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PHE)是由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3周龄的哺乳仔猪。感染仔猪以呕吐、衰竭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病死率很高。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从感染部位经外周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从而造成非化脓性脑炎的病变。论文主要对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病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致病机制、潜在危害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Hemaagglutinatingencephaloye litis)是由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引起的猪的传染病。HEV 最早由 Greig 等(1962)以患有脑脊髓炎吮乳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而得。后来,Cart wright等(1969)又从厌食、呕吐、精神沉郁、无任何脑脊髓炎症状的吮乳仔猪体内分离到另一株病毒,经鉴定与前者是同种病毒。实验感染都能够得以复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信阳某猪场发病仔猪死亡原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伪狂犬病毒PCR检测、PRRSV的PCR检测、PRRSV分离株ORF5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该猪场发病猪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猪只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和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由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乳猪。以呕吐、衰竭和脑脊髓炎为特征,死亡率很高。血清学检测证明猪感染HEV很普遍,可能是世界性的。作者对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病原、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常用的诊断技术和防制措施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江苏省某猪场患有明显呼吸道临床症状和高热死亡的仔猪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病毒生物学特性测定、血清学试验、病毒基因鉴定,确定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人工猪体感染发病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可以引起商品仔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死亡,证实我国已经出现临床高致病性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区某猪场出现了母猪流产、仔猪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根据其临床症状、剖栓变化、RT-PCR及PCR等检测,确诊该场此次发病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及猪2型圆环病毒(PCV2)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1病毒性疾病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由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引起,主要感染3周龄以下的仔猪。病猪主要表现厌食,剧烈呕吐或干呕,精神沉郁,肌肉震颤,脱水,呼吸困难,发绀、虚弱、昏迷而死亡。耐过猪成为永久性侏儒。通过病毒分离、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确诊。猪传染性胃肠炎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10日龄以内的仔猪最敏感,如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混合感染,则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8.
应用PCR检测方法,对来自山东、河北、河南等10省44份表现高热病症状的临床发病猪病料,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PC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巨细胞病病毒(PCMV)和猪流感病毒(SIV)6种病原的检测。结果发现,6种病原中PRRSV的检出率最高为72.7%;单纯PRRSV感染的比例仅为2.27%。根据PCR检测结果分析PRRSV与其他5种病毒的混合感染情况,结果发现两重感染中PRRSV/PRV并发率最高(62.50%),三重感染中PRRSV/PRV/PCV并发率最高(43.75%),四重感染中PRRSV/PRV/PCV/PCMV并发率最高(28.125%),五重感染中PRRSV/PCV/PCMV/CSFV/PRV并发率最高(15.625%),PRRSV/PCV/PCMV/CSFV/PRV/SIV六重感染的比例为9.375%。将PRRSV阳性病料接种猪肺巨噬细胞和Marc-145细胞,共分离到9株PRRSV,分离率为28.1%。结果表明,发病猪多为感染PRRSV的同时混合感染其他多种病毒,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预防猪场各种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广西隆安县某小型猪场发病仔猪进行确诊,运用PCR诊断技术,综合细菌学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分析,判断本次疫情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细小病毒(PPV)混合感染引起。检测结果提示该场存在PRV、PRRSV、PPV等病毒在临床上严重的混合感染,对新生仔猪危害很大,应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上海某大型猪场暴发以母猪流产、产死胎和弱仔,哺乳仔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绀、呼吸衰竭、顽固性腹泻,保育猪发烧、扎堆、皮肤红、昏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死淘率高。剖杀3头发病哺乳仔猪、3头死亡保育猪,取淋巴结、脾、肺脏病变组织,用PCR、RT-PCR方法分别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2型、猪瘟野毒为阳性,结合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1种能够应用于临床样本可以同时检测CSFV、PRRSV、JEV 3种RNA病毒感染的多重RT-PCR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CSFV、PRRSV、JEV的基因组全序列,选择3种病毒的特异性保守区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RT-PCR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3种病毒混合感染的多重RT-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分析表明,应用该方法分别从CSFV、PRRSV、JEV毒株以及3种病毒的混合物中扩增出大小分别为777、451、605bp的3条特异性条带,其他对照组检测均为阴性;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4.2、10.0、8.0pg的CSFV、PRRSV、JEV的RNA;初步应用性试验表明,52份疑似病料中PRRSV、CSFV和JEV的阳性率分别为46.1%、21.1%和1.92%;CSFV和PRRSV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1.1%。CSFV、PRRSV和JEV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84%。本试验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检测CSFV、PRRSV和JEV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SIV与PRRSV、CSFV、PCV-2和PRV交叉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T-PCR方法对37份疑似猪流感病毒(SIV)感染病料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同时,还运用PCR和RT-PCR方法对SIV阳性病料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结果,扩增出了SIV特异目的基因片段,且4份病料都为混合感染,感染状况分别为SIV/PRRSV/PRV,SIV/CSFV/PRRSV三重感染,SIV/PCV-2和SIV/PRRSV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3.
