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从疑似犬冠状病毒(CCV)症状病犬粪便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合成通用引物(2Bp,4Bm)和CCV特异性引物(CCVF2,CCVR2)进行RT-PCR反应及限制性内切酶BstXⅠ酶切鉴定,并将纯化的PCR产物成功地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RT-PCR反应结果,BstXⅠ酶切鉴定结果以及重组质粒PCR鉴定结果均得到预计扩增片段。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CCV序列进行比对,与之相符,表明本次实验分离到的病毒为CCV。  相似文献   

2.
[目的]扩增烟草NtKRP基因尾部含T1083替换的片段,将其克隆入pGBKT7载体中。[方法]以pBI121KE质粒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将得到的PCR产物凝胶回收后等摩尔混合,取适量作为模板,得到含定点突变的尾部片段。将该PCR产物克隆入SmaI线性化的pUC19载体,构建含T1083替换的重组子pUC19Ts。通过蓝白斑筛选得到的重组子进行BamHI -SmaI双酶切鉴定,将筛选出的正确重组子送交联合基因测序。将pGBKT7和测序正确的pUC19Ts质粒均用BamHI -SmaI双酶切,分别回收1 320 bp的融合片段和7.3 kb的载体片段进行连接,转化并筛选得到重组子,任意挑取2个单菌培养后提取质粒进行BamHI -SmaI双酶切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NtKRP尾部含T1083替换的BD融合质粒载体pGBKT7-TS。[结论]为进一步研究NtKRP尾部T替换对NtKRP与靶物质结合的影响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EBVTK的重组克隆体系。方法:以pUC8X为模板,5'-CTGAATTCATG—GCTGGATTTCC-3’及5’CAACTGCAGCCTAGTCCCGATT-3’为引物,用PCR技术扩增出EBVtk基因的DNA片段。EcoR I/Pst I双酶切PCR产物和载体pBV220,T4连接酶使目的基因tk定向克隆至选定质粒pBV220中。结果:重组质粒pBV220-tk经EcoR I/Pst I双酶切后得两条电泳带分别位于1.8kb、3.6kb处;以pBV220-tk为模板,两引物同上进行PCR扩增,产物电泳带于1.8kb处。结论:目的基因tk已定向克隆至质粒pBV220中。  相似文献   

