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体质量50kg左右的去势长白×大约克公猪16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猪每日肌肉注射重组猪生长激素(rpGH)4 mg/头,28 d后屠宰采集背部皮下脂肪,用RT-PCR方法,以18S rRNA作内标,定量分析脂肪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GF-1 R)和瘦蛋白(Leptin)的mRNA丰度.结果显示,试验猪脂肪细胞GH R mRNA丰度比对照猪增加了50 9%(P<0.05),IGF-lmRNA丰度增加27.8%(P<0.05),IGF I RmRNA丰度增加48.1%(P<0.01),而LeptinmRNA丰度则此对照猪减少28.2%(P<0.05).结果提示,生长激素不仅可以直接调节脂肪组织,还可能通过脂肪GH-R介导产生IGF-I,以旁(自)分泌形式调节脂肪组织的代谢.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生长轴基因与羔羊十二指肠生长发育的关系。分别于0、7、14、30、60和90日龄随机选取健康的中国美利奴绵羊(新疆军垦型)肉用品系雌、雄各3只,测定体质量后屠宰,迅速采集其脑垂体、肝脏和十二指肠等组织样品,并测量十二指肠长度。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测定脑垂体中生长激素(GH)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肝脏和十二指肠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了性别间比较。结果表明,羔羊肝脏中GHR基因和十二指肠中GHR、IGF-1基因表达mRNA丰度的变化模式与垂体中GH和GHRHR基因表达mRNA丰度的变化发育模式相似,呈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但这种趋势有一定的时差性;十二指肠的日增长发育性变化模式与肝脏中IGF-1基因表达的变化模式相似。结果提示,十二指肠的发育性变化主要受到肝脏中产生的IGF-1内分泌作用的调控,同时也可能受到脑垂体中GH内分泌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3.
侧脑室注射Leptin对大鼠下丘脑前阿黑皮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体重 180~ 2 0 0 g的雌性 SD大鼠侧脑室中注射重组瘦素 (L eptin) 1μg,采用 RT- PCR测定了其下丘脑前阿黑皮素 (POMC) m RNA和 L eptin受体 (OB- R)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注射重组 L eptin后 ,OB- R基因和 POMC基因表达量均上升 ,与生理盐水注射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P<0 .0 1)。由此认为 ,L eptin在大鼠下丘脑 POMC的调控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选择90日龄的皖西白鹅和朗德鹉各20只,取下丘脑、垂体、胸肌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以β-actin为内标,对下丘脑中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垂体中的生长激素(GH)、肌肉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1R)的mRNA表达量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与鹕的胸肌重及胸肌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皖西白鹩的屠体质量胸肌重与朗德鹩无显著差异;皖西白鹅垂体中GH的mRNA表达低于朗德鹅(P<0.05),而下丘脑中GHRH和肌肉中GHR、IGF-1、IGF-1R mRNA在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胸肌重与IGF-1 mRNA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57,P<0.01),而与GHR、IGF-1R mRNA无显著的相关性.结果提示,鹅肌肉的生长主要取决于GH的靶机制,而与GH无关.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及其受体(IGF-2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蛋白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一种单链多肽,其结构与前胰岛素相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在绒山羊绒毛生长不同阶段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非产绒期和产绒期辽宁绒山羊皮肤中IGF-1和IGF-1R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皮肤中IGF-1和IGF-1R mRNA的表达量在产绒期均极显著高于非产绒期(P<0.01),产绒期IGF-1、IGF-1R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非产绒期的8.30倍和7.49倍。说明IGF-1和IGF-1R基因可能与山羊绒周期性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4):24-28
旨在探讨二甲酸钾(KDF)对断奶仔猪生长轴和肝脏糖异生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的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的二甲酸钾,试验期2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二甲酸钾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对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糖(BG)等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对下丘脑中生长抑素(SS)、生长激素受体(GHR)、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垂体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生长激素(GH)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但试验组显著下调垂体中GHR的表达(P0.05),显著上调下丘脑中IGF-1R、肝脏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1R、磷酸稀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1)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1)mRNA的表达(P0.05)。  相似文献   

8.
