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为了获得高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菌株,试验从不同环境样本中分离细菌并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利用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对产蛋白酶菌株进行初筛、福林酚法检测中性蛋白酶活性,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高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对培养时间、温度和pH值的调节,研究该菌株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1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A1,该菌株具有较强产中性蛋白酶能力,中性蛋白酶活性为31.40 U/mL,所产中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7,在pH值=6~8时稳定性较好,对碱性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5.0 mmol/L的Ca2+和Mn2+对中性蛋白酶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Zn2+和Fe2+对中性蛋白酶活性有抑制作用(P<0.05),Mg2+无明显作用。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A1可以作为生产中性蛋白酶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2.
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离筛选产蛋白酶芽孢杆菌,以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本研究选取小鼠肠道内容物为样品,通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以及酪蛋白平板检测法分离筛选获得产蛋白酶芽孢杆菌,对该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其生长规律、产酶规律以及所产蛋白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其所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50℃,pH=8.0,具有一定的高温耐受性,在弱酸、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Ca2+和Mn2+能够显著提高酶活(P<0.05),Zn2+、Mg2+、Cu2+和EDTA、尿素溶液对蛋白酶活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培养至16 h菌体量达到最大值,发酵22 h上清液中的蛋白酶活力达到最高值(57.77 U/mL)。该芽孢杆菌的成功筛选分离以及其所产蛋白酶的分析研究,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自然界和动物消化道内筛选能产高效蛋白酶的有益菌株,试验采用酪蛋白平板法从鸡粪中筛选出一株产蛋白酶的菌株JF,根据形态学鉴定、16S r DNA核酸序列分析,并对该菌所产蛋白酶粗酶液的酶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株属于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该菌株的酶学特性,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9. 0,属于中温弱碱性蛋白酶; 30℃时仍能保持73. 0%的相对酶活性,具有一定低温酶的特性; Mn2+对此酶具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 01),而Zn2+、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此酶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 01)。  相似文献   

4.
试验为研究纳豆芽孢杆菌NY-1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该菌株并获得粗酶液,之后分别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对粗酶液中蛋白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5 ℃,最适反应pH为9.0,45 ℃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 8.0~9.0有较好的pH稳定性。金属离子Mn2+和Zn2+对该蛋白酶活性有激活作用,Fe2+、Cu2+和Mg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筛选瘤胃环境中具产酶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为开发功能型饲用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采用可培养的方法从健康高产奶牛瘤胃液中分离芽孢杆菌,并测定其产酶能力及抑菌活性,同时对筛选到的功能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从健康高产奶牛瘤胃液中筛选出一株芽孢杆菌BX1-12,其产纤维素酶、蛋白酶及α-淀粉酶活力分别为27.33、137.54 U/mL和1450.53 U/100 mL,同时该菌具广谱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62、23.21 mm和25.97 mm。结合Biolog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综上,从健康高产奶牛瘤胃液中分离得到的这株枯草芽孢杆菌BX1-12,具有产多种酶活及广谱抑菌的能力,是一株良好的用于奶牛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 [关键词] 奶牛瘤胃液|饲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牛奶平板初筛、摇瓶复筛,从土壤中筛选出产中性蛋白酶菌株L01,以紫外线和亚硝酸钠为诱变条件,分别利用单因素和复合诱变方法提高菌株的产酶能力,最后对遗传稳定性良好的菌株L01F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L01分别经过紫外线照射60 s和亚硝酸钠处理12 min时,其中性蛋白酶酶活力最高,为459.13 U/mL,是原始菌株的2.07倍。在先亚硝酸钠处理12 min后紫外线照射48 s的最适复合诱变条件下,筛选得到的高产中性蛋白酶菌株L01F,酶活力达到577.87 U/mL,是原始菌株L01的2.61倍,且该菌株传代10次后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最后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筛选出的菌株L01F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关键词] 中性蛋白酶|诱变|稳定性研究|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对类芽孢杆菌SD-29产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取最佳发酵条件。以类芽孢杆菌SD-29为出发菌株,对其所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以及初始p 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发现,最佳发酵条件为麦芽糖15 g/L、牛肉膏2.5 g/L、NaNO_3 2 g/L、KCl 0.5 g/L、Ca Cl_2 0.3 g/L,初始pH值为7,以2%的接种量接种,30℃、200 r/min培养18 h后,测得发酵上清液酶活为0.663 U/m L,与初始酶活0.144 U/m L相比,扩大了3.6倍。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类芽孢杆菌SD-29产酶发酵条件,木聚糖酶活力得到提高,该研究为后续木聚糖酶的性质研究和异源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分离驴源具有抑菌活性的优良芽孢杆菌,本试验通过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从健康驴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芽孢杆菌,采用牛津杯法初步筛选具抑菌活性目标菌株,并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研究其产酶活性、抑菌活性、耐酸性和耐胆盐性能、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筛选到两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编号分别为LV1和LV2。两菌株具有很强的耐酸、耐胆盐特性,能产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并对检测用9种抗生素都敏感。结果表明,两株驴源枯草芽孢杆菌LV1和LV2具备良好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和耐酸、耐胆盐等益生活性,可作为研发驴用微生态制剂的潜在益生菌菌株。 [关键词] 驴|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9.
