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道是畜禽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以及发挥免疫作用的重要器官。肠道功能屏障是影响畜禽肠道健康的重要内因。近年来,营养干预逐步成为预防疾病和改善畜禽肠道健康的可持续方法。丁香酚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抑菌等生物活性。文章就丁香酚改善肠道功能屏障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为阐明丁香酚在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有害菌定植增加,影响畜禽的生长生产。探寻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来调节畜禽肠道微生物区系和维持肠道健康显得非常重要。纤维曾被视为畜禽饲粮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但适宜的饲粮纤维可有效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本文从肠道营养功能、肠道屏障功能两个方面概述饲粮纤维对畜禽肠道调控的影响,以促进饲粮纤维在畜禽生产中被合理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效美素     
《畜牧市场》2004,(11):29-29
效美素是北京美礼来(亚洲)公司开发的新型肠道代谢调节剂.可以稳定显地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维持肠道菌丛平衡(不干扰乳酸杆菌在肠道中优势地位).协助控制畜禽肠道疾病.提高肉鸡屠体重量和屠宰率。其活性成分阿  相似文献   

4.
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微生物,适量服用益生菌对宿主健康有益。益生菌具有抗毒素、抗致病菌和缓解腹泻的作用,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宿主免疫力。在畜禽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可以补充肠道微生物种群,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恢复宿主的免疫系统功能。文章综述了益生菌的筛选标准、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禽肠道健康方面的应用进展,探讨了益生菌对机体肠道结构、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等的影响,为益生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肠道作为畜禽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和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畜禽生长发育及整个生产过程都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禁抗的大背景下,畜禽肠道健康技术发展离不开饲料加工工艺技术的创新和突破。饲料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影响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利用率、畜禽的生产性能及肠道健康。文章综述了饲料加工工艺对猪肠道健康的影响,以期为猪日粮生产中饲料加工工艺及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肠道健康是保证畜禽正常生长的关键,而肠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受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形态结构的影响,因此改善畜禽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及其形态结构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畜禽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肠道内微生物组成的变化情况;另结合当前国际无抗养殖的趋势,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已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各种抗生素替代物不断涌现,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重点阐述和比较了抗生素及其替代物在畜禽肠道内的作用机理以及其对肠道菌群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肠道健康是保证畜禽正常生长的关键,而肠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受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形态结构的影响,因此改善畜禽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及其形态结构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畜禽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肠道内微生物组成的变化情况;另结合当前国际无抗养殖的趋势,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已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各种抗生素替代物不断涌现,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重点阐述和比较了抗生素及其替代物在畜禽肠道内的作用机理以及其对肠道菌群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肠道微生物通过免疫、神经和内分泌途径调节动物机体多种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动物个体的健康。通过对肠道菌群进行干预可以达到提高畜禽生产性能、防治畜禽相关疾病等目的。近年来,粪菌移植作为将健康个体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给菌群紊乱受体的一项新技术,在调节畜禽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概述了粪菌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安全性、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在畜禽中的应用,以期为通过粪菌移植技术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是动物肠道系统组成的重要部分,对动物肠道发育和免疫功能成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肠道菌群失衡与多种肠道疾病有关。粪菌移植(FMT)是一种将健康供体粪便菌群移植到患病受体肠道内,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治疗肠道疾病的方法,是改善肠道菌群最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近期的研究表明,FMT对畜禽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有积极作用,可调节肠道菌群、维护肠道机械屏障、改善肠道黏液环境、提高肠道免疫力,对于维护肠道健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FMT对猪肠道屏障的影响,探讨了FMT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以期为FMT技术在猪生产上更加安全规范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兽医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兽医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物技术生产培养的高效生物制剂,它通过补充畜禽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来调整畜禽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治标治本,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丁酸梭状芽孢杆菌、酪酸梭菌,是一种产丁酸、乳酸和乙酸的厌氧异养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具有耐高温、耐酸和耐多种抗生素等生物学特性。丁酸梭菌定植于畜禽肠道,可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有效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其抵抗力,进而提高畜禽养殖经济效益。丁酸梭菌存在于土壤或健康动物的粪便中,具有绿色、无残留、安全性好,以及稳定性及耐药性强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潜力的绿色添加剂。作者主要介绍了丁酸梭菌的特性,简述了其对畜禽肠道形态、肠道屏障、肠道菌群、免疫等方面的影响,回顾了近十年来丁酸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其在生产应用中的问题,以期为丁酸梭菌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畜禽体内,精氨酸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参与多种营养物质的合成与代谢,同时对胃肠道的发育及功能有重要作用.