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品红  王志陶  于杨  王晓艳  谢春华  张倩  李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03-20104,20127
[目的]探讨育珠对三角帆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对2+、3+和4+龄育珠与非育珠三角帆蚌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结果]除体长性状变异较大外,各龄段中育珠蚌的体重、体高、壳宽均极显著高于非育珠蚌相应指标(P〈0.01),而体长/体高指标极显著低于非育珠蚌(P〈0.01),除2+龄段育珠蚌体高/壳宽指标极显著低于非育珠蚌外(P〈0.01),其他各龄段差异不显著。[结论]人工育珠会改变三角帆蚌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一株有抑菌活性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环境中芽孢杆菌对常见细菌的抑菌能力,从池塘底泥中分离出6株芽孢杆菌进行了鉴定和抗菌能力研究。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管碟法测定了细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测定了发酵上清液和病原菌共培养的生长曲线,并采用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细菌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其中1个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生化和分子鉴定发现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结果表明:分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益生菌用于防治嗜水气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泥鳅抗菌肽的制备及其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ris-HCl法提取泥鳅抗菌肽,SephadexG-50凝胶过滤层析分离泥鳅抗菌肽,并通过微量反映法测定泥鳅抗菌肽对株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泥鳅抗菌肽对株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195、3.125、12.50μg/μL,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育珠蚌蚌龄与珍珠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1月上旬购进南京浦口北汙珍珠场的三角帆蚌,通过暂养,同年4月中旬经插片手术后,挂养在约4亩静水池塘中。1983年10月下旬,在采珠前随机选择在育珠阶段蚌壳生长较宽的和较窄的两组育珠蚌各45只。记录蚌龄,每只蚌的全长,及育珠阶段生长的宽度,然后分别采珠,称重计数。结果如表1。  相似文献   

5.
光泽度为衡量珍珠价值上限的指标,为了研究三角帆蚌供片蚌和育珠蚌对有核珍珠光泽度的相对贡献,以白蚌(内壳主体色为白色的三角帆蚌)为材料,以壳长和外壳青色为选择性状,设置不同选择策略,建立8 组三角帆蚌群体,在每组群体随机选出供片组和育珠组,开展组合插核手术。经18个月培育,发现不同育珠组合中,供片蚌和育珠蚌同时来自 Ⅰ 组选择群体的YAA育珠组合所育珍珠光泽度值最大,比YGG、YHH产珍珠光泽度分别提高15.46%、21.51%;不同组供片蚌培育珍珠的光泽度差异显著,供片蚌内壳光泽度与珍珠光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r = 0.717 ~ 0.939 ),建立供片组内壳光泽度和珍珠光泽度回归方程为:y=16.81+0.93x(R^2=0.777),供片蚌生长性状与珍珠光泽度相关性不显著;不同组育珠蚌培育珍珠的光泽度差异显著,但育珠蚌生长性状和内壳光泽度与珍珠光泽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以上结果说明幼蚌期选育外壳颜色青色的三角帆蚌,达到了提升珍珠光泽度的目标,可作为选育产高光泽度珍珠三角帆蚌的间接性状,供片蚌内壳光泽度与珍珠光泽度显著相关,以其作为目标性状更优。  相似文献   

6.
将陈皮、甘草、淫羊藿3种中草药粉碎过筛后,再用醇提法分别提取其有效成分,将其制备出的浓缩液按质量分数5%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饵投喂克氏原螯虾,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研究3种中草药对克氏原螯虾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中草药能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壁微球菌。其中,甘草、成皮和淫羊藿对4种细菌的平均抑菌率达到59.14%、47.53%和48.65%。实验证明,甘草、陈皮和淫羊藿这3种中草药均能不同程度地激活克氏原螯虾的免疫力,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克氏原螯虾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外源微生物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1×10^7bacteria/ml菌液对中华绒螯蟹分别进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注射感染,取血淋巴分别检测血清NOS活力。[结果]除产朊假丝酵母外,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感染中华绒螯蟹均明显地诱导了血清中NOS活性。[结论]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存在可诱导的NOS活性,该NOS活性呈现诱导源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角帆蚌钙调蛋白(CaM)基因在育珠和非育珠蚌各组织中的表达和不同Ca2+浓度下外套膜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RACE技术,以我国重要的淡水珍珠贝——三角帆蚌为研究客体,克隆了CaM的cDNA全长,并通过Real-Time Q-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育珠和非育珠蚌各组织中的表达和不同Ca2+浓度下外套膜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三角帆蚌CaM基因cDNA全长659bp,包括70 bp的5'UTR,299 bp的3'UTR和447 bp的ORF,编码14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为16.8 kDa,等电点为4.14。cDNA序列比对信息表明三角帆蚌与池蝶蚌、合浦珠母贝间均具有57%的相似度,而其蛋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除斑马鱼外,各生物CaM相似率达97%。定量数据表明,CaM基因广泛表达于三角帆蚌各组织,外套膜内膜与腮中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其次是外套膜外膜和内脏团组织。插核育珠能增加该基因在各组织的表达,特别是在外套膜外膜和鳃组织中,育珠蚌该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育珠蚌(P0.05)。此外,水体Ca2+浓度的增大对CaM基因表达有显著的影响,外套膜内膜该基因的表达随Ca2+浓度升高而增加,而外套膜外膜1.25 mmol/L Ca2+浓度下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0.50 mmol/L、3.00 mmol/L组(P0.05)。[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钙调蛋白基因的在珍珠生长过程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理奠定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9.
