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法评价竹叶挥发油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15种竹叶中提取挥发油,以TBHQ为对照,用DPPH·法研究竹叶挥发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绿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最高为0.637%,而福建茶竿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仅为0.252%,水蒸气蒸馏法适宜于提取竹叶挥发油.15种竹叶挥发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与挥发油的浓度呈正相关性.其中银丝竹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最强,,IC50值为3.605 mg·mL-1,绿竹竹叶挥发油的IC50值为4.464 mg·mL-1,短穗竹竹叶挥发油抗氧化活性最低,其IC50值为12.128 mg·mL-1.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竹叶挥发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季节的高节竹的竹叶为材料,研究竹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不同季节的含量和竹叶提取物抑菌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竹叶提取物抑菌圈直径在夏秋季最小,冬春季最大,在1月份达到最大值。竹叶次生代谢产物中,异荭草苷、对香豆酸、异牡荆苷、芦丁、苜蓿素7-O-葡萄糖苷含量与抑菌圈直径显著正相关。香豆酸、异牡荆苷、芦丁是抑制大肠杆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异牡荆苷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丛生竹叶提取物的成分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测定了23种丛生竹叶提取物得率、黄酮、多糖含量和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 提取物各指标经聚类分析23种丛生竹可分为5簇,其中桂单竹、粉单竹、鼓节竹、大眼竹和凤尾竹的竹叶黄酮和多糖得率较高,IC50值较大,可成为提取竹叶黄酮的优良原料,分别经分离纯化得竹叶黄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产地高节竹竹叶次生代谢物差异、土壤微生物特征及两者之间关系,测定不同产地竹叶中9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和土壤中3种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3种土壤酶活性等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土壤微生物特征与竹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高节竹竹叶的9种次生代谢产物差异显著,不同产地的3种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和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等土壤微生物特征有明显差异。高节竹竹林土壤细菌数量与竹叶荭草苷、对香豆酸和牡荆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真菌数量与竹叶异荭草苷和木犀草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节竹竹叶次生代谢相关产物的含量与土壤中3种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土壤微生物特征能够影响高节竹竹叶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但是不同次生代谢产物对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响应不同,增加土壤细菌可以提高高节竹竹叶荭草苷、对香豆酸和牡荆苷含量,增加土壤真菌可以提高高节竹竹叶异荭草苷和木犀草苷。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芍药花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对芍药花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对DPPH自由基、超氧化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芍药花中含有糖类、苷类、有机酸类、黄酮类、香豆素类、酚类、甾体类或三萜类和蒽醌类化合物。芍药花甲醇提取物的总酚类含量最高(44.35 mg·g-1),而70%甲醇提取物的总酚类含量最低(30.00mg·g-1)。芍药花水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槲皮素(0.1mg·mL-1)强。各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比槲皮素(0.1mg·mL-1)强。芍药花甲醇提取物对超氧化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最强,比槲皮素(0.1mg·mL-1)还强。芍药花各提取物均显示出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时期高节竹竹叶和竹林土壤为材料,研究竹叶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竹叶中次生代谢产物质量分数变化与竹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种次生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在1月份最高(6.601 7 mg·g~(-1)),7月份最低(1.044 0 mg·g~(-1))。异荭草苷、荭草苷、对香豆酸和苜蓿素7-O-葡萄糖苷等均在1月份和11月份质量分数最高。异荭草苷、荭草苷和芦丁等5种次生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在7月份最低。苜蓿素7-O-葡萄糖的质量分数最低值出现在5月份;对香豆酸的质量分数最低值出现在9月份。夏季高节竹竹林土壤细菌数量最多,7月份细菌数量为24.91×10~6菌落·g~(-1);真菌数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春夏季放线菌数量较高,显著高于秋冬季。次生代谢物总量、异荭草苷变化与细菌数量、微生物总量变化均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研究竹叶中次生代谢产物质量分数变化与竹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可为高节竹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药用植物牛角瓜叶的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利用GC-MS对牛角瓜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测定牛角瓜叶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牛角瓜叶乙醇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HO·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2,6-二叔丁基对苯二酚(BHT)还原力。结果表明:牛角瓜叶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醇类(60.2%)含量最高,其次为酯类(24.09%),羽扇豆醇(26.7%)为主要单组分物质。以干质量计,总酚的含量为(26.22±0.01)mg·g-1;以干质量计,总黄酮的含量为(0.35±0.02)mg·g-1;牛角瓜叶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率(IC50)为0.33 g·L-1,与芦丁差异不显著;对羟自由基的半清除率(IC50)为0.21 g·L-1,与TBHQ差异不显著;总还原力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每克干质量牛角瓜叶乙醇提取物的高价铁离子还原能力为0.69 mmol·L-1Fe SO4·7H2O。  相似文献   

8.
