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307份鸡盲肠内容物样品中分离到47株空肠弯曲杆菌,并测定这些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结果显示对喹诺酮类药(环丙沙星)耐药性为31.9%;对氨苄青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性较高,分别达到85.1%、83.0%和83.0%;而对痢特灵和庆大霉素则较为敏感,敏感度分别为85.1%和74.5%。有89.4%的菌株显示多重耐药性。利用MAMAPCR技术,对获得的47株空肠弯曲杆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对环丙沙星耐药的15株空肠弯曲杆菌均检测出其在gyrA基因257位发生点突变,30株对喹诺酮药物敏感的菌株均未检出。另外2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有1株检测出点突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集约化肉鸡场空肠弯曲杆菌流行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1 981份样品中,JM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6.48%~7.48%,JZ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9.45%~9.91%,JN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14.6%~16.9%。17种抗菌药中,对36株肉鸡空肠弯曲菌分离株高度敏感的是:阿米卡星(86.1%)、链霉素(91.7%)、庆大霉素(94.4%)、卡那霉素(83.3%)、阿奇霉素(86.1%)、头孢噻肟(83.3%),另外有3种抗菌药对肉鸡空肠弯曲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敏感性,分别是红霉素(61.1%)、氨苄西林(78.8%)、青霉素(69.4%),其它临床常用抗菌药对36株肉鸡空肠弯曲杆菌则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JM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7耐至10耐,JZ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8耐至12耐,JN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7耐至11耐。研究结果证明,不同地区肉鸡中空肠弯曲杆菌的流行和耐药状况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动物源性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地域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海家禽批发市场采集鸡盲肠内容物样品,分离到47株空肠弯曲杆菌,从上海屠宰场采集猪盲肠内容物样品,分离到99株空肠弯曲杆菌,分别测定分析了这些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 通过对不同产地鸡源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状况比较结果显示,江苏南通、江苏海门和浙江金华分离到的鸡源空肠弯曲杆菌对9种抗生素(见表1)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红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达到100%。江苏海门、上海崇明和浙江温岭、金华等地的菌株分别对克林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显示了高耐药性,分别达到90%、100%;通过对不同产地猪源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状况比较结果显示,山东莘县分离到的猪源空肠弯曲杆菌对9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达到80%以上。河南孟津和安徽淮北分离到的猪源空肠弯曲杆菌对除头孢拉定之外的8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达到100%。结果显示动物源性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从试验用雪貂分离到一株弯曲杆菌,通过菌落、菌体形态、生化特征、培养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和PCR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离株经空肠弯曲杆菌VS1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为阳性,测序结果显示与空肠弯曲杆菌序列同源性达100%,结合生物学特性和PCR结果确定所分离菌株为空肠弯曲杆菌,该菌的分离鉴定为雪貂微生物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SYBR Green I的Real-time PCR方法定量检测空肠弯曲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jejuni)被认为是人类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由于空肠弯曲杆菌特殊的生长条件和容易进入不可培养但存活的状态(Viablebutnonculturable,VNC),所以传统的生化鉴定结果不一定可靠,并且是一项费时而繁琐的工作。核酸检测方法的出现为空肠弯曲杆菌的检测带来了方便。本文基于LightCycler为平台,利用SYBRGreenI染料能特异与双链DNA结合而发荧光的特性,建立一种Real-timePCR方法来定量检测空肠弯曲杆菌。用该方法检测时,发现所有空肠弯曲杆菌(11株)都呈阳性,所有其它弯曲菌(3株)和其它菌株(5株)都是阴性。整个检测过程60min内可以完成,检测限度为5CFU,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1。