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改善木薯叶青贮品质,研究乙醇对木薯叶青贮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确定青贮木薯叶乙醇最佳添加量,试验以华南7号木薯幼嫩茎叶为原料,设对照组和添加5,10,20 mL/kg的乙醇处理组,青贮30 d后测定木薯叶青贮的pH值、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进行Flieg氏评分和饲料相对值(RFV)的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添加乙醇处理组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 05),pH值和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 05),Flieg氏评分提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 05),RFV显著提高(P0. 05)。说明添加乙醇可以改善木薯叶青贮品质且提高营养价值,添加低浓度的乙醇(5mL/kg)即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籽粒苋为材料,在青贮中分别添加乳酸菌制剂、葡萄糖和甲酸3种添加剂,研究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籽粒苋青贮动态发酵品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明确青贮添加剂对粒苋青贮的作用,为籽粒苋青贮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研究途径。试验设5个处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添加剂;乳酸菌制剂组,按1kg乳酸菌制剂调制3~4t籽粒苋鲜草装罐;葡萄糖组,添加量为30g/kg;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组,添加量与单独添加时一致;甲酸组,添加量为5g/kg。在发酵第1,3,9,30和57天分别开罐取样,检测样品中pH、乳酸、氨态氮、干物质、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等指标。结果表明,在籽粒苋青贮同时加入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可以快速发酵,产生大量乳酸,迅速降低青贮pH值,显著降低乙酸、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氨态氮/总氮(P0.05),并能显著提高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加入甲酸可以显著降低乙酸含量(P0.05),对干物质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综上所述,籽粒苋通过制作青贮饲料可以保存营养成分,与籽粒苋自然青贮相比,籽粒苋青贮时加入上述青贮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青贮品质,同时加入乳酸菌和葡萄糖对青贮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木薯叶青贮品质,研究蔗糖对木薯叶青贮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华南7号木薯幼嫩茎叶为原料,设对照组(直接青贮)和添加蔗糖组(添加比例为0.5%、1%、2%、4%,干重),青贮30 d后分析其主要的营养成分和青贮发酵品质.结果 表明:木薯叶直接青贮pH较高,青贮品质较低;添加蔗糖处理能显著降低木薯叶青贮的pH和丁酸含...  相似文献   

4.
以第二茬盛花期紫花苜蓿为青贮原料,分别添加0.005g/kg乳酸菌、0.005g/kg纤维素酶以及0.005g/kg乳酸菌+0.005g/kg纤维素酶,以无添加为对照,青贮60d后取样分析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并对苜蓿青贮品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可显著降低青贮pH值和乙酸含量,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乳酸菌+纤维素酶处理pH值(4.10)和乙酸含量(1.11%FW)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而乳酸含量(2.84%FW)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弗氏评分最高(88分,优级)。纤维素酶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2.11%DM)、乳酸菌+纤维素酶处理中性洗涤纤维(51.30%DM)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1.02%DM)显著低于乳酸菌处理和对照(P0.05)。综上表明,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可改善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乳酸菌+纤维素酶组合改善效果最佳;使用纤维素酶可提高苜蓿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添加乳酸菌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过程中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可快速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提高乳酸和苜蓿黄酮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而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丙酸和丁酸含量无明显变化。综合分析表明添加乳酸菌可改善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增加黄酮的提取量。  相似文献   

