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对贵州矮脚黄鸡、兴义矮脚鸡的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后白蛋白(Po)、运铁蛋白(Tf—1,Tf—2)5个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除Pa位点在矮脚黄鸡表现为单态,在兴义矮脚鸡表现为多态外,其它4个血清蛋白位点在两鸡种均具多态性,诸位点分别受2~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检测结果表明,两群体的Tf—1、Tf—2位点基因型频率都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兴义矮脚鸡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期望杂合度(1.8792,0.4539)较大,矮脚黄鸡(1.7538,0.3772)较小,表明兴义矮脚鸡较矮脚黄鸡的遗传变异度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对贵州矮脚黄鸡、兴义矮脚鸡的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后白蛋白(Po)、运铁蛋白(Tf-1,Tf-2)5个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除Pa位点在矮脚黄鸡表现为单态,在兴义矮脚鸡表现为多态外,其它4个血清蛋白位点在两鸡种均具多态性,诸位点分别受2~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检测结果表明,两群体的Tf-1、Tf-2位点基因型频率都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兴义矮脚鸡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期望杂合度(1.8792,0.4539)较大,矮脚黄鸡(1.7538,0.3772)较小,表明兴义矮脚鸡较矮脚黄鸡的遗传变异度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用DNA池法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9条多态性、重复性好的引物,对贵州黄鸡、兴黔黄鸡、乌骨鸡三个培育品种(系)和地方品种兴义矮脚鸡及引进选育品种矮脚黄鸡共五个品种(系)进行随机扩增多态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9条引物共扩增出稳定、清晰、重复性好的条带190条,其中多态性片段127条,在300bp ̄3000bp之间。单个引物扩增出的RAPD条带在4 ̄13条之间,平均为6.55条。五个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符合它们的育种背景[1,2,3]。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A-FABP基因在北京油鸡、矮脚鸡、泰和乌骨鸡、崇仁麻鸡、鹿苑鸡、霞烟鸡等6个地方品种鸡和AA肉鸡中的多态性,发现的3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测序分析表明:多态位点的产生分别是由碱基C→T、G→A以及C→T的变异引起的。在北京油鸡、矮脚鸡群体中对各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体重、肌内脂肪、腹脂率等脂肪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间在部分肉品质相关性状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笔者在广东某大型养殖公司的孵化场对竹丝鸡和矮脚黄两个品种的肉鸡采用1日龄注射法克灵(液氮HVT+S706),10日龄滴口免疫法倍灵(梅里亚中等偏强的法氏囊活苗)的方法来控制IBD,总计接种竹丝鸡40万只,矮脚黄20万只,抽样监测肉鸡IBD,ND,H5和H9的抗体滴度,对免疫前后的法氏囊进行病变组织切片观察,统计发病情况和生产指标,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肉鸡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生长速度肉鸡产肉性能和肉品质差异,试验选取快速、中速和慢速型黄羽肉鸡(新广铁脚麻鸡、新兴矮脚黄鸡、瑶鸡配套系)以及817肉鸡进行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817肉鸡屠宰率最高,上市日龄短,肉质更嫩,产肉性能优于其他组肉鸡;瑶鸡配套系肉色相较其他肉鸡更鲜亮;817肉鸡滴水损失最小,而新兴矮脚黄鸡滴水损失较高,显著高于其他肉鸡(瑶鸡配套系母鸡除外)(P0.05);817肉鸡和新广铁脚麻鸡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新兴矮脚黄鸡和瑶鸡配套系(P0.05);瑶鸡配套系肌内脂肪含量最高,是817肉鸡肌内脂肪含量的2倍左右;3种黄羽肉鸡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817肉鸡,慢速型肉鸡肌苷酸含量相对较高。