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已知人、马、牛、羊、兔、鹿等物种体内IFNω的基因序列分析,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将扩增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His。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宿主菌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大小约为20kDa,表达量达到28%。将表达产物复性纯化处理后加入猫肾上皮细胞(CRFK),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攻毒,测出重组IFNω的生物活性达到1.64×106U/mg,重组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8mg/L。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方法扩增了吉林白鹅α干扰素(JL-GolFN—α)成熟肽编码序列,将IFN—α片段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IFN—α,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的感受态细胞里,在IPTG诱导下表达可溶性的融合蛋白(GST—IFN—α)。SDS—PAGE、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吉林白鹅IFN—α融合蛋白(rJL—GoIFN-α)的分子量大小约为43ku,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5%。重组吉林自鹅仅干扰素,经谷胱甘肽Sepbarose-4B亲和柱层析纯化后,经过透析复性,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含量可达0.25mg/mL。将复性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3次,制备高滴度的鹅IFN—α抗血清。本实验表达和纯化了鹅的IFN—α,并制备了兔抗鹅的IFN—α抗血清,为下一阶段鹅α干扰素重组蛋白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表达重组牛干扰素ω12 (rBoIFN-ω12),并分析该蛋白的稳定性和免疫调节机制,本研究首先从牛的肝脏基因组中扩增牛IFN-ω12基因,构建克隆载体,从克隆载体中扩增牛IFN-ω12成熟肽编码基因,并将其克隆于p ET-32a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 ET-32a-Bo IFNω12,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重组蛋白r Bo IFNω12。在不同细胞系中检测纯化后r Bo IFNω12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r Bo IFNω12在MDBK和PK-15细胞中对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具有抗病毒活性;此外,40μg/m L的r Bo IFNω12在MDBK细胞中相对r Bo IFNαA有较低细胞毒性。经酸碱或高温处理后,r Bo IFNω12仍具有抗病毒活性。通过双荧光素酶试验在牛肺细胞(BL)中检测r Bo IFNω12蛋白对IFN信号通路中关键元件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加r Bo IFN-ω12的对照细胞相比,r Bo IFNω12能够有效激活NF-κB响应元件、ISRE结合元件和Bo IFN-β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活性。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IFN)-α因其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鸡IFN-α核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出鸡IFN-α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及pET-30a-DsbA上,得到重组质粒pET-32a-IFN-α及pET-30a-DsbA-IFN-α。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ransetta(DE3)感受态细胞,经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pET-30a-DsbA-IFN-α表达量较高,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40.4 ku,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且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从江香猪源干扰素γ(IFNγ)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真空渗透法在新鲜生菜中实现瞬时表达。参考GenBank登录的猪IFNγ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IFNγ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贵州从江香猪源肝脏组织扩增IFNγ基因序列,将其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筛选阳性菌株提取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PCR扩增、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携带重组质粒根癌农杆菌真空渗透法感染生菜,GUS染色检测感染的生菜叶片,ELISA检测感染生菜叶片中从江香猪源IFNγ蛋白,分析重组质粒在生菜中表达效果;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检测生菜中从江香猪源IFNγ蛋白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地从贵州从江香猪源肝脏组织扩增获得IFNγ基因序列并构建了从江香猪源IFNγ植物表达载体PBI121-IFNγ;GUS染色感染的生菜叶片可见蓝色物质;ELISA检测感染生菜叶片中从江香猪源IFNγ蛋白含量为169.397、170.657、170.37 pg/mL;生菜中表达从江香猪源IFNγ经4^-6稀释在Marc145细胞上仍能够抑制100 TCID50的PRRSV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本实验成功构建从江香猪源IFNγ植物表达载体PBI121-IFNγ,生菜中瞬时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和抗病毒活性,为从江香猪源IFNγ药用植物蛋白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梅花鹿γ干扰素克隆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取经植物血凝素诱导培养的梅花鹿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梅花鹿γ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为梅花鹿γ干扰素成熟蛋白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干扰素序列同源性为100%.将其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His-Tag融合蛋白的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2.6%.用镍亲和层析法对蛋白进行纯化,并利用VSV-MDBK/IBRV细胞系统分析其生物活性,重组梅花鹿γ干扰素抗病毒活性分别约为7.25×104 U/mL和4.61×104 U/mL.结果表明,重组梅花鹿γ干扰素特异性好,而且抗病毒活性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RT-PCR从ConA刺激的马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扩增获得含信号肽的马γ-干扰素(Equine interferon-γ,EIFN-γ)基因,将其克隆至载体pCR2.1-TOPO中。