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探索不同营养水平的颗粒破碎料和粉料对0~60日龄蛋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0日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雏鸡3600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1200只,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0只。试验期0~60日龄,试验分3段进行,0~14日龄3个处理组饲喂同一种颗粒破碎料;15~35日龄和36~60日龄,对照组饲喂高营养浓度粉料(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0 MJ/kg和11.93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9.5%和17.5%),试验T2组饲喂中营养浓度粉料(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0 MJ/kg和11.85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9.0%和17.0%),试验T3组饲喂低营养浓度颗粒破碎料(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0 MJ/kg和11.68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5%和16.5%)。结果表明:28、35、42、56、60日龄体重,试验T3组显著高于试验T2组(P <0.05), 28、35、42、49日龄胫长,试验T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0~35日龄增重,试验T3组较对照组、试验T2组分别高13.2、17.5 g,料重比...  相似文献   

2.
能量和蛋白水平对崇仁麻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崇仁麻鸡36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饲喂高、中、低三种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高ME 13.39MJ/kg(前期CP 22%,中期CP 19%,后期CP 18%)、中ME 12.55MJ/Kg(前期CP 20%,中期CP 18%,后期CP 17%)、低ME 12.13J/Kg(前期CP 18%,中期CP 17%,后期CP16%).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水平对10,20,30,40,50,60日龄的崇仁麻鸡体重有显著的影响;对1~10,21~30,31~40,41~50,61~70日龄间的日增重影响差异显著;以中等营养水平组的饲料报酬最优.营养水平对20日龄的脂肪含量和30,40,50,60,70,75日龄的水分、脂肪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商品代黑番鸭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探讨了商品代黑番鸭日粮适宜的CP水平。试验设计1~30日龄和31~70日龄两独立阶段。1.30日龄日粮ME为11.50MJ儿g,CP水平设21%、18%、15%3种:31~70日龄日粮ME为11.91MJ/kg.CP水平设18%、15%、12%3种。结果表明: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胴体性能为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商品代黑番鸭1~30日龄日粮以ME11.50MJ/kg和CP21%为最适宜:31~70日龄日粮营养水平以ME11.91MJ/kg和CP18%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日粮蛋白(CP)水平对雪山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1440只1日龄雪山鸡母鸡随机分成低蛋白(LP)、中蛋白(MP)和高蛋白(HP)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试验阶段日粮代谢能(ME)水平依次为1~20日龄12.13MJ/kg、21~60日龄12.55MJ/kg、61~120日龄12.97 MJ/kg;蛋白水平依次为1~20日龄为20.0%、21.0%、22.0%,21~60日龄为17.5%、18.5%、19.5%,61~100日龄为15.0%、16.0%、17.0%。结果显示:1~20日龄,HP组平均体重高于MP(P0.05)和LP组(P0.05),HP组平均日增重(ADG)高于MP组(P0.05)和LP组(P0.05),HP组料肉比(F/G)低于MP组和LP组(P0.05);21~60日龄,HP组平均体重高于MP组和LP组(P0.05),HP组ADG高于MP和LP组(P0.05),HP组F/G低于MP(P0.05)和LP组(P0.05);61~100日龄,MP组ADG高于LP组和HP组(P0.05),MP组F/G低于LP组和HP组(P0.05);各组间雪山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提示:1~20日龄,雪山鸡日粮ME和适宜CP水平分别为12.13MJ/kg和22.0%;21~60日龄,雪山鸡日粮ME和适宜CP水平分别为12.55MJ/kg和19.5%;61~100日龄,雪山鸡日粮ME和适宜CP水平分别为12.97MJ/kg和16.0%。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旱养模式黑番鸭为素材,通过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结合,运用综合法和析因法研究了日粮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梯度水平对育雏期(0~21 d)生长性能的影响及该阶段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的需要量。每个试验阶段均采用3×2因子试验设计,育雏期选用体重(50.81±1.33)g差异不显著(P0.05)的0日龄黑番鸭苗3 000羽,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50、12.10、12.70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9%、20%。结果表明:日粮ME12.70 MJ/kg、CP 20%组日增重最高,采食量、料肉比最低,钱肉比低,生产效果好,经济效益高。得出旱养模式黑番鸭(0~21 d)日粮代谢能及粗蛋白质需要:ME(kJ/d)=244.15BW~(0.75)+22.60△W,CP(g/d)=1.53BW~(0.75)+0.29△W,该阶段日粮ME和CP适宜水平为12.09 MJ/kg、19.48%。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代谢能水平对"京红1号"蛋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及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9周龄"京红1号"蛋种鸡1 2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3只鸡,4个处理组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30、11.50、11.70、11.90 MJ/kg,粗蛋白水平均为15.5%,试验期为4周。