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可以使感染猪出现各种疾病综合征和免疫抑制,并易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其他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防治本病,主要依靠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预防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H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 V)、伪狂犬病病毒(ADV)、猪圆环病毒2型(PCV-II)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链球菌属2型(SS-II)、副猪嗜血杆菌病(HP)、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支原体肺炎(MH)、弓形体、附红…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粤北地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Transmissible viral proventriculitis,TVP)的病原学特征,于粤北地区8个有生长停滞、羽毛生长不良和消瘦等症状,疑似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的肉鸡场共采集样品420份,根据发病鸡场每10份样品混为1个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8种TVP相关病毒的总检出率为80.95%(34/42),除呼肠孤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未检测到阳性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率分别为57.14%、4.76%,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鸡腺胃坏死病毒和圆圈病毒3型均为2.38%,其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等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均为4.76%,马立克氏病病毒和鸡腺胃坏死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和圆圈病毒3型等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2.38%;发病鸡主要集中于25~80日龄,不同日龄的TVP相关病原学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粤北地区肉鸡TVP发病率较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疾病免疫策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TVP发病规律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断奶仔猪和育肥猪,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育肥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等一系列较为复杂的疾病,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经过各国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对该病毒的特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文内对该病毒的病原学、培养特性、基因组结构与特点、流行特点、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等方面的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发现的鱼类病毒KHV在国外的流行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锦鲤疱疹病毒 (KHV)简介锦鲤疱疹病毒 (KoiHerpesVirusKHV)是近三年做为锦鲤的致死病因而被鉴定发现的 ,是一种新发现的烈性水生动物疱疹病毒。在英国、以色列、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曾暴发过这种病毒。2001年夏末 ,设在英国的国际观赏鱼贸易协会 (OATA)报道 :这种专门危害锦鲤等鱼类的病毒感染鱼后 ,超过50%的病例表现出发病快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然而 ,只有极少数研究机构在研究该病毒及所致疾病。目前 ,在我国尚未发现有关报道。2KHV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及其所致疾病的临床症状2.1KHV病毒的生…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及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的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禽类烈性传染病。最早由Perroncito在1878年首次报道暴发于意大利鸡群,当时称为鸡瘟,随后在欧洲、南美洲、东南亚及美国均有发生。每次暴发,都对养禽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近年来,AI在世界各国的暴发呈上升趋势,已经被国际兽疫局(OIE)定为A类传染病,并被列入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动物类传染病名单。1AI的病毒特性和流行病特征1.1病毒特性AIV是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该病毒的基因组为负链单股RNA,共有8…  相似文献   

7.
保育猪疾病流行动态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阶段猪场保育猪疾病流行动态 1.猪场中的“理事会成员” 像协会常任理事一样,也有些病毒是在绝大部分猪场中都可能存在的,笔者称其为“常任理事病毒”或“理事会成员”。  相似文献   

8.
一、现阶段猪场保育猪疾病流行动态 1.猪场中的“理事会成员” 像协会常任理事一样,也有些病毒是在绝大部分猪场中都可能存在的,笔者称其为“常任理事病毒”或“理事会成员”。  相似文献   

9.
1流行情况 牛副流行性感冒是由副流行性感冒病毒3型引起的牛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深秋和冬季发生。本病除牛感染发病外,也可引起猪、猴、豚鼠、小鼠和人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洲、欧洲、亚洲各国均有发生和流行。在自然条件下,无论从临诊健康的犊牛与绵羊,还是从具有呼吸道和肠道症状的犊与羔、牛和绵羊的流产胎儿以及马和水牛都已分离出副流行性感冒3型病毒。  相似文献   

10.
牛流行热又称牛流行性感冒、暂时热、三日热。牛流行热的病原为弹状病毒科牛流行热病毒,病毒粒子长130—220纳米、宽60-80纳米。本病毒耐旱不耐热,能抵抗反复冻融,在37℃下24-48小时灭活;对紫外线照射、乙醚、氯仿和胰酶等均敏感;在pH值2.5的条件下6分钟均能灭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黑龙江省7个禽肉厂养禽场的饲养情况,疲劳免疫、消毒隔离措施及疫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各禽肉厂新城疫疫情的流行情况,并对出口的18批次90栋舍540只宰前肉用禽类进行新城疫(NDV)血清血凝抑制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鉴定。共从12批次25栋舍87只肉用禽中分离出新城疫病毒,并对其中69株新城疫病毒进行毒力鉴定。均为中等以下毒力,来分离出强毒株。  相似文献   

