胃内发酵、日粮营养物质降解率及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方法]试验选取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奶牛,设计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三组,MⅠ组为基础日粮;MⅡ组为基础日粮添加31.5mg/kg DM莫能霉素;MⅢ组基础日粮添加46.5 mg/kg DM莫能霉素。[结果]莫能霉素添加组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46.5 mg/kg DM的莫能霉素后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46.5 mg/kg DM的莫能霉素后瘤胃内乙酸发酵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31.5 mg/kg DM莫能霉素后丙酸发酵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丙酸摩尔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DM、CP和NDF在瘤胃内有效降解率随莫能霉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组奶牛血液中的尿素氮,血浆中血糖及乳酸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莫能霉素可以提高牛瘤胃中的pH值,降低氨态氮浓度,显著提高丙酸摩尔比例,降低丙酸、乙酸比值,但减缓了粗蛋白的降解速度,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液中尿素氮和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13.
以4-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2)为母核,与手性合成辅助剂溴丙酰基-螺环[2H-1,3-苯并噁嗪-2,1’-环己基]-3(4H)-酮(3)进行取代反应,水解得培南类关键中间体(3S,4S)-4-([R)-1-羰基乙基]-3-([R)-1-(t-丁基二甲基硅烷氧基)乙基]-2-丙内酰胺(1),总收率约为81%~87.6%[以4-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2)计]。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EF)的M062X/6—31g(d,p)方法,模拟苯巴比妥(PHN)与甲基丙烯酸(MAA)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讨论60℃乙腈溶剂中PHN-9MAA在不同反应比例下的氢键键合情况,确定PHN与MAA的最佳反应比例为1:6,并利用吸附性实验进行了验证。然后,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反应比例为1:6的苯比妥分子印迹聚合物(PHN—MIPs),并对PHN—MIPs微球形貌、静态与动态吸附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N—MIPs为微球形状,分散性良好,粒径在180~360nm间;PHN—MIPs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8.2mg/g,非印迹聚合物(NIPs)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3.5mg/g。  相似文献   

15.
3种兽药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猪粪中的排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磺胺二甲嘧啶、金霉素和泰乐菌素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饲粮中添加兽药后,猪粪中3种兽药原形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排泄规律。试验选取60头33k左右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在饲粮中加入200mg/kg的磺胺二甲嘧啶、75mg/kg的金霉素和100mg/kg的泰乐菌素,分用药期和休药期收集猪粪检测其中的兽药原形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结果表明,7d用药期内猪粪中磺胺二甲嘧啶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对位氨基乙酰化磺胺二甲嘧啶的平均残留分别为59.50,15.98μg/g;金霉素及其代谢产物4位差向异构金霉素平均残留分别为239.92,217.79μg/g;泰乐菌素A及其代谢产物泰乐菌素D的平均残留分别为10.50,65.99/μg/g。进入休药期后,猪粪中兽药原型及其代谢产物残留下降很快,到休药期结束时,相应试验组的猪粪中已检测不出金霉素及其代谢产物残留,但仍可检出磺胺二甲嘧啶及其代谢产物和泰乐菌素A及其代谢产物。由此可知,兽药的体内代谢产物在兽药的排泄中占重要比例,提示除兽药原形外还应重视其代谢产物进入环境后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方法。[方法] 将吖啶酯(acridinium ester,AE)与AFB1单克隆抗体进行体外化学合成,分别合成了吖啶酯∶AFB1单克隆抗体摩尔比为5∶1、10∶1、15∶1、20∶1、25∶1的吖啶酯标记AFB1单克隆抗体(AFB1-AE),分析了不同摩尔比的检测效果,选择吖啶酯∶AFB1单克隆抗体为25∶1的AFB1-AE偶联物建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结果] 获得对应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245Ln(x)+ 1.578 1,R2=0.985 7,IC50=81.48 pg/mL;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88.4%~106.0%,变异系数0.92%~2.10%。[结论] 将吖啶酯与AFB1单克隆抗体体外交联,可建立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奶牛日粮中补充β-胡萝卜素制剂,探讨不同添加量对舍饲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试验牛选用年龄、体重、营养状况相近,胎次为头胎、泌乳200d左右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2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I组为对照组(基础日粮),II组(基础日粮+300mg/dβ-胡萝卜素)、III组(基础日粮+600mg/dβ-胡萝卜素)、IV组(基础日粮+900mg/dβ-胡萝卜素)为试验组。研究结果显示,奶牛在添加β-胡萝卜素后能够提高产奶量,IV组的产奶量比对照组I提高了11.03%(P〈0.05),III、IV组的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6.34%和9.36%(P〈0.01),IV组的乳蛋白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2.05%(P〈0.05),乳糖含量各处理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用甜菜粕替代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选择60头(泌乳日龄为61 d±21.6 d,产奶量为31.2 kg/d±6.2 kg/d)健康的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棚,每棚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20SBP组和40SBP组,每组10头牛。各组日粮除玉米和甜菜粕外,其它成分相同。试验结果表明,各个处理间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能量校正乳都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和乳脂等乳成分的产量和百分含量都不受甜菜粕替代玉米比例的影响(P>0.05),随着甜菜粕饲喂比例的增加,其含量有升高的趋势。血尿氮和葡萄糖浓度显著降低(P<0.01)。各个处理间的非脂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等其他血液生化指标的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因此,在奶牛日粮中用甜菜粕替代玉米作为能量来源,基本不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及血液代谢情况,同时降低了奶牛的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用二元长大(L×Y)、三元杜长大(D×LY)、四元皮杜长大(PD×LY)三个杂交组合猪群为实验动物,进行生长发育性能、胴体品质性状测定,旨在为优质肉高效配套杂交组合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PD×LY日增重、料肉比及屠宰率最优,日增重、屠宰率与L×Y差异显著(P〈0.05);PD×LY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分别为48.09cm2、34.23%,为三组合中最高,并与L×Y差异显著(P〈0.05),与D×LY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筛选以天然牧草为基础的育肥肉羊日粮颗粒饲料配方。[方法] 以天然牧草为粗饲料,玉米面、豆饼和小麦麸皮为精料,食盐、添加剂预混料为饲料添加剂,参考《肉羊饲养标准》(NY/T 816—2004)设定天然干草占采食量的50%(配方1)、60%(配方2)和70%(配方3)3个比例的全混合日粮配方,制成全混合日粮颗粒。通过分析不同配方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的营养成分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筛选以天然牧草为基础的育肥肉羊日粮颗粒饲料配方。[结果] 配方2和配方3的CP含量显著(P<0.05)高于配方1;配方2与配方3的NDF和ADF含量显著(P<0.05)低于配方1;配方2的IVDMD显著(P<0.05)高于配方1和配方3。[结论] 对于体重为25 kg、日增重为0.45 kg的育肥羊,天然干草占采食量60%(配方2)的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