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板栗仁酶促褐变产物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对板栗仁酶促褐变产物进行了提取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确定水浴回流法提取酶促褐变产物最佳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为75%,提取时间为6h,料液比为1∶2,提取温度为45℃。温度对酶促褐变产物稳定性影响不明显,光照、pH、食品添加剂因素影响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法对枸杞非酶褐变反应产物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枸杞非酶褐变反应产物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1%,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46℃,提取时间1.4 h,此条件下非酶褐变反应产物提取率为46.40%。按照最优提取工艺分离得到的组分LB-Ⅰ和LB-Ⅱ,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LB-Ⅰ和LB-Ⅱ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其抗氧化能力增强,其中组分LB-Ⅰ的抗氧化能力优于LB-Ⅱ。  相似文献   

3.
贮藏条件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底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谱特征和酶学反应,分析采后贮藏环境条件对龙眼果皮酶促褐变底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褐变底物在光照、高温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变褐;O2处理提高了褐变底物与龙眼多酚氧化酶(PPO)的反应能力,而CO2处理明显减缓其与龙眼PPO的酶促褐变反应;氧化剂H2O2加速了该酶促反应,但还原剂VC及Na2S2O5阻止底物酶促褐变;K+,Na+,Ca2+和Zn2+对底物溶液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而该底物溶液在Fe3+,Fe2+,Cu2+,Pb2+存在下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旨在优化商洛天麻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商洛市天麻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天麻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天麻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40 g/mL,该条件下商洛天麻多糖含量为32.83 mg/g。天麻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能力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说明天麻多糖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效果。当浓度3.5 mg/mL时,天麻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能达到40.52%,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能达到36.52%。天麻多糖具有开发成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米渣酶解制备抗氧化肽的反应效率,采用超声预处理米渣。以酶解液对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米渣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超声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50 W,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50℃。在最佳条件下,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5.41%,抗氧化肽的得率为35.55%。与未经超声预处理比较,抗氧化肽得率提高了39.86%,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力和还原力吸光度的增长率分别为54.06%,64.87%和82.27%。  相似文献   

6.
黄花菜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黄花菜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黄花菜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60min、乙醇浓度55%、料液比1∶15、提取温度35℃;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28.89%。抗氧化试验表明黄花菜多酚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0.1176mg/mL、0.1638mg/mL和0.1593mg/mL,且清除率与黄花菜多酚浓度成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党参茎叶总皂苷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优选党参茎叶中党参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其抗氧化性活性,为党参茎叶皂苷类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以党参茎叶为材料,总皂苷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工艺参数对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在乙醇浓度70%,液料比25 mL/g,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党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率达4.12%。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发现,党参茎叶总皂苷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正比,总皂苷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6.92%、55.37和82.21%,其IC50分别为0.37、0.78和0.44 mg/mL。通过简单的乙醇回流提取便可得到具有很好抗氧化效果的茎叶总皂苷,如将其继续开发为保健产品或食品添加剂,不仅可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延伸党参产品的产业链,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彦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2):145-152
为研究紫山药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活性,以紫山药为试验材料,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双酶法提取紫山药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加酶量2.19%、果胶酶加酶量2.32%、酶解时间73 min、酶解温度45℃、液料比15 mL:1 g、pH 4.5,此条件下紫山药原花青素得率为93.06 mg/g。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双酶法提取的紫山药原花青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分别为0.165、0.267 mg/mL,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9.
板栗非酶促褐变的基础物质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与板栗非酶促褐变有关的基础物质和褐变产物,以确定板栗非酶促褐变的主要反应类型及褐变产物特征。测定板栗在加热前后葡萄糖、果糖、还原糖、15种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5-羟甲基糠醛(5-HMF)、类黑精和蒽醌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发生非酶促褐变后,葡萄糖和果糖平均减少了53.25%和32.07%,还原糖平均减少35.78%,15种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维生素C平均减少41.85%,多酚平均减少了40.50%,5-HMF和类黑精平均增加了100%,蒽醌平均增加70.11%。试验证明板栗非酶促褐变反应包括美拉德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反应、多酚氧化反应,初步判断5-HMF、类黑精和蒽醌是非酶促褐变的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10.
宣化马奶葡萄采后果实褐变机理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宣化马奶葡萄为试材,测定采后果实的褐变指数、5-羟甲基糠醛(5-HMF)、相对电导率及果皮硬度等指标,以明确马奶葡萄的褐变类型及易发生褐变的原因。结果表明:酶促褐变是马奶葡萄采后褐变的主要类型;马奶葡萄细胞膜透性的增大是酶和底物接触反应的关键;果皮硬度较小导致其极易受损,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下降导致自由基的增加,促进了膜脂过氧化进程,加速了膜系统完整性的破坏,为酶和底物接触反应创造了条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也加快了马奶葡萄的褐变。  相似文献   

