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个高度多态性的基因群。MHC基因产物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MHC-Ⅰ、MHC-Ⅱ、MHC-Ⅲ及MHC-Ⅳ。其中MHC-Ⅰ、MHC-Ⅱ类是能够递呈抗原的分子,在调节免疫应答和免疫细胞发育中发挥作用,而MHC-Ⅲ和MHC-Ⅳ类分子具有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其他功能。在某些病毒感染的疾病中,病毒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IFN-γ主要由活化的Thl细胞和NK细胞产生,它能促进巨噬细胞、B细胞等MHC-Ⅱ类分子表达上调,有利于机体T细胞识别抗原肽,提高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效应,属于增强细胞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3.
DNA疫苗又称DNA免疫、核酸免疫和基因免疫等.它是指将编码抗原的基因以重组表达载体的形式经各种基因转移途径转入机体细胞,借用宿主细胞的表达加工机构合成抗原分子,以MHC-Ⅰ和/或MHC-Ⅱ类分子抗原处理和输送途径将抗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从而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4.
畜禽疱疹病毒持续感染会损害养殖动物的健康,影响生产性能。借助自身强大的免疫逃避能力,疱疹病毒可以有效抵抗畜禽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疱疹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充分利用宿主细胞加工机制产生多种分子类型,干扰MHC-Ⅰ介导的抗原递呈途径,从而避免被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解析病毒蛋白下调MHC-Ⅰ的分子机制是疱疹病毒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总结近十年来畜禽疱疹病毒调节MHC-Ⅰ分子的研究进展,按MHC-Ⅰ递呈抗原的不同阶段详细介绍相关蛋白的分子机制,分析了病毒同源蛋白的结构域和功能差异,指出本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突破的方向,以期为治疗畜禽疱疹病毒感染、开发和优化疫苗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马经典MHC-Ⅰ类分子的多态性,本研究从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并采用RT-PCR方法对14匹马经典MHC-Ⅰ类分子(包括编码肽结合区的大部分区域、α3区、穿膜区以及胞浆区)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4匹实验马各自具有2个~4个MHC-Ⅰ等位基因,其在不同马匹之间的表达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主要分布在2个分支.尽管如此,各马匹间均表达具有1个或1个以上相同或高度同源的对应经典MHC-Ⅰ类分子的mRNA.该研究结果为正在开展的针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减毒疫苗核心蛋白(p26)以及其他免疫原的CTL表位的筛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RT-PCR方法,扩增了用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减毒疫苗株CTL表位研究的5匹马的编码经典MHC—I类分子的大部分基因,具体包括编码肽结合区大部分区域、α3区、穿膜区及胞浆区蛋白的基因,并进行了PCR产物的克隆和测序。试验马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总RNA提取物经RT-PCR扩增,并将所得产物进行T-A克隆。从每匹马的所有克隆中,分别随机挑取鉴定为阳性重组质粒的21~23个克隆用于测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匹试验马匹各自具有3~5个等位基因,由于MHC-Ⅰ分子等位基因表达的共显性特征,可以推测马的基因组内可能存在2~3个基因座对应于这些等位基因,这与国外已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另外,不同马匹PBMC表达的MHC-Ⅰ类分子的差别水平不一致。除了6号与7号和10号马之间MHC-Ⅰ类分子的差异较大,无相同或高度相近的经典MHC-Ⅰ类分子序列外,各马匹间均表达具有1个或1个以上的相同或高度同源的对应经典的MHC-Ⅰ类分子的mRNA。以上研究结果既可作为正在开展的EIAV减毒疫苗株CTL表位研究的基础性、支持性数据,又可进一步丰富国内马的经典MHC-Ⅰ分子多态性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简要阐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递呈抗原过程,分析病毒干扰MHC-Ⅰ类分子抗原递呈所采取的策略,以期揭示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为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CD69,CD94和Ly49A细胞受体结构的基础上,模拟了非洲猪瘟病毒EP153R蛋白C-型凝集素的三维结构。该结构模型预测,1个EP153R二聚体可以与1个MHC-Ⅰ分子建立不对称的交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可能调节MHC-Ⅰ蛋白的表达。通过转染和病毒感染试验,结果证明EP153R抑制MHC-Ⅰ在细胞膜的表达,这种抑制很可能并不影响MHC抗原的合成和糖基化,而是抑制细胞外分泌过程。EP153对MHC表达的调节要求病毒蛋白凝集素域的完整性,尤其是R133残基。