研究结果为鸡肉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鸡生长激素基因内含子4新等位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试验以粤黄鸡矮脚黄系等不同肉鸡、蛋鸡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对新发现的生长激素基因内含子4等位基因的PCR产物作纯化测序,研究多态性产生的机理及碱基变异情况。结果发现cGH内含子4长约1170bp,内含子4的A、B、C、D等位基因长分别为1170bp、1164bp、1168bp,它们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碱基差异,而第580碱基的突变(A→G)和第688碱基的突变(A→G)分别产生了MspⅠ酶切位点,是多态性形成的根本原因。“PCR产物双带”的形成是由于cGH基因内含子4其中一条链上第420-470位碱基全部缺失,不同等位基因间存在碱基缺失、插入和替换,测序结果与酶切后电泳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Polyacrylimade gel electrophoresis)测定矮脚黄鸡和兴义矮脚鸡血清淀粉酶(Amylase,E.C.3,2,1,1)的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矮脚鸡种血清淀粉酶Amy—1位点和矮脚黄鸡的血清Amy-2位点有丰富遗传多态现象,并对该两个位点进行了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广东地区矮脚黄鸡、新兴黄鸡两个品种280日龄产蛋量(X1)、300日龄产蛋量(X2)、28~40周龄产蛋量(X3)、36~40周龄产蛋量(X4)及400日龄产蛋量(Y)等5项指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矮脚黄鸡与新兴黄鸡在主要产蛋性能指标上差异不显著;②400日龄产蛋量与300日龄产蛋量、28~40周龄产蛋量相关性较强;③矮脚黄鸡、新兴黄鸡从开产到达产蛋高峰的时间短,产蛋高峰持续时间长,且下降缓慢;④对400日龄产蛋量进行逐步回归,变量引入依次为X3、X2、X4,其中X4对Y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矮脚黄鸡、新兴黄鸡400日龄产蛋量早期选择最佳指标为300日龄产蛋量和28~40周龄产蛋量,且其产蛋利用期可适当延长至8~9个月.  相似文献   

10.
肉鸡肌纤维与肉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选用地方鸡种白耳鸡、泰和鸡、黄羽肉鸡康达尔 12 8cs、石岐杂鸡、快长肉鸡AA鸡cs、蛋用鸡罗曼褐cs和矮脚黄鸡 7个鸡种 (系 ) ,在同样条件下饲养到 13周龄进行品味、肌纤维等性状测定。结果表明 ,地方鸡种白耳鸡、矮脚黄鸡肉质最好 ,石岐杂鸡、康达尔黄鸡 12 8cs次之 ;罗曼褐cs、AA鸡cs、泰和鸡肉质较差。白肌纤维直径大于红肌纤维和中间型纤维直径 ,其所占比例与肉质呈负相关 ,白肌纤维比例愈高 ,肉质愈差。肌纤维直径与鸡的体重大小没有关系。肌纤维密度和直径共同影响肌肉的蛋白质含量 ,且与肉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鸡H-FABP和A-FABP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选用H-FABP和A-FABP基因作为影响鸡肌内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以北京油鸡、矮脚鸡、白莱航鸡和AA肉鸡为研究群体,利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56、90、120日龄H-FABP和A-FABP基因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合IMF含量及屠体性状测定,分析H-FABP及A-FABP基因表达水平对IMF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H-FABP基因mRNA随日龄的增长表达量显著降低,而A-FABP基因mRNA随日龄的增长表达量显著升高,并表现出显著的品种效应(P<0.01),性别因素对A-FABP基因表达影响显著.北京油鸡、白莱航鸡和AA鸡群体的H-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IMF含量及屠体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A-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屠体重显著相关,与IMF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矮脚鸡A-FABP基因mRNA水平与IMF含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其H-FABP基因mRNA水平对屠体重影响显著,表现出显著的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2.
