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扬州地区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从临床采集具有沙门氏菌病典型特征的样本,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分离得到21株细菌均符合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利用沙门氏菌具有种属特异性的亲膜蛋白基因inv A做PCR鉴别分析,采用药敏纸片法对2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1株分离菌都为沙门氏菌,血清型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为新霉素、丁胺卡那、卡那霉素的抑菌作用较强,所有受试菌株均对其敏感;14.28%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美洛西林耐药,19.05%的菌株对多黏菌素B耐药,23.81%的菌株对头孢曲松耐药,28.57%的菌株对多西环素耐药,42.86%的菌株对链霉素耐药,47.62%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10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出现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养猪》2021,(4)
沙门氏菌为重要的人畜共患性病原菌,消费者感染该病原后可出现严重的败血症,严重时导致死亡,且消费者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是感染该病原的主要原因。为初步调查屠宰场来源猪肉及环境样品沙门氏菌污染情况,笔者于2020年5—8月从湘潭县3个生猪屠宰场采集猪肉及环境样品共90份,细菌分离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共9份样品被沙门氏菌污染,检出率为10.0%,其中猪肉样品和环境样品检出率分别为6.9%和15.6%;进一步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9株沙门氏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性存在差异,对多环西素、头孢唑林、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100.0%、88.89%和88.89%;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和多黏菌素B较为敏感,其耐药率分别为22.22%、11.11%和0。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存在于湘潭县部分屠宰场猪肉或环境中,且不同菌株耐药谱存在差异,这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3.
《养猪》2021,(2)
试验旨在调查淮安涟水县某猪场仔猪腹泻的流行病学情况、沙门氏菌的耐药状况。试验结果显示,养猪场的仔猪群体腹泻发病率为4.19%(120/2862),沙门氏菌分离率为3.00%(86/2862),致病菌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分离率为71.67%(86/120)。沙门氏菌药敏纸片试验结果显示,对青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以及多西环素的耐药株数比例高达80%,而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的敏感株数比例高达65%,同时耐8种抗生素的菌株比例最高为29.07%(25/86)。因此,该猪场分离的沙门氏菌对每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多重耐药。希望该试验的研究结果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养猪》2021,(3)
为初步了解湘潭县及周边地区屠宰生猪沙门氏菌和链球菌感染情况,于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从当地不同屠宰场共收集淋巴结组织样品302份,检测结果发现:沙门氏菌和链球菌阳性样品分别为17和22份,其中沙门氏菌中检测有4种血清型,而链球菌中有2种血清型;进一步药敏试验结果发现被检沙门氏菌分离株对头孢菌素类和链霉素、环丙沙星较为敏感,但对四环素类、青霉素类和磺胺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链球菌分离株则对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敏感,但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和四环素等耐药。研究结果表明,湘潭县及周边地区部分屠宰猪存在沙门氏菌和(或)链球菌隐性感染情况,且菌株对部分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上海市农贸市场肉鸽群体中沙门氏菌流行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试验于2011-2014年间从上海市各区农贸市场采集肉鸽新鲜粪便样本92份,用XLD平板和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分离疑似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镜检并进行生化试验,共获得沙门氏菌24株,分离率为26.1%。采用Kauffmann-White法和K-B纸片法对24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16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血清型鉴定显示,24株沙门氏菌可分为鼠伤寒(66.7%)、阿贡纳(25.0%)和科瓦利斯(8.3%)3种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有75.0%(18株)的分离株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其中分离株对四环素和磺胺异唑耐药率最高,均达到62.5%,其次为链霉素(58.3%)、萘啶酸(50.0%)、氨苄西林(20.8%)。多重耐药菌株15株(62.5%),耐4种抗菌药物的菌株最多,占16.7%(7株)。另外,分离菌株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噻甲羧肟、亚胺培南、氧氟沙星等5种药物的敏感率为100.0%,对奥格门丁和环丙沙星有12.5%的中介敏感率。本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肉鸽中沙门氏菌的携带率较高,且菌株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这为食品中沙门氏菌的防控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和风险,肉鸽沙门氏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应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采自健康鸡群的非重复粪便样品90份,分离沙门氏菌34株,分别对13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和4种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鸡粪源性沙门氏菌对多种抗生素存在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并携带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为有效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吉林省某地鸡源性沙门氏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对该地7个肉鸡场150份病鸡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并进行了血凝试验、