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掌握鸵鸟隐孢子虫病的流行范围和流行动态,以及研究鸵鸟源隐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鸵鸟新鲜粪样404份,详细观察、测量卵囊形态大小;收集纯化阳性样品中的隐孢子虫卵囊,分别人工经口感染幼鸵鸟、雏鸡和小白鼠并利用组织病理学试验技术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检测到阳性样品10份,总阳性率为2.48% (10/404),且感染率与鸵鸟日龄有一定的关系。其卵囊平均大小为5.43×4.38μm(4.0~6.0×3.7~5.0μm),形状指数1.24(长/宽),(n=50)。分离到的卵囊能成功感染雏鸡和幼鸵鸟,但不能感染小白鼠。受试雏鸡具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幼龄鸵鸟呼吸道症状较轻微。此外,在两种动物体内的排卵囊规律差别较大,在鸵鸟体内出现多个排卵囊高峰。虫体主要寄生于雏鸡和幼鸵鸟的泄殖腔和法氏囊,引起法氏囊萎缩、微绒毛大量脱落等病理变化。【结论】根据其卵囊形态、宿主范围和虫体寄生部位等生物学特性,结合文献报道,笔者在国内发现并初步鉴定出鸵鸟源隐孢子虫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  相似文献   

2.
 用大理、昆明、文山等地收集到的含猪住肉孢子虫包囊的生猪肉分别喂给实验猴、猫、犬,感染后第11天、第7天和第10天在猴、猫和犬的粪便中出现孢子囊。3种孢子囊的平均大小分别为13.50μm×10.25μm,11.75μm×9.25μm,13.25μm×10.75μm。从实验猴、猫、犬的粪便中分离收集孢子囊,分别接种给3头断奶仔猪。75天后剖检,在猪的心肌和骨骼肌中发现各种住肉孢子虫的包囊。包囊呈梭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并分隔成许多隔室,室中充满新月形缓殖子和卵圆形的母细胞,缓殖子的平均大小分别为10.86μm×5.24μm,10.04μm×4.84μm,11.14μm×5.74μm。结果表明云南有3种猪住肉孢子虫,即猪人住肉孢子虫,猪猫住肉孢子虫和米氏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3.
鹌鹑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感染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掌握畜禽隐孢子虫病在河南省的流行动态,作者于2003年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了郑州、焦作2市7个鹌鹑养殖场429份粪便样品,结果有5个鹌鹑场隐孢子虫感染为阳性,根据卵囊形态初步鉴定1种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另1种为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eleagridis);总阳性率为14.69%(63/429),其中感染贝氏隐孢子虫的阳性率4.66%(20/429),火鸡隐孢子虫的阳性率为10.02%(43/429),并分别用2种卵囊试验感染鹌鹑和雏鸡研究其致病性,观察了2种隐孢子虫在鹌鹑体内的排卵囊规律,以及火鸡隐孢子虫在免疫抑制雏鸡和非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排卵囊规律。  相似文献   

4.
探索保存在4℃2.5%重铬酸钾(K2Cr2O7)中1~30个月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CPO)的活性和对免疫抑制BALB/c小鼠的传染性.通过体外脱囊技术评价卵囊的活性,以BALB/c小鼠为感染模型,通过检测CPO感染小鼠的潜伏期、排卵囊数量和回肠末端绒毛中的隐孢子虫数量来评价卵囊的传染性.结果表明:保存在K2Cr2O7中1~16个月的卵囊出现脱囊;免疫抑制BALB/c小鼠在感染保存1~16个月的卵囊后3~8天开始排出大量的卵囊,且在末端回肠绒毛中寄生有大量的隐孢子虫;卵囊的保存时间与潜伏期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R2=0.92).因此,CPO在4℃K2CCr2O7中能保持活性和传染性至少16个月,k2Cr2O7是保存CPO的良好介质.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及信阳地区牛群、鸭群和鸡群的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郊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的平均感染率为40%,随着牛的年龄增大,感染率有呈下降的趋势。经鉴定,郑州市郊奶牛场的隐孢子虫为小鼠隐孢子虫。郑州市开封市及信阳地区家鸭的群体隐孢子虫感染率为69.57%,1~8月龄感染率(87.5%)明显高于8月龄以上鸭的感染率(60%).阳性鸭群粪中卵囊数均较少.郑州市郊8个猪场的粪样中有7个猪场粪样呈阳性.粪样的平均阳性率为17.7%,郑州猪场的隐孢子虫亦为小鼠隐孢子虫.郑州地区12个鸡扬中没有发现隐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微小隐孢子虫不同亚型对小鼠的感染性,分别从河南和宁夏的犊牛体内获得两株微小隐孢子虫,利用分子方法进行基因亚型鉴定后,分别感染提前免疫抑制的3~6周的BALB/c小鼠,对感染前后小鼠粪样进行显微观察和PCR检测。结果显示,2个微小隐孢子虫分离株的亚型分别为ⅡdA19G1和ⅡdA15G2R1;2个亚型均可感染BALB/c小鼠,其中ⅡdA15G2R1感染小鼠后2d和3d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卵囊,而感染ⅡdA19G1的小鼠在任何时间均未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卵囊;PCR检测发现2个亚型的小鼠排卵囊周期分别为18d和20d。该研究结果为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郑州市山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并分析虫株的种类和遗传进化关系,应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对郑州市不同县市采集的276份山羊粪便样品进行山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检测,并应用PCR扩增部分阳性样品的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对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确定所获得的隐孢子虫分离株的种类和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郑州市山羊隐孢子虫感染率为3.26%。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获得的9个山羊隐孢子虫分离株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7.4%~99.9%,与已知牛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ovis)分离株的同源性超过98.8%,且分离株与牛隐孢子虫属于同一大分支,与其他虫株所属分支相隔较远,表明获得的9个山羊隐孢子虫分离株均为牛隐孢子虫。