结果表明基于SYBRGreenI的定量PCR方法既为空肠弯曲杆菌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和简洁的定量检测方法,又为研究空肠弯曲杆菌致病机理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禽源空肠弯曲杆菌分子分型和毒力研究,了解禽源空肠弯曲杆菌在禽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传播途径和携带的主要致病因子。[方法] 对从家禽养殖场、屠宰场等采集的720份泄殖腔拭子和禽肉表面拭子样品分离的311株空肠弯曲杆菌进行ERIC-PCR分型和16种毒力因子检测。[结果] 禽源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率为43.19%;肉鸡生产链中空肠弯曲杆菌沿生产链传播,且有优势菌株型;90%以上分离菌株携带11种毒力基因。[结论] 肉鸡生产链中空肠弯曲杆菌存在水平传播现象,且没有外源性污染;16种毒力基因中,14种毒力基因的携带率均在50%以上。加强禽源空肠弯曲菌的监测是控制空肠弯曲菌的前提,对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TaqMan探针的Real-time PCR定量检测空肠弯曲杆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空肠弯曲杆菌 (Campylobacterjejuni ,C .jijuni)被认为是人类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由于空肠弯曲杆菌特殊的生长条件和容易进入不可培养但存活的状态 (Viablebutnonculturable ,VNC) ,所以传统的生化鉴定结果并不一定可靠 ,并且是一项费时而繁琐的工作。核酸检测方法的出现为空肠弯曲杆菌的检测带来了方便。在本文基于LightCycler为平台 ,建立一种基于TaqMan探针的Real_timePCR方法来定量检测空肠弯曲杆菌。用该方法检测时 ,发现所有空肠弯曲杆菌 (11株 )都呈阳性 ,所有其它弯曲菌 (3株 )和其它菌株 (5株 )都是阴性。整个检测过程 6 0min内可以完成 ,检测限度为5CFU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 0 .988。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方法既为空肠弯曲杆菌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和简洁的定量检测方法 ,又为研究空肠弯曲杆菌致病机理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为了解四川省雅安市鸡肉中空肠弯曲杆菌的污染率及耐药性,采用组合生化法从雅安市场上采集的183份鸡肉样品中培养分离了36株疑似菌株,通过二重PCR的方法鉴定出空肠弯曲杆菌25株,其污染率为13.66%.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对空肠弯曲杆菌的药敏性进行了分析,所分离的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100%、96%、84%,对链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2%、4%,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广东部分地区不同品种家禽空肠弯曲杆菌的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菌落和菌体形态、生化特征、培养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和多重PCR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广东地区鸡、鸭和鹅空肠弯曲杆菌的带菌率分别为7.93%、2.46%和4.16%。从分离株中选取10株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禽源空肠弯曲杆菌对雏鸡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腹泻便血,肝脏出现白色坏死灶,盲肠充血、膨大充满气泡和红色内容物。  相似文献   

10.
空肠弯曲杆菌是弯曲杆菌属的一种。弯曲杆菌在兽医学上被认为是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菌1。近年来我国陆续报道了空肠弯曲杆菌是人类肠炎的重要致病菌之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空肠弯曲杆菌对动物的危害该菌在自然感染条件下,可引起多种动物腹泻、肝炎、流产、不育等疾病,同时也引起人的急性肠炎和食物中毒2。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们利用该菌实验性感染动物如口服感染犊牛、羔羊、狗、仔猪、猿猴、雏鸡等,均可引起腹泻。临床诊断中这些动物粪便带有血液和粘液,能够在消化系统中检出细菌;病理变化表现为肠粘膜充血、水肿、细胞…  相似文献   

11.
猪、鸡间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分布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入沪28个产地(河南开封、山东青岛、江苏南通、浙江金华、上海奉贤等地)的鸡、猪进行了空肠弯曲杆菌流行分布调查,了解空肠弯曲杆菌在不同动物种间的分布状况。方法:以空肠弯曲杆菌特异性的VS1基因为扩增目标片段,对2005~2007年间在上海市三家家禽市场和五家生猪屠宰场采集的2234(鸡1015份、猪1219份)盲肠内容物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鸡盲肠内容物检出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的样品288份,平均阳性率为28.4%,猪盲肠内容物检出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的样品420份,平均阳性率为34.4%。结论:28个产地的鸡、猪均有空肠弯曲杆菌感染,不同产地、种属其感染率和发病情况不同,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猪的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鸡,上海市内(奉贤等地)来源的畜禽感染阳性率显著低于浙江金华、江苏海门、江苏张家港和江苏大丰等外省市地区。  相似文献   

12.
