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莱黑猪     
获奖产品介绍鲁莱黑猪是利用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与国外大约克夏猪通过杂交培育所得的生产优质肉猪的专门化母本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湘白猪是以沙子岭猪、大围子猪、野猪等湖南地方资源和苏白、长白、大约克夏等引进资源为育种素材,运用杂交合成原理,通过复杂杂交,构建了湘白猪Ⅰ系、Ⅱ系、Ⅲ系和Ⅳ系等4个品系的育种基础核心群,再以一年一个世代,经过8个世代的继代选育培育而成的瘦肉型母系新品种,该项研究于199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莱芜猪是国内知名的地方猪品种,隶属于黄淮海黑猪类群。鲁莱黑猪是莱芜猪与大约克夏猪通过杂交培育而成的地方黑猪新品种。新品种具备高繁殖性、耐粗饲、瘦肉率高、肌内脂肪含量高、肉质好等种质特性。鲁莱黑猪作为杂交母本与长白猪、杜洛克猪等杂交后,其后代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质好,是生产高端猪肉的优良品种。鲁莱黑猪在2005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2006年获原农业部鲁莱黑猪新品种证书。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加拿大养猪业发展现状及养猪生产的主要特点,提出要借鉴加拿大发展现代养猪业的经验,加强我国生猪育种工作,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产猪和优质猪新品种(系);加快发展规模养殖,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保护生态环境、防控疾病、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宏观调控,实现供需平衡;实现我国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约克夏猪 ,又称大白猪 ,具有增重快、繁殖性能高、肉质好等优点 ,深受养猪者的欢迎 ,在我国瘦肉型猪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选育工作相对滞后 ,多年来 ,尚未形成本土的大约克夏种猪 ,原种猪一直依赖进口 ,不但需支付大量外汇 ,且受国际养猪业诸因素的制约 ,缺乏自主性。自从 1993年成立全国大白猪育种协作组以来 ,我国大白猪联合选育工作开始启动 ,首先从组织形式上与国际猪育种工作实现了接轨。在此基础上 ,经过近 10年的努力 ,我国大白猪的联合选育从观念、选育技术上逐步趋于成熟 ,种猪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遗传性能得到较好发挥…  相似文献   

6.
中国猪育种的新范例——苏太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志廉 《养猪》2002,(1):27-28
1 前言育种的范围很广 ,从日常的选种选配、杂交利用、直到培育新的种群 (品系、品种 ) ,都是育种工作。本文主要论述狭义的育种工作 ,即培育新的种群。建国以来 ,国内在猪育种方面做过大量工作 ,五六十年代曾经“遍地开花”培育新品种 ,育成了哈白猪、上海白猪、新淮猪、汉中白猪、温州白猪等一批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大多以苏联大白猪为改良原种 ,以改良我国地方品种为目的 ,旨在增多优良种母猪数量 ;育种方法大多是外来品种与地方品种级进杂交两代 (新淮猪例外 ) ,然后横交固定。70年代开始培育瘦肉型猪 ,育成了以三江白猪和…  相似文献   

7.
大白猪联合选育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约克夏猪(又称大白猪)具有增重快、繁殖性能高、肉质好等优点,深受养猪生产者的欢迎,在我国瘦肉型猪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选育工作相对滞后,多年来尚未形成本土的大约克夏种猪,原种猪一直依赖进口,不但需支付大量外汇,且受国际影响养猪业发展的诸因素的制约,缺乏自主性.1993年成立全国大白猪育种协作组以来,大白猪联合选育工作开始启动,首先从组织形式上与国际猪育种工作实现了接轨.在此基础上,经过近10年的努力,大白猪的联合选育从意识观念上、选育技术上逐步趋于成熟,种猪生产水平有所提高,遗传性能得到较好的发挥,经济效益显著.但从总体水平考虑,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猪育种科研工作情况进行了简述。科研人员和省有关部门通力配合,成功地培育出“湖北白猪”新品种、“大约克夏Ⅰ系”新品系和生产性能优秀的配套系,科研成果迅速转换为生产力,在省内外大量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培育新品种是养猪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通过杂交育种,是当前国內外丰富猪的优良经济性状,提高养猪生产力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的养猪科技和生产战线上,广大工农和科技人员,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积累了猪育种工作的宝贵经验,通过杂交方法,已培育出和正在培育着数十个猪的新品种,为丰富育种科学和提高养猪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陇东猪的杂交育种,从1973年开始杂交试验,四年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参加育种工作的贫下中农、工人和技术人员,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阶级斗争为纲,把科  相似文献   

