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2型(1536)菌液与弗氏不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乳化后免疫大白兔,制备兔高免血清,提纯抗体,建立检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2型抗体的双夹心ELISA方法.方阵滴定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包被纯化的兔抗App血清2型抗体为9.375 μg/mL,抗原稀释度为1∶1 600,HRP-兔抗猪IgG稀释度为1∶20 000.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双夹心ELISA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与猪O型口蹄疫、猪传染性胃肠炎、蓝耳病等阳性血清以及App其他血清型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样品结果与阻断ELISA比较,其相符率为99.54%,表明双夹心ELISA可用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2型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用PCR检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快速诊断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试验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猪胸膜炎肺放线杆菌的PCR方法,猪胸膜炎肺放线杆菌Ⅰ型菌血清2、5、6、9、10型均能扩增出预期片段;大肠杆菌,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多杀性巴氏杆菌、鸡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用该方法检测了自猪肺脏分离的30个菌株,有11株为阳性,19株为阴性,结果证实,本方法可以用于猪胸膜肺炎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eumoniae)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将质粒pET-rApxⅡ转化至BL21,IPTG诱导表达毒素rApxⅡ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的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对ELISA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10 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80.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猪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副嗜血杆菌、大肠杆菌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均无交叉反应.利用建立的ELISA方法从172份临床血清样本中检测出84份阳性血清样本,而利用Cps-ELISA试剂盒检测到74份阳性样品,本方法检测总符合率达83%.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国英  朱忠珂  钟华  陈俊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94-2695,2698
采用生化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送检的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的病料及血清进行诊断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病猪肺脏中分离到1株疑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球杆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TSA平板上形成不透明的淡灰色、湿润、光滑、表面隆起的菌落,血凝试验为阳性,确定所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同时对该猪群随机抽检12份血样,用猪胸膜肺炎间接血凝试剂盒检测胸膜肺炎抗体,其阳性率为8.3%。药敏试验表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长效痢清为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宁夏的感染情况,采用间接血凝方法对宁夏4个不同地区猪场的403份血清样品进行了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宁夏部分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3.08%,且该病的发生与季节、猪日龄和地区有关.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叫猪嗜血杆菌病、猪嗜血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肺炎和纤维性胸膜炎。 一、病原 本 病 病 原 为 猪 胸 膜 肺 炎 放 线 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并具有多形性,有荚膜,无运动,不形成芽胞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发表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apxⅣ毒素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致病性APP 1~12血清型标准菌株的PCR方法。在双盲试验中,血清1型(2株)、3型、5型和7型临床分离株与致病性APP 1~12血清型标准菌株一样,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为876 bp的apxⅣ片段,可检出最低活菌数为2×102cfu.mL-1,最低检出DNA含量为9 pg.μL-1。检测疑似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猪的10份病变肺组织样品,阳性6份,与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一致。而副猪嗜血杆菌1~15型(缺失8型)、猪放线杆菌、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奇异变形杆菌、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猪丹毒杆菌的PCR检测结果都为阴性。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可用于致病性APP生物Ⅰ型的快速特异性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也称副猪嗜血杆菌病,亦称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以胸膜肺炎为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孟溪镇养殖小区首次发生该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相似文献   

9.
正猪呼吸道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流感、猪支原体肺炎、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该病难诊断、难治疗,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该病病原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当前危害集约化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1临床症状。该病临床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病猪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升高(40.5~41.5℃)、  相似文献   

1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猪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猪呼吸系统严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在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多与地方性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混合感染.进而可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1.