6.
有机酸对柱花草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酸对柱花草青贮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提高柱花草的青贮品质。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原料进行青贮试验,分为4组,分别进行常规青贮(对照)和添加0.2%甲酸、乙酸和丙酸的青贮,每组3个重复。青贮30 d后,测定柱花草青贮饲料p H,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柱花草直接青贮品质较差,添加有机酸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 H和丁酸含量(P0.05),提高粗蛋白质含量,乙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甲酸组、乙酸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提高饲料相对值,甲酸组、乙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得出,添加有机酸能明显改善柱花草青贮品质和提高营养价值,添加0.2%乙酸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山梨酸对王草青贮品质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6):101-104
研究添加不同比例山梨酸对王草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的添加量。试验设对照组和5个不同添加比例处理组,添加量分别为0.05%、0.1%、0.15%、0.2%、0.25%。结果表明,添加山梨酸能显著降低青贮饲料pH (P<0.05),提高乙酸、丙酸和总酸含量(P<0.05),添加高于0.1%的山梨酸能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添加山梨酸能显著提高粗蛋白质(CP)含量(P<0.05),但对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从改善王草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王草青贮时添加高于0.15%的山梨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评价不同青贮添加剂对籽粒苋青贮品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以红果籽粒苋为试验材料,在成熟期时收获并调制青贮,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无添加为对照组(CK组),LP组添加0.1 g/kg植物乳杆菌青贮,PA组添加4.0 g/kg山梨酸进行青贮,PS组添加2 g/kg山梨酸钾进行青贮,SB组添加2 g/kg苯甲酸钠进行青贮,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室温保存60 d。结果显示,PA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LP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CK组和PS组(P<0.05)。各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pH值均低于CK组(P<0.05),SB组的pH值最低。PA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SB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CK组(P<0.05),各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一般好氧性细菌数量均低于CK组(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霉菌和大肠杆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的青贮品质排序为:SB组>LP组>PA组>PS组>CK组。研究表明,添加苯甲酸钠和植物乳杆菌能够有效地改善籽粒苋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燕麦中添加乳酸菌、蔗糖和纤维素酶进行青贮,分析不同添加剂及添加量对青贮燕麦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添加剂均能改善青贮燕麦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各浓度处理组的pH、氨态氮比总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乳酸、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添加0.005 g/kg乳酸菌组燕麦青贮的感官品质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P > 0.05)|添加2%蔗糖组与0.15 g/kg纤维素酶组燕麦青贮的感官品质均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 0.05)。综合考虑,添加0.005 g/kg乳酸菌、2%蔗糖和0.15 g/kg纤维素酶获得的青贮料品质较好。 [关键词] 青贮|燕麦|添加剂|发酵品质|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添加不同比例纤维素酶对王草青贮发酵品质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纤维素酶组(添加比例分别为0.05,0.1,0.15,0.2,0.25 g/kg)和1个对照(CK)组,评价王草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和青贮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纤维素酶能显著降低青贮饲料pH值(P<0.05),提高乳酸含量,降低丙酸、...  相似文献   

11.
山蚂蝗属(Desmodium Desv.)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绿肥资源,为探明其培肥效果,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12份野生山蚂蝗属绿肥后,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山蚂蝗属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效果不一,在施用1年内均能显著(p<0.05)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且施用1个月后效果最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不断变差。  相似文献   

12.
旨在通过研究鸭miR-21的分子特征、时空表达模式以及对鸭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为探索骨骼肌发育机制提供支撑。本研究选取180枚(98±5)g鸭蛋,相同条件孵化。从孵化第11天到第27天每天取3枚鸭蛋(分别表示为:E11、E12、E13……E26、E27),无菌状态下逐只采集鸭胚胸肌样品。E27时另取3只鸭胚逐只采集腿肌、心、肝、肾、肌胃、小肠、腹脂和皮脂。混合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时期分别过表达和干扰miR-21表达,利用荧光定量、蛋白杂交、EdU检测及流式细胞术等检测miR-21对鸭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qRT-PCR结果显示,miR-21的表达随着孵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E19天时到达最高,然后逐渐降低;E27时,miR-21在肝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增殖的鸭骨骼肌卫星细胞中过表达miR-21,荧光定量PCR检测CDK2和CyclinD1基因的mRNA表达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增加(P<0.01),EdU检测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G2期细胞数目极显著降低(P<0.01)、S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在增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中,干扰miR-21表达,所得结果相反。在分化的鸭骨骼肌卫星细胞中过表达miR-21,qRT-PCR检测MyoG和MyHC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蛋白杂交(WB)检测结果显示,MyoG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MyHC蛋白表达极显著增加(P<0.01)。免疫荧光检测发现,MyHC阳性细胞数和10核以上的肌管数都极显著增加(P<0.01)。在分化的鸭骨骼肌卫星细胞中,干扰miR-21的表达,所得结果相反。结果表明,miR-21具有促进成肌细胞鸭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儋州鸡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关系,本研究对36只儋州鸡样品的线粒体DNA(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合GenBank中公布的部分品种鸡的mtDNA D-loop区全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儋州鸡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关系。结果显示,儋州鸡mtDNA D-loop区扩增片段长度为1 210 bp,A+T含量为59.9%,C+G含量为40.1%,变异区在167~1 215 bp之间,高变区主要集中在167~367 bp之间,存在6种单倍型,共有20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变异度(Hd)为0.571,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6.449,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537,中性检验的Tajima’s D值为1.61643,6种单倍型可分为A、B、C 3个世系,以B世系为主。研究结果表明,儋州鸡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相对偏低,结合群体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发现,儋州鸡的遗传组成来自3个母系祖先,缅甸红原鸡、爪哇红原鸡及红原鸡海南亚种均是其潜在的祖先,受外来鸡种影响较小,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原始鸡种。  相似文献   

