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肠杆菌表达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重组衣壳蛋白(GST-CAP2)为抗原,以一定的免疫程序接种BALB/c小鼠后,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按常规杂交瘤技术进行融合.以GST-CAP2以及猪圆环病毒1型(PCV1)重组衣壳蛋白(GST-CAP1)为包被抗原,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针对PCV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M1和G1).通过dot-ELISA、Western-blotting以及间接免疫荧光(IFA)技术证明G1株分泌的单抗同时识别PCV1和PCV2, 而M1株分泌的单抗则特异性针对PCV2.该单抗的制备将为进一步建立快速检测PCV的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GPV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这3株单抗均能与纯化的GPV病毒子及重组VP3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鸭肝炎病毒、鸭细小病毒、鹅源新城疫病毒无交叉反应。采用真核表达载体pCAGGS对VP3基因进行分段克隆并转染COS-1细胞表达,用单抗介导的间接免疫荧光(IF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E8株单抗与VP3蛋白135~332氨基酸(aa)和322~535aa肽段均能发生特异反应,因此可以推定3E8株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在VP3的322~332aa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RHDV结构蛋白(VP60)的重组杆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检测以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VP60不仅能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而且能自组装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进一步对表达蛋白进行细胞内定位观察发现,表达蛋白定位于Sf9细胞的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抗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间接免疫荧光(IFA)快速诊断方法。【方法】制备MDRV抗原,用之免疫Babl/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和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采用IFA和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其生物学特性,应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建立MDRV IFA快速诊断方法。【结果】筛选到237-11,45-12和3-H3 3株特异性好并能稳定分泌抗MD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45-12株单抗为IgM亚型,237-11和3-H3株单抗为IgG3亚型。45-12和3-H3 2株单抗具有ELISA特性,效价分别为10-4和10-5;237-11株单抗具有IFA特性,效价达103。特异性测定结果显示,3株单抗仅与MDRV反应,而与正常细胞培养物(MDEF)、番鸭细小病毒(MPV)、鹅细小病毒(GPV)、禽呼肠孤病毒(ARV) 、鸭副黏病毒(PMV)和鸭肝炎病毒(DHV)均无交叉反应。应用抗MDRV单抗建立的IFA方法与病毒分离法(VI)的符合率为91%。【结论】筛选到2株具有ELISA特性、1株具有IFA特性且能分泌抗MD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建立了MDRV IFA快速诊断方法,为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RT-PCR方法扩增上海地区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基因(VP60).将其克隆入腺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中,构建成重组腺病毒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K293细胞,得到重组病毒pAd-VP60,经RT-PCR、IFA、HA、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重组VP60蛋白在HEK293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与铝胶佐剂混合后注射3月龄非免疫健康家兔,结果表明,免疫后21 d兔体内产生抗RHDV抗体,其HI效价可达2~6~2~7,能抵御HA≥2~(10)致死剂量RHDV强毒的攻击,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以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GST-N为免疫原,免疫7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重组蛋白His-N和Vero细胞培养病毒液作为检测筛选抗原,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5B2,3H1和4H5),单抗亚型鉴定均为Ig G1,轻链均为Kappa链。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Mab能够识别重组N蛋白和PEDV。制备获得3株稳定性好、特异性强的Mab,可为今后建立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特异性诊断方法和研究PEDV核衣壳蛋白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备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单克隆抗体(MAb),本试验将Vero细胞中增殖的PEDV超速离心纯化,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雌性小鼠,采用常规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和PEDV重组S蛋白为基础的间接ELISA方法,制备并筛选能稳定分泌PEDV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采用间接ELISA、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对单克隆抗体的亚型、特异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获得了1株稳定分泌PEDV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5C3。MAb亚类鉴定为IgM,轻链为k型。杂交瘤细胞连续传至20代,细胞培养上清液和小鼠腹水抗体效价分别稳定在1∶600和1∶10 000。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MAb不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PCV2)发生交叉反应。western-blot结果显示,MAb能特异性识别PEDV的重组S蛋白。IFA试验结果表明,MAb能与PEDV感染的vero细胞产生特异性荧光。说明本试验获得的MAb能特异性识别重组及天然的PEDV S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制备新城疫病毒(NDV)NP蛋白单抗,以期为NDV抗原表位研究及检测方法建立方面奠定基础。利用NDV F48E9株pET32a-NP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抗NP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G3、4B12。经间接ELISA测定,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 2.56×105、1 5.12×105。亚类鉴定结果表明这两株单抗均为IgG1。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1G3、4B12均能特异性识别重组NP蛋白。与NDV感染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均呈黄绿色荧光。经相加ELISA测定表明两株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不同。  相似文献   

9.