余干黑羽乌鸡血型基因种群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制的11个抗鸡红细胞抗原单价血清,对江西省余干黑乌鸡进行了血型测定和群体遗传学分析,并与江西其他三个地方良种鸡(泰和鸡、白耳鸡、崇仁麻鸡)的血型测定资料一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余干黑羽乌鸡群体的均一性好,整齐度高,达到了较高的选育水平;余干黑羽乌鸡的血型基因分布频率除与崇仁麻鸡没有显著差异,遗传距离最近外,与泰和鸡和与白耳鸡之间遗传距离均较远,遗传差异较大,说明余干黑羽乌鸡是一个具有突出特点的独立地方鸡种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江西及周边地区地方鸡的遗传多样性信息,本研究采集了江西省5个地方鸡品种,广东省、浙江省以及江苏省各1个地方鸡品种共125个血样,利用全基因组SNP芯片分析地方鸡品种的群体结构、网络关系及系统进化情况.结果 表明,8个地方鸡品种45647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大多为0.25<PIC<0.5,属于中度多态,表明这8个地...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以肝脏总RNA为模板,对泰和乌骨鸡、隐性白羽肉鸡腺苷琥珀酸裂解酶基因(ADSL)编码区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并结合Gen—Bank中已提交的家鸡、鱼类、哺乳动物和人类等ADSL基因序列,采用基于最大似然法的密码子置换模型分析ADSL基因编码区序列在进化过程中承受的选择压力。结果RT—PCR方法准确获得了泰和乌骨鸡和隐性白羽肉鸡ADSL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为1380bp。“分支特异模型”检验结果表明,ADSL基因在不同物种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未受到正选择作用。鸡ADSL基因序列的“位点特异模型”检验未发现正选择位点。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鸡ADSL基因的结构及进化历程。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类富脯氨酸5(proline rich 5 like,PRR5L)基因遗传变异对鸡脂肪性状及屠体性状的影响。以矮脚黄鸡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PRR5L基因全序列(登录号:XM_015287209.1)设计扩增引物,利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检测PRR5L基因的5'UTR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鸡脂肪性状及屠体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PRR5L基因5'UTR区域存在C480G、G514A和A579G 3个多态位点,均表现出3种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结果发现,群体在G514A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 < 0.05);在C480G和A579G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 > 0.05)。基因型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脂肪性状方面,PRR5L基因3个多态位点各基因型间腹脂重、腹脂率和肌内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 > 0.05);在屠体性状方面,在G514A位点处AG与GG基因型的胸肌重差异显著(P < 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 > 0.05)。因此,可推断PRR5L基因5'UTR的G514A位点可能是一个影响鸡胸肌生长发育的位点,但该位点能否作为标识鸡屠体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SSCP对12个不同鸡种glypican-1(GPC1)基因外显子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如皋鸡、安卡鸡和文昌鸡3个鸡种56日龄的5个免疫性状,进一步分析SNP位点与免疫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2个鸡种中均出现3种带型,存在g.155 C>A错义突变,引起苏氨酸突变为精氨酸。12个鸡种群中,AA、AB和BB基因型平均频率分别为0.259、0.545和0.211;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466,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671。除乌骨鸡、大骨鸡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外(P<0.05),其余群体均处平衡状态。基于该位点构建的UPGMA聚类图将12个鸡种分为3大类,反映了12个鸡种在抗性方面存在的差异。经过关联分析,如皋、安卡鸡中AB型个体的IL-1浓度、H/L值与BB型存在显著差异,与AA型差异不显著;在其他免疫性状中各基因型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安卡鸡的一般抗性总体低于如皋鸡和文昌鸡。  相似文献   

17.
乌鸡的血清蛋白质多态性与其遗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和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我国三种乌鸡(泰和、略阳、雪峰)的血清蛋白质多态性,并以引进鸡种(来航、罗斯)作对照,以揭示三种乌鸡间的遗传关系。电泳结果表明,鸡血清蛋白质在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运铁蛋白(Tf)、脂酶(Es-1)、碱性磷酸酶(AKP,AKP-2)、诸位点显示多态。借助所测位点的基因频率,计算了群体平均基因杂合度和标准遗传距离。采用最短距离法对所研究鸡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三种乌鸡虽相对于外国鸡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彼此之间呈现一定的遗传差异。结合体型外貌特征和地理隔离等因素综合考虑,它们似应看作独立的地方品种,不存在同种异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 the expression profile of Toll-like receptor mRNA in indigenous and pure line chickens was studied. The expression of TLR3, TLR4, TLR5 and TLR7 were quantified in heterophils of Aseel, Kadaknath, Naked neck, Dwarf and White Leghorn lines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White Leghorns expressed significantly (P < 0.01) higher levels of TLR3 mRNA compared to other lines. TLR4 and TLR5 mRN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ly expressed in Kadaknath line. Among the TLRs investigated TLR5 was more expressed in all lines studied. TLR7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indigenous chicken Aseel and Kadaknath than other lines. Dwarf chicken expressed significantly (P < 0.01) lower levels of all TLRs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 conclude that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TLR mRNA in the heterophils of indigenous and other chicken breeds might contribute to their variable disease resistance/susceptibility.  相似文献   

20.
矮小型基因(dw)对地方鸡种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矮小型dw 基因导入地方鸡种清远麻鸡品种中,研究结果表明,含地方鸡种血缘的矮小型鸡(dw - ) 其开产日龄比同血缘的正常型鸡(DW- ) 有提前趋势,300 日龄蛋重有降低的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64 周龄入舍产蛋量和整个饲养期饲料转化率得到极显著提高。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都是dw 基因效应而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