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分离得到26株沙门氏菌,经血凝鉴定有19株呈阳性,其中5株呈强阳性并均能使雏鸡致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5株沙门氏菌对头孢噻肟较为敏感;对氨苄西林、替米考星、林可霉素、阿奇霉素和头孢拉定表现出极高的耐药性,耐药率高达100%;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和氯霉素5种临床用药与痢菌净不具有协同或累加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沙门氏菌是危害该地肉鸡养殖场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且耐药性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年食源致病菌耐药性较严重,为了解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耐药情况,本试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对源自四川省动物性食品的76株沙门氏菌进行了25种抗生素(组合)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76株沙门氏菌对利福平(96.05%)、黏菌素(78.95%)、磺胺异噁唑(64.47%)、先锋唑啉(60.53%)、氨苄西林(60.5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6.58%)、甲氧苄啶(53.95%)及强力霉素(52.63%)耐药率较高。76株沙门氏菌对25种抗生素(组合)共产生了66种耐药谱,多重耐药率达97.37%(74/76),主要对青霉素类、先锋唑啉、链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及黏菌素表现出多重耐药。结果表明,四川地区食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已较为严重,应加强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南省周口市某养殖场死亡成年番鸭细菌性病原感染情况,该研究对送检番鸭通过剖检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致病病原,并进一步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及6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1)多数发病鸭剖检可见心肌出血,肝脏肿大,外膜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同时还有腹膜炎。(2)经接种培养,鲜血琼脂培养板上生长为溶血型表面光滑的阳性球菌,SS培养板上生长为无色透明中间有黑色中心的阴性杆菌;经16S rRNA扩增测序,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和序列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该2株菌分别与粪肠球菌、沙门氏菌的同源性大于99%。(3)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个菌株均有致病性,且混合感染会增加小鼠的死亡率达50%。(4)药敏试验显示分离的沙门氏菌和粪肠球菌均对多西环素完全耐药,沙门氏菌对庆大霉素完全耐药;分离的2种菌对其余9种抗生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受性。(5)耐药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沙门氏菌检出四环素类Tet O、Tet S耐药基因及氨基糖苷类ant(3")-Ia耐药基因,粪肠球菌检出四环素类Tet L耐药基因。综上所述,该研究从周口市某鸭养殖场发病番鸭组织中分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贵阳市散养奶牛牛奶中沙门氏菌的污染及耐药情况,采集散养奶牛牛奶样本26份,运用细菌分离培养技术对样本进行细菌分离;PCR鉴定后测序;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鉴定沙门氏菌3株,分离率为11.5%(3/26);3株沙门氏菌对庆大霉素(GEN)、卡那霉素(KAN)、阿莫西林(AMC)等耐药,对四环素(TET)、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NR)等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王莹  陈萍 《中国兽药杂志》2014,48(10):14-17
对肉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进行耐药分析,以期为其风险评估提供依据。采集吉林省长春市市售猪肉、鸡肉样品,按照国标方法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利用K-B法药敏试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对头孢噻肟钠、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6株,检出率为46%;沙门氏菌48株,检出率为16.8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0~56.52%之间,共产生6种耐药谱。沙门氏菌对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16.67%~87.5%之间,共产生9种耐药谱。长春市肉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耐药现象普遍。  相似文献   

12.
四环素类抗生素作为一类广谱抗生素,现已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作为人兽共患病原菌的沙门氏菌,也存在大量这样的耐药菌株,使得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断上升.本研究对规模化猪场分离的经动物试验和生化试验鉴定的致病性沙门氏菌16株、药敏质控菌ATCC25922和沙门氏菌标准株C79-13对进行了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6株致病性沙门氏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表现出普遍耐受性,耐药率达100%.其中MIC值>128μg/mL的高耐药菌株13株,高耐药率81.25%;MIC值为32μg/mL的低耐药菌株3株,低耐药率18.75%.设计沙门氏菌四环素抗性基因tetC的引物,对16株致病性沙门氏菌的tetC基因做PCR扩增,结果12株菌获得以质粒为模板长约400bp的特异性扩增产物,未能从染色体扩增到产物.分别对临床分离的1株低耐药菌株(DY1)和1株高耐药菌株(SL1-3)的tetC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DY1和SL1-3的tetC的核苷酸同源率为97.7%;菌株DY1与质粒PBR322中tetC的核苷酸同源率为98.7%;菌株SL1-3与质粒pBR322中tetC的核苷酸同源率为98.4%,说明对于耐药程度和地方来源各不相同的菌株,在核苷酸序列上同源率很高.本文用PCR技术对规模化猪场分离的致病性沙门氏菌的四环素耐药基因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四环素耐药性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监测,克服了药敏试验只能检测耐药表型的缺点,为有效控制沙门氏菌感染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在兽医、食品卫生和公共卫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畜禽产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以便对污染源和污染途径进行针对性监控,对重庆市屠宰场、农贸市场和超市供应链的畜禽产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同时对从供应链中分离的沙门氏茵进行18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屠宰环节猪肉的沙门氏菌污染程度较低,为7.27%;经过运输到达销售环节,其污染程度明显上升,最高的是超市环节,高达64.52%。