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感染雏番鸭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采用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VFY株)感染雏番鸭,观察感染雏番鸭的临床症状及其死亡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感染雏鸭24 h时开始死亡,死亡高峰期为48~72 h,死亡率60%;发病雏番鸭短时间内停止运动,蹲伏并半闭眼,打盹,死前抽搐,双脚做划水样,死亡鸭呈角弓反张姿势.感染雏番鸭肝、肾、脾、胰、脑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肾小管变性及异嗜性白细胞浸润,坏死性脾炎,胰脏局灶性坏死及异嗜性粒细胞浸润和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2.
陈东升 《中国家禽》2013,35(15):50-51,53
近期,江苏连云港地区某雏鸭群中发生以角弓反张和肝脏出血为特点的传染病,疑似鸭肝炎病毒感染。对送检的病料用无鸭肝炎病毒母源抗体的鸭胚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及RT-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接种病料的鸭胚出现死亡,死亡鸭胚发育不良,水肿,全身出血;剖检见肝脏充血、出血。RT-PCR成功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440bp的目的片段。对扩增出道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扩增的部分3D基因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Ⅰ型鸭肝炎病毒C80株的同源性达到98.2%,由此确定该鸭群感染了Ⅰ型鸭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3.
在某养鸭场的雏鸭群当中出现了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肝脏出血以及角弓反张,初步判断为鸭肝炎病毒感染症状。针对送行检测的病料采用无鸭肝炎病毒母源抗体的鸭胚实行病毒分离及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接种病料的鸭胚均致死,且死亡鸭胚均出现了水肿、全身性出血等症状;采取解剖检验能够明显的观察到鸭内脏有明显的充血情况。在所采取的PCR扩增检测中得到了和预期大小相一致的440bp目的片段。基因测序的结果表明扩增出的基因部分和鸭肝炎病毒的同源性达到了98.5%,据此表明这一鸭群确认感染了鸭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研究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试验采用新型鸭肝炎病毒清远1株、高要1株感染雏鸭,观察感染雏鸭不同时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24小时时开始死亡,死亡高峰期为24~48 h,发病死亡率高达85.8%;发病雏鸭表现为精神萎靡,厌食,嗜睡,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死前抽搐,双脚做划水样,死亡鸭只呈角弓反张姿势;肝脏、肾脏、脾脏病变明显,出血性坏死严重,胰脏局灶性坏死,肝脏有脂肪蓄积。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以肝脏肿大、出血为特征. 1 病原 鸭肝炎病毒分为Ⅰ、Ⅱ、Ⅲ型,属小核糖核酸病毒属. 2 流行病学 本病常发生于3~5周龄的雏鸭群,该病毒不引起成年鸭发病,因成年鸭感染后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且不影响产蛋率.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康复后的雏鸭仍能从粪便中排毒1~2个月.被病毒污染的场地、饲料、饮水及饲养用具、人员、车辆均是该病的传播途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6.
采自淄博市的桓台、高青、临淄疑似鸭病毒性肝炎且临床病理变化明显的病死雏鸭肝脏,经病毒分离、鸡胚接种、病毒纯化后,进行了鸡胚中和试验、氯仿敏感试验、分离毒株ELD50测定及动物回归试验。经测定3株病毒毒价分别为105.3、105.6、105.10.2 mL ELD50。3株分离病毒经动物回归试验,对1日龄雏鸭的致死率分别为75%、87.5%和75%,而且出现了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呈明显的角弓反张姿态,病死鸭剖检可见肝脏肿胀,质脆易碎,肝脏有深紫红色的出血点或出血斑。结果证实分离到的病毒为Ⅰ型鸭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7.
