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抗菌蛋白蛙皮抗菌肽,是两栖类动物中存在的天然免疫物质,在蛙类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活性。我们用提取中国林蛙皮肤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得到DNA片段,并与GenBank上登陆的其他蛙类的皮肤抗菌肽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此序列是一个新的蛙皮肤抗菌肽序列。PCR产物与pMD18-T连接,得到阳性重组体pMD18-RTCD。将阳性重组体进行测序,分析蛙皮素的氨基酸序列,显示它属于蛙皮抗菌肽家族。此外,中国林蛙抗菌肽氨基酸序列包含C-末端残基,同时具有两栖类动物抗菌肽的特征。这些信息对将来研究两栖类动物的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我国林蛙抗菌肽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抗菌肽是蛙类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蛙类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但仍能分布于广泛的地理区域,抗菌肽的多样性和组成是揭示其适应机制的基础。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从1只黑斑侧褶蛙的皮肤组织中克隆了9条不同的cDNA序列,分属5个家族:Esculentin-1、Esculentin-2、Temporin、Nigrocin-1和Nigrocin-2。其中Esculentin-1、Esculentin-2、Temporin和Nigrocin-1为阳离子抗菌肽,等电点(PI)8.72~9.63,分子量(Mw)1495.87~4862.9,预测的二级结构都具有α-螺旋结构。Nigrocin-2为新发现的一类酸性抗菌肽,等电点PI为4.0,Mw为1798.06,带1个负电荷,预测二级结构不具有α-螺旋结构,呈无规则卷曲。这9条抗菌肽cDNA来自50个阳性克隆,显示出黑斑侧褶蛙抗菌肽具多样性,特殊抗菌肽的发现也预示着黑斑侧褶蛙适应复杂多变环境、分布广泛的生理潜能,但具体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猪CTSD全长cDNA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CTSD mRNA全长序列为基序,在db EST库中搜索同源性大于80%、重叠大于40个碱基的猪EST下载经Seqman软件装配后,利用RT-PCR扩增到猪CTSD基因部分cDNA序列,进一步通过RACE技术获得cDNA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DQ018727),猪CTSD基因cDNA全长2032 bp包括93 bp 5′UTR区、706 bp 3′UTR区和1 233bp ORF,编码410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区与人、鼠、牛、羊CTSD编码区同源性分别为87.9%、78.2%、86.6%和85.0%,其氨基酸序列与人、鼠、牛、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6.6%、80.1%、86.0%和84.7%。疏水性分析和信号肽预测发现猪CTSD氨基酸序列存在至少7个疏水性区域,信号肽位点为第1-20个氨基酸残基。在NCBI进行Blast P搜索结果显示猪CTSD氨基酸结构中含有Asn(Asparagine,天门冬酰胺)结构域,与天冬氨酸蛋白酶3D结构同源性高达99.7%,具有真核生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典型结构。以猪多组织RNA池为模板,以1026 bp部分cDNA序列作为杂交探针进行Northern杂交,得到一条2000 bp左右特异条带,从而验证了RACE产物为全长cDNA并揭示该基因只有一个转录本。为了研究猪CTSD基因在体内不同组织内表达的特点,采用半定量RT-PCR对CTSD基因在猪10个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与-βactin内参接近。  相似文献   

4.
羊驼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和PCR技术克隆得到了羊驼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包括完整的编码区812 bp 的cDNA序列和1 800 bp 的DNA序列.两者比对后证明羊驼GH基因DNA序列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编码216个氨基酸的GH前体蛋白,其中包括2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90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序列比较结果表明,羊驼GH基因序列与骆驼、猪、马、犬和猫等哺乳动物类似,但羊驼GH基因的启动子不是哺乳动物的典型TATA盒,而同骆驼一样为CATA盒.在DNA和cDNA水平以及推导的氨基酸水平,均与骆驼的同源性最高.通过GH氨基酸的功能位点分析推测,羊驼生长激素与人、猪等大多数动物的生长激素无明显功能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驯鹿生长素(ghrelin)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47-1652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在本课题组已获得的驯鹿ghrelin cDNA的部分片段的基础上进行3′和5′RACE。结果成功克隆出驯鹿ghrelin cDNA的3′和5′末端序列,从而得到604bp的驯鹿ghrelin cDNA全序列,其中包含57bp 5′非翻译区(UTR)、405bp的开放读码框(ORF)、128bp的3′UTR和poly(A)14。405bp的ORF编码13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原ghrelin(preproghrelin),其中包含41个氨基酸残基的N末端信号肽,27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肽及66个氨基酸残基的C末端肽。序列同源性比较显示驯鹿ghrelin cDNA与山羊、绵羊和牛的同源性分别是92.0%、90.8%和89.5%;与猪和人的同源性分别是69.5%和65.2%;与鸡的同源性仅为33.8%。表明ghrelin的结构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驯鹿Ghrelin cDNA全序列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参照GenBank登录的绵羊凝乳酶原前体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新生5d的西农萨能羊皱胃组织总RNA为模版,通过RT-PCR方法获得凝乳酶原前体cDNA,克隆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克隆基因为B型凝乳酶,该基因cDNA具有1292个碱基,编码381个氨基酸,包含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和42个氨基酸的酶原序列。将其与已报道的山羊、绵羊和牛的凝乳酶原前体序列进行比对,发现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41%、98.74%和95.29%,氨基酸同源性为99.21%、98.42%和93.70%。  相似文献   

7.