12.
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通过对福建宁德地区的犬细小病毒病调查结果分析,提出了中西药结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西猪瘟流行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对广西13个发病猪场(疫点)猪瘟(CSF)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当地CSF流行以非典型为主,典型CSF同时存在,发病猪多在3月龄以下且病程较长。母猪存在隐性感染,部分表现为繁殖障碍,一些临床健康猪存在着带毒问题。此外,从凝似CSF病料中扩增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表明广西猪群中存在着BVDV的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猪瘟病毒(CSFV)广西流行株的基因型较复杂,分布2个基因群的4个亚群,其亲缘关系与2个传统毒株石门株(Shimen)和兔化弱毒株(HCLV)相距甚远,最高可达20.0%,说明广西CSFV流行株存在着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猪圆环病毒2型的流行情况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圆环病毒病2型(PCV-2)感染引起的疫病包括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PDNS)、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RDC)、繁殖障碍、先天性震颤及肠炎等。同时,PCV-2感染产生的免疫抑制极易引发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我国自2000年报道首例圆环病毒病以来,目前,在我国该病已普遍发生,表现为流行范围广、阳性率高、混合感染严重、种猪感染率高,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圆环病毒病已经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养猪业者需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作好猪瘟、伪狂犬病、喘气病、猪嗜副血杆菌病的免疫及减少应激等措施来加强对PCVD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猪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类似于急性猪瘟,表现高热、皮肤充血、流产及脏器出血。猪群一旦感染病毒,发病率高,传染迅速且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6.
猪瘟,又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有急性、亚急性、慢性、持续性和潜伏感染等形式。这些不同的感染形式既与毒株的不同有关,也与宿主有关。该病可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非免疫猪可发病于任何季节。主要通过舐食病猪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具和地面经口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和损伤的皮肤、  相似文献   

17.
当前规模化猪场疾病流行动态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国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然而.随之而来的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对我国养猪生产的危害也日益加重。老病(如猪瘟)继续肆虐,新病(如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不断发生。因此.有效控制疾病,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成为我国业内人士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8.
1998-2000年间,台湾零星爆发了新城疫,某些肉鸡场两周龄以内的肉鸡发病,怀疑是新城疫病毒从已感染的种鸡场向肉鸡场的传播。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检验新城疫病毒经蛋传播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利用临床的和实验室的依据。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从某种鸡场及其后代肉鸡均分离到了相同的新城疫病毒,这暗示经蛋传播有其可能性。为了阐明这种可能性,向155枚9-11日龄SPF鸡胚的尿囊腔内接种半数致死量的新城疫病毒。结果,从这些接毒鸡胚中孵出了71只鸡雏,将它们饲喂14天、用第1、4、7日龄雏鸡的泄殖腔棉拭子及第14日龄雏鸡尸体剖检的棉拭子做病毒分离试验。从3只孵化的雏鸡体内分离到了相同的新城疫病毒。这个试验证实,感染了低滴度新城疫病毒的少数入孵种蛋能够孵化出雏并且含有新城疫病毒。这要归因于新城疫病毒的经蛋传播。  相似文献   

19.
牛流行热(Bovine epizootic fever)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izootic fever virus)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牛流行热病毒主要侵害牛,黄牛、奶牛、水牛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奶牛最为易感,不同性别、年龄及品种的奶牛都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20.
牛流行热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流行热(又称暂时热、三日僵硬热、牛流行性热或牛登革热)是一种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以感染黄牛、奶牛、肉牛和水牛为主的急性传染病。1病原牛流行热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呈子弹状或圆锥形,成熟病毒粒子长100~230nm,宽45~100nm。病毒粒子有囊膜,囊膜厚约10~12nm。牛流行热病毒对热敏感,56℃条件下经10min,37℃条件下经18h可将其灭活,pH 2.5以下或pH 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