综上,郑州市存在山羊隐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均为牛隐孢子虫感染,会对人畜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亟须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小鹅贝氏隐孢子虫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笔者用鸭源和鹅源隐孢子虫对13只2日龄小鹅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用鸭源隐孢子虫感染10只小鹅,每只感染1.2×10#+7个孢子化卵囊,潜隐期为3天;用鹅源隐孢子虫感染3只小鹅,每只感染8×10#+6个孢子化卵囊,潜隐期为4天。两组的排卵囊的高峰期均在接种后第7-17天,排卵囊时间长达21天。人工感染后小鹅的严重发病出现在第8-17天。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张口呼吸、打喷涕、精神不振、饮、食欲锐减。人工感染后第7、10和17天各死亡一只,死亡率为23%。病理剖检可见喉头、气管水肿,渗出物增多,肺充血、发炎,气囊混浊呈云雾状外观。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喉头、气管、法氏囊、泄殖腔粘膜上皮细胞肿胀,微绒毛脱落;粘膜涂片染色和电镜观察可在上述部位的上皮细胞表层发现大量虫体。根据动物感染试验及卵囊的形态特征,确认小鹅隐孢子虫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ridium baileyi。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小鹅隐孢子虫病的病例。  相似文献   

9.
长春地区绵羊和兔隐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抗酸染色法分别对长春地区287份兔粪便样品和167份绵羊粪便样品进行隐孢子虫检查,确认阳性的样品用巢武PCR-RFLP方法扩增隐孢子虫Small-Subunit rRNA基因,选择限制性内切Ssp Ⅰ和Vsp Ⅰ分别对该目的片段单酶切,PCR产物测序后进行RFLP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共检出97份兔粪便和45份羊粪便含有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33.8%和26.9%.巢式PCR-RFLP检测发现由绵羊和兔粪便中分离的隐孢子虫分别是C.parvum和C.bovis,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隐孢子虫虫种形成了2个群,一个群包括C.parvum,C.boris,C.baileyi,C.meleagridis,C.feti,和C.wrairi,另一个群包括C.andersoni,C.muris和C.serpentis.  相似文献   

10.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即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及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隐孢子虫感染组、非免疫抑制隐孢子虫感染组。免疫抑制感染组和非免疫抑制感染组大鼠一次口服接种1×103个/ml卵囊1ml,空白对照组口服1ml生理盐水。于感染前(0d)和感染后2、7、13、19d采集血样,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接种隐孢子虫后,免疫抑制感染组大鼠CAT活性在感染后缓慢下降,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MDA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SOD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GSH-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非免疫抑制感染组大鼠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合肥市某奶牛场奶牛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合肥市某奶牛场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白糖溶液漂浮法和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该场325头奶牛的粪样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饱和白糖溶液漂浮法在103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31.69%;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在88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27.08%。经鉴定,所获虫体为鼠隐孢子虫Crtptosporidium mur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摸清广西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肠道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旨在为养殖户提供预防及控制猪寄生虫病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直接涂片法、沉淀法、尼龙筛淘洗法、卢氏碘液染色法、蔗糖溶液漂浮法等对广西12个市的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共3021份样品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广西猪群感染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猪球虫、小袋纤毛虫、线虫和隐孢子虫,小袋纤毛虫和猪球虫的感染虽然比较普遍,但感染强度均较低,属于正常带虫现象。广西规模化猪场中线虫感染率最高的是类圆线虫(2.26%),其次是鞭虫(0.98%)和蛔虫(0.81%),食道口线虫最低(0.58%);在广西散养户猪群中,线虫感染率最高的是蛔虫和鞭虫,均为8.19%,最低是食道口线虫(4.56%)。0-6月龄猪群中各种线虫的感染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长,但6月龄以后,线虫感染率在规模化场猪趋于平缓,散养户猪群则明显下降。