几种商用益生芽孢杆菌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比较几种商用益生芽孢的菌株特性,为芽孢杆菌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收集整理了15种药用(Y1~Y6)和饲用益生芽孢杆菌(S7~S15)产品,对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别从产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酶活特性,抗菌活性,耐酸和耐0.3%胆盐稳定性,抗生素敏感性,耗氧及生长速率测试等方面对芽孢杆菌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的15株芽孢杆菌均能产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但不同菌株产酶能力差异较大,S9菌株表现出较高的产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力;所有分离的芽孢杆菌均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藤黄微球菌产生显著抑制活性,但只有7株芽孢杆菌(Y2、Y6、S7、S9、S10、S11、S12)可对大肠杆菌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S9菌株综合抗菌能力最强。S9、Y2和S8的营养体细胞具有较高的耐酸能力,S9、Y2菌株在0.3%胆盐环境中存活率超过90%。15株芽孢杆菌中有3株饲用来源菌株(S10、S12、S13)表现出对红霉素的耐受,S10菌株对四环素耐受。此外,S9菌株具有较快的耗氧速率和生长速率。上述结果表明,S9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益生特性更为优良,本试验结果可为芽孢杆菌益生菌的选育及活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淀粉培养基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为筛选培养基,自AA+白羽肉鸡肠道中分离到1株高产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CY-03,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对该菌株的产酶能力及其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Y-03具有高产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特性,摇瓶液体酶活分别为89.47 U/mL和 65.63 U/mL。并以斑马鱼为宿主进行高浓度菌液饲养试验,饲喂30 d的斑马鱼状态正常。表明该菌株具有较丰富的产酶能力,对生物安全,在生物饲料领域具有较好开发潜力。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淀粉酶|纤维素酶|安全性|生物饲料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从健康猪肠道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MY-6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糖醇发酵试验、16S rDNA序列扩增与比对、Biolog鉴定等方法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并研究了蛋白酶活力与细菌生活周期的动态关系,pH、温度、金属离子和蛋白酶抑制剂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及蛋白酶对不同底物的水解性能。结果显示,MY-6菌株蛋白酶的合成与其芽孢形成同步,均开始于对数生长期的前期,该菌株所产蛋白酶的最适作用条件为:40℃、pH 7.0,Ca2+和Mn2+对蛋白酶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MSF能够完全抑制该蛋白酶的活力,说明该蛋白酶属丝氨酸蛋白酶,蛋白酶对鱼粉蛋白、大豆蛋白、玉米蛋白、酪蛋白的酶解物TCA可溶性肽含量分别为0.83、0.67、0.58和0.38 μmol/g。结果提示,解淀粉芽孢杆菌MY-6菌株可作为改善蛋白质消化的益生性芽孢杆菌的初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从板蓝根等中药材中分离内生细菌,考察其生物学特性和产纤维素酶性质。依据筛选菌发酵中草药能力及产酶特性,从众多菌株中筛选出产纤维素能力强的菌株,明确其形态及生化特性、适宜生长温度、适宜生长酸碱度、生长曲线、产芽孢能力、药物敏感性和产纤维素能力及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经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确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 ~ 40 ℃,最适生长pH为5.0 ~ 8.0,菌株的对数生长期为4 ~ 12 h、生长稳定期为12 ~ 30 h,72 h时菌株的芽孢形成率为82.1%,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好,培养至36 h时菌株的的纤维素酶活力达31.97 U/mL,温度低于60 ℃、pH为7.0时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比较稳定。分离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产纤维素酶能力,适宜作为中草药发酵菌种。 [关键词] 板蓝根|发酵|贝莱斯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13.