用纯化的重组PRV VP6蛋白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通过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1株稳定分泌抗PRV VP6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C5D10。经鉴定C5D10为IgG1亚类,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为93,细胞培养液上清及腹水效价分别为18∶00和11∶×106,且C5D10单克隆抗体不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显示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转化型人参皂苷对单克隆抗体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转化型人参皂苷的8个组分,按12.50和6.25μg·mL-1的剂量,以培养抗禽流感(AIV)H9亚型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6E6株杂交瘤细胞和抗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与神经氨酸酶单克隆抗体10B11株杂交瘤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单抗水平,探讨转化型人参皂苷对单克隆抗体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型人参皂苷3、4、7号组具有促进6E6单抗和10B11单抗生成的作用,其HI效价为26-27,与对照组(25)相比差异显著;IFA效价为104-105,与对照组(102)相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应用RT-PCR方法从兔出血症病毒(RHDV)西北分离株YL中克隆出了衣壳蛋白VP60基因并测序,结果显示,YL株VP60基因全长1740 bp,GC含量为55.3%,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DQ530363),VP60基因与中国RHDV最早期分离株WX84的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8%。构建成功YL株VP6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VP60-pET32a,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中。1 mmol/L 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VP60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75 ku,其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39.8%。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VP60融合蛋白可以和RHDV抗血清发生特异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兔出血症病毒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遗传变异和免疫学特征无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兔出血症病毒VP60主要抗原表位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慧  杨金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60-15661
[目的]研究兔出血症病毒(RHDV)VP60主要抗原表位基因原核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RHDV衣壳蛋白VP60主要抗原表位基因。以pET-28b(+)为表达载体,在E.coliRosetta菌株中表达重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和接种家兔检测了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经Western blot检测,在相对分子量24.0k Da处出现特异性的反应带。以纯化的重组蛋白制备的抗血清可以与纯化的RHDV发生特异性的ELISA反应。[结论]RHDV VP60主要抗原表位的原核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3.
