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熊果酸(UA)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大鼠关节中TNF-α、IL-17、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 首先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复制SD大鼠CIA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熊果酸组、甲氨蝶呤组、地塞米松组并给予相应处理。于给药35天后处死大鼠,取关节制作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关节骨质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中炎症因子TNF-α、IL-17、PGE2的表达。结果 与CIA模型组比较,UA大鼠组关节炎症因子TNF-α、IL-17、PGE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UA组效果不如甲氨蝶呤组、地塞米松组(P<0.01)。结论 UA能明显缓解CIA大鼠关节炎症及损伤,减少关节中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子菜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抗炎作用。方法 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白子菜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白子菜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造模5 h后开始连续灌药,7 d后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症情况,关节组织单位面积内炎症细胞计数及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结果 中、高剂量白子菜提取物组与秋水仙碱组在足趾炎症情况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方面各药物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药物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秋水仙碱组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秋水仙碱组及白子菜醇提取物中剂量组IL-1β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秋水仙碱及中剂量白子菜醇提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大鼠模型具有抗炎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护卵汤对慢性应激超排卵小鼠卵巢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信号蛋白P-Smad3及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慢性应激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护卵汤组和生长激素组,另设正常组。在超排卵第3天和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24 h后,检测各组卵巢TGF-β1、P-Smad3及FSHR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在超排卵第3天,护卵汤组和生长激素组TGF-β1、P-Smad3及FSHR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注射HCG 24 h后生长激素组表达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 护卵汤可能通过激活TGF-β/Smads信号通路,发挥促进卵泡发育和改善卵巢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对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表达的影响,探索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Fueund氏完全佐剂(FCA)法造模。电针组予以电针大鼠关元穴、双侧足三里穴,MTX组予以0.35 mg/kg剂量的MTX灌胃治疗,空白组与模型组每日予以特制大鼠固定器固定后松绑放回笼内饲养。实验期间每3天1次测量大鼠体质量、足爪容积,并对关节炎指数进行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用Western Blot检测TAK1、NF-κB蛋白表达。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滑膜组织中TNF-α,滑膜细胞内TAK1,胞核内NF-κB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缓慢、足趾肿胀明显、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P<0.01),滑膜组织内TNF-α显著升高、滑膜细胞内TAK1含量显著升高、胞核内NF-κB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较快、足趾肿胀较轻、关节炎指数较低(P<0.05),滑膜组织中TNF-α低于模型组、滑膜细胞内TAK1、NF-κB表达较低(P<0.05)。结论 电针AIA大鼠足三里、关元等穴能够有效抗炎,其干预机制可能与抑制关节滑膜细胞内TAK1的表达,良性调控NF-κB这一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血清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I,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胃泌素(gastrin-17,G-17)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Smad3蛋白在CAG大鼠胃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在CAG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脾胃培源方的治疗机制。方法 选用SPF 级Wistar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维酶素组、脾胃培源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幽门弹簧植入术配合高盐热淀粉糊灌胃法制备CAG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予以相关干预,连续灌胃4周,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及胃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并采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及TGF-β1、Smad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PGⅠ、G-17水平及Smad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TGF-β1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脾胃培源方组和维酶素组血清PGⅠ、G-17水平及Smad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血清PGⅡ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酶素组和脾胃培源方(高、中、低剂量组)4组间采取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胃培源方能明显改善CAG大鼠的胃组织损伤,下调胃组织TGF-β1蛋白表达及上调Smad3蛋白的表达,说明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CAG发病过程,脾胃培源方治疗CAG可能通过干预该通路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青光安Ⅱ号方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网膜GSK-3β及β-catenin mRNA表达影响。