植酸酶和嗜酸乳杆菌是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为获得产植酸酶的嗜酸乳杆菌菌株,克隆了大肠杆菌植酸酶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化嗜酸乳杆菌,对重组嗜酸乳杆菌进行发酵产酶并测定所产酶液的酶学性质,进一步研究重组嗜酸乳杆菌的耐酸性及植酸酶液的抗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重组嗜酸乳杆菌发酵24 h植酸酶活性为984 U/mL,植酸酶的最适催化pH为4.5,最适催化温度为60℃。重组嗜酸乳杆菌在pH 2.0~4.5有一定的耐酸性,在pH 2.0条件下2 h的存活率为76.4%。植酸酶液用胃蛋白酶处理160 min后植酸酶液剩余85%的相对酶活,用胰蛋白酶处理160 min后剩余29%的相对酶活。上述研究结果为重组嗜酸乳杆菌后续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蟹源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根据菌体对高温和低pH的耐受性、产酶能力及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对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芽孢杆菌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筛选到的3株芽孢杆菌中,ESB3菌株抑制中华绒螯蟹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CL99920菌株的能力最强,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也较好,在肉汤培养基初始pH 3.0的条件下培养2 h时,其存活率为(32.56±2.87)%,90 ℃水浴处理10 min存活率为(68.54±8.28)%;浓度低于1×108CFU/mL对中华绒螯蟹无毒害作用,1×107 CFU/mL的ESB3能提高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抵抗力;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ESB3为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几种商用益生芽孢的菌株特性,为芽孢杆菌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收集整理了15种药用(Y1~Y6)和饲用益生芽孢杆菌(S7~S15)产品,对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别从产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酶活特性,抗菌活性,耐酸和耐0.3%胆盐稳定性,抗生素敏感性,耗氧及生长速率测试等方面对芽孢杆菌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的15株芽孢杆菌均能产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但不同菌株产酶能力差异较大,S9菌株表现出较高的产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力;所有分离的芽孢杆菌均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藤黄微球菌产生显著抑制活性,但只有7株芽孢杆菌(Y2、Y6、S7、S9、S10、S11、S12)可对大肠杆菌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S9菌株综合抗菌能力最强。S9、Y2和S8的营养体细胞具有较高的耐酸能力,S9、Y2菌株在0.3%胆盐环境中存活率超过90%。15株芽孢杆菌中有3株饲用来源菌株(S10、S12、S13)表现出对红霉素的耐受,S10菌株对四环素耐受。此外,S9菌株具有较快的耗氧速率和生长速率。上述结果表明,S9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益生特性更为优良,本试验结果可为芽孢杆菌益生菌的选育及活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诱变和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的活性,以实验室保存的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对其进行诱变处理,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初筛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进行复筛,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诱变后突变株的纤维素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4.476倍.该纤维素酶的最适pH为6.0,且在pH 5.0~7.0酶活力较稳定;该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60 ℃,在无底物保护且水浴30 min的条件下,酶活力在30~65 ℃保持稳定;此外,金属离子K+和Ba2+对酶活力有激活作用,相对酶活分别为108.11%和105.43%,而金属离子Ca2+和Cu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二者的相对酶活分别为93.80%和89.08 %.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对一株杜仲树皮内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的内切纤维素酶(CMCase)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分析,为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CMCase的相关特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优化pH、接种量、温度、时间、碳源和氮源等发酵条件,并探讨温度、pH、底物专一性、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对CMCase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为碳源(30 g/L)、豆粕为氮源(30 g/L)、3%接菌量、pH 7.0的条件下37℃培养48 h,贝莱斯芽孢杆菌157的CMCase最高可达(5.14±0.18) U/mL。经CMCase酶学性质分析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157的最适酶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5.0;温度稳定性试验发现,在40和50℃时,相对剩余酶活力均高于80%,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力逐渐降低,当温度高于55℃,相对剩余酶活力约为50%;pH稳定性试验发现,在pH 5.0~10.0之间耐受性良好,相对剩余酶活力均高于9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相对剩余酶活力变化不大。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属于典型内切型纤维素酶。Na^+、Mg2+、Ca2+可促进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酶活力,而Co2+、Hg2+、Fe2+、Cu2+和SDS抑制CMCase酶活力;表面活性剂Tween-80、Tween-20、Triton X-100对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无影响。本试验通过对贝莱斯芽孢杆菌157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CMCase酶学性质分析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具有产酶量高,耐受pH范围广的特点,在饲料添加剂、洗涤剂和造纸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几株芽孢杆菌产消化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N1、SH、TCP、B1、B2株产生消化酶(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能力,采用鉴别培养基进行筛选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菌株产消化酶的能力相差很大,其中地衣芽孢杆菌产淀粉酶的能力最强,产蛋白酶的能力较弱,不产脂肪酶;B1株纳豆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的能力最强,产淀粉酶能力却最弱;除地衣芽孢杆菌,其他6株芽孢杆菌都产生脂肪酶。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通过定向筛选获得能够产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试验从生境中筛选到产纤维素酶较高的一株芽孢杆菌,通过菌株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对这株菌的耐模拟肠液性、产酶特性和抑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所筛选的芽孢杆菌B1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产纤维素内切葡聚糖酶酶活为7.31 U/ml,纤维素外切葡聚糖酶酶活为5.26 U/ml,木聚糖酶酶活为32.46 U/ml,能够产淀粉酶和蛋白酶,耐模拟胃液能力较强,而耐模拟肠液能力较弱,不能产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物质。结果提示,本试验筛选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13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并具有良好生物学特性,为降低粮食加工副产物中纤维素含量、提高其利用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从健康猪肠道正常菌群中筛选出性能良好的芽孢杆菌,以用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猪消化道感染及减少感染后抗生素的使用。本研究精选重庆偏远山区从未添食配合饲料且生产性能优良的经产母猪,从其新鲜粪便中分离耐酸、耐胆盐的芽孢杆菌,进一步筛选能同时产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菌株,最后进行生化鉴定和基于16S r DNA序列的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试验共筛选出7株能同时分泌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的芽孢杆菌,它们在p H3.0条件下处理2 h存活率为30%~90%,在0.5%胆盐中处理2 h存活率为40%~100%。经生化鉴定与分子鉴定为1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1株地衣芽孢杆菌,5株枯草芽孢杆菌。由结果可知,本研究筛选的7株芽孢杆菌能耐受低p H和高胆盐环境,且具备同时分泌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3种胞外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