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当地条件的高产抗病品种,连续2年2次调查了2018年建植于新疆昌吉市呼图壁县的32个紫花苜蓿品种上各种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测定了各品种次年的越冬率和5次刈割期的草产量,评价了不同品种的抗病性,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各品种的综合特性。结果表明,试验地发生了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白粉病、黄斑病、匍柄霉叶斑病和尾孢叶斑病5种病害,且以前3种为主,前3种病害的发病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7.08%、100.00%及57.14%。供试品种仅有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旱地与WL343HQ的病情指数显著高于皇冠、WL168HQ与阿迪娜等品种,而其他病害品种间未表现出差异(P>0.05)。根据抗性级别的频率分布,对于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53.13%的苜蓿品种为高抗品种,25.00%的苜蓿品种为抗性品种,12.50%的苜蓿品种为中抗品种,3.13%的苜蓿品种为低抗品种,6.25%的苜蓿品种为感病品种;对于苜蓿白粉病,32个品种的抗性分布频率为抗性品种占3.13%,中抗品种占25.00%,低抗品种占15.63%,感病品种占56.25%,无高抗品种;供试品种对苜蓿黄斑病抗性分布频率为高抗品种29个,占90.63%,抗性品种占9.38%,无中抗、低抗及感病品种。32个品种的5次草产量总和为22.48~29.52 t·hm^(-2),其中,5茬总产量最高的苜蓿品种为龙威3010,总产量最低的苜蓿品种为陇东苜蓿。供试的所有品种未出现明显冻害,越冬良好,越冬率均在80%以上,其中有22个品种大于90%。综合特性较好的5个品种为皇冠、WL363HQ、中苜3号、敖汉苜蓿和旱地(综合得分0.850~0.942),较差的品种为耐盐之星、WL343HQ、冲击波、雷霆与陇东苜蓿(综合得分0.650~0.721)。  相似文献   

2.
苜蓿抗锈病品种抗性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3年在鉴定苜蓿不同品种的抗锈性研究的基础上,测定了11个苜蓿品种叶片的气孔数与5个苜蓿品种的细胞质膜透性研究初步结果表明。苜蓿品种的抗锈病程度与叶片气孔数呈正相关,与品种的细胞质膜透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两个品种杂交,用其杂种后代连续几代与其中一个品种进行回交,最后所得的畜群基本上与此品种相近,同时亦吸收了另一品种的个别优点。杂种后代连续3~4代与原有品种回交,可纠正原有品种的个别缺点并提高畜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试论江苏省蚕品种育种方向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以俭 《江苏蚕业》2005,27(2):49-50
<正>江苏省是全国重点蚕区之一,建国以来蚕桑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江苏省家蚕品种随农村蚕桑生产情况的变化与工业、贸易的需求,进行了数次更换。每一次品种的更新推广,都促进了蚕丝业的发展。纵观全省蚕品种的更换及现行品种的性状等方面,与当今科技发展的速度看,我省蚕品种的选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将根据我省现行品种的现状,今后蚕品种选育方向与措施等作简单的浅论,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中国草品种审定登记工作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中国草品种审定登记机构的发展与变革、草品种审定标准体系建设、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网建设、草品种审定登记情况等。截至2010年,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审定登记草品种434个,其中引进品种138个,育成品种161个,野生栽培品种86个,地方品种49个。在审定标准制定、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网络建设和品种审定数量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同时,对当前中国草品种审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是全国的养牛大省,拥有3个肉牛地方品种,多个国外引进品种,形成了肉牛生产3大片区,但是地方品种牛的保护与开发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全省肉牛业的发展。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地方品种肉牛保护与开发的建议与对策,对改善当前的地方肉牛品种选育、保护与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吉首市畜牧水产地方品种与资源现状,分析了制约吉首市地方特色品种开发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市地方特色品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猪品种的保护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养猪大国,也是猪种资源大国。在2011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共收录了76个地方猪品种,18个培育品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猪品种保护意识淡薄,加之外来引入品种对中国猪品种结构造成一定改变,导致中国地方猪品种数量急剧下降。本文旨在对地方猪品种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作一综述,并总结地方猪品种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对地方猪品种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蚕品种在繁育推广过程中的种性保持与改良关系到一对新蚕品种的命运和全省的品种布局,我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根据蚕业发展形势和我省实情进行了第五代蚕品种的更新。根据江苏省第五代新蚕品种的特性和种性保持的要求,本文从选择技术、校正鉴定技术等方面就加强母种种性保持工作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探索、完善新蚕品种种性保持与改良工作,提高新蚕品种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景滩 《广西蚕业》2014,51(4):58-60
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蚕品种退化的原因与品种的遗传变异、环境变化及人为的选育有关,强调新品种使用多年后要重视品种性状的复状工作,保持品种的优良性,才能使品种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生猪养殖过程当中,种猪育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提高种猪育种水平,可以有效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文章基于育种目标选定,从常规育种技术、分子育种技术、人工授精技术三大方面分析种猪育种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后备公猪的科学选育及利用直接影响猪场制种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体现规模化猪场的制种技术与水平。文章针对后备公猪选育的基本环节和操作要点,从如何选种选育、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种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为规模化猪场后备公猪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肉牛种业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辽市肉牛种业起步早,发展较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建立了完整的制种、供种、推广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体系。