2016年3月,广东茂名某鸭场雏番鸭出现大量死亡,死亡雏番鸭多呈运动失调、角弓反张症状。解剖死亡雏鸭可见肝脏点状出血、肾脏肿大出血。初步诊断疑似鸭病毒性肝炎。采集病死鸭肝脏、脾脏等组织,分别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病毒RT-PCR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能扩增出约321 bp大小的鸭甲型肝炎病毒特异性引物条带,细菌分离为阴性。结合临床剖检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群雏番鸭发病的病原为鸭1型甲肝病毒。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迅速并对雏鸭具有高度致死性病毒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本文报道重庆地区雏鹅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疾病发生于3~14日龄雏鹅,发病率20%~30%,死亡率20%~25%,临死前出现角弓反张及病死鹅肝脏出血。利用RT-PCR能从肝组织中检测到鸭肝炎病毒A型(DHV-A)和C型(DHV-C)的VP1基因。利用鸭胚从肝组织中分离出A型病毒CQ1株和C型病毒CQ2株,二者人工接种能引起6~7日龄雏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与病变。这是首次报道A型和C型鸭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导致雏鹅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鸭,3~10日龄雏为高感群体,潜伏期为1~4d。雏鸭突然发病,神经症状明显,运动失调,身体倾向一侧,双腿做痉挛性运动,呈角弓反张姿势,俗称"背脖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一旦鸭群发病后,能迅速传播,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鸭Ⅰ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进行优化后,建立了能够检测鸭Ⅰ型肝炎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敏感性好,检测敏感性达到20个模板拷贝数,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0倍;该方法特异性强,对番鸭细小病毒、鸭圆环病毒和鹅细小病毒等6种病原体的检测全为阴性。对广西地区鸭群收集的118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率为1.69%。结果提示:在广西地区的鸭群中,存在鸭Ⅰ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用于鸭Ⅰ型肝炎病毒的临床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痉挛抽搐和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DVH特征性病变,DVH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引起DVH的病毒有3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Ⅰ型(古典型)鸭肝炎病毒最  相似文献   

12.
鸭甲肝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主要针对雏鸭感染的发病急、致死性高和传播迅速的病毒病,以肝脏肿大、出血为主要病变特征。本文从一个鹅鸭混养场的病死雏鹅肝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进行动物攻毒回归试验,使人工攻毒雏鹅发病复制出与自然发病雏鹅相似的角弓反张及肝脏肿大出血的主要病征,即证实该分离毒株为此次鹅自然发病的致病原。后利用AGP和RT-PCR方法均鉴定出该分离毒株为鸭甲肝病毒1型,从而进一步佐证了国内近些年来先后报道鸭甲肝病毒1型(DHAV-1)可使雏鹅发生与雏鸭相似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的鹅源鸭甲肝病毒性肝炎。启示养鹅业以后也要注意鸭甲肝炎的防控,特别是在鸭鹅混养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临床患病鸭分离的一株疑似鸭肝炎病毒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和毒力测定。利用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鉴别引物对提取的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将分离病毒分别与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根据测定的病毒ELD50,进行雏鸭攻毒和鸭胚肝细胞接毒试验。结果表明:RT-PCR扩增出了与新型鸭肝炎病毒预期片段相符的705bp条带;分离病毒不能被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中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对该病毒的中和效价是1:200,说明该分离株属于新型鸭肝炎病毒。该毒株的ELD50为10-5.7/0.2mL,能引起攻毒鸭与临床病例一致的症状和病变以及显著的肝细胞病变,可作为新型鸭肝炎病毒的疫苗候选株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超英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2):177-179
为调查发病鸭场的病原,本试验从发病鸭场中分离到1株鸭肝炎病毒,Reed-Muench法测定该病毒对鸭胚ELD50为10-5.53/0.2 mL,动物回归试验显示攻毒雏鸭复制出原发病鸭场鸭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型阳性血清对分离株病毒无中和作用,RT-PCR鉴定分离株病毒为新型鸭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3—5周龄的雏鸭也可感染发病,成年鸭能感染,但不发病,成为带毒者。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的传染源。2005年8月份修水县义宁镇芦塘村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发生一种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不久即抽搐而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过对发病鸭群的临床及剖检诊断,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病鸭临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本病常给养鸭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为血清Ⅰ型,主要特征为病鸭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致死率高的病毒性疾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本病在我国可由Ⅰ型、Ⅲ型的鸭肝炎病毒引起,但临床上以Ⅰ型鸭肝炎病毒危害最为严重。该病临床表现为病程短、发病急、死亡快等特点。大部分雏鸭死亡时呈角弓反张状态,故该病俗称“背脖病”。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严重时刷状出血等眼观病变。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雏鸭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1周龄以内雏鸭的死亡率可高达95%。病鸭精神差,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呈角弓反张。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体积肿大和有出血斑点。  相似文献   

19.
从广东新兴某鸭场大批发病和死亡的10日龄雏鸭肝、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无血凝性,攻毒1日龄雏鸭能引起100%发病死亡,利用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标准血清进行中和试验、血清被动免疫保护试验、RT—PCR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20.
2016年4月,扬州地区一养鸭场发生以角弓反张为特征的传染病,剖检发现病死雏鸭肝脏肿大、色黄、质脆。临床初步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采集该疑似鸭肝炎病例的肝脏,通过接种鸭胚尿囊腔分离病毒,并通过RT-PCR方法对其进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该群鸭感染了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