11.
优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甲醇浸提-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以甲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功率为因素,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优选马齿苋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测定其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MTT法测定其对人肺癌细胞A549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齿苋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温度80℃,超声功率200 W,甲醇浓度90%,提取30 min,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为6.37%。马齿苋总黄酮对DPPH?清除率在4.0 mg/mL为89.80%,对?OH清除率在20.0 mg/mL为86.07%;其质量浓度为420 μg/mL时对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率为74.62%,与阳性药组无显著性差异。该优化工艺准确可靠,提取率高;马齿苋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瓜皮多酚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选取超声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为自变量,应用Box-Behnken对试验进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并通过多酚对羟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瓜皮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5℃,乙醇浓度62%,液料比26∶1(mL/g),超声时间31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多酚提取率实际值为(10.29±0.14)mg/g,理论值和实际值相对误差是0.39%,由此可以说明应用响应面法所得到的提取工艺参数可行性强、可靠性高。黄瓜皮多酚对·OH和DPPH·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116.60 mg/L和57.41 mg/L,表明黄瓜皮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多酚浓度呈正相关,该研究为将黄瓜皮多酚开发成天然抗氧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皋茶保健茶的研制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海燕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289-293
皋茶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但饮用时滋味苦涩。通过在皋茶中添加辅料,对其滋味进行协调,减少其苦涩味。以滋味和香气为主要考察因子,确定了皋茶保健茶的最佳配比,皋茶:绿茶:菊花:甘草最佳配比量为 1.64 g: 0.54 g: 0.27 g: 0.27 g。通过其对ABTS、DPPH等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较,得出皋茶保健茶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随着样品浓度(0~25 μg/mL)的增加而增强,在25 μg/mL下,皋茶保健茶醇提物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达到92.24%;皋茶保健茶醇提物、皋茶保健茶水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分别达到86.22%和84.29%;在高浓度(25~800 μg/mL)下,随着皋茶保健茶样品浓度的不断增加,其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不再增强。  相似文献   

14.
多酚氧化酶(PPO)是酶促褐变的关键酶,与果蔬加工制品的色泽、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以蜜梨果实为原料,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蜜梨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蜜梨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4℃。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调节pH和温度来降低蜜梨PPO活性,减少褐变的发生:蜜梨PPO催化底物邻苯二酚的酶促反应动力学与米氏方程高度符合,R^2-0.9972,其动力学方程为专1/V=0.17371/[S]+0.4775,最大反应速率Vmax=2.09U·min^-1,米氏常数Km=0.36mol·L^-1;蜜梨PPO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的提高。完全抑制PPO活性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减少。采用短时高温(90℃,1min)的热处理,不仅可有效降低蜜梨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而且可减少蜜梨汁营养成分的损失.较好地保持其固有色泽。  相似文献   

15.
付莉  彭威威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4):283-287
为了研究紫茄皮红色素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以紫茄皮为原料,以抗坏血酸、柠檬酸为对照,以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为试验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紫茄子皮红色素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猪油作底物,采用烘箱贮藏法测定油脂的POV值,研究了紫茄皮红色素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茄子皮红色素对上述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对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比柠檬酸、抗坏血酸好,且清除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浓度大于0.5 g/100 mL,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趋于稳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效果比柠檬酸、抗坏血酸好,最大抑制率为91%,当浓度大于0.6 g/100 mL后,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趋于稳定;抑制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强于柠檬酸和抗坏血酸,在0.7 g/mL的浓度下,协同增效作用趋于稳定。紫茄皮红色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新鲜莴苣皮为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分析了莴苣皮中的常规营养成分,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pH值及浸提水量对SDF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莴苣皮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在温度100℃、pH值5.0、用水量25mL/g原料、浸提时间20min条件下,SDF产率高达6.96%;在料液比1∶17,碱液浓度0.50mol/L,温度65℃,浸提时间2.0h条件下,IDF产率高达47.62%。  相似文献   

17.
北虫草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北虫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功能,以北虫草(Cordycepsmilitaris)子实体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L9(34)试验探讨提取北虫草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北虫草多糖总还原力、DPPH清除能力、抑菌能力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北虫草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105W、超声时间40min、料水比1:25、热水浸提时间40min、热水浸提温度70℃,在此条件下的多糖得率为2.6602%。当北虫草浓度为2.4mg/mL时,还原力最高;0.45mg/mL时,DPPH清除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8.
柚皮柠檬苦素的提取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究柚皮中柠檬苦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杀虫活性,采用正交试验对柚皮中柠檬苦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得到的柠檬苦素对夹竹桃蚜虫、吹绵蚧和菜蝽喷雾进行杀虫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二氯甲烷和丙酮水浴提取法从10 g柚皮中提取到的柠檬苦素分别是0.9700、1.5860、1.6000 g;二氯甲烷水浴提取法对柚皮中的柠檬苦素提取率为6.08%。10 mg/mL的柠檬苦素能将供试害虫全部杀死,0.625 mg/mL的柠檬苦素依然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回流法提取柚子皮中的柠檬苦素时,最佳提取工艺是: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1:12,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温度50℃;得到的柠檬苦素对3种供试害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