现代家畜繁殖技术不断应用于家畜改良,优良种源逐渐实现从引进到自主培育,现代繁育技术和优良品种对肉牛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肉牛种业对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阐述通辽市肉牛种业从依靠优良品种引进到冷冻精液生产再到优良品种自主培育的发展历程,剖析目前通辽市肉牛种业在育种基础、联合育种机制、育种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实施肉牛种业提升工程、完善育种技术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育种机制创新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总体把握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情况,深入30家种猪企业开展种业发展情况调研,聚焦育种理念、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繁育体系、环境支持等领域,系统思考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江西省生猪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优势种猪企业,明确江西特色的“猪芯片”攻关指向,建设省级生猪种业创新中心,推进生猪种业公益性研究创新,完善生猪种业成果转化利用机制,实施生猪育种技术更新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以及延伸生猪种业产业链条,以推进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养殖系统在肉羊养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肉羊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分析智能养殖系统在肉羊养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智能养殖系统可有效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改善养殖质量,提高养殖者的盈利能力。然而,智能养殖系统在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成本高、养殖者的接受度等。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进一步降低技术成本,提高养殖者的接受度,并与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紧密结合,推动智能养殖系统在肉羊养殖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动物育种软件的应用,告别了传统的表型选种时代,对育种准确性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毛皮动物育种软件的研发与应用上还不成熟,而软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是当前乃至未来规模化养殖的大势所趋。本文针对目前育种软件在畜禽和毛皮动物中的应用现状,从育种资料管理、遗传评估系统、计算机模拟研究、育种专家系统、网络信息传递与共享5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并在归纳、总结畜禽育种软件研究成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毛皮动物的自身特点,探讨了在毛皮动物中应用育种软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能为今后毛皮动物育种软件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尽快解决通辽地区无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的问题,提高本地区牛群肉用生产性能,制定了科尔沁肉牛新品种(类群)培育方案。本方案是在科尔沁牛基础上采取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肉用性状进行选育,培育肉牛新品种。育种方案包括新品种定向、育种任务、预期指标、育种方法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鲁西黄牛是中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为了更有效的制定适宜的育种方案,加快鲁西黄牛肉用品系的选育,本研究在鲁西黄牛青年公牛体系和核心群育种方案的基础上,分别设定开放和闭锁核心群育种方案,采用确定性模型评估了开放和闭锁核心群育种体系的育种效果。结果表明,开放与闭锁核心群育种方案相比,综合遗传进展提高了0.80%;育种产出量提高了9.39%;育种效益提高了10.64%;世代间隔延长了0.90%,开放核心群体系优于闭锁核心群体系。这充分说明,在鲁西牛核心群育种方案中,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优于闭锁核心群育种体系。  相似文献   

19.
品种是影响养猪生产中的最重要因素,猪育种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文章从育种素材筛选、育种方案设计、育种方法选择、品种审定以及扩群产业化推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并结合育种经验提出相应猪育种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e rabbit is a kind of grain-saving and small herbivore animal.Rabbit breeding which is low investment and obvious efficiency has become an advantageous industry of increasing income of rural farmers and poverty alleviation.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abbit genetic breeding at home and abroad.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genetic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of rabbits in 2019 are reviewed from the traditional breeding,molecular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of rabbits.For abroad,lots of researches involved in traditional breeding,molecular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were done.Effects of selection,environment and additives on productive performance had been analyzed in traditional breeding.Molecular breeding mainly focused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mong which there were more studies on litter size and spermatine.Secondly,the related genes of growth,meat quality and hair color were studied.The research on reproduct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eservation method of male rabbit semen and the effects of additives on rabbit semen quality,litter size and conception rate.In China,genetic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research on rabbit also mainly included traditional breeding,molecular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but the focus of domestic research was molecular breeding,among which breed and genetic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 genes of fur trait were mainly researched using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gene cloning and gene editing to screen the important functional genes and regulatory networks related to research traits.However,compared with molecular breeding,there are fewer studies on the traits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breeding and rabbit reproduction.This review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abbit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