以自东北地区分离的8株大豆慢生根瘤菌为供试菌用交叉凝集反应比较了它们与目前国内外已报道 的15株大豆慢生根瘤菌标准血清型菌株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菌株93H10F5和HJ15不与供试标准血清型菌株发生交叉凝集瓜在,分别命名为O14和O15血清型,(2)菌株HJ19、HJ28、93F42与标准血甭型菌株USDA94有交叉凝集反应,进一步的抗原吸收试验结果表明:HJ19和HJ28的抗原组成完全相同,命名为O3bxl血清亚型;USDA94仅与HJ19有交叉反应,命名为O3ab血清亚型,93F42也与HJ19有部分共同抗原,命名为O3de血清亚型。(3)菌株93HA8与标准血清型菌株USDA135有部分共同抗原,分别命名为O12bc和O12ab血清亚型,(4)标准菌株USDA127、USDA129与USDA123有交叉凝集反应,抗原吸收试验分别将其细分为O12bc和O12ab血甭亚型。(4)标准菌株USDA127、USDA129与USDA123有交叉凝集反应,抗原吸收试验分别将其细分为O10ab。O10de和O10xxl等3个血清亚型。(5)将USDA的10个标准菌株重新命名为O1,O2,O4,O5,O6,O7,O8,O9,O11和O13血清型。  相似文献   

12.
在已经建立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单项PCR诊断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和引物的筛选,成功地建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多杀性巴氏杆菌(PM)复合PCR诊断方法,利用1次PCR反应,即可同时扩增App的342bp和PM的457bp的特异性片段。检测灵敏度分别达9.7pgDNA/1.4×103OCFU和16pgDNA/2.3×103OCFU,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临床分离的23株可疑菌株,App阳性8株,PM阳性2株,与其它鉴定方法检测结果相符,表明该方法的建立能够对这2种疾病进行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快生型大豆根瘤菌血清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新疆、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北、天津和北京等地分离的16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为供试菌,用交叉凝集反应比较研究了它们与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9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标准血清型菌株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菌株J711,NJ16、NJ111和A212均属O#-1(2048)血清型。(2)菌株RT15、Two-7和93F41与供试标准血清型菌株的菌体抗原均不相同,命名为O#-9、O#-10和O#-(11)3种新的血清型。菌株6-1为自凝菌株,其血清型为O#-0。(3)交叉抗原吸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92X10、C333、RT10和2056同属O#-5血清型,并可进一步区分为O#-(5ab)、O#-(5bcd)、O#-(5def)和O#-(5fg)4个血清亚型。菌株HA10-1-3、HA12-1-12和2120分属O#-6血清型的O#-(6ab)、O#-(6bcd)和O#-(6de)3个血清亚型。(4)将2048等6个标准菌株重新命名为O#-1,O#-2,O#-3,O#-4,O#-7和O#-8血清型。  相似文献   

14.
C型口蹄疫病毒型特异性抗原的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C型FMDV型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FMDV定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含有C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基因VP1的重组质粒pGEM—CP1为模板,设计特异性表达引物,扩增VP1及其c端编码区。对C型口蹄疫病毒VP1及其c端进行原核表达,并测定反应原性。利用纯化的C型VP1及其C端融合蛋白建立间接EHSA,分别对0、A、C、Asia1四型豚鼠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确定C型VP1及其C端与其他3型FMDV抗体的型间交叉反应性。[结果]构建了pPR0-CVP1、pPR0-CVP1c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实现了C型口蹄疫病毒VP1及其C端的高效表达,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分别为33kD和20kD。Westernblot显示,VP1及其C端融合蛋白均可与对应血清型的豚鼠阳性血清反应。C型VP1及其C端与其他血清型的FMDV阳性血清均未发生交叉反应,且以VP1C端的型特异性最好。[结论]获得了C型FMDV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猪O型口蹄疫病毒(FMDV)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方法,以猪抗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为一抗、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SPA蛋白(葡萄球菌蛋白A)为二抗,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检测方法。结果表明,IFA最佳工作条件为,一抗最适稀释度为1∶50,FITC标记的二抗的最适稀释度为1∶800,最适孵育时间均为1h。特异性试验表明,用建立的IFA检测方法只能检测O型FMDV,而A型、AsiaⅠFMDV型和猪水疱病病毒(SVD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建立的检测O型FMDV抗原的IFA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等优点,可用于FMD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其在感染机体中的定位和动态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16.