4.
以RT-PCR扩增新城疫病毒Mukteswar株F基因F1片段和F2片段,以核酸内切酶Kpn I和Xba I对目的基因片段及质粒pCAPZαA进行酶切,连接酶切产物,转化E. coli DH5α.以PCR方法确定Mukteswar F1和Mukteswax F2的阳性重组子均为4个.对阳性重组子进行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结果,重组质粒pGAPZαA-F1、pGAPZαA-F2及质粒pGAPZαA的酶切电泳条带与试验设计大小相符;基因测序得到的重组子中F1和F2序列长度分别为1 198 bp、269 bp,与新城疫病毒Mukteswar株F基因序列比对,其序列长度和核苷酸排列完全一致.结果表明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大小和插入位置是正确的,为以酵母表达系统表达F1和F2,研究Mukteswar株与基因Ⅶ型毒株之间F蛋白的抗原性差异程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犬冠状病毒分离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了克隆于重组质粒YS1pUC、CI1pUC上的2株因内分离病毒CCV YS1、CI1部分纤突蛋白基因序列.以计算机软件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多重比较。绘制系统进化树。分析重要抗原位点氨基酸残基的变化情况。预测蛋白质疏水性和二级结构。结果表明:重组质粒中含有571bp的外源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国外发表的K378等5株CCV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1.7%--99.4%和92.O%--99.4%。而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UR46株和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1146株的同源性为90.2%和88.O%--90.O%。A抗原的Ab亚住点上的氨基酸残基与备株CCV相同。不同于其他冠状病毒。由此进一步证明。2株国内分离病毒CCV YS1、CI1为犬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6.
大肠杆菌VT噬菌体受体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含有卡那霉素抗性(Kan^R)基因的自杀性质粒pJP55603和含vpr全长基因的pUC19phiΦRID质粒,分别采用粘性末端及平末端两种连接法,2种质粒Hinc II单酶切后进行平末端连接,经鉴定未得到重组质粒,pJP5603用Hinc II和Xma I消化,回收3kb的载体质粒,pUC19ΦRID用Hinc Ⅱ和Age I消化,回收778bp vpr目的基因,通过粘性末端连接,转化到感受态细菌CC118λpir,利用Kan^R进行筛选,获得的克隆经Acc I酶切鉴定和PCR检测,确定得到重质粒,即pYYvpr,将重组质粒的DNA转化到含有全长vpr基因的感受态细胞MC1061,筛选到的克隆经PCR检测,得到一株克隆既扩增出vpr基因,又扩增出Kan^R基因,初步鉴定该克隆为MC1061的vpr同源基因突变株,暂定名为MC1061Δvpr,从而为研究vpr基因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RT-PCR方法,从口蹄疫病毒中扩增出长约600 bp的核苷酸片段.纯化后与载体pMD18-Tsimple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及DNA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片段为口蹄疫病毒L基因.将质粒pMD18-L与表达载体pEGFP-N1分别用BamHⅠ+XhoLⅠ双酶切,将所获目的基因与带有酶切位点的载体连接,经酶切、PCR鉴定及DNA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EGFP-L构建成功.将转染的BHK-21细胞,经荧光鉴定和RT-PCR检测,证实L基因在BHK-21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MTG产量并实现简便有效的纯化过程,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宿主构建pMA5_(mtg)重组质粒。[方法]通过提取茂源链霉菌的基因组DNA,扩增mtg基因片段,再将异源信号肽与mtg基因片段进行融合,融合片段和pMA5质粒双酶切后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菌落PCR和测序获得阳性单克隆。然后将pMA5_(mtg)重组质粒转入枯草芽孢杆菌感受态中,通过抗性筛选和双酶切鉴定获取重组菌株。[结果]成功扩增出mtg基因片段,构建出重组质粒pMA5_(mtg)。[结论]获得pMA5_(mtg)重组表达菌株,为MTG的纯化及其未来生物工程的改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充璧  李琛  李赛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761-12763,12777
[目的]研究细菌过氧化酶基因的克隆方法。[方法]培养扩增E.coli W3110,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 I对其进行部分酶切,分离纯化1.5 kb以上的DNA片段。将经BamH I酶切的大肠杆菌质粒pUC18与经Sau3A I部分酶切的不同片段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BHI-单宁酸培养介质,筛选出含有活性过氧化氢酶基因的重组子。[结果]经酶切和PCR鉴定,证实所克隆的过氧化氢酶基因是正确的,与理论相符。[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快速简便地克隆筛选活性细菌过氧化氢酶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Xcm I酶切的pUC19-T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程龙  李业伟  王颖  宫婷  扈荣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182-10184
[目的]构建以pUC19质粒为基础可利用Xcm I内切酶制备的T栽体。[方法]化学合成2条含有双XcmI酶切位点的互补寡聚核苷酸链,经过变性、复性后克隆入pUCl9质粒的HindIII和BamHI位点之间,通过XcmI酶切后得到一个线性化的带有3’末端突出一个T碱基的T栽体。[结果]经TA克隆验证,制备的pUC19-HB-T载体对PCR产物的克隆率达到95%以上。[结论]构建的pUC19-HB-T载体可用于PCR产物的克隆、测序及后续分子生物学操作。  相似文献   

11.
以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的R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出1134bp的缺失复制酶基因。将扩增的片段克隆到pUC19的SmaI位点上并进行了序列测定,获得正向插入的重组质粒pUC19D。以KpnI和XbaI从pUC19D上切下此基因并插入质粒pEmu-mcs-N得到植物表达载体pPPI8。应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普通小麦品种陇鉴127、陕160和晋麦47,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和PCR-Southern检测,3个品种均获得了转基因小麦植株。  相似文献   