广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T-PCR技术,对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期间,广西13个市104个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猪场,无菌采取231头病、死猪的组织病料(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了病毒检测。同时,对鉴定为PRRSV阳性的组织病料和猪场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检测,以确定猪群中PRRSV与PCV2、CSFV和PRV混合感染情况。结果从12个市的115份组织病料中检出PRRSV,病料的平均阳性率为49.78%(115/231),猪场的平均阳性率为61.54%(64/104),不同地市有一定的差异。PRRSV与PCV2、CSFV和/或PRV二重或多重混和感染的组织病料总数为53份,猪场总数为39个,混合感染的组织病料和猪场的总阳性率分别为22.94%(53/231)和37.50%(39/104)。混合感染的组织病料占PRRSV阳性组织病料的46.09%(53/115),混合感染的猪场占PRRSV阳性猪场的60.94%(39/64)。其中以PCV2和PRRSV混合感染的组织病料和猪场数最多。由此可见,PRRSV感染在广西猪场已普遍存在,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现象逐渐趋向复杂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2018年广西猪群重要疫病流行情况,试验采集广西各地的病死猪组织样品及病猪腹泻拭子,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猪圆环病毒3型(PCV3),应用多重RT-PCR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RoV)。结果显示,所检测的694份组织样品中,CSFV、PRRSV、HP-PRRSV、PRV、PCV1、PCV2、PCV3的阳性率分别为11.10%、18.88%、7.20%、5.19%、2.45%、67.00%和5.76%;2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1.21%,3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32%,其中PRRSV和PCV2混合感染率最高。所检测的792份肠内容物及拭子腹泻样品中,PEDV、PDCoV、TGEV、PRoV的阳性率分别为9.72%、5.81%、1.77%和6.31%;2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5.30%,其中PEDV和PRoV混合感染率最高。结果表明,当前多种重要病毒性疫病仍在广西猪群发生和流行,并且多重感染普遍存在,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5.
16.
Shi K  Li H  Guo X  Ge X  Jia H  Zheng S  Yang H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8,129(3-4):367-377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and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 are pathogen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wine industry worldwide. Field surveys suggest that simultaneous PRRSV and PCV2 infection is common in pig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re the changes in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 subpopulations in piglets co-infected experimentally with PRRSV and PCV2,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ynergistic influence of co-infection on the immune system. Changes in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 subpopulations were systematically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The levels of antibodies to PRRSV and PCV2 were detected by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the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 (IFA), respectively. Serum viral loads were measured using real-time 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iglets co-infected with PRRSV and PCV2 exhibited slower generation and lower levels of antibodies to PRRSV and PCV2, and increased amounts and a prolonged presence of both PRRSV and PCV2 in serum, in comparison to the piglets infected with either virus alone. The major finding in our study was that the total and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s, including white blood cells (WBCs), monocytes, granulocytes and lymphocytes (T, B and NK cells, as well as T-cell subpopulations), dramatically decreased early during co-infection with PRRSV and PCV2 for about two weeks, in contrast with animals singly infected with either PRRSV or PCV2.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RSV and PCV2 co-infection results in a synergistic decrease in immune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iglets. These data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s resulting from PRRSV and PCV2 co-infection in pigs.  相似文献   

17.
检测CSFV、JEV、PRRSV三种RNA病毒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病毒(CSFV)、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引起严重的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而且经常混合感染,及时准确诊断是防治的前提。根据GenBank发表序列选取3对引物建立检测CSFV、JEV和PRRSV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扩增产物分别为508 bp、380 bp、263 bp。经与IDEXX商品化的检测CSW抗原试剂盒比较,二者的符合率为96.7%;扩增JEV和PRRSV PCR产物分别经EcoR V和Sau3A I酶切得到预期的片段。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JEV、PRRSV和CSFV敏感度分别为12.5个TCID_(50)、10个TCID_(50)和10~(-3)ng总RNA。结果表明该多重RT-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三种病毒核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广西规模猪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在广西规模场猪群中的感染状况,采用PCR和RT-PCR方法,对2007~2009年期间采自广西13个市65个规模猪场的281份疑似PRDC感染组织样品进行了12种病原体检测。结果显示:73.85%(48/65)的猪场和71.87%(202/281)的组织样品为PRDC感染,其中,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链球菌(SS)、猪伪狂犬病毒(PRV)、败血性波氏杆菌(Bb)、猪附红细胞体(E-su is)、猪流感病毒(SIV)、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PM)、副猪嗜血杆菌(HP)、猪细小病毒(PPV)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感染(包括混合感染)的阳性样品分别占49.11%(138/281)、34.52%(97/281)、9.60%(27/281)、8.19%(23/281)、6.41%(18/281)、6.41%(18/281)、6.05%(17/281)、6.14%(15/281)、4.63%(13/281)、3.91%(11/281)、0.36%(1/281)和0.00%(0/281);单纯感染占28.11%(79/281);混和感染占43.77%(123/281)。二重、三重和四重混合感染分别占28.11%(79/281)、12.46%(35/281)和3.20%(9/281)。其中,以PRRSV+PCV2(+其他)混合感染形式较多见,占所有混合感染样品的52.03%(64/123)。细菌性病原体感染样品占20.28%(57/281),其中19.22%(54/281)为混合感染。可见:广西地区规模猪场普遍存在PRDC感染,其中PRRSV和PCV2是引起PRDC的主要病原;感染类型复杂多样,以PRRSV+PCV2(+其他)混合感染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核酸的RT-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Nsp2基因缺失变异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RT—PCR方法,对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例进行病原核酸检测,并对扩增所得片段进行克隆测序,通过序列分析以验证RT—PCR扩增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发病猪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感染,建立的RT-PCR方法能够鉴别诊断经典猪蓝耳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感染。  相似文献   

20.
应用PCR技术,结合,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对福建省不同地区断乳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发病猪群采集的病料进行多重病原检测与分离。结果表明50份病料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阳性率分别为40%、26%、4%、0,不同地区各病原检出率差别不大。病毒性混合感染以PCV2和PRRSV为主,感染率为22%;PCV2与CFSV混合感染率为4%;PRRSV与CFSV混合感染率为4%;PCV2、CFSV、PRRSV三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大部分地区猪群PMWS的发生是PCV2、PRRSV、CSFV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结果,其主要病原为PCV2,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地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