原核表达的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对兔的免疫保护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检验大肠杆菌表达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对兔的免疫保护效果,将34只清洁兔随机分成3组:单用免疫佐剂对照组(8只)、单用重组VP60组(8只)和重组VP60加免疫佐剂组(18只),分别经皮下注射,VP60的免疫剂量为每只每次400 μg,免疫2次,间隔7 d。在第2次免疫7 d后,VP60加免疫佐剂组的兔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单用VP60免疫组(ELISA 1∶64 000 对比1∶4 000 / HI 1∶128 对比1∶16),表明免疫佐剂可明显加速重组VP60诱导抗体产生的进程,用RHDV NJ85强毒攻击,免疫佐剂对照组与单用VP60免疫组的实验兔均全部死亡(8/8和8/8),VP60加免疫佐剂组均全部存活,保护率为100%(18/18)。用RHDV血凝试验(HA)检测,死亡兔的肝脏组织液HA效价大于1∶512,而存活兔的肝脏组织液HA效价小于1∶2,肝脏组织触(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证明病死兔系RHDV感染所致。用RHD重组亚单位疫苗在养兔场进行800只兔的田间免疫试验,安全有效,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对重组菌进行冻存、复苏、培养、诱导表达和质粒酶切分析,证明VP60基因在宿主菌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用于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RHDV和RHDV2 VP60基因,设计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和10条末端重叠引物,通过重叠PCR 人工合成RHDV2 VP60基因中保守区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并以其为模板,经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和35份样品检测应用,初步建立RHDV2 RT-PCR检测方法。实验成功合成RHDV2 VP60基因的435 bp保守片段并构建了pMD-19T-RHDV2重组质粒, 初步建立的RHDV2 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RHDV2的检测限度可达到230个拷贝的靶基因片段,检测RHDV、pGM-T-EBHSV(已构建)、兔巴氏杆菌、兔源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均无特异性扩增,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RHDV2核酸阴性。该研究为中国及时进行RHDV2的防控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
运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层析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已作初步处理的RHDV分别进行提纯,并通过血凝性鉴定、抗原蛋白含量检测、ELISA和SDS-PAGE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其纯度。结果表明,通过sephadex-200凝胶过滤层析法所提纯病毒的血凝性和蛋白浓度最高;稀释至相同的蛋白浓度之后,该法所提纯的病毒ELISA检测的OD值最大;SDS-PAGE电泳条带1条,经免疫转印分析证明,该条带为RHDV蛋白特异性条带。表明通过该法提纯的病毒,回收率最高、蛋白最纯。  相似文献   

16.
采用Bac-to-Bac系统表达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结构蛋白VP60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抗体检测间接ELISA方法,并对方法性能进行测定。试验以整合有VP60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接种Sf9昆虫细胞,感染细胞经裂解、离心初步纯化,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RHD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过对反应条件和试剂的优化选择,初步组装成间接ELISA试剂盒,并对其整体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含重组VP60蛋白的Sf9细胞裂解液最适包被稀释度为1:2000,换算为纯化VP60蛋白含量约为1.7μg·mL-1;待检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100;羊抗兔IgGHRP标记抗体最适使用浓度为1:30000。初步组装的ELISA试剂盒检测RHD阴性血清无假阳性反应,与其他常见兔病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敏感性高于RHDV全病毒间接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低于进口间接ELISA试剂盒;试剂盒批内和批间变异率在10%以内。37℃加速破坏试验和4℃保存期试验结果表明试剂盒保存期可以稳定在6个月。该方法可应用于兔出血症抗体水平监测及实验兔等级检测中。  相似文献   

17.
兔出血症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登录的兔出血症病毒的VP60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兔出血症病毒的套式PCR检测方法.先用外引物扩增一段389bp的DNA片断,继而用内引物以扩增产物为模板进行第2次扩增(即套式PCR),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一次性PCR的假阳性结果.用该方法对12份RHD样本进行检测,检出率为100%.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圆小囊在免体全身抗感染免疫中的功能作用,采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观察了2日龄、1月龄及2月龄实验免感染RHDV后圆小囊的病理变化,同时采用ELISA方法对实验兔的血清及肝、肾、脾中的RHDV含量进行了测定,重点对实验兔圆小囊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EL)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显示:2月龄以内兔人工感染RHDV后,临症表现、剖检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均未见异常。血清及RHDV的靶器官肝、脾、肾中均未检测出RHDV抗原。2月龄以上兔感染RHDV后,无论从临床症状,还是大体剖检,组织病理学观察,均出现了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而且感染后血清RHDV抗原检测呈阳性反应。圆小囊、肝、脾、肾等组织器官都呈现RHDV免疫组化强阳性反应。2月龄以内的乳兔及仔兔感染RHDV后,圆小囊虽未出现明显的形态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染色也未见RHDV抗原阳性反应物,但IEL明显增多,2日龄兔IEL由1.2%增加到4.2%;1月龄兔的IEL由10.1%增加到26.1%。1月龄仔兔还表现出固有层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