 从大鲵皮肤cDNA文库中分离获得大鲵α1 血红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大鲵α 血红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594 bp,开放阅读框共432 bp,编码144个氨基酸,编码的大鲵α1 血红蛋白推测的理论分子量为16048.3 u,等电点为6.44。氨基酸组成中酸性氨基酸11.9%,中性氨基酸69.9%,碱性氨基酸18.2%。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没有信号肽,但在100~122个氨基酸处以及98~122个氨基酸处分别有由里向外、由外向里的跨膜螺旋区,二级结构以α 螺旋为主。氨基酸序进行同源性列比对表明与人、猕猴的亲缘关系最近,和牛蛙的亲缘关系最低只有35%。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α1 血红蛋白基因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在胃中最低。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的方法,得到714 bp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Hepcidin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包括213 bp的5'末端非编码区(UTR)、228 bp的3'UTR及27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90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0.03 ku,等电点为7.54,预测的蛋白包括信号肽、前肽和成熟肽。通过构建Hepcidin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并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军曹鱼与已知鱼类及哺乳动物Hepcidin氨基酸的同源性在24.4%~85.6%之间。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结果显示Hepcidin基因在正常军曹鱼组织中均表达,但表达量在各个组织中有所不同,其中以肝脏表达量最高。经脂多糖(LPS)和甲醛灭活的鲨鱼弧菌(Vibrio carchariae)刺激后,肝脏、头肾、脾脏中Hepcidin基因表达均上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克隆棘腹蛙来源Japonicin-pb,了解该抗菌肽在不同生长温度及组织下的表达规律,为Japonicin-pb的开发提供线索。基于本实验室构建的棘腹蛙皮肤转录组数据库,利用反转录PCR从棘腹蛙皮肤组织中克隆Japonicin-pb前体序列,通过结构域比对的方法分析其结构。利用Real-time PCR检测3种Japonicin-pb在不同生长温度(15、18、21、24、27和30℃)及组织(血液、肌肉、肝脏和皮肤)的表达图谱。结果表明,本试验克隆到3种Japonicin-pb前体序列,结构域比对表明,三者拥有相同的N端信号肽和中间间隔区,长度分别为19、20和12个氨基酸残基的肽序列,命名为Japonicin-1apb、Japonicin-1bpb和Japonicin-3pb。Japonicin-1apb主要在皮肤组织中表达,且表达量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Japonicin-1bpb在不同组织或生长温度下的表达量差异均不明显;Japonicin-3pb主要在肝脏中表达,且生长温度对其影响不大。这些结果为棘腹蛙源3种Japonicin-pb后续功能研究以及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序列及表达谱信息。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猴蛙皮肤抗菌肽Dermadistinctin-L(DDL)成熟肽氨基酸序列,选择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设计合成了3条互补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完整的Dermadistinctin-L基因序列。将获得的基因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明成功构建了pET32a-DDL表达载体,表达载体的正确构建为Dermadistinctin-L的高效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筛选牛蛙皮肤cDNA文库得到具有较强抗菌抗肿瘤活性肽Catesbeianin-1a,合成其成熟肽氨基酸序列,MIC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表明,Catesbeianin-1a对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猪链球菌2型的MIC为2.5mg/L,且对兔红细胞几乎无溶血性。MTT法测定多肽抗肿瘤细胞活性,结果 Catesbeianin-1a对胃癌细胞和肝癌细胞的抑杀活性很强,对肝癌细胞SGC7901的IC50为0.845mg/L。制作透射电镜超薄切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活性肽对细菌和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旨在初步探讨牛蛙皮肤活性肽Catesbeianin-1a抗菌、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并以Catesbeianin-1a为基础进行分子改造来提高其抗肿瘤的靶向性并降低其毒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并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染色,对牛蛙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组织学观察;利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 4.21测量皮肤厚度,运用SPSS 17.0软件对不同部位的皮肤厚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镜下观察组织切片可见,牛蛙的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为3层:角质层、颗粒层和生发层,真皮由疏松层和致密层组成。疏松层主要由网状结缔组织构成,也包括一些色素、颗粒腺和黏液腺。色素主要分布于表皮下的结缔组织中,颗粒腺和黏液腺的间隙的结缔组织中也有少量色素。鼓膜皮肤厚度显著小于其他部位皮肤厚度(P〈0.05),前肢、后肢、泄殖孔的皮肤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部位皮肤分布的色素细胞、颗粒腺、黏液腺数量也不同,内侧的黏液腺多于外部,而颗粒腺在表皮分布多,在深层分布少。