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雌核发育(gynogenesis)是单倍体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属于“染色体组工程”(chromosomesetengineering)的范畴,雌核发育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国外首先发展起来,7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30年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个红鲤雌核发育纯系的建立以及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2.
雌核发育翘嘴鲌胚胎发育和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成功获得翘嘴鲌减数分裂型雌核发育鱼的基础上,观察比较了雌核发育胚胎与单倍体胚胎和普通胚胎的发育特征及时序差异,探讨了冷休克处理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完善雌核发育胚胎孵化管理的措施,并对雌核发育翘嘴鲌成鱼进行了形态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与普通胚胎相比,雌核发育胚胎受精率较低且仔鱼畸形率较高,单倍体孵化率极低。(2)雌核发育组胚胎出现不规则细胞分裂、卵膜破裂、卵黄囊凝集及单倍体综合征等现象,其中原肠期和出膜前期为胚胎死亡高峰期。(3)雌核发育二倍体与普通胚胎的发育特征相似,卵裂至原肠期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原肠期以后,各期发育所用时间与普通胚胎基本相同;单倍体胚胎卵裂开始至囊胚阶段,发育速度与普通胚胎无明显差异,在原肠期阶段发育滞后,其他时期一直处于缓慢状态,仔鱼具有明显的单倍体综合症。(4)雌核发育系体型较普通翘嘴鲌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以一代杂种碧珠为供体诱导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研究了离体雌核发育初期胚珠中过氧化物酶(POD)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初期即未受精胚珠接种后13 d内,胚珠中POD及其同工酶活性变化明显,其中总的过氧化物酶(POD)、NADH过氧化物酶(NADHPOD)、生长素过氧化物酶(IAA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呈上升趋势;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CO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的活性呈先下降后略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基因型、TDZ(N-苯基-N’-1,2,3-噻二唑-5-脲)和AgNO3对黄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黄瓜品种的雌核发育启动率不同,其变化幅度在65.52%~93.33%之间;启动雌核发育的最适TDZ浓度为0.08 mg/L;诱导培养基中添加AgNO3有助于提高雌核发育启动率,其最适添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carp)的紫外线遗传灭活精子刺激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卵子后冷休克抑制卵子第二极体释放方法,获得团头鲂雌核发育个体。流式细胞仪检测雌核发育个体的DNA含量与正常团头鲂二倍体的DNA含量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雌核发育个体为二倍体。通过引物优化,筛选父母本具有特异性的8对微卫星引物,对雌核发育后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雌核发育个体的遗传物质均来自母本,没有父本的遗传物质渗入。筛选出母本为杂合的10对微卫星引物对子代的纯合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雌核发育后代在TTF-EST46、TTF-EST61、TTF-EST851位点全部为纯合,而TTF-EST12座位上的重组率为86.4%,其他6个位点的重组率为100%,这10个位点的平均重组率为68.64%。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抑制第二极体并不能获得纯合性较高的团头鲂雌核发育个体,但具有与母本较高的遗传同质性,可以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为(16.0±0.5)℃、pH为8.0~8.3、盐度为30.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受精率低,畸形率高,出膜率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卵黄栓胚、克氏囊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期等阶段孵化出膜,各阶段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发育特征与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别;普通二倍体胚胎约61 h孵化出膜,而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分别经66 h 30 min和67 h 50 min孵化出膜,孵化时间比普通二倍体牙鲆长约10%.其中,卵裂期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细胞分裂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发育时间比普通二倍体长约25%.单倍体出膜率为(16.5±2.2)%,畸形率为(97.2±1.6)%;雌核发育二倍体出膜率为(85.6±3.0)%,畸形率为(13.2±2.3)%;三倍体出膜率为(82.3±3.1)%,畸形率为(16.3±2.5)%.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相比,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出膜率低,仔鱼畸形率高.  相似文献   

7.