通过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CR-EIFN-γ)中扩增马干扰素成熟蛋白(MatureEIFN-γ,mEIFN-γ)基因,并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重组子经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对其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将纯化后的表达产物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mEIFN-γ基因全长为441b口,含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146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对其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重组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18Ku,且具有免疫反应活性。mEIFN-γ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在非变性和变性条件下,采用Ni^+亲和层析纯化方法均可获得高纯度的重组马γ-干扰素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建立马γ-干扰素检测方法、监测机体免疫状态和研究机体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依据猫IFN-ω3和THY-α1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爱性设计引物,同时在IFN-ω3和THY-α1中间设计了1个(Gly-Gly-Gly-Gly-Ser)×3总共15肽的linker.采用搭桥PCR方法获得二者的融合基因.将该基因克隆至pBVIL载体中,构建了pBVIL-IFNω3-THYα1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栽体转化至Rosseta(DE3)细胞中,经过IPTG诱导表达及蛋白质分离纯化,获得了质量浓度为0.78 g/L的IFNω3-THYα1融合蛋白.经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和细胞病变抑制试验,结果表明E玫瑰花环形成率平均为23.4%,融合蛋白的活力值为7.4%,细胞病变抑制试验同阳性对照组结果基本一致,融合蛋白中的IFNω3、THYα1均较好地保持各自的生物活性,为IFNω3-THYα1融合蛋白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犬α-干扰素(CaIFN-α)基因核酸序列,去掉信号肽后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引入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以提取的犬肝脏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CaIFN-α基因,并分别克隆至表达载体pBV220、pET-32a(His标签)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原核表达系统。重组融合蛋白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纯化目的蛋白,并采用MDCK/VSV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其抗病毒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与pBV220载体连接的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活性较低,而与pET-32a(His标签)连接的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活性较高,达2.56×106 U/mL。通过分析不同载体对IFN-α的表达情况,为生产高活性的IFN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提取经 Con A诱导培养的猪外周血白细胞总 RNA,RT- PCR扩增出猪 IFN- γ基因并克隆到 p GEM- T- easy载体 ,测序结果表明 ,扩增片段为含有信号肽的猪 IFN-γ完整基因。亚克隆猪 IFN-γ成熟蛋白编码基因 ,并对其 5′段前 2个稀有密码子进行大肠杆菌偏嗜性改造。通过引入 SD序列 ,成功构建了猪 IFN- γ原核双顺反子表达载体 p L CS-po IFN2 G,并实现了猪 IFN-γ在大肠杆菌中的高表达 ,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5 6 .5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用含 7mol/L 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含 0 .5 mol/L盐酸胍复性液复性处理 ,复性后的表达产物经凝胶层析纯化后 ,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结果表明 ,重组猪 IFN-γ具有较高干扰素活性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interferon,IFN)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猪IFN-δ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猪 IFN-δ基因,片段大小为513 bp,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ransetta BL21(DE3)受体菌,经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pET-30a-DsbA-IFN-δ表达量较高,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20 ku,且主要以包涵体形成存在,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提取经植物血凝素诱导培养的中国健康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奶牛β-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为奶牛β-干扰素成熟蛋白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干扰素序列同源性为100%。将其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His-Tag融合蛋白的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40%。用镍亲和层析法对蛋白进行纯化,并利用VSV-MDBK/IBRV细胞系统分析其生物活性。重组奶牛β-干扰素抗病毒活性分别约3.16×105U/mL,7.5×104U/mL。结果表明,重组奶牛β-干扰素特异性好,而且抗病毒活性比较稳定。本研究为研制和开发重组奶牛β-干扰素类生物制品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鸡α干扰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技术,从被刺激诱导的鸡脾脏淋巴细胞中扩增鸡α-干扰素(ChIFN-α)基因cDNA,经克隆和测序后,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proChIFN-α(全长序列)和pET-ChIFN-α(不含信号肽序列),并分别转化相应的表达菌.重组菌经IPTG诱导,SDS-PAGE结果表明,ChIFN-α基因均获得表达,重组蛋白大小分别为45 ku、26ku左右,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经变性、提纯、复性,重组蛋白的含量约为1 mg/mL.复性后的ChIFN-α能够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抑制H5N1禽流感病毒的复制;用水泡性口炎病毒检测结果表明,重组ChIFN-α具有较高的抗病毒作用,其生物学活性达到2×106 u/mg.  相似文献   

14.