12.
黄丹莹  叶能辉  庄楚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18-12820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水稻OsGL1-2基因反义片段及基因自身的启动子,并分别克隆到pUC19克隆载体上,得到含有OsGL1-2启动子+OsGL1-2反义片段的中间载体.对重组子进行PCR检测和酶切分析并测序,结果表明,长度分别为417和2 199bp.将OsGL1-2启动子+OsGL1-2反义片段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80多克隆位点,构建了该基因的植物反义表达栽体pCamGL1-2.  相似文献   

13.
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不含信号肽的猪瘟病毒石门株的E2基因,将其克隆到PGEX-T-Easy 载体上,用BamH Ⅰ和HindⅢ进行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质粒pPROEX-HTb中,获得 重组质粒PPRO,EXE2,用pPROEXE2转化大肠杆菌,诱导含重组质粒PPROEXE2的大肠杆菌BL21表达E2基因蛋 白,研究E2蛋白与猪瘟阳性血清反应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受体菌诱导后能表达E2基因蛋白,所表达的E2蛋白能 与猪瘟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很强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伪狂犬病病毒gG基因缺失通用转移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克隆有伪狂犬病病毒Ea株基因组DNA SphI 15kb片段的质粒pBSA用SphI和KpnI消化,将含gG全基因及其上游PK基因,下游gD基因部分编码区的约2.6kb的片段亚克隆到消除了EcoRI位点的载体pUC19中,获得重组质粒pUSK(E)。以pEGFP-N1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约0.3kb的SV40Poly(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1的NotI和PstI位点,利用pFastBac1的BamHI和PstI将含有9个酶切位点以及SV40Poly(A)的片段亚克隆到pUSK(E)的相应位点,在插入的同时导致gG基因5‘端编码区约9个酶切位点以及SV40Poly(A)的片段亚克隆到pUSK(E)的相应位点,在插入的同时导致gG基因5‘端编码区的400bp的缺失,构建了由gG启动子驱动gG部分编码区缺失的通用转移载体pgG-Uni。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有7个单一酶切位点可供外源基因直接插入。上述结果为构建以伪狂犬病病毒作载体的多价基因工程疫苗以及利用标记蛋白探讨伪狂犬病病毒在体内的增殖与分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加工番茄PG基因片段的cDNA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加工番茄红熟果实中提取总RNA,根据已发表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的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引物,经过反转录PCR,扩增出一条697bp的目的片段。通过TA克隆,把它连接到pMD18-T vector上,测序鉴定其正确性。扩增片段经Sal I和Sma I双酶切插入到表达载体pBinAR CaMV 35S启动子和OCS终止子之间,用M13测序引物和目的片段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构建成含有PG基因片段的反义表达载体pBinAR-aPG,为进一步对加工番茄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防御素(HNP)是一类广谱抗菌阳离子小肽的总称,一般具有3个分子内二硫键。防御素对于细菌、真菌乃至某些被膜病毒有广谱杀伤作用,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分。实验根据已发表的HNP-1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HL-60细胞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并克隆到pUC18载体上,经筛选获得阳性重组子pUC18-HNP-1(pDFS1)。测序分析证实,扩增片段即为HNP-1cDNA。pDFS1再经SmaI与SalI酶切、插入pGEX-6p-1质粒构建HNP-1表达载体。利用PCR技术和酶切反应筛选转化子最终获得pGEX-6p-1-HNP-1(pDFS2)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17.
根据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国际标准株 GA的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 PCR技术 ,分别以弱毒疫苗株 81 4和广西分离强毒株 G2 株基因组为模板 ,扩增获得预期大小的 PCR产物 ,将 PCR产物和 p UC1 8分别经 Bam H 和 Sma 酶切后 ,连接、转化 TG1 ,筛选获得了 81 4 -g I和 G2 -g I的基因克隆 ,将所得克隆进行测序 ,并将它们与已发表的MDV其他毒株 g I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获得了它们的同源性 ,绘制了系统发生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