方法 将40只(80眼)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组(A),模型组(B)、青光安Ⅱ号方低剂量组(C)、青光安Ⅱ号方中剂量组(D)、青光安Ⅱ号方高剂量组(E)、益脉康分散片组(F)。将B、C、D、E、F组大鼠采用烧灼巩膜表浅静脉法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模型大鼠维持高眼压状态2月后开始干预,干预后2周、4周分别用qPCR检测大鼠视网膜GSK-3β及β-caten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2周后,与B组比较,各组GSK-3βmRNA表达降低而β-catenin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与F组比较,C、D、E组GSK-3βmRNA降低,β-catenin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C、D组GSK-3βmRNA降低而β-catenin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安Ⅱ号方及益脉康分散片均能抑制GSK-3βmRNA的表达,并增加β-caten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初步观察表明复方中药青光安Ⅱ号方在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神经的保护中,效果优于益脉康分散片,且以青光安Ⅱ号方高剂量最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跌打通痹膏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Ⅱ型胶原mRNA(COL-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6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跌打通痹膏组、骨通贴组,每组13只。模型组、跌打通痹膏组、骨通贴组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正常组、假手术组不予处理,模型组、跌打通痹膏组、骨痛贴组分别用肢带、跌打通痹膏、骨痛贴膏贴敷4周,观察治疗后各组实验兔关节软骨改变情况,并检测关节软骨中MMP-13、COL-Ⅱ mRNA的表达。结果 (1)组织学关节软骨评分:跌打通痹膏组评分较模型组低(P<0.05)。(2)WMP-13mRNA检测:模型组MMP-13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跌打通痹膏组MMP-13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3)COL-Ⅱ mRNA检测:跌打通痹膏组COL-Ⅱ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结论 跌打通痹膏能通过降低Ⅱ型胶原降解,抑制MMP-13 mRNA表达,从而有效保护膝骨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急性期抗氧化与抗炎的作用。方法 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建立大鼠脊髓半切SC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甲基强的松龙100 mg/kg)、TP高剂量组(100 mg/kg)、TP中剂量组(50 mg/kg)、TP低剂量组(25 mg/kg)。术后5 min,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其他组别灌胃相应药物。24 h后取受损脊髓局部组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脊髓组织中·O2-、NO水平及诱导型-化氮合酶(iNOS)蛋白含量、抗氧化酶系统SOD与MDA活性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与IL-8的含量。结果 HE染色图像显示,TP各剂量组脊髓形态好于模型组;同时,与模型组比较,TP降低了SCI大鼠脊髓组织中活性氧(ROS)的水平、增加了S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P<0.05),亦减少了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8的含量(P<0.05)。结论 茶多酚能减少SCI大鼠急性期氧自由基与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栀子苷对酵母多糖(zymosan,Zym)致大鼠肠黏膜屏障损害的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Zym-石蜡混悬液建立大鼠肠黏膜屏障损害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栀子苷组、乌司他丁组,腹腔注射Zym后即刻干预,12 h后重复干预1次。另设正常对照组。造模24 h后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D-乳酸(D-lactate,D-LA)、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并取小肠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IL-10、D-LA、DAO、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黏膜上皮水肿,黏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黏膜上皮炎症细胞增多,固有层松散、充血;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可降低肠黏膜屏障损害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D-LA、DAO及ET水平,增加IL-10水平(P<0.05,P<0.01),减轻肠组织病理性损伤。结论 栀子苷可以减轻Zym导致的大鼠炎症反应,对Zym引起的肠黏膜屏障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观察艾灸预处理和电针预处理两种不同方法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差异。方法 将40只SPF级的SD大鼠随机的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艾灸预处理组和电针预处理组),艾灸预处理组和电针预处理组选取“足三里穴”、“中脘穴”分别行艾灸和电针预处理8 d后,除空白组外造模,选用无水乙醇灌胃的方法(0.5 mL/100 g)制成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造模1 h后,用20%乌拉坦(0.6 mL/100 g)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再取材。在光镜下观察大鼠的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TGF-α、PC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胃黏膜中TGF-α、PCNA的表达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艾灸预处理组和电针预处理组胃黏膜中TGF-α、PC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 < 0.05或P < 0.01);与艾灸预处理组相比较,电针预处理组胃黏膜中TGF-α的表达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而胃黏膜中PCNA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艾灸预处理与电针预处理均可以减轻无水乙醇对胃黏膜造成的损伤,促进胃黏膜保护因子(TGF-α、PCNA)的表达,但艾灸预处理稍优于电针预处理。  相似文献   

11.
