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动物营养学家们早就发现,猪对日粮蛋白质的需求,实际上是对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需求。在构成日粮蛋白质的二十余种氨基酸中,大约二分之一是必须由日粮提供的,称为必需氨基酸,其余则为非必需氨基酸。以谷实饲料如玉米、高粱、大麦等为基础的生长猪日粮中通常含有足够数量的各种非必需氨基酸或合成这些非必需氨基酸所需的氮源;某些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的含量则常常不足。这种不足一般可以通过添加蛋白质补充饲料(如鱼粉、豆饼之类)或合成氨基酸来解决。所谓“理想蛋白质”,即日粮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2.
作为机体第一营养要素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在人和动物营养中具有重要作用,饲粮氨基酸平衡是保障动物健康生长的必要前提条件,动物必需氨基酸缺乏导致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甚至机体生理功能异常。除了提供营养作用,氨基酸还具有蛋白合成进而调控蛋白质周转、调控动物生长发育的功能;此外,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氨基酸在动物免疫细胞因子产生及免疫器官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饲粮功能氨基酸在动物免疫调节功能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缬氨酸:猪禽日粮中的下一个限制性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限制性氨基酸(LAA)是指在一定饲料或日粮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而且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因此.确定限制性氨基酸(LAA)并满足动物的需要.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蛋氨酸(Met)是动物生长必需氨基酸中唯一含硫氨基酸,其可参与机体内众多代谢途径,为动物提供甲基,合成动物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是动物生长和毛发生长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日粮中必须添加适量的蛋氨酸才能满足动物生长需要,对毛皮动物,蛋氨酸还会影响毛发的生长和品质,所以蛋氨酸又被称为"生命性氨基酸"。本文综述了蛋氨酸在动物生长发育及毛发生长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蛋氨酸在畜牧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主要作用及其生物学效价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熠  贺建华 《饲料工业》2007,28(20):1-4
<正>蛋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一种重要的必需氨基酸,它主要存在于动物性蛋白中,在植物性蛋白中含量较少。它在体内不能直接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因此,只能靠外源补充来满足动物对蛋氨酸的需要。蛋氨酸是家禽玉米—豆粕型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也是以玉米为主要基础日粮的高产奶牛机体中乳和乳蛋白合成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还是猪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谈到肉用仔鸡饲养方案时,人们仍然爱谈论日粮蛋白质水平。实际上,日粮蛋白质的需要量更确切地可表示为22种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在这22种氨基酸中,有10种是必需氨基酸(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代  相似文献   

7.
以理想蛋白质配制肉鸡日粮J.H.Ward著萨仁娜摘译张日俊校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为保证肉鸡健康并提高生产能力,日粮中需添加氨基酸。其中必须添加必需氨基酸,而非必需氨基酸可以通过家禽体内的转氨基作用合成。当机体代谢率较高时,非必需氨基酸合成的...  相似文献   

8.
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已知的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多种,这些氨基酸分为二大类,即动物维持正常的生命机能、生长、繁殖所必需而其本身又不能体内合成的,必须通过摄取食物而获得的必需氨基酸和机体需要较少或虽需要,但可由动物本身体内合成,无须依靠饲料供给的非必需氨基酸。据知,不同的动物要求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尽相同,如猪的必须氨基酸计有:赖氨酸、蛋氨酸、色氨  相似文献   

9.
正理想氨基酸日粮是指日粮中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和总量恰好满足动物维持、生长的需要。该模型被用来预测动物各阶段的氨基酸需要,理想氨基酸日粮一方面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知猪的必需氨基酸有10种,分别为精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非必需氨基酸有9种,半必需氨基酸2种。通常用两种方法来配制氨基酸平衡的日粮,一种是通过不同来  相似文献   