【结论】广西猪群仍然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危害,其中线虫的优势虫种是猪蛔虫和鞭虫,即广西当前甚至未来几年内,猪群需要重点防范的体内寄生线虫仍是蛔虫和鞭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摸清广西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肠道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旨在为养殖户提供预防及控制猪寄生虫病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直接涂片法、沉淀法、尼龙筛淘洗法、卢氏碘液染色法、蔗糖溶液漂浮法等对广西12个市的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共3021份样品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广西猪群感染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猪球虫、小袋纤毛虫、线虫和隐孢子虫,小袋纤毛虫和猪球虫的感染虽然比较普遍,但感染强度均较低,属于正常带虫现象。广西规模化猪场中线虫感染率最高的是类圆线虫(2.26%),其次是鞭虫(0.98%)和蛔虫(0.81%),食道口线虫最低(0.58%);在广西散养户猪群中,线虫感染率最高的是蛔虫和鞭虫,均为8.19%,最低是食道口线虫(4.56%)。0~6月龄猪群中各种线虫的感染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长,但6月龄以后,线虫感染率在规模化场猪趋于平缓,散养户猪群则明显下降。【结论】广西猪群仍然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危害,其中线虫的优势虫种是猪蛔虫和鞭虫,即广西当前甚至未来几年内,猪群需要重点防范的体内寄生线虫仍是蛔虫和鞭虫。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宠物犬中戊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探讨宠物犬在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环节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散养宠物犬为研究对象,从上海地区及其周边地区随机采集70份血清样品,通过双抗原夹心ELISA试验检测抗HEV抗体,分析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宠物犬中血清抗HEV抗体阳性率。利用反转录巢式PCR检测血清中病毒核酸。[结果]在70份宠物犬血清样品中,15份样品中抗HEV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21.4%。上海地区宠物犬阳性率为27.5%,高于上海周边地区。在供试的宠物犬品种中,杜宾犬的HEV抗体阳性率较高(33.3%),其他品种宠物犬为11.1%~25.0%。雌性宠物犬中HEV阳性率为34.4%,显著高于雄性宠物犬。在各种宠物犬中未检测到HEV核酸颗粒。[结论]宠物犬对HEV敏感,在HE流行环节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鹿群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06-2007年,对河南省境内的4个鹿养殖场进行了调查.在检测的499份鹿粪便样品中,发现了球虫、毛首线虫和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81%(19/499)、1.40%(7/499)和0.40%(2/499).各品种鹿寄生虫感染情况略有差异,球虫发现于所有被检测的鹿种,包括梅花...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中小型猪场公猪精液中猪瘟野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河南省10个中小型猪场的58份种公猪精液进行了猪瘟野毒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7个猪场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占总检测场数的70%;10份精液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7.24%。[结论]河南省大部分中小型猪场存在种公猪猪瘟野毒感染的现象,且感染状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魏燕鸣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04-3106
收集湖北省与安徽省部分猪场的蚊子样本,用RT-PCR检测蚊子样本是否携带有乙型脑炎病毒,并对猪群乙型脑炎病毒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53份蚊子样品中乙型脑炎病毒阳性样品为44份,表明这些猪场的蚊子广泛携带有乙型脑炎病毒.从阳性PCR产物中随机选出8个,并将其克隆到pEASY-T1载体中,得到5个阳性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阳性蚊子样本携带的都是基因Ⅲ型乙型脑炎病毒.猪场的1 401份血清样品的乙型脑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57.7%,说明这些猪场猪群的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确定皖浙两省宠物犬海氏哈曼德(Hammondia heydorni)球虫的感染情况。从安徽多地和浙江杭州共采集315份新鲜宠物犬粪样,提取粪便样本基因组DNA,所有样品先采用基于海氏哈曼德球虫/犬神经孢子虫 (H. heydorni/N. caninum)ITS1 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检测,对获得的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随后对阳性样品用海氏哈曼德球虫的特异性PCR引物进行扩增验证。PCR检测及序列分析发现315份粪便样本中有2个海氏哈曼德球虫阳性样本,其自然感染率为0.63%。皖浙两省宠物犬有海氏哈曼德球虫感染,但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养猪场乙型脑炎(JE)的流行情况,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应用乳胶凝集试验(LAT)对9个地区216个规模养猪场的2 906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查出阳性血清1 239份,占受检血清的42.6%,以黔南州(74.9%)和贵阳市(66.7%)的血清阳性率较高;133个猪场检测出阳性血清,阳性场率为61.6%,以贵阳市(92.3%)和遵义市(93.5%)的猪场阳性率较高。结论:贵州省猪群存在JE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旨在了解弓形虫病在宠物(犬、猫)体内的感染情况,2011年1-12月,在北京市部分地区的27个大中型动物医院,随机抽取犬、猫血清样品1 082份,进行犬猫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 082份犬、猫血清,阳性样品共有16份,阳性率为1.50%。其中犬血清906份,阳性样品9份,阳性率为1.00%;猫血清176份,阳性样品7份,阳性率为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