作者根据广东省江门市某鸡场以破行鸡为主的鸡病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作出鸡病毒性关节炎的假定性诊断。 从病鸡的关节滑液中分离到一种病毒,该病毒能在鸡胚卵黄囊内、尿囊腔内和绒毛尿囊膜上生长并致死鸡胚,使鸡胚皮肤呈暗红色。病毒也能在鸡胚肾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并引起细胞病变。病毒对鸡红细胞无凝集作用,用含病毒的鸡胚尿囊液接种敏感鸡后,可复制出与临床所见相类似的疾病。 在电镜下观察,病毒直径为63~74nm,在感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可见到胞浆内的包涵体,经测定,病毒含有双股RNA,对氯仿、乙醚、60~0C1小时有抵抗力,对胰酶敏感。 实验结果表明:被分离到的病毒为传染性关节炎病毒,因此江门市某鸡场所发生的以跛行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以确诊为鸡病毒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自体免疫性疾病,文章从作用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针对T淋巴细胞的清除、影响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和Ras-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四个方面阐述了消炎免疫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羊源II型胶原蛋白(Type II collagen,CII)对小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抑制作用,在致炎前14 d(预防组)、致炎同时(治疗组)经口插管灌胃法给予小鼠3 mg/(kg.d)CII灌胃,并于致炎后6、12、18和24 d时分批断颈处死小鼠,对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yl dialdehyde,MDA)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口服CII可降低小鼠血清中NO、IL-1和MDA含量,同时使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增强,抑制AA的发病,降低发病率,明显减轻病变关节的炎症反应并使病程缩短,预防组显著优于治疗组。  相似文献   

14.
肉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关节腔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功地复制了肉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运用组织学观察方法对所建立的病理模型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肉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发病的初期,机体各组织器官病变明显,特别是淋巴组织的淋巴小结数目明显减少,结构零乱,淋巴细胞也明显减少;其它脏器如心、肝、脾则以急性炎性变化为主,异嗜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浸润。随时间延长,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淋巴细胞数量逐渐恢复正常,且淋巴小结表现为增生性变化;心、肝、脾等脏器也逐渐恢复,异嗜性粒细胞浸润部位及坏死灶被纤维结缔组织包裹而局限化。但肾在试验期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坏死性变化,病变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复方穿山龙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穿山龙颗粒,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片和洛索洛芬钠片,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5.3%,ESR、CRP、RF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穿山龙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适合患者较长时间服用。  相似文献   

16.
在22周龄的蛋鸡群中,观察到有关节炎和滑液囊炎症状的鸡(占总数的6.6%)。经血清学诊断,病毒性关节炎的琼扩抗体阳性率为:发病鸡100%;无临床症状鸡40%;种鸡70%。霉形体凝集抗体为阴性。据此初步诊断其为鸡病毒性关节炎,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试验感染山羊和自然感染山羊的血清抗体,确定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CAEV感染山羊血清终点滴度结果表明:ELISA比琼脂扩散试验(ID)敏感性高,对自然感染山羊检出率比ID高3%左右。CAE标准阳性血清和自然感染阳性血清预先被特异性抗原中和后的ELISA反应均呈阴性,从而证实了本方法的特异性。因此,本方法适于CAE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法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调整、饮食控制及碱化尿液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四妙散口服及四黄散加味外敷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秋水仙碱及别嘌醇片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变化及关节红肿疼痛改善情况,治疗观察2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UA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Scr和BUN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RP、ESR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中药内外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并在降低UA、ESR、CRP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Chinese medicine (CM) has long been adopted for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A).CM approaches RA as it does for other diseases by holistic treatment,focusing on the whole body condition,and givi...  相似文献   

20.
从病猪肿大的跗关节中分离了1株疑似肠球菌菌株,经过常规方法进行染色特性、培养特性观察以及敏感性和致病试验,利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生化特定,并用PCR方法扩增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克隆测序,与GenBank上登录的相关菌株及3个粪肠球菌标准菌株进行16S rRNA序列比较、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