猴轮状病毒(SA11)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编码VP7轮状病毒糖蛋白的基因9序列设计引物,分别进行RT-PCR和NT-PCR扩增。结果:引物Beg9/End9、Beg9-1/End9-1及引物RVG9/aET3、RVG9/aET3-1分别能在一次RT-PCR扩增中出现预期的1062bp和374bp扩增带;引物RvGg/aET3、RVG9/aET3-1在NT-PCR扩增中均能出现预期的374bp扩增带;验证了猴轮状病毒SA11属于血清型3;引物RVG9/aET3进行敏感试验能检测到0.5pg的轮状病毒(SA11)dsDN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欲构建具有较好交叉免疫保护效果的多组分重组亚单位疫苗,从而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分子克隆和重组表达技术获得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6种主要毒力因子rApxI、rApxII、rApxIII、rApxIV、rApfa和rOMP。并设立以灭活苗(5×108cfu)为试验I组,以重组蛋白rApxI、rApxII、rApxIII和rOMP为试验II组,以rApxI、rApxII、rApxIII、rApxIV、rApfa和rOMP为试验III组,以PBS为空白对照组。分3次免疫BALB/c小鼠,每次间隔2周,第3次免疫后的第7天以APP1型(5×109cfu)和APP2型(5×1010cfu)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试验II组的4种抗体水平(ApxI、ApxII、ApxIII和OMP)和脾淋巴细胞诱生IL-2水平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也一直高于其它3组(P>0.05)。且试验II组对APP1型保护作用(9/10)明显高于试验I组(6/10)、试验III组(5/10)和对照组(0/10),而对APP2型保护作用(无肺脏损伤)也明显优于其它3组(典型肺部损伤),显示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与免疫攻毒保护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结论】试验II组通过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不同血清型APP的攻击提供了很好的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溶血素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L isteria Monocytogenes,L MO)溶血素基因重组质粒。文章采用 PCR方法扩增出 L MO 0 5 86株溶血素 (Hemolysin,hly)基因 ,将其克隆到 p MD18- T中 ,转化 E.coil TGI。经酶切及 PCR鉴定 ,而后进行测序。 hly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约为 16 4 6 bp。重组质粒经酶切及 PCR鉴定表明为正确重组子。核苷酸序列鉴定表明 ,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 L MO F6 789株、L MO F2 36 5株同源性分别为 99.70 %和 99.39%。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其相应菌株比较 ,同源性分别为 99.82 %和 98.90 %。在国内首次克隆到 L MO hly全基因 ,为研究hly的功能和探讨 hly蛋白作为特异性诊断靶抗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92年春季在河南焦作、郑州、新乡等地对产蛋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病理剖检变化的观察,并通过病毒的分离和初步鉴定,确认该地流行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把分离出的毒株与EDS-127标准毒株进行交叉HI试验,证实均为同一血清型的病毒,但其流行特点与文献报导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湖北省不同地区的高热症病例猪的心血、肝、淋巴结、肾和肺等分离出11株链球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和病理学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ATB自动生化鉴定系统Rapid ID 32 STREP链球菌鉴定、PCR分型、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及动物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试验。【结果】11株均为猪链球菌,其中1株为7型,2株为9型,另8株为其它型,没有1型和2型。对11株猪链球菌的mrp、epf、sly、orf2、fbps、gdh6种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进行PCR检测及动物试验表明:致病性和致死性较强的菌株毒力基因表型多为epf+orf2+fpbs+gdh+,显示除mrp、sly外,其它毒力因子也与菌株毒力相关。病理学变化表明急性死亡多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症状,全身各组织器官广泛出血,以及肺炎、肾炎,脾脏淤血水肿和淋巴结脓肿。【结论】湖北省存在7型和9型的猪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在高热症中具有一定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