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快速诊断出贵州某规模化猪场猪发病原因,对送检样品进行了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调查、解剖病理观察,初步判断该猪场发病猪疑似为猪流感病毒(SI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或(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为确诊病因,对送检样品进行了血清学检查和PCR/RTPCR检测,结果 PRRSV未出现目的条带,SIV与PCV-2出现目的条带,且测序结果与预期一致,表明该猪场感染有SIV和PCV-2,因此该猪场应及时进行猪流感(SI)与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免疫预防,同时应加强日常管理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6种繁殖障碍性疫病的感染状况,试验采用ELISA试剂盒对送检的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PCV-2)、猪乙型脑炎病毒(JE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细小病毒(PPV)抗体水平的检测,同时对送检的组织病料进行六重PCR检测。结果表明:CSFV、PRRSV、PCV-2、JEV、PRV和PP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2%、52.7%、49.4%、83.8%、87.3%和78.8%,其中PRRSV免疫效果较差;另外,该猪场未免疫PCV-2疫苗,但是其抗体阳性率相当高,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很可能存在PRRSV和PCV-2感染;送检的组织病料经六重PCR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存在PRRSV和PCV-2野毒感染。说明该猪场应加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弄清猪2型圆环病毒感染在该猪场的感染状况、流行特点及优势基因型等情况。采用ELISA检测技术和PCR技术,对新疆某规模化猪场的不同生产阶段猪群进行猪2型圆环病毒(PCV2)抗体检测和基因型检测。结果猪圆环病毒病(PCVD)在该猪场猪群中的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2.41%,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感染情况分别为哺乳仔猪69.74%、断奶仔猪62.75%、育肥猪77.88%、母猪81.67%以及种公猪83.33%;对采集的11份抗体阳性的断奶猪只的脏器病料PCR检测,其中5份为PCR阳性(45.45%),经克隆测序分析发现,该猪场5株PCV2毒株序列之间的相似性在99.3%99.9%之间,且均属于PCV2b这一亚型。结果表明,该猪场的PCV2感染流行已非常严重,整体流行特征表现为猪只日龄越大,感染情况越严重,且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为PCV2b亚型,应该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需要立即采取针对有效的防治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3年11月,贵州省都匀市某猪场发生了一起母猪流产、产死胎为特征的疾病,为确诊该猪场病原诊断类型,试验采用猪繁殖障碍性病毒性疫病六重PCR检测方法对送检木乃伊胎病料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FSV)和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送检病料存在PCV2和JEV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采用猪繁殖障碍性病毒性疫病六重PCR检测方法对贵州省某猪场送检的疑似感染猪瘟病毒(CFSV)病料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FSV和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送检的仔猪同时感染PCV2和PRRSV两种病毒,CFSV检测呈阴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贵州省某猪场母猪发病原因,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细菌分离鉴定和PCR/RT-PCR检测等方法对送检的发病猪病料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的发病猪为猪瘟病毒(CSFV)、猪细小病毒(PPV)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建议该猪场根据诊断结果及时做出处理。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猪繁殖障碍性病毒性疫病六重PCR检测方法对贵州省安顺某猪场送检的病死仔猪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日本脑炎病毒(JEV)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送检的仔猪同时感染PCV2、PRRSV和CSFV。  相似文献   

