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疆牧区传统酸奶干酪的营养成分及脂肪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对新疆主要牧区牧民传统方法制造的酸奶干酪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酸奶干酪样品中水分含量在5%FAT,质地干硬。pH值和总酸含量分别为3.9±0.2和5.6%±0.4。粗灰分、粗蛋白质和总脂肪含量分别为5.7%,52.0%和18.6%,其中粗脂肪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大(6.3%-31.1%)。酸奶干酪脂质中检测出近20种脂肪酸,其中油酸(C18:1)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32.7%。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81.1%。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的接种量的酸奶发酵成熟后以及贮存期间酸奶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方法]分别用体积分数2%、3%和4%的发酵剂接种牛奶,并将发酵成熟后的酸奶密封放入4℃冰箱贮存,用气相色谱方法分别检测原料奶和酸奶发酵成熟后和贮存期间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酸奶在发酵成熟后,短链脂肪酸C4:0、C6:0和C8:0,中链脂肪酸C12:0、C14:0、C14:1、C16:0和C16:1,以及长链脂肪酸C18:3、C20:3、C20:4和C22:6的含量在3种不同接种量的酸奶和原料奶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并且增加了共轭亚油酸(CLA)的含量,其中以3%接种量的酸奶变化最为明显。3种不同接种量的酸奶在贮存期间脂肪酸变化不显著。[结论]研究表明酸奶可以降低使人易患心血管疾病的C14:0和C16:0等的含量,还可以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C22:6(DHA)的含量,其中以3%接种量的酸奶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以玫瑰花瓣、大豆和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玫瑰大豆酸奶,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玫瑰花瓣用量为0.5%豆奶与牛奶以1.5:1的质量比混合,加入8%的白砂糖,在43℃下发酵4h。制得的酸奶色香味俱佳,具有一定的美容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羊酸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Ca、P及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cAMP,cGMP等)含量高于牛奶。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山羊酸奶的发酵温度、加糖量、球杆菌比例和接种量。结果表明:在38℃,蔗糖添加量6%,嗜热链球菌接种量1.5%,保加利亚乳杆菌接种量0.5%的条件下,山羊酸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茉莉花茶酸奶的生产方法,包括茉莉花茶叶的最佳加量和生产工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牛奶中茶叶添加量为0.5%、糖7%、菌种接种量4%、发酵时间4小时,茶叶先用水煮1分钟,再用牛奶浸煮10分钟,获得的茉莉花茶酸奶茶味浓且不涩,与牛奶有较好的相溶性,与普通酸奶相比,有一种愉快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奶粉和猕猴桃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对不同配方条件下得到的凝固型猕猴桃酸奶进行感官评分。结果表明,凝固型猕猴桃酸奶的最佳配方条件为:奶粉14%,猕猴桃添加量3.5%,pH为4.0,白砂糖添加量8%。在此条件下所得到的产品呈微绿色,且色泽均匀,凝乳状态完全,无乳清析出,口感细腻,具有牛奶与猕猴桃固有的香味。  相似文献   

7.
红枣保健酸奶是以新鲜牛乳为原料,与大枣、螺旋藻粉进行科学调配而制成的酸乳制品。本课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大枣浆与牛奶的比例为1:5,螺旋藻干粉的添加量为0.2%,糖添加量为6.0%。通过单一增稠剂和复合增稠剂进行红枣酸奶的稳定效果试验,确定复合增稠剂对产品有较好的稳定作用,其最佳配方为卡拉胶与明胶按3:1的比例添加,总添加量为0.2%。制得的发酵酸奶色香味俱佳,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核桃碎等辅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剂,确定对核桃发酵乳的制作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核桃酸奶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为:100mL牛奶和10g/100mL白砂糖→灭菌(63℃,30min)→接入5g/100mL发酵剂→35℃恒温发酵12h→加入5g核桃碎→后发酵24h(5~7℃)。利用此工艺制备的核桃酸奶风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在0~6℃时的货架期可达10d左右。  相似文献   

9.
选用佛手和脱脂奶粉为主原料,采用阿斯巴甜和木糖醇代替蔗糖,通过发酵研制出一种低热量佛手酸奶。经单因素试验和各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低热量佛手酸奶最佳配方为:佛手汁含量为3%,脱脂奶粉量为12.6%,木糖醇4%,阿斯巴甜0.02%,接种量为3%。最佳工艺参数为:均质温度为70℃,均质压力为20MPa,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4.5h。本产品不仅为佛手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其热量低的特点可以满足多种人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研究普洱茶酸奶的生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条件是茶水比为1:10,冲泡温度为90℃,冲泡20min时所提取得普洱茶汁最佳。牛奶中添加茶汁量为3%,糖6%,菌种接种量2%,稳定剂添加量为0.05%,40℃条件下发酵4h获得的普洱茶酸奶茶香浓郁,与奶味融和较好。与普通酸奶比较有独特香味。  相似文献   

11.
膳食纤维保健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膳食纤维和低聚木糖为功能因子,研究了膳食纤维保健酸奶的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膳食纤维添加量为1.5%、低聚木糖添加量为0.3%、白砂糖6.0%、复合稳定剂0.6%,并采用微波杀菌技术,制成的膳食纤维保健酸奶具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2.
大豆益生菌酸奶冰淇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粉、酸奶和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辅料,研究了含益生菌的低糖高蛋白保健型冰淇淋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通过单因素试验最终确定了大豆益生菌酸奶冰淇淋的最佳配方:白砂糖10%,脱脂奶粉6%,大豆蛋白粉2%,植物油5%,糊精3.5%,CMC0.15%,黄原胶0.03%,刺槐豆胶0.02%。酸奶20%,单甘酯0.2%,柠檬酸0.2%,香精适量。  相似文献   