运用DPPH、ABTS两种分光光度法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来研究野草香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野草香乙醇总提取物不同萃取部位均具有良好的消除DPPH·和ABTS·的能力,在DPPH和ABTS方法中,水部分对DPPH自由基消除率最高,IC50值为15.66 mg/m L;乙酸乙酯部分对ABTS自由基消除率最高,IC50值为14.04mg/m L。这说明野草香乙醇总提取物均有一定消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野草香各个粗提物部分对DPPH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均与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总提取物和不同萃取部分的抗氧化活性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杨梅汁清除自由基及抑制油脂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考查杨梅汁的抗氧化能力,选用浙江宁波产的4个杨梅品种为主要研究材料,比较了杨梅汁与橙汁、苹果汁、菠萝汁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对比了杨梅汁提取物与茶多酚、抗坏血酸和芦丁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测定了杨梅汁提取物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杨梅汁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明显强于另外3种果汁,杨梅汁提取物具备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20.2 mg·mL-1,4个品种的杨梅汁提取物对油脂的氧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总酚含量最高的迟大种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竹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确定了以光度计比色法测定天然抗氧化剂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 (DPPH)自由基能力的条件.通过测定抗坏血酸、槲皮素、硫脲和芦丁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曲线,提出以IC50值作为评价试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并将此应用于 21种丛生竹竹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测定金佛手果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金佛手果、叶为试材,测定果叶黄酮对O2-,·OH和DPPH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果、叶黄酮对DPPH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8.25,9.03mg·L-1,稍弱于Vc和芦丁;对O2-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17.74,20.77mg·L1,但强于芦丁,弱于Vc;对·OH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17.06,15.86mg·L-1,清除能力强于Vc,与芦丁相差无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浓度果叶黄酮对O2-,·OH清除率差异极显著,且随着在反应液中浓度的增加,果叶黄酮对O2-清除率呈上升趋势,但达一定浓度时,清除率趋于平缓.果叶黄酮对·OH体系最佳作用剂量为18mg·L-1.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体外试验探讨豆渣膳食纤维(Soybean Dregs Dietary Fiber,SDDF)的抗氧化性。以酶法制备的SDDF为试验材料,采用·OH体系、O2-体系、DPPH.体系和总抗氧化能力体系对SDDF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DDF对·OH和O2-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EC50分别为4.18、8.86g/L;而对DPPH.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较差。与维生素C比较,SDDF对·OH、O2-和DPPH.的清除能力较弱,而总还原能力较强。可见:SDDF有较强的抗氧化性,适合用作天然抗氧化剂及开发其他抗氧化功能产品。  相似文献   

13.