观察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三龄幼虫经针刺体壁诱导48 h后的血淋巴在不同pH琼脂平板上对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 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效果,以及经不同pH缓冲液处理后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丝光绿蝇幼虫经针刺诱导后48 h的血淋巴在pH 6.0、6.5的琼脂平板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较大较清晰,随pH增加抑菌环直径减小.在piH 6.0时,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直径最大,随pH增加抑菌环直径减小.用pH 6.0的缓冲液稀释处理血淋巴时,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最大,用pH 9.0缓冲液稀释后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最小.说明丝光绿蝇幼虫经针刺体壁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抗菌物质的热稳定性,于针刺家蝇3龄幼虫48 h后提取血淋巴,经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加热处理,测定其对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家蝇幼虫经针刺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高温具有一定耐受性,处理温度为80~100℃时抑菌活力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弱,60℃处理30s至10 min对其抑菌活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佩兰挥发油的提取与GC-MS分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杰  金岩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150-154
采用GC-MS分析法,研究了超声提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佩兰挥发油化学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超声法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82.59%;在水蒸气提取法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8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91.58%。其中含量最高的组分均为α-石竹烯。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仅有11种相同组分,且各组分的含量有很大差异。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提取法对佩兰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超声提取的挥发油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佩兰挥发油部分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四联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筛选了乌梅、金银花、蒲公英、紫草、牡丹皮等12种可用于食品的中草药,采用水提或醇提法制备中药提取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艾叶、牡丹皮以及乌梅对4种供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采用正交试验对上述3种中草药进行复配,分析得出最佳配比为乌梅∶艾叶∶牡丹皮=8∶1∶1,在最佳配比条件下,复配抑菌剂对4种受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7.81 mg/mL、3.91 mg/mL、15.62 mg/mL、7.81 mg/mL。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中草药复配抑菌剂能够破坏大肠埃希氏菌细胞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3.
以菠萝皮为原料,利用醇提法提取活性物质,通过平板打孔法研究该提取物对常见的4种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菠萝皮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测试范围内,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40、100、200 g/L;对大肠杆菌、黑曲霉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800、1000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未在测试范围内;菠萝皮醇提取物对桔青霉则无抑制作用。通过比较介质pH对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菠萝皮醇提取物在酸性条件下有抑菌活性,在碱性条件下则无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产抑菌活性物质放线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煜玲  张利平  石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71-6974
[目的]筛选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放线菌菌株。[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300株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法(MIC)对筛选的阳性菌株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筛选到抗菌活性物质产生菌111株,抑菌率为37.0%;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活性的菌株分别为111、10和47株。各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有很大差别,菌株17488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发酵样品稀释到2 048倍仍然表现出抑菌活性。用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作用于阳性菌株发酵产物,筛选到6株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变弱,菌株32349和kj0428的抑菌活性被抑制最明显。[结论]筛选得到的阳性放线菌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为新型抗生素的筛选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10种常见野菜的抗菌初步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平  王世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349-11350
[目的]为筛选具有杀菌能力的野菜植物。[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供试菌,对常见的10种野菜植物水提物进行琼胶平板法离体抑菌筛选试验。[结果]枸杞、二月兰、菌陈蒿对3种供试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枸杞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最强,荠菜、丁香、地黄仅对某种细菌具有抑制性。[结论]枸杞、二月兰和菌陈蒿可以作为杀菌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6.
对野菊花序采用微波粗提,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得萃取物,通过K-B法和倍比稀释法,分别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耐药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水相的抑菌活性〉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萃取物无抑菌效果;水相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15.62 mg/mL和7.81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3.90 mg/mL和1.95 mg/mL,正丁醇相的MIC在15.62~31.25 mg/mL之间。水相和正丁醇相呈现较强的广谱抑菌活性,且具有抗耐药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合成杂多酸甘氨酸超分子化合物,在进行表征的基础上探讨其抑菌活性。[方法]以Keggin结构杂多酸作为母体,将甘氨酸作为外界阳离子引入杂多化合物当中,合成了杂多酸氨基酸超分子化合物,同时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采用液相和固相的方法成功合成杂多酸超分子化合物(HGly)4FeW11Cr。该超分子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研究为拓宽多酸化学的应用和开发新型抑菌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叶胡颓子茎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叶胡颓子(Elaeagnus macrophylla Thunb.)茎的抗菌活性。[方法]用乙醇对大叶胡颓子茎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的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大叶胡颓子茎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氏杆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3.332~6.667 mg(生药)/ml。随着pH值的变化大叶胡颓子茎提取物的抗菌效果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为大叶胡颓子今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