8.
《养猪》2021,(5)
对2020—2021年上海市和江苏省的3家规模猪场发生的疑似猪蓝耳病病例进行诊断,经实验室检测、细菌培养检出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采取荧光PCR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蓝耳病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相关病毒,仅蓝耳病病毒(PRRSV)检出阳性,A、B、C 3个猪场PRRSV阳性率分别为80%(4/5)、60%(3/5)、40%(2/5)。经流行病学调查,3个猪场均未实施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结合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猪蓝耳病感染。由此说明在非洲猪瘟防控背景下,对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等常发重要疫病开展针对性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仔猪突生呕吐、腹泻,为确定该猪场病猪发病的病因,通过调查了解该猪场病猪的临床表现,并对送检样品进行了病理剖解观察,初步判断该猪场发病猪疑似为猪流行性腹泻(PED)和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感染.为了进一步确定病因,利用Primer 5.0和olig0 6.0分别设计扩增PEDV M基因和TGEVN基因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电泳检测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猪场发病猪为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贵州省某猪场几种病毒性疫病免疫抗体水平及感染情况,首先采用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该猪场送检的415份血清样本进行了猪口蹄疫(FMD)、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FRS)、猪乙型脑炎(JE)、猪伪狂犬病(PR)、猪圆环病毒病(PCVD)及猪细小病毒感染(PPI)的抗体水平检测,结果:FMD、CSF、PRRS、JE、PR、PCVD及PP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4%,61.0%、74.0%、78.6%、89.4%、72.5%、42.9%;进一步对送检样品应用PCR/RTPCR进行病原检测,电泳结果FMDV、CSFV、PFRSV、JEV与PRV均未出现目的条带,PCV2与PPV出现预期大小条带,表明该猪场存在PCV2与PPV野毒感染,提示该猪场应对猪瘟抗体水平不合格的猪群进行补免,同时加强对猪圆环病毒病与猪细小病毒病的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某猪场出现"僵猪"的可能原因,对该猪场的11头"僵猪"采集血液样品,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用PCR方法检测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结果11份样品的CSFV、PRRSV及PRV检测均为阴性,PCV-2经套式PCR检测均为阳性。对11份样品分离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CV-2血清抗体,结果均为阳性。随后又对与11头"僵猪"同舍的部分健康猪进行了上述4种病毒的RT-PCR及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由此推测PCV-2极有可能是该猪场形成"僵猪"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12010年猪群疫病调查、检测结果1.12010年部分规模猪场发病猪群组织样品病原学检测结果(见表1)表1显示,各地区猪场发病猪群主要感染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1.2规模猪场猪群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见表2)由表2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规模猪场中,以蓝耳病和圆环病毒2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安徽省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等孢球虫感染情况,采用镜检法和套式PCR法对500份分离的猪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并对获得的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确定猪等孢球虫的流行情况。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显示有66份阳性产物为猪等孢球虫。安徽省猪等孢球虫阳性率分别为4.20%(镜检法)和13.20%(套式PCR法)。猪场阳性率分别为71.43%(镜检法)和100.00%(套式PCR法)。断奶仔猪阳性率(29.76%)极显著高于保育猪(9.90%)和育肥猪(2.60%)(p0.01),保育猪阳性率也显著高于育肥猪(p0.05)。该调查结果显示猪等孢球虫在安徽省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4.
正猪圆环病毒(PCV)在驻马店猪场感染十分普遍,据2016~2017年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猪场血清学调查发现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率高达77.34%。PCV能引起猪的多种发病症状,如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MWS)、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仔猪先天性震颤(CT)等。现将一例保育猪发生圆环病毒感染的病例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来检于贵州省清镇市某猪场送检病料进行猪病毒性疫病的病原快速检测,诊断结果表明该例患病猪为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3种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2014年4月,四川省某猪场出现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无法确诊病因。随后笔者无菌采集典型病死猪的脾脏、肝脏、肺脏、淋巴结、扁桃体、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该猪场的发病原因为猪II型圆环病毒(PCV-2)、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猪大肠杆菌、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7.
1病因猪赤霉菌素中毒病是由于给猪饲喂了被镰刀菌及其产生的主要毒素(F-2或T-2毒素)污染的小麦、玉米等作原料生产的饲料所致。F-2毒素又称玉米酮,是一种类雌激素物质,能导致猪的生殖器官病变;另一种是单端孢烯(T-2)及其部分衍生物,可导致猪拒食、呕吐、流产和内脏器官的出血性损害。2发病情况武隆县某洋二元(长白×大约克)母猪场,养有怀孕母猪7头,后备母猪30头。该猪场为一新办场,环境较好,但经济条件比较薄弱,所有饲料均自配(主要原材料有:玉米、麦麸、细米糠、蛋白浓缩料等)。2003年7月初,笔者曾到该场检查指导工作,发现其所购的一批玉…  相似文献   

18.
猪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由病毒、细菌、环境应激等多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猪群免疫力下降、呼吸困难、肺脏等多器官病变的传染性疾病,秋冬季节多发,引起该疾病的主-病原有猪蓝耳病病毒(PRRSV)、圆环病毒(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支原体(MHP)、副猪嗜血杆菌(MHP)等。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对我国猪场主-呼吸道病原进行流行性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猪群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PRRSV、PCV-2的检出率超过70%,主要的病毒性病原在现有免疫压力下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变异;本研究提出了我国猪场科学实施防控呼吸道疾病的检测手段及防控方案,为我国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在国内疫情压力严峻的局势下,疫苗免疫成为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猪场免疫效果往往不容乐观,市场上疫苗良莠不齐。如何选择适合本场的疫苗以及正确评价疫苗免疫后的效果是猪场急需审视和解决的问题。1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1.1免疫抑制性因素1.1.1免疫抑制性疾病猪场最重要的免疫抑制病病原包含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PCV2)及猪伪狂犬病毒(PRV)等。  相似文献   

20.
四川部分猪场PEDV、TGEV、GARV和PKV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四川省部分猪场4种猪腹泻病毒的感染情况,为本地区猪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采用RT-PCR方法,分别对来自四川省成都、绵阳、德阳、眉山、资阳、雅安、内江、宜宾、达州等地9个规模化猪场的90份临床健康猪和130份腹泻猪的粪便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嵴病毒(PKV)和猪A群轮状病毒(GARV)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有9个猪群中PEDV和PKV检出率达100%(9/9),且在部分猪群腹泻样本中的检出率可达到60%以上,表明此2种病原在检测猪场感染比较普遍。此外腹泻样本中TGEV和GARV阳性率分别为11.54%(15/130)、7.69%(10/130),表明该2种病原在本地区猪场仍有感染情况存在。对PKV的检测结果表明腹泻猪粪便中PKV的阳性率为43.85%(57/130),显著高于外表健康猪粪便样本23.33%(21/90),且PEDV和PKV的混合感染在4种病原混合感染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推断PKV与猪只腹泻具相关性,PEDV和PKV具有协同致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