10.
精氨酸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应激状态下和特殊生长阶段,它是必需氨基酸,体内合成的精氨酸不能满足生理代谢需要,但长期或者过量补充精氨酸对机体会造成损害。近年来,精氨酸在妊娠母猪日粮中的应用有诸多报道成为养猪生产的一个热点。本文评述了动物机体精氨酸的来源与代谢以及日粮精氨酸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对养猪生产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1.
王碧莲  周围 《饲料研究》2006,(5):25-27,29
1肽吸收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传统的代谢模式认为:蛋白质必须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人或动物对蛋白的需要就是对必需氨基酸和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饲料在氨基酸利用率上存在差异。另外,动物喂以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此,学界提出了动物对完整蛋白本身或对有关肽具有特殊吸收利用能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动物饲料中使用合成氨基酸不仅对减少饲料成本而且对降低环境污染都很必要。随着技术的改进,合成氨基酸的成本越来越低。然而单体氨基酸替代完整蛋白质终究有个极限。给猪与禽饲喂低蛋白质日粮而添加合成氨基酸以满足必需氨基酸需要,不能获得最佳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由此看来,一定数量的完整蛋白质或肽是必要的。猪与禽可以通过在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赖氨酸或赖氨酸和蛋氨酸来达到最佳生产性能。商品色、苏氨酸和其他必需氨基酸可以购买,可以保持低蛋白水平而满足这些营养素的需要。在猪、禽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使日粮中氨基酸平衡,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氮污染而增加氮素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猪对“非必需氨基酸”的营养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AA)是猪生长、发育、繁殖、泌乳和健康所必需的。基于对动物和人类氮平衡或生长,在传统上它们被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且"非必需氨基酸"被假设可以在动物体内充足地合成并能满足动物最大生长和生产性能。然而,在过去一个世纪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设。非必需氨基酸(NEAA)(例如:谷氨酰胺、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在调节基因表达、细胞信号、抗氧化反应、神经传导和免疫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另外,谷氨酸、谷氨酰胺和天门冬氨酸是确保小肠消化功能和保护其黏膜完整性的重要代谢原料。因此,基于新研究的发现,在配制猪"理想蛋白"平衡日粮配方时应予以考虑NEAA,来改善蛋白质沉积、饲料效率和动物的健康。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合成AA或者富含NEAA的动物产品来补充NEAA,从而满足日粮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氨基酸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基础营养物质,氨基酸添加比例和组成在幼龄动物生长阶段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在日粮中合理的添加动物生长的必需氨基酸,可显著提高动物生长效率、减少废物排泄,同时对改善机体健康状况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围绕仔猪、肉仔鸡、犊牛和羔羊氨基酸营养状况以及前三者的氨基酸模式的建立做了论述,并对犊牛和羔羊氨基酸模式的特点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最后阐述了断奶羔羊氨基酸模式的建立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们常通过基因选择和营养调控来最大化地提高猪的瘦肉率。一般地,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适宜的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氨基酸需要量可受到日粮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性别和猪的瘦肉生长潜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赖氨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首先要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需要量,然后以理想蛋白质理论为基础,去考虑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与赖氨酸需要量的比值,从而得出平衡蛋白质日粮。因此,平衡蛋白质日粮中所有必需氨基酸保持较适宜的水平,以满足动物机体的生理需要,和减少氨基酸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1必需、半必需及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各种动物所需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大致相同,但因各自遗传特性的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一、必要性众所周知,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因此,生产上要充分考虑各种氨基酸的配比问题。在动物营养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机体不能合成或虽能合成但不能满足动物需要,而要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习惯上称为必需氨基酸。一般成年维持动物需8种,生长动物需10种,雏鸡则需13种,另一类是动物机体能合成,且合成的量可满足动物需要的氨基酸,称为非  相似文献   

18.
精氨酸是动物机体代谢的重要氨基酸,是新生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正常情况下成年哺乳动物能够合成满足机体自身需要的精氨酸,但在受伤、肠道受损等应激状态或病态下合成精氨酸的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量,所以精氨酸是成年哺乳动物的条件性氨基酸。由于家禽体内缺乏甲酰磷酸酶等关键酶,不能合成精氨酸,只能由日粮提供,所以精氨酸是家禽的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在动物营养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畜禽生产中也存在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精氨酸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人们常通过基因选择和营养调控来最大化地提高猪的瘦肉率。一般地,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适宜的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氨基酸需要量可受到日粮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性别和猪的瘦肉生长潜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赖氨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首先要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需要量,然后以理想蛋白质理论为基础,去考虑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与赖氨酸需要量的比值,从而得出平衡蛋白质日粮。因此,平衡蛋白质日粮中所有必需氨基酸保持较适宜的水平,以满足动物机体的生理需要,和减少氨基酸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数量充足和配比合理的营养对家畜生产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蛋白质的种类和水平决定着动物机体组成及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的供应。对反刍动物来说,蛋白质的作用是双方面,既要满足瘤胃厌氧微生物发酵的需要,又要满足动物成长的营养需要。然而,由于瘤胃的发酵作用,日粮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在瘤胃内被降解(称为瘤胃降解蛋白,RDP),只有小部分能通过瘤胃在小肠内吸收(称为非瘤胃降解蛋白,RUP),因此用于厌氧合成微生物蛋白的RDP以及RUP的种类决定了反刍动物日粮和机体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率。微生物蛋白和过瘤胃蛋白决定了高产动物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的供应。因此,饲喂过瘤胃蛋白和氨基酸被认为是满足反刍动物生理以及生产需要的有效方法。文章综述了过瘤胃蛋白、过瘤胃赖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以及对奶牛、绵羊干物质采食量、消化率、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蛋白质是反刍动物重要的限制性营养,由RDP和RUP组成。瘤胃微生物通过将RDP降解成小肽、氨基酸和氨等来合成微生物蛋白,其数量主要受日粮中瘤胃发酵率的制约。因此,RDP和RUP或氨基酸的供应对于满足反刍动物营养需要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饲喂低水平日粮的反刍动物。添加瘤胃保护蛋白和瘤胃保护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蛋氨酸)能提高奶牛、绵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消化率。同时,还能够提高生长性能、繁殖效率和产奶量。不管是单独添加,还是与赖氨酸同时添加,如果蛋氨酸的添加量大于肠道的可消化吸收量时,则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奶牛泌乳早期的低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蛋氨酸,能避免奶牛长期的不良反应。总而言之,反刍动物在低营养水平下添加瘤胃保护蛋白质和氨基酸,能提高饲料采食量、消化率以及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