对其所处的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屠宰场和超市的沙门氏菌污染较严重,尤其是屠宰场容器(88.89%)、台面(55.56%)和超市刀具(50.00%)、地面(46.67%);中型规模屠宰场的沙门氏菌污染风险最大。分离菌株对头孢类药物敏感,对磺胺类药物耐药严重,其次为四环素类和β-内酰胺类,多重耐药情况普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四川遂宁市某鸭场雏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感染性况及耐药情况,采集30份鸭泄殖腔棉拭子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形态学鉴定、生化试验、PCR鉴定及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共得到29株大肠杆菌和4株沙门氏菌;29株大肠杆菌中有23株定型,O2、O36、O9、O45为主要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临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对阿莫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超过80%,而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多黏菌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上海市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及耐药规律,对2013—2015年在门诊畜禽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共分离到236株大肠杆菌,其中猪源164株、禽源72株。选用15种抗生素,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猪源大肠杆菌,还是禽源大肠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程度均较高。其中,对磺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和大观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对丁胺卡那霉素和阿莫西林/棒酸2种抗生素较为敏感,耐药率低于20%。从耐药谱型来看,猪源大肠杆菌较禽源大肠杆菌具有更加复杂的耐药谱型。  相似文献   

16.
2015年5月,某实验室送检病死兔1只,对其剖检并无菌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根据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试验结果,分离菌可能为沙门氏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和血清学鉴定结果进一步证实分离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多西环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7.
从送检的死亡羔羊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经病原菌的分离、生化试验、动物致死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沙门氏菌。药敏试验表明在检测的17种抗生素中该菌株仅对头孢吡亏和诺氟沙星药物敏感,对多粘菌素E、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等药物中敏,对杆菌肽、氯霉素和青霉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大理州鸡群沙门氏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对15份采自大理州的疑似沙门氏菌感染发病鸡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型试验及多重PCR鉴定等确诊为沙门氏菌感染,并通过药敏试验了解分离菌株的耐药状况.结果表明:此次共分离到6株沙门氏菌菌株,其中4株为鸡伤寒沙门氏菌,2株为鸡白痢沙门氏菌;不同菌株间表现...  相似文献   

19.
从13个动物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采集了384份粪便样品,经过细菌分离培养后,并经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等分离鉴定出153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39.84%。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判定标准,对分离得到的153株沙门氏菌进行了22种抗生素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53株均表现出不同的程度的耐药性,其中,羧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5.42%,而亚胺硫霉素最敏感,敏感率为90.20%;且153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n≥2),其中1株的耐药数可达18种之多,耐2~12种抗菌药物的菌株多达123株,占分离菌株的80.39%。从不同动物园分离的沙门氏菌对22种抗生素耐药情况的方差分析来看,在所调查的13个动物园中,不同动物园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将2012—2017年分离自山东等6省份的194株鸡源和89株猪源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和9大类13种药物的药敏试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鸡源沙门氏菌血清型以肠炎(59.69%)、婴儿(13.61%)和鸡白痢(8.90%)为主,猪源沙门氏菌血清型以鼠伤寒(58.43%)、肠炎(12.36%)、印第安纳(11.24%)和德尔卑(7.87%)为主,两者优势血清型差异极显著(P0.01)。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布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磺胺甲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的问题较为突出,对黏菌素E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猪源菌株比鸡源菌株耐药严重,对11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鸡源菌株。2种来源的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呋、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黏菌素E的耐药率差异显著(P0.05);猪源分离菌株的耐药问题较欧盟国家突出,与鸡源菌株5耐以上的菌株比例差异极显著(P0.01)。肠炎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磺胺异噁唑和黏菌素E的耐药率差异极显著(P0.01),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份间沙门氏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和黏菌素E的耐药率差异极显著(P0.01),对多西环素和氧氟沙星耐药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肠炎、鼠伤寒分别是我国部分地区鸡、猪源沙门氏菌的优势血清型;沙门氏菌耐药性与动物来源、血清型和分离年份相关,且鸡、猪源沙门氏菌耐药情况比欧盟国家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