肠道屏障功能是肠道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文章阐述了精氨酸对畜禽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作用;重点从Toll样受体途径等方面简述精氨酸对肠道免疫屏障的影响,为深入了解精氨酸在畜禽生产中的调节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肠道类器官是由肠干细胞、多能干细胞或肿瘤干细胞在3D培养条件下自我更新、分化、组装而成的一种体外培养物,它包含多种类型肠道内皮细胞,能有效模拟肠黏膜功能,可以作为研究畜禽营养、肠道生理和肠道病理的体外模型。不同畜禽肠道类器官的分离、培养方法和条件存在差异,因此优化不同畜禽肠道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并开展相关的生理、病理学机制探索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畜禽肠道类器官的分类、特性及其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并总结了近年来肠道类器官在畜禽营养与肠道健康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畜禽肠道类器官培养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肠道健康对于幼畜和生长动物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是至关重要的.试验研究表明,腹泻是幼畜的主要疾病.引起动物肠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球虫感染,大肠杆菌和梭菌是主要的细菌性病原体.犊牛的消化道疾病的高峰期一般在10日龄左右,仔猪的最关键时期是5~14日龄的哺乳期和断奶期.腹泻是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主要疾病.腹泻会影响动物的增重、降低饲料转化率、提高动物的死亡率和用药成本.此外,腹泻还会降低畜群的均匀度和市场价值、增加生产成本,对畜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动物肠道是机体重要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器官,同时也是机体抵御外界环境的重要防线。因而,保持肠道健康不仅可以增强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且对动物整体健康也十分重要,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生产水平。厚朴酚是一种从中药厚朴的茎皮中分离出的植物多酚类物质,在畜禽养殖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研究显示,厚朴酚可通过改善宿主肠道形态、调节肠道蠕动功能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继而维护肠道乃至机体健康。本文主要综述厚朴酚调节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过去几十年来,由于饲用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中的滥用,导致畜禽正常的肠道菌群被破坏并引起肠道细菌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了畜禽的肠道健康。同时,近年来集约化养殖已经成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提高畜禽免疫力已然成为重点的研究方向。健康的肠道是保障畜禽健康生长的基础,保持健康的肠道菌群,能有效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甘露寡糖是一种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类功能性寡糖,具有改善畜禽肠道健康和提高免疫应答等作用。在猪生产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在家禽生产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改善家禽肠道菌群并提高生产性能和肉品质。作者主要介绍了甘露寡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改善肠道健康和免疫调控机制及其在断奶仔猪、育肥猪、蛋鸡和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重点总结了甘露寡糖对畜禽肠道健康和免疫的调控机制及免疫途径,旨在为甘露寡糖在肠道健康和免疫调控方面的深入研究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日龄的良凤花肉鸡37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阴性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 g/kg那西肽和0.25 g/kg硫酸黏杆菌素;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5、2 g/kg和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饲养期为70 d。结果表明:(1)在整个试验期,试验Ⅰ、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2)在肠道形态方面,试验Ⅲ组十二指肠V/C值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空肠V/C值显著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回肠V/C值显著高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3)在肠道菌群方面,试验Ⅲ组乳酸杆菌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试验Ⅰ、Ⅱ组(P<0.05)。试验Ⅲ组大肠杆菌数和沙门氏菌数极显著低于阳性、阴性对照组、试验Ⅰ、Ⅱ组(P<0.01)。由此可知,本试验条件下,在良凤花肉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均可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促进肠道消化吸收,提高生长性能。综合考虑,复合肠道保护剂可以替代抗生素,添加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广大兽医工作者一直习惯采用抗生素治疗畜禽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肠炎等畜禽肠道疾病,但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滥用抗生素及饲养环境条件的变化,往往会造成畜禽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菌群失调、耐药细菌集生,其结果是越用抗生素腹泻现象越严重,而且,还造成肠黏膜严重脱落,吸收营养溃乏等不良后果。最终影响了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经济效益。因此,人们一直在研究开发可替代抗生素的产品.其中肠道酸化剂的出现对这方面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姜黄素是近年来研究较为深入的植物源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应激、抗肿瘤、抗病毒和降血糖血脂等多种药理学功能。目前,一系列研究数据表明,姜黄素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此外,姜黄素还可经肠道菌群直接代谢或由宿主-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产生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从而进一步增强姜黄素对动物肠道健康的保护作用。姜黄素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双向调节作用表明姜黄素在维持宿主肠道健康以及预防或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姜黄素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等最新研究进展,从而为将姜黄素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以及潜在的“替抗”物质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提供参考,有益于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集约化养殖逐渐成为主导,与生产环境有关的疾病成为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最根本因素.动物的体况,尤其是肠道环境仍然是优化生产成绩的指标.然而,由于近些年来的抗生素滥用,特别是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从饲料及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微生态制剂正逐渐成为维护动物健康、保证动物生产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克洛生?能够促进乳酸菌等有益菌群的生长以及控制梭茵等有害茵的数量,以此可以替代抗生素生长促进剂来保持肠道健康,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