民猪与长白猪初乳EGF、IGF-1和乳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民猪与长白猪初乳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乳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竞争ELISA法和Teles法,测定了母猪产后不同时间点初乳中EGF、IGF-1和乳糖含量。结果表明:民猪和长白猪初乳中EGF含量于母猪分娩后0小时最高,分别为(5.262±0.939)、(6.754±1.055)ng/m L,且在母猪分娩后的72 h内分别降低为(1.136±0.185)、(1.099±0.304)ng/m L;分娩后0~36 h,长白猪初乳中EGF含量高于民猪,于0,6小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民猪和长白猪初乳IGF-1含量于母猪分娩后0小时最高,分别为(392.056±62.630)、(494.651±68.360)ng/m L,在母猪分娩后的72 h内分别降低至(18.025±4.628)、(19.076±7.1957)ng/m L;分娩后0~72 h长白猪初乳中IGF-1含量高于民猪初乳,于0小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民猪和长白猪初乳中乳糖含量于母猪分娩后0小时最低,分别为(26.554±7.067)、(18.168±3.080)mg/m L,在母猪分娩后的72 h内分别升高至(50.629±7.001)、(48.877±7.396)mg/m L;分娩后0~72 h民猪初乳中乳糖含量均高于长白猪,分别于0,6,24,36小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4,(6):1005-1011
为了研究卵巢摘除对布尔山羊杂种母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g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receptor,IGF-1R)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将体质量相近的5月龄布尔山羊杂种母羊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试验开始时摘除处理组母羊的卵巢,对照组不摘除。饲养50d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相对定量方法检测肝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肾周脂肪中IGF-1和IGF-1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卵巢摘除后母羊背最长肌和肝脏组织中IGF-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6.19倍和6.01倍(P<0.01);IGF-1R基因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1.86倍和9.96倍(P<0.01)。处理组母羊股二头肌中IGF-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IGF-1R基因是对照组的4.86倍,且差异显著(P<0.05)。在肾周脂肪组织中,处理组母羊IGF-1基因和IGF-1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卵巢摘除可以上调背最长肌和肝脏中IGF-I和IGF-IR基因的表达以及股二头肌中IGF-IR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调节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属于胰岛素类激素家族中的成员之一,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多肽蛋白物质。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IGF-1也被称作"促生长因子",或者生长激素介质。文章综述了IGF-1对生长发育调控作用及其涉及的相关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脾脏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脾脏中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杜×长×大仔猪24头,随机分为4组(14、21、28和35日龄断奶组),每个试验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至42日龄时全部宰杀取样,用RT-PCR方法检测脾脏中上述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4和21日龄断奶组仔猪脾脏GH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35日龄断奶组(P<0.05);不同断奶日龄组仔猪脾脏中的IG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35日龄断奶组仔猪脾脏中IGF-1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8日龄断奶组(P<0.05).结果提示,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脾脏相关生长基因表达影响的模式不同;不同断奶日龄脾脏IGF-1R mRNA的表达可能受脾脏自身局部IGF-1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体外分离、培养仔猪关节软骨细胞 ,然后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 0、7.8、15 .6、31.2、6 2 .5 μm ol/ L 铜。结果表明 ,软骨细胞在 4种浓度的铜中可存活并增殖 ,而且能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 )的分泌量。但随铜浓度的增加 ,其存活率、增殖率、3 H- Td R掺入率及 IGF- 、IGFBP3 的分泌量有明显的差异。且以培养液中添加 31.2μmol/ L铜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最强 ,增殖率、3 H- Td R掺入数、IGF- 、IGFBP3 的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表明 31.2 μmol/ L 铜浓度是促进体外软骨细胞增殖和自分泌 IGF- 、IGFBP3 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是生长激素促生长作用的主要介导因子.通过对IGF-Ⅰ的阐述,揭示了其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对纯化后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4种处理,对照组采用无血清生长培养基,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GH(100 ng/mL)、IGF-Ⅰ(100 ng/mL)和GH(100 ng/mL)+IGF-Ⅰ(100 ng/mL)。培养24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测定κ-酪蛋白基因以及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的mRNA表达量,并测定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可以表达GHR和IGF-ⅠRmRNA,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κ-酪蛋白(CSN3)mRNA表达量(P<0.05),但未发现GH和IGF-Ⅰ复合存在累积效应;与对照组相比,GH组有提高E74-样转录因子5(ELF5)mRNA表达量的趋势(P<0.10),而IGF-Ⅰ组显著提高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1(rpS6K1)mRNA表达量(P<0.05),GH+IGF-Ⅰ组未呈现加强作用。结果提示,GH和IGF-Ⅰ可能单独通过影响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来调节κ-酪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脂肪沉积的分子调控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玲  王敏  占秀安 《中国饲料》2006,(12):15-17
激素和脂肪细胞因子可以调控脂肪组织的生长、分化及机体脂肪沉积。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激素可促进脂肪沉积,而生长激素(GH)可以促进脂肪分解。脂肪组织自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等脂肪细胞因子可促进脂肪分解。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类具有类胰岛素功能活性的多肽,对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血清中的IGF-1主要由肝脏分泌,随血液运输到靶组织后,与靶组织细胞膜上的1型IGF受体(IGF-1R)结合后,激活相应的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提高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加速细胞周期运转,促进细胞增殖。本文就IGF-1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是生长激素促生长作用的主要介导因子。通过对IGF-Ⅰ的阐述,揭示了其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源生长激素对育肥猪促生长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择 65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瘦肉型猪 5 4头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7头。试验组经外源生长激素 (PST)处理后 ,平均日增重 93 1g ,比对照组 83 5g增加 96g ,生长速度提高 11.5 4% ;料肉比 2 .3 3比对照组 2 .87降低 0 .5 4,饲料转化率提高 18.8% ,经t检验 ,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果表明 ,外源生长激素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应用生物制剂对发酵床育肥后期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内分泌激素的影响.选取健康无病的70 kg左右的苏钟猪1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生物制剂(包括植酸酶、复合酶、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4.62%,料重比降低了6.53%,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含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中甲状腺素(T3、T4)、生长激素(GH)含量虽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发酵床育肥后期猪日粮中添加生物制剂,可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营养物质代谢水平,降低血清中TG的含量,并提高猪血清中IGF-Ⅰ及INS的含量,改善猪体内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建议生产中在发酵床育肥后期猪日粮中应用由植酸酶、复合酶、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组成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0.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直接或间接通过诱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促进干细胞的活化、细胞增殖和分化,并通过细胞膜受体发挥作用启动一系列信号通路.文章就生长激素对细胞增长的作用和功能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