空肠弯曲菌是人类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其主要的储存宿主是家禽。据研究空肠弯曲杆菌主要定植于肉仔鸡的盲肠。从7个鸡群采集20份样本来检测弯曲杆菌,结果表明,平均发病率为65%。本试验还研究了48株空肠弯曲菌对INT~407细胞的黏附力和入侵力。用检测庆大霉素抗性的INT-407细胞对从盲肠内容物分离的48株空肠弯曲菌进行分析,盲肠分离菌株呈现出广泛的黏附力和入侵力,且菌株间的黏附力和入侵力呈显著相关(P〈0.01)。用PCR方法检测到空肠弯曲杆菌的毒力相关基因dnaJ、cadF、pldA、ciaB,检出率分别为100%、76%、31%、41%,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范围内,空肠弯曲杆菌感染是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价格低廉、副作用小而被广泛应用于人、畜、水生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但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不当等多种原因,加之空肠弯曲杆菌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及环境中,很快造成了空肠弯曲杆菌对该药的耐药性,且增长速度很快。耐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空肠弯曲杆菌对喹诺酮和红霉素等耐药。作者就空肠弯曲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首次用PCR技术检测牛胎儿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fetus),试验结果表明,灭菌生理盐水中的胎儿弯曲杆菌胎儿亚种或性病亚种均可检出;而空肠弯曲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均为阴性。本法特异性和灵敏度很高,甚至可检出样品中的一个菌体。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禽》2008,30(19)
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它是发达国家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系统发育研究显示,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弯曲杆菌基因型最可能来自于非家畜来源。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采用多位点测序分型技术对1231个来自病人的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进行了鉴定。他们模拟了空肠弯曲杆菌的DNA序列进化以及细菌在宿主和环境闻的传播情况。结果表明,高达97%的散发病例均归结于提供肉产品的农场动物。  相似文献   

16.
马艳辉 《山东畜牧兽医》2012,(7):44+47-44,47
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致病菌,作为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菌,空肠弯曲杆菌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多种疾病,其治病机理正在被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空肠弯曲杆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以及通过实验介绍空肠弯曲杆菌的实验室分离及鉴定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弯曲杆菌病是由弯曲杆菌引起的家禽、野禽、哺乳动物及人类共患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空肠弯曲杆菌作为人类肠炎的病因,仅次于沙门氏菌和痢疾杆菌。禽类弯曲杆菌感染十分普遍,鸡弯曲杆菌病又称鸡弧菌性肝炎,是由空肠弯曲杆菌、结肠弯曲杆菌和鸥弯曲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其中空肠弯曲杆菌致病力最强,引起肝脏病变最严重,笔者现将遇到的鸡空肠弯曲杆菌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首次用PCR技术检测牛胎儿弯曲杆蓖,试验结果表明,灭菌生理盐水中的胎儿弯曲杆菌胎儿亚种或性病亚种均可检出;而空肠弯曲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均为阴性。本法特异性和灵敏度很高,甚至可检出样品中的一个菌体。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使用微生态制剂来替代抗生素用于动物疫病防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乳酸菌是目前微生态制剂最主要的成分。试验旨在筛选弯曲杆菌中具有高抑菌活性并耐受动物胃肠道环境的乳酸菌。从广东不同地区采集家禽粪便样品,对分离的乳酸菌进行生化鉴定、PCR鉴定及16S rDNA测序。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鸡源空肠弯曲杆菌、鸭源空肠弯曲杆菌和鹅源结肠弯曲杆菌的抑菌试验,以及模拟胃肠道环境的耐酸、耐胆盐和耐胰蛋白酶试验。结果表明,唾液乳杆菌R3对不同禽源的弯曲杆菌都具有高抑菌活性和耐受能力。因此,唾液乳杆菌R3为开发防控家禽弯曲杆菌疾病的微生态制剂提供了候选株。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筛选肉鸡弯曲杆菌特异性裂解型噬菌体并对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从肉鸡屠宰场收集弯曲杆菌噬菌体筛选样本,通过与当地肉鸡弯曲杆菌流行株共孵育、增殖、纯化获得特异性弯曲杆菌噬菌体。对上述弯曲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宿主范围、致死曲线、形态学特征等)进行鉴定;将筛选得到的弯曲杆菌噬菌体作为饲料添加剂,以5×107、1×108、5×108、1×109和5×109 PFU/d 5个添加量添加于38日龄雄性罗斯308肉鸡饲粮中,观察不同噬菌体添加量对肉鸡盲肠内容物中弯曲杆菌的清除效果;最后通过比较2种噬菌体不同配比条件对肉鸡弯曲杆菌清除率及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建立使用方案。结果显示,试验从当地肉鸡屠宰场以空肠弯曲杆菌标准株L26为宿主菌共分离到12株空肠弯曲杆菌噬菌体,与从肉鸡养殖场分离的7株空肠弯曲杆菌共孵育,并选择裂解谱广且噬菌斑大的噬菌体BP11和BP12进行纯化和增殖。经形态学鉴定,2株噬菌体均符合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特征,并具有较宽的裂解谱,但二者对相同宿主菌的裂解能力表现差异性;BP11添加量为1×109 PFU/d,BP12添加量为5×108 PFU/d时均能达到显著裂解效果;BP11与BP12混合添加组在不影响屠宰指标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肉鸡泄殖腔弯曲杆菌携带量。本研究结果为肉鸡生产过程中弯曲杆菌污染的防控及噬菌体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