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绵羊抗菌肽NK-Lysin主要活性区的生物学功能,试验设计并合成了3对功能区多肽片段,并利用径向扩散试验和最小抑菌浓度对其抗菌活性进行检测,分析了合成多肽对鸡血红细胞的毒性作用,筛选出抗菌效果最好的多肽对沙门氏菌攻毒的雏鸡进行治疗,检测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合成多肽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抑制活性,多肽片段长度、多肽C-端有无酰胺化及多肽内的二硫键是否成环对多肽的抗菌活性均有影响;筛选出的2个多肽在治疗雏鸡沙门氏菌攻毒的过程中能够明显降低死亡率,对雏鸡心脏、肝脏、肾脏的病理损伤也明显小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为绵羊抗菌肽NK-Lysin作为候选抗菌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main active region of sheep antimicrobial peptide NK-Lysin, three pairs of functional domain peptide fragment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detected by radial diffusion test and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We analyzed the toxic effects of chicken red blood cells and screen the best peptides for treatment chicken challenged by Salmonella pullorum in this study. The rusults showed that synthesized peptides were inhibitory to Escherichia coli and Salmonella pullorum. Fragment length of peptides, C-terminal amidation and peptide inner loop were essential t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wo of synthesized peptides were used to treat chichen challenged by Salmonella pullorum which obviously decreased the mortality of chicken. The pathological damage of heart,liver,kidney were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is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eep NK-Lysin peptides as candidate antimicrobial agents.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乙酸浸提法获得的猪小肠抗菌肽粗提物为对象,通过纸片扩散法研究其在肠道内的分布、抑菌活性及其与添加水平之间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空肠抗菌肽的含量高于十二指肠与回肠。来源于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均好于沙门氏菌;在空肠则未见明显差异。说明猪小肠抗菌肽的抑菌效果随添加水平减少而不断下降,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分离纯化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BLCC1-0402代谢产物中的抗菌肽,为抗菌肽制备及其制品检测提供参考。采用离心、不同分子质量卷式膜超滤浓缩、Superdex peptide 10/300GL凝胶过滤层析对多黏类芽孢杆菌发酵上清液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对不同时段的收集液做抑菌试验,以大肠杆菌O78标准菌株为指示菌,采用打孔法进行抑菌活性检测,比较评价分步层析效果,以Tricine-SDS-PAGE进行分子质量检测。结果显示,通过5和3 ku卷式膜超滤获得的3~5 ku组分蛋白质样品抗菌活性较强;对于3~5 ku组分经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纯化后的抗菌肽A3抑菌活性最强,经Tricine-SDS-PAGE小分子多肽电泳检测,已达到电泳纯,分子质量为4 ku;抑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抗菌肽A3对大肠杆菌O78标准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同时,抗菌肽A3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90~100 ℃处理15 min,抑菌活性可保持在96%左右;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在pH 2.0~9.0下,抑菌活性保持在90%以上;经胃蛋白酶作用后抗菌肽A3抑菌活性降低20%,胰蛋白酶作用后抗菌肽A3抑菌活性降低18%,蛋白酶K对抗菌肽A3的抑菌活性几乎无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抗菌肽A3是一种对大肠杆菌O78具有抑菌活性的新型抗菌肽,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可为下一步抗菌肽的结构分析、理化特性分析等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哺乳动物抗菌肽及其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抗菌肽是阳离子型活性肽 ,是哺乳动物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分子量小 ,热稳定性好 ,无免疫原性 ,抗菌谱广等特点 ,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发挥抗菌作用 ,这不同于抗生素通过阻断大分子生物合成的作用机理 ,因而致病菌不易对其产生耐药性。本文就几种哺乳动物抗菌肽特性、抗菌机理、基因表达及其研究展望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应用抗菌肽对金华猪的呼吸道疾病综合症进行了治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抗菌肽防治猪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为10%,治愈率为88%,与运用青链霉素防治方法效果相比,运用抗菌肽疗效高,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抗菌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不断出现,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已迫在眉睫.抗菌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具备多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其独特的抗菌机制和细菌不易对其产生耐药性,已倍受人们关注.论文对抗菌肤来源、分类以及生物特性、相关数据库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