将克隆的鸡γ-干扰素(Ch IFNγ)基因亚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p 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 PIC-Ch IFNγ。将鉴定正确的质粒p PIC-Ch IFNγ线性化,通过电转化整合到毕赤酵母菌株X-33基因组中,得到阳性菌株。经1%甲醇连续诱导4 d,表达产物经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Ch IFNγ在酵母中获得了分泌型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20 ku。表达产物粗提后以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其活性,效价为107.69U/m L;在鸡胚中能有效抑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增殖;动物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表达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利用多分子伴侣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融合表达人干扰素(IFNα)-2b,并进行IFNα-2b纯化工艺研究,试验采用人工设计并合成Smt3-IFNα-2b克隆至自行构建的P32-TrxA载体中,将重组表达质粒P32-TrxA-Smt3-IFNα-2b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E.coil)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金属螯合层析、SUMO蛋白酶酶切、阴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层析建立了IFNα-2b的纯化工艺。结果表明: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0 ku,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纯化的IFNα-2b分子质量约为17 ku,蛋白纯度达到95%以上,利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得干扰素的效价为1.0×10~8IU/mg。说明成功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表达并经过简易工艺纯化了重组蛋白IFNα-2b。  相似文献   

16.
应用RT-PCR扩增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C-H株N基因,将扩增的N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鉴定,将获得的N基因片段以pET32a(+)载体进行亚克隆,构建了pET32-N重组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将pET32-N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选择,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定位和纯化。结果表明,N基因全长1149 bp,编码382个氨基酸,克隆的N基因包含完整的阅读框且能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表达的最佳IPTG诱导浓度为0.8 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3 h,表达的N蛋白约为47 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17.
禽马立克氏病毒糖蛋白B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肖庆利  崔治中 《蚕业科学》1997,23(2):104-108
将马克克氏病毒(Marek'sdiseasevirus,MDV)糖蛋白B(gB)基因克隆入转移载体pBac-PAK8中,得到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BacPAK(gB)。经限制性酶切图谱结合Southernblot分析鉴定表明,gB基因以正确方向插入转移载体,受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将此转移载体与经CvnI酶切线性化的亲本病毒Bm-BacPAK6DNA通过脂质体法共转梁家蚕细胞,只有发生重组的病毒才有复制增殖的能力。然后通过蓝白斑筛选、结合点杂交,纯化得到重组的空斑病毒vBM,用该重组病毒接种家蚕5龄幼虫,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检测到gB基因在家蚕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主要为97KD,表达量约为1mg/mL血淋巴。  相似文献   

18.
提取经植物血凝素诱导培养的我国健康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奶牛α-干扰素(BoIFN-α)成熟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为牛α-干扰素成熟蛋白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干扰素序列同源性为100%。将其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His-Tag融合蛋白的形式存在。用镍亲和层析法对蛋白进行纯化,并利用VSV-MDBK/IBRV细胞系统分析其生物活性。重组奶牛α-干扰素对VSV的抗病毒活性为4.26×105U/mL,对IBRV的抗病毒活性为8.91×104U/mL。结果表明,重组奶牛α-干扰素特异性好,而且抗病毒活性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鸡β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β,ChIFNβ)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将克隆的ChIFNβ基因亚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ChIFNβ。将鉴定正确的质粒pPIC-ChIFNβ线性化,通过电转化整合到毕赤酵母菌株X-33基因组中,得到阳性菌株。经1.0%甲醇连续诱导4 d,表达产物利用SDS-PAGE电泳、细胞病变抑制法等进行分析。ChIFNβ在酵母中获得了分泌型表达,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17 ku。表达产物以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其活性,效价为107.5 U/mL;在鸡胚中能有效抑制禽流感病毒H9N2的增殖。动物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表达的蛋白可提供70%的免疫保护。表达的ChIFNβ蛋白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本研究可为ChIFNβ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从鸡输卵管组织提取细胞总RNA,根据Gene Bank中已发表的鸡溶菌酶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合成cDNA序列,并以此为模版,PCR扩增鸡溶菌酶基因。用Xho I和Xba I对LYZ基因的PCR产物和真核表达载体pPIC6αA进行双酶切后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成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PIC6αA-LYZ。该载体经PstXI酶切线性化后,以电击转化方法导入到毕赤酵母宿主菌X-33中,经Blasticidin抗性筛选,得到鸡溶菌酶基因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甲醇96h(发酵罐诱导100h)诱导表达,经Wetern-blot检测分析,基因重组工程菌株摇瓶诱导表达溶菌酶的表达量约为4mg/l,发酵罐诱导表达的表达量约为1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