14.
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W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克隆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W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多杀性巴氏杆菌HN07株ompW基因序列(登录号:CP007040.1),使用DNAMAN 5.0软件设计1对引物,选取高保真酶PrimeSTARMax DNA Polymerase进行PCR反应获取目的基因片段,并对ompW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预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约为615bp,编码204个氨基酸。核苷酸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W基因与猪源、牛源、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较高,而与兔源同源性较低。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W基因与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W基因亲缘关系最近。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ompW蛋白分子式为C1007H1567N257O283S3,分子质量为21.90ku,理论等电点(pI)为9.16,属碱性蛋白质,疏水指数为96.57,总平均疏水性(GRAVY)为0.173(>0),属于疏水类蛋白;前21位氨基酸为信号肽,第5-27位氨基酸区域存在1个跨膜区,存在N-糖基化位点及磷酸化位点,不存在O-糖基化位点,具有多个B细胞、CTL细胞及Th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的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17.65%、35.29%、3.92%和43.14%;三级结构是呈β-桶状的单聚体,隶属于外膜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侵染宿主过程中自身的抗宿主免疫胁迫机制及疫苗的开发与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日粮粗纤维水平对定安鹅生产性能及器官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遗传背景一致、体重相近[(1384.33±0.76)g]的28d定安鹅12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粗纤维水平为4.29%、5.29%和6.29%的日粮。试验期为35d。结果表明:(1)5.29%粗纤维组末重和日增重较6.29%粗纤维组分别提高13.57%和27.95%(P<0.05);5.29%粗纤维组采食量比4.29%和6.29%粗纤维组提高5.72%和7.95%(P<0.05);5.29%粗纤维组料重比较6.29%粗纤维组降低16.05%(P<0.05)。(2)5.29%粗纤维组屠宰率、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分别比4.29%和6.29%粗纤维组分别提高1.64%和2.28%、0.38%和1.03%、0.51%和9.45%、4.31%和6.84%(P>0.05)。腹脂率随着粗纤维水平的提高有下降的趋势(P>0.05)。(3)与4.29%和6.29%粗纤维组相比,5.29%粗纤维组心、肝、胃、肌胃及脾脏指数分别提高5.31%和2.43%、6.15%和5.03%、10.45%和7.29%、11.45%和7.94%、1.65%和2.50%(P>0.05)。综合认为,5.29%粗纤维可使35~70d定安鹅获得较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海南地方猪TLR2基因的多态性,本研究采用PCR法从五指山猪、临高猪和屯昌猪3种海南地方猪的血液中克隆Toll样受体2(TLR2)基因,并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种海南地方猪TLR2基因的扩增长度均为2649bp,编码区长2358bp。3种猪TLR2基因序列的种内比对结果显示,五指山猪种内有7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2处位于编码区;屯昌猪种内有5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均在编码区外;临高猪种内有4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1处位于编码区。种间比对结果显示3种猪有12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其中3处为错义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猪的TLR2基因序列高度保守,同源性在99.6%~99.9%之间。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显示,海南猪TLR2基因在876、1454位点呈现的AG突变均引起了其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改变,提示可能存在TLR2功能的变化。本研究填补了海南地方猪TLR2基因多态性空白,为深入研究TLR2基因多态性与猪疫病易感性的关系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7.
脂肪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者共同决定动物体内脂肪的沉积。合成和分解代谢主要由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决定。因此,本文综述了脂肪代谢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的表达量及其活性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以及脂肪代谢酶基因与动物机体脂肪沉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牧草和饲料作物新品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第四届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品种审定会议于2000年12月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召开。会议共收到申报材料16份,委员们本着“实事求是,严格把关”的一贯原则,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地讨论与评审,有12个品种通过审定,占申报材料的75%,其中,育成品种6个,野生栽培品种1个,引进品种5个。现将12个品种的简要情况刊登于草地学报,供读者和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0~2001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牧草中心在海南儋州开展了种草集约化养羊技术研究示范推广,该项目通过建植高产优质牧草人工草地和开展人工草地放牧试验和舍饲养羊试验研究,把种植牧草新品种和养羊新技术紧密结合,立足于山羊集约化生产发展目标,在山羊饲养方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实现了热区山羊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为发展种草集约化现代养羊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小清蛋白(PV)在成年摇晃小鼠海马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对野生型小鼠(R+/+)、杂合子摇晃小鼠(R+/-)、纯合子摇晃小鼠(R-/-)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中PV的分布和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V在摇晃小鼠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中均有分布,主要表达于CA1区和CA3区的锥体细胞层及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层。与野生型相比,杂合子摇晃小鼠CA1区PV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而纯合子摇晃小鼠增加;CA3区和齿状回中的PV阳性细胞数均降低,但纯合子摇晃小鼠高于杂合子摇晃小鼠。提示摇晃蛋白(Reelin)影响PV的表达,且PV的表达异常可能与摇晃小鼠的表现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