研究六氢β-酸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的O2-.,研究六氢β-酸对O2-.的清除作用;以Fenton反应产生.OH,研究六氢β-酸对.OH的清除作用;DPPH法研究了六氢β-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大鼠肝匀浆自发性及VC-Fe2 诱导氧化产生的脂质过氧化产物,研究了六氢β-酸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六氢β-酸能清除O2-.,EC50为4.38 mg/mL;能清除.OH,EC50为0.37 mg/mL;对DPPH清除的EC50为0.45 mg/mL;能抑制大鼠肝匀浆自氧化及VC-Fe2 诱导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并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六氢β-酸对自由基有清除作用,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根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艳杰  何弘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73-17774,17784
[目的]探讨猕猴桃根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和还原力反应体系,测定猕猴桃根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用维生素C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试验条件下,ERHM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等均有较强的清除或抑制作用,且显示较好的量效关系,同时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其消除DPPH自由基的EC50为8.03μg/ml,清除超氧阴离子(O 2-.)的EC50为1.28 mg/ml,抑制羟基自由基(.OH)能力可达69.4%,浓度为100μg/ml时,对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率为42%。[结论]猕猴桃根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还原力,能有效清除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抑制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所以,ERHM有效成分具有较为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峰  朱洁平  方士英  徐茂宏  沈业寿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85-4786,4788
[目的]研究野生与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自由基作用。[方法]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反应法和DPPH体系法对野生、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O2-.、.OH及DPPH.3种自由基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野生、人工栽培天麻多糖对O2-.、.OH和DPPH.3种自由基清除效果相近,均具有较好清除作用,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即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大,清除效果逐渐增强。野生天麻多糖清除O2-.、.OH、DPPH.3种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01、2.61和2.44 mg/ml;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O2-.、.OH及DPPH.3种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08、2.75和2.54 mg/ml。[结论]野生、人工栽培天麻多糖均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灵芝热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别从总还原力、清除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DPPH自由基4个方面对7种灵芝子实体热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在相同浓度下,猫儿山野生灵芝热水提物的总还原力最强,吸光度高达2.48;·OH清除能力最高,清除率99.46%;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清除率为96.62%;清除O_2~-·能力排第三。[结论]猫儿山野生灵芝热水提取物在总还原力、清除·OH、DPPH自由基3个方面的抗氧化能力表现出最强,说明猫儿山野生灵芝具有非常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对孟家岗林场6个山体红松松籽油的基本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测定红松松籽油碘值、酸值、皂化值,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实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分析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山体红松松籽油的基本特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红松松籽油的碘值为1.45~1.48 g/g(以I2计),酸值为0.53~0.86 mg/g(以KOH计),皂化值为179~181 mg/g(以KOH计)。红松松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质量分数最高,为43.852%~46.577%;其次是油酸,为27.034%~30.363%;α-亚麻酸为13.686%~14.692%。其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88.660%~88.303%。6个山体的红松松籽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样品质量浓度增大,清除能力增强。红松松籽油DPPH自由基的IC50为0.054~0.071 g/m 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IC50为0.061~0.081 g/m L。  相似文献   

18.
研究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方法通过测定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对邻苯三酚自 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还原能力及抑制脂质体过氧化全面 考察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结果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能明显降低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对羟自 由基有极强的清除能力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其IC50 分别为10 0.49 mg/mL和16.3 g/mL 进一步研究表明黑柄炭角菌肽具有一定的还原力且与浓度呈正比例关系同时也能抑制脂质体的过氧化反应 结 论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绞股蓝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杨酸法、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法和Fe3+还原能力试验3种方法,对绞股蓝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以乙醇、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为样品提取剂,以Vc作阳性对照。结果表明:除石油醚提取物外,绞股蓝各提取物都表现出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其中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半清除率浓度为0.203 mg/mL;绞股蓝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也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以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能力为最强,半清除率浓度为0.008 mg/mL。同时,以上提取物还对Fe3+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乙酸乙酯萃取物的还原力优于对照品Vc。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谷子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谷子的抗氧化功效,以5个谷子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谷子醇提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比较了不同谷子品种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了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个谷子品种总酚、黄酮、α-生育酚含量分别为369.9~793.1、162.1~459.3、7.1~17.1 mg/kg;谷子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的IC50值分别为0.09~0.24、0.41~0.74、0.98~2.35 mg/mL。其中,张杂谷9号的黄酮含量最高,总酚、α-生育酚含量最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8311总酚和α-生育酚含量最高,黄酮含量最低,O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张杂谷3号提取物的还原力高于其他4个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谷子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总酚、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总酚、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还原力与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