13.
搅拌型菠萝汁酸奶生产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菠萝汁酸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以鲜牛乳和菠萝汁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经杀菌、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定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菠萝汁与牛奶体积比为1:9,白砂糖加量为8%;发酵条件:接种量为3%,在43℃下发酵4h;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为:CMC0.1%+PGA0.1%+CaCl2 0.04%;滴定酸度为75-80°T。在此配比和工艺条件下不仅能够生产出优质的搅拌型菠萝酸奶,而且使工艺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以奶粉、白糖和食品添加剂为原料, 生产凝固型调配酸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牛奶中加入8 % 的蔗糖, 0 .50 % 的CMC, 0 .20 % 的琼脂, 0 .80 %的乳化剂( 单甘酯: 蔗糖酯= 1 ∶1) , 0 .05 % 的改良剂( 三聚磷酸钠) , 0 .40 % 的柠檬酸和1ppm的香精, 可调配出令人满意的调配型酸奶。  相似文献   

15.
陈卢亮  李静 《中国奶牛》2011,(11):54-57
本试验以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探讨添加发酵抑制剂对其乳酸菌数量和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对照、甲酸(0.5%、0.8%)、丙酸(().5%、0.8%)、Silo guard(0.05%、0.1%)7个处理,调制青贮饲料,30d后开封并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剂甲酸和丙酸(0.5%、0.8%)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乳酸菌(LAB)的生长繁殖,乳酸含量较低,但pH值、氨态氮占总氮比例(NH3-N/TN)、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明显改善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发酵抑制剂Silo guard(0.1%)也使pH值和丁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对乳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添加甲酸和丙酸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甘蔗梢粉碎后直接青贮,添加0.3%和0.6%甲酸以及0.5%和1.0%到青贮,结果表明:甘蔗梢青贮添加0.5%丙本的pH值和IVDMD(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3.9和53.33%,青贮品质最好,其次为添加0.6%甲酸,1.0%丙酸和青接青贮,pH值分别为3.8,3.9和3.9,IVDMD分别为51.34%,51.27%和33.77%,添加0.3%甲酸青贮品质最差,pH值和IVDMD分别为4.1和30.66%。  相似文献   

17.
以膳食纤维和低聚木糖为功能因子,制成一种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膳食纤维保健酸奶。通过研究,提出了膳食纤维保健酸奶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其最佳生产配方为:膳食纤维添加量1.5%,低聚木糖添加量0.30%,白砂糖5%,复合稳定剂0.6%;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20MPa,杀菌温度95℃,杀菌时间300s.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3h。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宰前安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于2010年11月和2011年6月分别在济南绿环托佩克种猪场和济南绿安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两批试验。第1批试验:随机选取120头体重100kg左右的托佩克健康肥育猪分成3组,试验1组30头,屠宰前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宰前安饲喂1d,每头剂量为10mL/d;试验2组29头,屠宰前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宰前安饲喂2d,每头剂量为10mL/d;对照组61头,采用基础饲粮饲养。结果表明:试验2组即屠宰前饲喂宰前安2d的试验猪肉质性状显著改善,宰后肉色、大理石纹和pH最高,分别为3.44、2.88和6.18;失水率、L值和b值最低,分别为6.83%、49.06和5.08;与对照组相比,pH极显著升高,失水率极显著降低。为验证试验结果的重复性,2011年6月在第1批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第2批试验:随机选取60头体重100kg左右的托佩克健康肥育猪分成2组,试验组30头,屠宰前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宰前安饲喂2d,每头剂量为10mL/d;对照组30头,采用基础饲粮饲养。结果表明,肉色、大理石纹、pH、a值试验组比对照组高6.71%、11.64%、3.48%(P〈0.01)和2.34%,滴水损失、失水率、L值和b值试验组比对照组低3.91%、26.65%、4.02%(P〈0.01)、9.32%(P〈0.05)。在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甘氨酸以对照组较高,比试验组提高3.53%(P〈0.01);酪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以试验组较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33%(P〈0.01)、4.94%(P〈0.01)和9.23%(P〈0.05);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以对照组较高,比试验组提高0.46%(P〈0.05)。硬脂酸含量,对照组比试验组提高6.81%(P〈0.01);亚油酸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9.77%(P〈0.05);肌内脂肪,对照组比试验组提高28.02%(P〈0.05);蛋白质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高2.83%(P〈0.01)。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癸氧喹酯原料药、固体分散体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法。采用DiamonsilC18(4.6mm×150mm,5μm)反相色谱柱,以甲醇一水(95:5)溶液(用稀盐酸调pH值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30nm,流速0.6mL/min,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0025p,g/mL,在0.5~10斗μ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11405C+15821,R=0.999),加样平均回收率99.61%,RSD为0.90%。此方法可用于癸氧喹酯的含量测定,适用于该药品固体分散体生产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芩黄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芩黄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2mol/L醋酸铵(65:34,醋酸调节pH值至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显示甘草酸在0.499~7.976μg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0.59%(n=6)。本方法重复性好,能准确测定芩黄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