对病毒感染过程中干扰EP153R基因表达及EP153R基因敲除重组病毒的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病毒凝集素对MHC-I抗原的抑制作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γ-干扰素(IFN-γ)是巨噬细胞、NK细胞的主要活化因子,可增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Ⅰ类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增强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呈递作用,促进T、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促进B细胞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考察华蟾毒精(CBG)单体对B16和RMA-S细胞MHC-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表面MHC-Ⅰ分子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蛋白酶体相关基因(LMP2、LMP7)和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TAP1、TAP2)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CBG对B16和RMA-S细胞MHC-Ⅰ表达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高浓度CBG可不同程度提高LMP2、LMP7、TAP1、TAP2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BG可能具有通过上调LMP2、LMP7、TAP1、TAP2基因表达水平来增强肿瘤自身免疫原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MHC-I)分子与细胞内源性抗原在内质网中结合形成MHC-I/抗原复合物并呈现于细胞膜上,被CD8+T细胞TCR识别,诱导细胞免疫.MHC-I分子也可作为NK细胞的抑制性受体的配体,抑制NK细胞介导的溶细胞作用,在天然免疫中发挥作用[1].基于MHC-I分子的上述重要作用,开展马MHC-I基因的相关研究将有助于对马属动物免疫机制的了解,有效促进马属动物的疫病研究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中登录(登录号:AB115244)的鸭MHC-Ⅰα链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鸳鸯鸭脾脏组织中克隆出鸳鸯鸭MHC-Ⅰα链基因,并进行T-A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鸳鸯鸭MHC-Ⅰα链基凶长909bp,编码303个氨基酸的多肽,含一个完整的鸳鸯鸭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序列比较发现.鸳鸯鸭MHC-Ⅰα链基因与GenBank登录的其它品种的鸭MHC-Ⅰα链核苷酸同源性为89.4%~91.0%,与人和其他动物的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为11.1%~79.3%,表明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存在着种的多样性,且亲缘关系越近,同源性越高.鸳鸯鸭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鸭MHC-Ⅰ基因表达、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鸡肺脏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本实验选择不同日龄的海兰白鸡的肺脏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MHC-Ⅱ+细胞的出现、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过程。结果显示,MHC-Ⅱ+细胞最初于胚胎13 d出现。胚胎13 d至18 d期间,MHC-Ⅱ+细胞数量有所增多,并主要分布在三级支气管的肺房房间隔中。1日龄时,MHC-Ⅱ+细胞在小叶间结缔组织中也有分布。4日龄时,在初级支气管与次级支气管交汇处有淋巴细胞的聚集物,即形成了明显的支气管相关性淋巴组织(BALT),此时BALT中的大多数细胞都表达MHC-Ⅱ,成为主要的细胞群体。7至14日龄时,MHC-Ⅱ+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在呼吸性毛细管管壁上出现较多的MHC-Ⅱ+细胞。21至90日龄时,无论是BALT中,还是肺小叶中MHC-Ⅱ+细胞的数量都持续增加,并且遍布于整个肺脏。结果表明,鸡肺脏中MHC-Ⅱ+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均呈现日龄相关性变化,并且其变化可以反映出胚胎期及出壳初期肺脏中抗原呈递细胞较少,随后日龄显著增多,从而进行有效的抗原递呈,参与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四聚体(tetramer)技术是模拟生物体内抗原提呈原理,将4分子的生物素化的MHC-抗原肽单聚体与1分子荧光标记的链霉亲合素连接成四聚体复合物,定向、定量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进行分析及检测。该技术已被用于疾病诊断、疾病防控和相关科学研究,尤其在病毒、癌症、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今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就MHC的分子结构基础,四聚体的制备、优化及其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美研究人员报道 ,重组的全酵母疫苗能够激活树突状细胞 ( DC)并诱导保护性细胞免疫。研究人员在测试表达肿瘤和 HIV-1抗原的重组酿酒酵母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免疫原性时发现 ,在不存在佐剂的情况下 ,用这种重组酵母免疫的小鼠能产生很强的包括肿瘤保护的抗原特异性 CTL反应 ,而且这种酵母还能刺激 DC的成熟和 IL-1 2产生 ,从而有效激发 MHC-1和 MHC-2限制的抗原特异性 T细胞反应。这项研究表明 ,重组酵母载体疫苗在诱导对多种传染病和肿瘤的有效细胞免疫方面也许有更强的作用重组酵母疫苗诱导细胞介导的保护性免疫@郭志…  相似文献   

16.