鲢人工雌核二倍体群体的产生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遗传失活兴国红鲤的精子作为雌核发育激活源 ,成功地诱导了鲢雌核发育并获得 3个自然加倍的雌核发育二倍体群体。鲢的单倍体诱导率最高达 96 .9% ,自然加倍率最高达 0 .4 4 3%。经分析鉴定 ,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具有 2 4条染色体。而鲢的染色体为 4 8,兴国红鲤为 10 0。雌核二倍体鲢都具有 2套完整的母本染色体 (2n =4 8) ,外部形态性状与亲本鲢完全相同。这些结果表明 ,雌核发育后代的遗传物质来源于母本 ,无父本遗传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8.
冷休克诱导黄河鲇(Silurus asotus)二倍体雌核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冷休克法诱导黄河鲇二倍体雌核发育。[方法]在水温23.5±0.5℃的条件下,用紫外线照射黄河鲇(Silurus asotus)精子,然后进行进行人工受精,设置不同的冷休克起始时间和持续处理时间,观察黄河鲇二倍体雌核发育。[结果]在紫外线照射15min、冷休克起始时间为受精后5 min、持续处理40 min的条件下得到的二倍体黄河鲇成活率最高,达8.5%。[结论]该研究为培育优良黄河鲇新品种奠定了基础,为深入研究雌核发育机理积累了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连续三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团头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纯合度,寻找区分不同团头鲂育种群体(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系、连续三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团头鲂群体)的稳定的分子遗传标记,本研究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浦江1号选育系F9群体为对照组,利用39条多态性RAPD随机引物比较分析了团头鲂人工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一代群体(G1)、二代群体(G2)和三代群体(G3)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获得了用于鉴别不同团头鲂育种群体(F9、G1、G2、G3)的稳定的RAPD分子遗传标记,探讨了连续多代诱导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对团头鲂基因纯化的效果。结果显示,39条RAPD随机引物在F9、G1、G2和G3群体中扩增条带总数分别为213条、202条、200条和190条,F9、G1、G2和G3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6.15%、35.64%、27.00%和26.84%,F9、G1、G2和G3群体的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207 9、0.185 7、0.146 1和0.138 3。3个雌核发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信息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9群体,随着雌核发育世代数的增加,遗传多样性水平呈现逐代降低的趋势,即G1>G2>G3。4个群体的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28 5~0.906 0,3个雌核发育群体的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9群体;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呈现随雌核发育世代数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即G3>G2>G1。群体间成对FST值为0.269 2~0.419 5,经置换检验得到的FST值的P值为0.000 0~0.009 0,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4个群体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有5条随机引物在群体间产生了特异DNA片段,其中,4条随机引物(S3、S40、S58和S75)可用于区分G3群体和其他3个群体(F9、G1和G2),引物S3的鉴别可靠性最高;仅1条随机引物(S71)能用于区分G2群体和其他3个群体(F9、G1和G3)。本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多代的人工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诱导已对团头鲂育种群体产生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遗传多样性明显降低,并呈现逐代降低的趋势;另一方面,遗传纯度明显升高,并呈现逐代升高的趋势。连续多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能显著加快团头鲂基因的纯合速度,雌核发育三代群体(G3)已经是一个遗传一致性较高的高纯品系。  相似文献   

10.
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后代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并将其与同一母本的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普通二倍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可分为两部分,即纯合子(Mitotic-A)和杂合子(Mitotic-B);Mitotic-A、Mitotic-B、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MGD)和牙鲆普通二倍体(ND)的平均纯合度分别为1.000 0、0.328 4、0.252 1、0.183 3,4个群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07 1、0.874 8、0.894 0、0.660 2,子代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546 0、0.792 1、0.836 6、0.675 9,这表明Mitotic-A与Mitotic-B具有完全不同的遗传特征;MitoticB在poli110TUF、poli1906TUF位点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较高(34.10%、73.86%),而MGD在这两个位点全部表现为杂合(0、0),Mitotic-B在poli1490TUF、poli1498TUF位点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较小(10.23%、9.66%),而MGD在这两个位点全部表现为纯合(100%、100%),这说明诱导方式不同,重组交换的结果则不同。研究表明,Mitotic-B与MGD虽然都是杂合子,由于诱导方式不同,导致其遗传特征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