饲养试验结束后育成鸡转入产蛋舍,4个处理组饲喂同一种日粮(代谢能水平为11.51 MJ/kg、粗蛋白水平为16.4%),从见蛋开始跟踪记录鸡只的生产性能(10 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增加,蛋鸡平均体重、日增重和胫长均显著增加(P0.05);耗料增重比和血浆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P0.05);11.90 MJ/kg处理组平均体重、日增重和胫长最高,耗料增重比和血浆尿素氮水平最低;11.70 MJ/kg处理组的生长性能次之,后续的生产性能表现最好,其见蛋日龄最早,初始产蛋率最高。综合育成期生长性能和后续生产性能结果,"京红1号"蛋种鸡育成期(9~13周龄)代谢能水平在11.70 MJ/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试验1和2中,各选24只7月龄鸸鹋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研究了日粮DM和CP利用、能量代谢及CP和ME在日粮中的适宜含量.结果表明,试验1和2中日粮DM和CP利用性、能量代谢性最佳时,日粮CP和ME含量分别为20%、11.92 MJ/kg和18%、11.08 MJ/kg.由于鸸鹋在消化生理、胴体组成及遗传基础等方面不同于其他家禽,因此参考家禽营养标准调制鸸鹋日粮是不适宜的.在比较试验1和2中日粮DM和CP利用性、能量代谢性后,推荐7月龄生长鸸鹋日粮CP和能量的适宜水平为CP 18%、ME 11.08 MJ/kg.  相似文献   

8.
选取1日龄艾维茵鸡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基础日粮含ME12.91、12.90MJ/kg,CP23%、21%。1 ̄21日龄期间,分别按体重在Ⅰ~Ⅳ组鸡基础日粮中添加0、1.16、3.48和10.44mg/kg禽胰多肽(APP)制品。鸡只自由采食及饮水,24h光照,试验期44d。试验结果表明:禽胰多肽能促进鸡甲状腺的发育,显著提高血浆甲状腺素(T4)浓度(P<0.05);促进鸡只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肉鸡的增重(P<0.05),并改善饲料报酬。本试验中APP适宜添加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1.16mg。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80只自然断奶的3月龄健康蒙古羔羊,平均体质量(14.72±1.10)kg,试验羊按各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试验分为限饲期和补偿期,限饲期8周,各组日粮分别为:对照组(ME 10.88 MJ/kg,CP 15%)、低蛋白组(ME 10.88 MJ/kg,CP 10%)、低能量组(ME 9.41 MJ/kg,CP 15%)和双低组(ME 8.62 MJ/kg,CP 5.7%);限饲结束后进入补偿期,为期13周,各组日粮能氮水平相同(ME 9.75 MJ/kg,CP 12%)。试验结果表明:限制期及补偿期结束时,低能量组和对照组各内环境指标无显著差异。低蛋白组限制期氨态氮(NH3-N)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乙酸、丙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补偿期结束时,乙酸及TVFA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双低组限制期乙酸、丙酸、TVFA质量浓度和NH3-N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瘤胃菌体蛋白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补偿期乙酸、丙酸、TVFA质量浓度和NH3-N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在试验日粮限制条件下,蛋白营养限制和能量蛋白同时限制显著影响了瘤胃内环境,而能量限制对瘤胃内环境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水平对1~3周龄四川白鹅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78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3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5个饲粮ME水平:12.86、12.13、11.43、10.73和10.00 MJ/kg,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20%。试验期为18 d。结果表明:1)饲粮ME水平10.00 MJ/kg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饲粮ME水平12.13和10.00 MJ/kg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饲粮ME水平10.73 MJ/kg组(P0.05)。2)饲粮ME水平12.86 MJ/kg组的饲料成本最高,饲粮ME水平10.73 MJ/kg组的饲料成本最低。3)饲粮ME水平12.86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饲粮ME水平10.73、10.00 MJ/kg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饲粮ME水平12.86 MJ/kg组血清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回归分析表明,以低料重比、高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推荐1~3周龄四川白鹅饲粮ME水平为12.22 MJ/kg;以高平均日增重、低饲料成本为衡量指标,推荐饲粮ME水平为10.75 MJ/kg。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蛋壳暗斑表现规律和影响因素,为消除暗斑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选取30个暗斑蛋,清空内容物,去除蛋壳膜,烘干蛋壳,再将蛋壳浸入水中;然后选取30个暗斑区域较大的暗斑蛋和30个正常蛋,每个暗斑蛋上剥离一片暗斑区域和无暗斑区域,每个正常蛋上剥离与暗斑区域对应的一片正常蛋壳,将蛋壳烘干后计算失水量和失水比;同样的方法在30个暗斑区域较大的暗斑蛋上剥离30片暗斑蛋壳和30片无暗斑蛋壳,在正常蛋上剥离30片正常蛋壳,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暗斑蛋上的暗斑在烘干之后消失,接触水分后重新出现;暗斑组蛋壳含水率(2.24%±0.43%)极显著高于无暗斑组(1.12%±0.43%)和正常组(0.85%±0.23%)(P<0.01),无暗斑组蛋壳含水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暗斑组蛋壳的乳突空隙高度、乳突空隙宽度、乳突空隙面积均值、乳突空隙面积占比均极显著高于无暗斑组和正常组(P<0.01),暗斑组蛋壳的乳突密度极显著低于无暗斑组和正常组(P<0.01)。