10.
猪育种是从遗传和基因上改变猪的生产性状的一种生产活动,主要包括猪的选育、新品种培育、杂种优势测定等方面,可带动养猪业的经济发展。如今,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育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猪的性能测定技术、目标性状选择、分子技术、联合育种技术体系、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 (6)华特猪配套系 华特猪配套系包括A、B、C3个专门化新品系,是以甘肃白猪及其地方品种"基因库"为原始素材,根据杜洛克、长白猪和大约克夏猪的生产性能和种质特性,结合A、B、C3个专门化瘦肉型猪新品系的培育方向,利用现代育种手段,筛选出与杜洛克(D)有特殊配合力的DA、DB和DABC理想配套模式.华特猪配套系由甘肃省农业大学等5个单位联合培育,1999年5月通过甘肃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甘肃省畜牧局批准,并制定了"华特猪配套系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2.
沈彦锋  盛清凯 《猪业科学》2010,27(8):108-109
<正>鲁莱黑猪品种育成是莱芜市畜牧兽医局利用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与国外生长性能高、繁殖性能也较好的大约克夏猪通过杂交建系、横交固定、定向培育而成。育种素材为莱芜猪和大约克夏。经过国家"七五"、"八五"期间等课题选育,莱芜猪核心群已达150头,生产群8 000头规模,母本莱芜猪就是从这150头核心群中选择具备繁殖性高、哺乳力强、耐粗抗病的优秀个体。  相似文献   

13.
周玉林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4):22-22,24
用大约克夏猪、长白公猪与湘白猪杂交,测定杂种一代生长性状与胴体性状。结果表明,湘白猪与大约克夏猪、长白公猪杂交,均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并以大×湘最好,因此,大约克夏猪是利用湘白猪生产商品瘦肉型猪的较优杂交父本。  相似文献   

14.
鲁莱黑猪品种育成是莱芜市畜牧兽医局利用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与国外生长性能高、繁殖性能也较好的大约克夏猪通过杂交建系、横交固定、定向培育而成。育种素材为莱芜猪和大约克夏。经过国家“七五”、“八五”期间等课题选育,莱芜猪核心群已达150头,  相似文献   

15.
江西东乡红壤开发瘦肉型原种猪场从加拿大引进一批大约克夏原种猪后,于1996年开始,为进一步提高大约克夏猪的胴体性状,采取了开放-闭锁的选育方法,引进双肌臂种猪,重新组建基础群,继续对大约克夏猪进行选育。经过3年的选育,大约克猪的胴体性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现状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畜牧     
正南屯昌黑猪育种论证会在海口召开为加快海南屯昌黑猪产业发展,1月12日,由海南龙健畜牧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海南屯昌黑猪育种论证会在海口召开。论证会决定以屯昌猪为育种素材与巴克夏进行杂交育种,培育黑猪新品种。海南(屯昌)猪2014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目前全省年出栏黑猪约120万头,占年生猪总出栏量的近1/4。论证专家表示,以屯昌猪为育种素材与巴克夏进行杂交育种,培育龙健黑猪新品种,符合海南市场及我国日益提高的优质猪肉消费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随农业部养猪考察组一行4人,于1987年7月5日至22日赴加拿大考察养猪生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加拿大的养猪业是很先进的,品种优种化,饲料全价化,饲养管理现代化,生产工厂化,商品标准化。猪的品种加拿大饲养的猪,主要有4个品种,即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汉普夏。另外,有个别厂家饲养极少数的当地品种拉康姆  相似文献   

18.
大约克夏猪是世界著名猪种,历来以产瘦肉多、肉质好、产仔多、增重快等优良种性被广泛利用。过去许多优良品种的形成,都有大约克夏的贡献:在现代猪的繁育体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最优秀的几个亲本品种之一。 1967—1973年,我国从英国引入数批大约克夏猪,进行驯化、繁殖和推广利用。据对大约克夏猪的适应性调查表明,一般日增重700克,产仔数12头,胴体瘦肉率59%。在品种比较中优于同期的中约克  相似文献   

19.
打破外来品种对市场的垄断,我省将在地方猪新品种培育上发力!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农科院获悉,由该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北方区地方猪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及良繁”获得科技部批准。该项目将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瞄准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预计在5年内成功培育地方猪新品种1至2个,并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20.
<正>苏姜猪是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扬州大学、姜堰区种猪场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培育的新品种猪,自1996年开始,历经16年,达到了预定的育种目标,于2013年通过了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委员会新品种审定,获得了新品种证书。苏姜猪以姜曲海猪、枫泾猪、杜洛克猪为培育素材,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优良、产仔数高等特点,国家农业部2016年将其列为主推猪品种。本文介绍了苏姜猪后备猪的选择内容及饲养管理方面的注意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