<正>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由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区域[1],连锁于一条染色体上的MHC基因构成一个单倍型。MHC分为Ⅰ、Ⅱ、Ⅲ类分子,其中Ⅰ、Ⅱ类分子分别提呈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肽,Ⅲ类分子与免疫因子相关。MHC基因产物在各种细胞表面表达,控制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早期源于解释器官移植中受体排斥供体组织细胞的现象。1936年,Corer在小鼠体内首次发现了  相似文献   

17.
CD8~+T细胞表位通过MHCⅠ分子呈递到细胞表面,激活CTL细胞从而介导并调节机体抗内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MHC-peptide稳定性试验通过TAP缺陷的RMAS细胞转染克隆在细胞水平鉴定CD8~+T细胞表位与MHCⅠ分子的亲和力;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通过检测IFN-γ的分泌水平评估抗原免疫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高效性。四聚体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征。论文介绍了CD8~+T细胞表位的特征和上述3种表位鉴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为CD8~+T细胞表位的鉴定和表位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Ⅰ)结构的解析可直观地阐释其结合抗原表位的机理,进而有效利用其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免疫应答。目前已报道的畜禽MHCⅠ精细结构包括牛(N*01301、N*01801)、猪(SLA-1*0401)和鸡(BF2*2101、BF2*0401、BF2*0201、BF2*1401),以上MHCⅠ复合体结构由α1、α2和α3共3个α链和β2m组成。其抗原结合槽多肽由A、B、C、D、E、F 6个口袋组成,一般B、F口袋决定了不同MHCⅠ分子结合不同性质的抗原多肽。鉴于同一物种不同的MHCⅠ等位基因及不同物种MHCⅠ基因的序列差异性,使得不同的MHCⅠ分子结合不同性质的抗原多肽片段,此外,不同MHCⅠ分子也可递呈同样的抗原多肽,实现不同MHCⅠ分子的交叉递呈。畜禽MHCⅠ的结构清晰地阐释其递呈抗原多肽的机理,促进了畜禽免疫学和疫苗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是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递呈的分子基础,利用其多肽结合特性可鉴定病原的T细胞表位,阐述不同单倍型鸡的抗病机制。论文总结了鸡MHCⅠ类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了与哺乳动物MHC分子在结构上的差异,并对鸡MHCⅠ、MHCⅡ、MHCⅣ类分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雄性特异性组织相容性抗原(male specific minor histompatibility antigens,H-Y抗原)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在雄性动物细胞中普遍表达(包括胚胎和滋养层细胞)。H-Y抗原不仅能引起基因型相同的雌性动物排斥雄性组织,也能导致人白细胞抗原匹配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移植抗宿主性疾病(GVH)。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检测到几个不同的H-Y抗原表位,这些肽是从胞内蛋白分离出来,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分子结合呈递在细胞表面。H-Y抗原肽与人白细胞抗原Ⅰ类和Ⅱ类分子特异结合参与免疫反应,从而影响移植结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H-Y抗原的相关研究,作者主要综述编码H-Y抗原的相关候选基因,并对它在疾病等方面的前景作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