结果提示,蛋壳暗斑区域相较于无暗斑区域和正常壳,乳突排列疏松,乳突空隙大,从而具有更高的含水率,光线穿过含水率更高的区域时,折射率和反射率发生变化,暗斑产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鸡新城疫(基因Ⅶ型)、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aSG10株+G株)对蛋鸡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在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京红1号蛋鸡养殖场进行相关试验。结果显示:疫苗经不同免疫途径(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不同免疫剂量(单剂量和超剂量)接种115日龄蛋鸡后,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疫苗吸收良好,产蛋率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试验鸡免疫后14d,新城疫HI抗体平均滴度为10.9log2,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平均滴度为9.1log2,免疫后6个月新城疫HI抗体水平不低于6.9log2,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水平不低于7.4log2。分别于免疫后21d和6个月对免疫鸡进行攻毒,新城疫攻毒保护率为100%,禽流感攻毒保护率为95%。表明该二联苗对蛋鸡安全、有效,且免疫持续期长,可用于蛋鸡的免疫。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N-氨基甲酰-L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NCG)对北京鸭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北京鸭9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3只。每天按标准耗料量的0.016%、0.018%、0.020%称取NCG溶于水中供试验鸭饮用。试验期40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NCG可提高1~10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8%以上(P <0.05),其中0.016%添加组,料重比降低19.76%(P <0.05)。添加0.016%和0.020%的NCG,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分别提高39.49%和41.25%(P <0.05);添加0.018%的NCG,血浆IgG含量增加33.08%,C4含量降低37.60%(P <0.05);添加0.020%的NCG,血浆IgG含量增加75.96%(P <0.05)。对11~40日龄育成鸭,添加0.016%或0.020%的NCG,胸腺指数分别提高24.75%和30.79%,血浆IgA含量增加80.45%和102.36%,C4含量降低41.52%和53.08%(P <0.05)。综上表明,1~10日龄北京鸭补充添加NCG可显著改善生产性能,促进其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免疫力的提高,0.016%的添加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黄芪甲苷(Ast)对人合谷穴区皮内微血管自律性舒缩活动振幅及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RMMECs)NO、ET-1分泌量的影响,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结合离子导入仪检测微血管自律性舒缩活动的振幅;利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5、10、25μg·mL-1Ast孵育3、6、9、12 h对RMMECs分泌NO和ET-1的影响;利用Real-Time PCR检测10μg·mL-1Ast作用RMMECs后ET-1和NO基因转录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人合谷穴区皮下导入Ast后,微血管舒缩振幅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浓度的Ast均能促进RMMECs分泌NO、ET-1,以及NO/ET-1的比值升高。10μg·mL-1 Ast与RMMECs作用3 h时,NO/ET-1值最高,NO、ET-1基因转录水平升高,与分泌水平的结果一致。25μg·mL-1 Ast与RMMECs作用3 h时,其NO/ET-1值略低于10μg·mL-1 Ast组,但其比率可相对稳定地维持在较高水平。结果表明,中药成分Ast能提高微血管舒缩振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RMMECs释放NO和ET-1在循环系统中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呼伦贝尔天然羊草草原退化打草场为研究对象,分析蚯蚓粪和菌渣有机肥对退化草地的响应机制,研究不同处理对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蚯蚓粪45 t·hm-2,30 t·hm-2,15 t·hm-2,菌渣45 t·hm-2,30 t·hm-2,15 t·hm-2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菌渣和蚯蚓粪45 t·hm-2时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盖度较对照显著提高(P<0.05),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有机肥对天然草地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其中菌渣和蚯蚓粪45 t·hm-2施肥量时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旨在估计中国荷斯坦牛产后0~35d的繁殖疾病遗传参数。本研究收集了1993-2017年间北京地区27个场中国荷斯坦牛产后0~35d25 026条繁殖疾病记录,统计分析发病规律,采用阈模型和线性模型,以场年、胎次和产犊季节为固定效应,个体加性遗传效应和永久环境效应为随机效应得到遗传参数来探究中国荷斯坦牛产后0~35d繁殖疾病遗传规律,同时尝试单独对子宫疾病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奶牛产后0~35d繁殖疾病记录占整个泌乳期繁殖疾病记录的54%;使用线性模型和阈模型所得奶牛产后0~35d遗传力分别为0.015 2(0.001 9)和0.094 4(0.01),使用SAS计算两个模型繁殖疾病EBV排名秩相关达95%(P<0.01);在繁殖疾病中,子宫疾病占48%,且主要集中于产后0~35d,利用线性模型估计得到产后0~35d子宫疾病遗传力为0.010 7(0.001 6)。根据线性模型得到的EBV计算繁殖疾病遗传趋势,发现自2000年以来,公母牛繁殖疾病、子宫疾病估计育种值均呈现下降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荷斯坦牛繁殖疾病的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挖掘重要功能基因提供了转录组分析方法,但如何利用海量测序数据准确、高效地挖掘功能基因,仍是转录组学分析方法研究的重要瓶颈。本文综述了RNA-seq数据质量控制与读段定位、基因组注释、转录本拼接、表达水平评估、差异表达分析等环节分析方法,比较了数据分析常用软件、算法和数据库等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同时,又综述了蛋白调控互作网络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等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方法。转录组分析正在从只利用物种内信息挖掘差异基因,向引入其他物种参考系进行目标物种功能基因挖掘分析方向发展。结合同源基因预测候选基因法、选择信号法、极端数据法、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法及BSR-Seq(bulked segregant RNA-Seq)法等鉴定方法,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可靠。随着测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不断进步、数据库资源不断完善,测序数据中隐含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生命规律将会逐渐得到准确、深入揭示。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加工工艺与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80头3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试验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进行14周的饲养试验(生长期6周、育肥期8周)。对照组饲粮采用普通加工工艺生产,配方中添加正常剂量的复合维生素(生长期350 mg/kg、育肥期200 mg/kg,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A组);试验组饲粮均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生产,其中试验1组复合维生素添加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A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0%和40%(试验2组:生长期280 mg/kg、育肥期160 mg/kg,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B组;试验3组:生长期210 mg/kg、育肥期120 mg/kg,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C组)。结果显示:1)生长期,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颗粒硬度及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末重及平均日增重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粗蛋白质、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不同复合维生素添加量组间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的粗蛋白质、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P<0.05)。2)育肥期,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颗粒硬度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末重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粗蛋白质、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葡萄糖(GLU)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各生长性能指标在不同复合维生素添加量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P<0.05),B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的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由此可见,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生产生长育肥猪饲粮,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优于普通饲料加工工艺,且配方中减少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贵州威宁地区栽培草地的建植常以鸭茅(Dactylis glomerate)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主,通过在建植均匀的草地上进行分群分区放牧,研究了不同羊群的放牧强度对人工栽培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放牧利用下的群落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而低度和中度放牧处理下的群落高度和生物量均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放牧利用降低了鸭茅和白三叶的频度和盖度;放牧利用对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在高放牧压力处理中,10~30cm土层土壤容重比其他处理平均升高32%;放牧对土壤化学性质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综合草产量和草地恢复能力分析,贵州威宁地区的栽培草地最适载畜量应该在17~23SU/hm^2。  相似文献   

20.
犬黑色素瘤是一种恶变率和转移率高的肿瘤,且多发生于口腔,由于疾病发展迅速,如果不尽早治疗,在疾病发展后期,患犬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会显著下降。另一方面,现有临床传统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及放疗,对于犬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且在实际应用中受限。论文通过结合人医和兽医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关于犬黑色素瘤的免疫疗法、靶向治疗、细胞因子和溶瘤病毒等新型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及分析,期望能够对我国小动物临床应用和科研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